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慶雲縣:破解觀念、土地、資金三大難 打造綠色殯葬改革樣板縣

2020-12-14 海報新聞

常家鎮小魏村公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付彪 通訊員 馬俊良 王凡存 德州報導

7月28日下午,德州市殯葬改革現場觀摩會在慶雲拉開帷幕。德州市副市長範宇新,德州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慶雲縣領導王曉東、孫洪昌、李洪偉及各縣(市、區)分管負責同志、民政局局長一行50餘人先後到渤海路街道常家鎮、崔口鎮部分祠堂、公墓調研。行走在蒼松翠柏間,莊嚴肅穆之感油然而生,與會人員紛紛點讚。

殯葬改革推進難度大,是一項長期複雜的民生工程。近年來,慶雲縣搶抓機遇,把推進殯葬改革作為鄉村振興的破題之舉,按照「宜堂則堂、宜墓則墓」的原則,高標引領、立體推進,全力破解制約殯葬改革的傳統喪葬觀念制約、土地指標不足、資金來源匱乏「三大難題」,探索出一條獨具慶雲特色的綠色殯葬改革新路徑。

常家鎮李營村公墓

宣傳引領群眾從「要我遷」向「我要遷」轉變

今年4月2日,慶雲縣常家鎮李營村的大喇叭開啟了「循環模式」,動員群眾利用傳統節日,平整墳頭,讓逝去親人骨灰早一天進入生態公墓安放。「廣播當天就有30多戶報名,昨天遷墳近百座,預計再有兩天,全村220多座墳頭,全部平整。」村黨支部書記劉長升介紹說。李營村生態公墓建成於2019年,規劃有2500多個墓穴,輻射周邊8個行政村,屬於多村合建公墓。

群眾主動報名,從「要我遷」到「我要遷」,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慶雲縣堅持殯葬改革,思想先行,高度重視引導群眾觀念轉變,每年組織部分村兩委成員、鄉賢、家族長和紅白理事會成員外出學習,組織召開村民會議,讓群眾把所見所想講給群眾聽,讓先行者影響帶動身邊群眾。黨員幹部帶頭踐行厚養薄葬、喪事簡辦文明理念,率先實行樹葬、花葬等殯葬方式。同時,該縣381個行政村、276個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全部建立了紅白理事會,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推動綠色殯葬理念由城鎮向鄉村延伸。

不僅如此,該縣381個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村規民約,將綠色殯葬作為約定俗成的新理念。為讓群眾接受祠堂公墓,該縣在祠堂公墓中大量融入文化元素,禮葬先人、頌揚烈士,倡導文明,把祠堂公墓建成「緬懷祭祀先輩,激勵教育後人」的精神文化家園。

渤海路街道北侯村祠堂

綜合利用廢棄地、鹽鹼地上建起新祠堂

來到崔口鎮福澤園生態公墓,在鮮花松柏環繞中,一塊塊臥碑整齊排列,墓碑上刻著逝者姓名和介紹,莊重肅穆。另一側,集中祭祀區,弔唁廳、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齊全,服務項目豐富。

據了解,該公墓建成於2019年,地塊原有楊程、前程和劉莊三個村多年的800多個墳頭。因故土難離,該縣結合實際,利用原有土地,建起覆蓋全鎮,集生態安葬和殯葬祭祀一體化服務的綜合性墓園,分服務區和安葬區,建有停車場、弔唁廳、接待廳、餐廳等配套設施。安葬區又分臥碑區、樹葬區、花葬區等,滿足群眾多種生態安葬需求。目前,該縣利用老墳塋地規劃建設祠堂公墓11處,覆蓋40個村莊。

廢棄坑塘和鹽鹼荒地,也是寶貴土地資源,綜合利用也能造福群眾。慶雲縣充分摸排調研,按照宜堂則堂、宜墓則墓的原則,利用廢舊坑塘和鹽鹼地,建立祠堂公墓。例如,慶雲縣東辛店鎮萬糧張村,填平了村北一處深1.5米的廢棄坑塘,造地4畝,建設了一處高標準祠堂,三天遷墳800餘座,騰退土地40餘畝。該縣常家鎮充分利用西柳村村西3畝鹽鹼荒灘地,建設起覆蓋東柳、西柳和前柳三村的合建祠堂,為有序開展遷墳、平墳工作奠定基礎。

全民參與社會各界踴躍捐資建公墓

「大家踴躍參與,僅3天時間就捐資75萬餘元,全村295戶一戶不落,就連貧困戶劉長徵家也捐了800元,為紀念堂建設出了一份力。」提起村民自籌資金建祠堂的事,渤海路街道北侯村黨支部書記侯光德很自豪。祠堂建成後,北侯村村幹部、黨員帶頭,利用清明節號召村民把三代以內去世親人的骨灰全部遷入祠堂。僅三天時間全村200多座墳墓實現清零,整合土地27畝。

在慶雲縣,像北侯村一樣,捐資建祠堂公墓的不止一個。每年春節,也是慶雲農村黨支部書記最忙的一段時間,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動員群眾捐資建設祠堂,自2018年活動啟動以來,截止2019年底,該縣群眾累計自願捐資868.34萬元,全部用於祠堂公墓建設。與此同時,該縣民政局還積極向省市相關部門對接,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並聯繫愛心企業,捐資建設祠堂公墓,為殯葬改革解決資金難題。

「慶雲堅持把殯葬改革作為推進移風易俗的總抓手,針對性解決觀念、土地、資金三大難題,打造典型,總結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廣,力爭3年內,全縣祠堂公墓實現全覆蓋。」慶雲縣委書記王曉東說。通過化解三大難題,截止目前,慶雲縣已建成園林式祠堂66處、花園式公墓16處,覆蓋202個村,全縣消除墳頭3.2萬座,騰退土地960畝,增加耕地900畝。

相關焦點

  • 公墓如園林,墓碑如藝術品,現代綠色殯葬陳述怎樣的喪葬觀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文化享受,就算是一直以來頗受忌諱的喪葬文化,也因其過於傳統的墓葬方式、喪葬理念不符合大眾的精神需求,成為人們發展綠色殯葬的動力。這樣的地方並不能很好地滿足大眾悼念緬懷逝者甚至是啟迪人生的精神需求,可以說是嚴重地浪費了土地資源以及精神文化資源。因而,將陰森的公墓打造成「顏值在線」的園林成為了大眾一致的想法,也是現代殯葬的趨向。
  • 疏堵結合 以疏為先 樹立惠民綠色文明殯葬新風尚 | 交流發言
    近年來,安徽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殯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先,推進惠民、綠色、文明殯葬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一、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殯葬改革合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殯葬工作。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多次作出批示,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群眾殯葬方面「急難愁盼」問題,保障群眾「逝有所安」。
  • 英山縣組團赴江凌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及公墓建設
    12月1日至2日,由英山縣政協副主席江光霞帶隊,英山縣政府辦工會主席楊光,南河鎮等8個鄉鎮黨委書記或鎮長,英山縣民政局和縣自然資源規劃局主要領導,民政局和退役軍人事務局有關人員、瓦寺前村等8個村黨支部書記一行25人到荊州江陵縣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及公墓建設
  • 今日輿情解讀:網上祭奠興起 殯葬改革正當時
    :「上海土地緊張,墓地將銷量銷售;北京墓地價格昂貴,市民赴河北買墓;廣州墓地每平方五萬,價格堪比房價。」他呼籲全社會「應形成生態安葬、文明低碳祭掃的殯葬新風」,「其實我們的一束鮮花也能代表對逝者的哀悼和思念!」對此有網友指出,生態殯葬既取決於人的觀念,也受制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政府及社會的引導也是間接的。 三、媒體評論:殯葬改革正當其時 對於殯葬「死不起」問題,多家媒體發表評論。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當前殯葬改革的問題與思考
    時下恰逢國家《殯葬管理條例》面臨修訂的大背景,多位關注這一話題的相關領域學者與專家就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投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中華傳統喪禮中的人文關懷和當代價值、目前殯葬業管理的理念誤區、殯葬服務業應如何彰顯人的尊嚴、海外華人在中華傳統喪葬禮儀傳承與轉化方面的經驗等方面進行研討。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當代殯葬禮儀改革的問題與思考
    「中華喪葬禮儀的傳承與改革學術研討會」現場 2018年7月14日至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和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傳統喪葬禮儀的傳承與改革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筆者有幸與會。由於多年廁身殯葬改革研究,筆者發現,很少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者積極參與這一問題的討論。
  • 晏家屯鎮打響全縣殯葬改革「第一槍」 文明喪葬讓逝者安詳回歸自然
    這是邢臺縣實行殯葬改革以來實施火化的第一例。「我們全家有3名黨員,包括奶奶也是一名老黨員,也是村裡曾經的老幹部。黨和政府推行殯葬改革,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作為一個黨員家庭,我們更要積極帶頭響應。」王國偉說,「要大力弘揚厚養薄葬和綠色殯葬理念,不斷推動移風易俗,用實際行動保護好綠水青山。」
  • 【回顧2017】慶雲縣十大新聞關鍵詞 了解慶雲的2017!
    ,打造招商引資澎湃引擎的又一「碩果」。德州擬推薦慶雲縣等為省級文明縣!慶雲縣嚴務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走進嚴務鄉關家村,綠色環繞、鳥語花香。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村「兩委」按照縣委縣政府扶貧工作的要求,積極協調爭取資金,實行一戶一策,精準扶貧,找準幫扶著力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計劃,因戶制宜確定幫扶措施,引導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技術學習、金融扶貧等方式脫貧致富。
  • 「中國鴨王」德州前首富張洪波受審
    上遊新聞11月21日消息,11月20日,「中國鴨王」、德州前首富張洪波在被抓三年半後在德州德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遊新聞獲悉,經兩次變更起訴,德城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張洪波涉嫌職務侵佔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騙取貸款、票據承兌罪,挪用資金罪,隱匿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罪等5項罪名。
  • 作為公共衛生問題的死亡:查德威克的殯葬改革設想
    對此,他於1843年出版《一份補充報告:城鎮殯葬實際問題的特別調查結果》(A Supplementary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a Special Inquiry into the Practice of Interment in Towns),從衛生、環境、經濟、政治、文化等角度指出英國傳統殯葬服務的弊端,倡導殯葬改革。
  • 楚雄市殯葬改革!分三批火葬,執行時間是...
    《中共楚雄州委辦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楚辦發〔2016〕27號)、《中共楚雄市委 楚雄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殯葬改革工作的意見》(市黨發〔2017〕9號)精神,按照省、州殯葬改革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我市殯葬改革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科學劃定火葬區範圍
  • 福建這三地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近日,水利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工作,對第一批申報的縣(市、區)進行了現場評估和專家評審。河北省鹿泉區等47個縣(市、區)改革成效突出,形成了多種可複製可推廣的管護模式,被確定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名單附後)。
  • 「中國鴨王」德州前首富張洪波受審:被控信用卡套現2.1億
    原標題:「中國鴨王」德州前首富張洪波受審:被控信用卡套現2.1億   11月20日,「中國鴨王」、德州前首富張洪波在被抓三年半後在德州德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世界500強企業從籤約到投產的「德州速度」
    海螺集團開門見山談了對於公司生產經營場所的要求:起碼要上萬平方米的大空間,單個廠房長度100米以上,而且要經濟實用,周邊還要有閒置土地指標,為項目二期留出空間。在聽取企業需求後,慶雲縣迅速梳理閒置土地清單,將招商引資統計表和閒置土地地圖「連連看」,根據海螺集團對廠房和土地的要求,提供了三套選址方案。
  • 山東德州前首富「中國鴨王」張洪波開庭受審 被控用養鴨戶身份辦...
    11月20日,「中國鴨王」、德州前首富張洪波在被抓三年半後在德州德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獲悉,經兩次變更起訴,德城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張洪波涉嫌職務侵佔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騙取貸款、票據承兌罪,挪用資金罪,隱匿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罪等5項罪名。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 其實質和目的應是:寄託哀思,增進團結
    這是我國殯葬改革的源頭,但我們現在的殯葬改革,並沒有很好地體現這個意思。首先,殯葬改革的實質和目的應該是:「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傳統儒家喪禮的用意。《禮記·三年問》:「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稱情而立文」,就是每個人寄託其應有的哀思,「因以飾群」,後文又說「群居合一之理」,就是「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 攸縣殯葬改革後首例樹葬入葬
    據悉,這是攸縣進行殯葬改革後首位進行樹葬的逝者。▲家屬在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為逝者龍冬娥舉行樹葬。通訊員供圖1月7日,沒有喇叭鑼鼓儀式,也沒有花圈與鞭炮等傳統祭祀用品,逝者家屬在攸縣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將紅布包裹的骨灰盒放入一棵樹下的土坑裡,經過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填土等程序後,便完成了一個簡潔而不失莊重的生態樹葬儀式。
  • 德州前首富百億企業3天破產疑雲
    2017年6月4日,在德州市慶雲縣政府大樓的電梯裡,山東德州前首富、中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澳集團)董事長張洪波被警方帶走調查。第二天,慶雲公安以涉嫌非法經營罪將其刑拘。迄今,一審未開庭。2019年3月30日,德州市慶雲縣法院、檢察院和公安局聯名通報,中澳集團及張洪波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騙取貸款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等四項罪名。
  • 西崗鎮人大代表倡導綠色殯葬引新風
    推動移風易俗,深化殯葬改革是鄉村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得民心、順民意的一件實事。近年來,西崗鎮人大把改革傳統婚喪觀念、破除婚喪陋俗作為工作重點之一,持續推進移風易俗,促進殯葬改革,營造了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
  • 2020山東德州慶雲縣教育系統教師招聘6名公告
    2020山東德州慶雲縣教育系統教師招聘6名公告 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0-12-24 09:23 山東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