私密問題不想與他人說
發現自己有漏尿的情況以後,很多女性不想讓家人朋友知道,自己也不直面問題,從而耽誤就醫。
其實尿失禁的發生率很高,大部分女性會在其一生中經歷尿失禁帶來的困擾。隨著年齡增長,尿失禁的發病率會越來越高,更年期女性甚至有一半會發生尿失禁。早篩查、早治療,正視尿失禁才能防止長期尷尬。
尿意過於頻繁
咳嗽漏尿、抱孩子漏尿、爬樓梯漏尿,這些都是壓力性尿失禁的表現,聚會不能縱情的笑、平時不能蹦蹦跳跳,這些尷尬只有自己知道。
急迫性尿失禁伴隨的尿頻尿急也會帶來尷尬。看電影,本來人家是全程無尿點,你卻連跑3趟衛生間,出門旅遊,變成出門找廁所,根本無心玩耍。延伸閱讀:《尿急、尿失禁,竟是它在搗鬼,前列腺不背鍋》
「啪啪啪」變成「噗噗噗」
尿失禁的女性,往往都不「性福」,盆底鬆弛降低快感,難以達到高潮,這個先不說。
最讓人尷尬的還是陰吹,「啪啪啪」被「噗噗噗」取代,鬆弛嚴重的,不但發出聲音,啪啪啪時還會漏尿,這情景不敢想。延伸閱讀:《陰道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散發難聞氣味不願與人親近
老公想幫你繫鞋帶,朋友想靠近合影,你的第一反應恐怕是遠離,這讓人誤會,造成社交障礙,所以尿失禁又被稱為「社交癌」,想想以後噴香水的位置又多了一個,真是開心不起來。
拖到最後都要修復
如果你覺得產後多跑幾趟廁所很正常,或者認為尿失禁是上了年紀的自然現象而忽略就診。等拖到無法忍受時再去醫院,非手術的治療方式很可能已經無能為力。下面就是眾多真實案例之一。
來自山東煙臺的王大媽,20年前的一個夏天,她發現自己咳嗽、大笑、打噴嚏甚至走路時,都有尿液不由自主地溢出。後來,王大媽漏尿的情況逐年加重,每天需要換2~3條「尿不溼」。天氣一熱,她的身上就散發出明顯的尿臊味,常引來周圍異樣的目光,連小孫子也不願意讓她抱。
後來,王大媽到院就診,確診為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針對王大媽的情況,醫生給王大媽做了手術,將一張特製的「吊床」置於其尿道中段,取代恥骨尿道韌帶發揮作用。
寫在最後
尿失禁不止讓你尷尬,長期存在還會引起心理問題,發生社交障礙時才意識到,自己生病了。
這所有的尷尬本可以不發生,只要引起重視,及早檢查,進行簡單生活方式幹預和凱格爾訓練、低頻電刺激治療、盆底磁刺激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就能取得很好治療效果。
預防治療卻有「黃金時間」,一般是女性產後42天至6個月。所以在這裡告誡廣大女性,產後及早進行篩查,根據篩查結果進行治療,長尷尬不如短尷尬,健康比啥都重要。
壹點號女性衛士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