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輿情解讀:網上祭奠興起 殯葬改革正當時

2021-01-10 輿情頻道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何新田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見習分析師 李北北 周悅

 

一、3月份以來「殯葬業」話題相關輿情快速升溫

又是一年清明節。每年清明期間,關於殯葬消費高、「治喪難」、市場不夠規範等話題往往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據觀察,自從2015年3月份下旬以來,「殯葬業」話題相關輿情持續升溫並已經形成了三輪輿論關注熱潮。

今年3月初,民政部就已經對2015年清明節工作發出專門通知,通知強調要強化殯葬服務市場執法檢查,集中清理殯葬服務收費項目不合理、服務內容不明確、服務用品價格虛高、強制和捆綁服務等問題,採取隨機抽樣、實地暗訪、民主評議等方式,推動殯葬領域行風建設。

3月25日,中國民政部101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機構發布《殯葬綠皮書》,稱「北京市區公墓消費過高」。 3月26日, 一篇「殯葬業『白色暴利』調查:骨灰盒是殯儀館利潤最高產品」的報導引發國內媒體爭相轉載,網民們也紛紛吐槽「死不起」。從3月25日至3月27日,關於「死不起」的話題討論形成了第一輪輿論關注熱潮。

4月份後,清明節臨近,殯葬的話題再次引起輿論廣泛關注。4月1日,一篇關於「透視殯葬業亂象背後的職務腐敗」的報導再次掀起輿論關注熱潮,隨後人民日報等媒體報導了廣東省珠海市殯葬系統腐敗案。隨後,「黑殯儀車8公裡收費千元」、「來看看福壽園的『墓』後生意」等一系列關於「殯葬」的新聞不斷曝出,推動相關輿情熱度不斷走高,並在2日形成了本輪輿情發展的一個峰值。

而在今年的清明節(4月5日)當天,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表示,對於殯葬高消費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促「降溫」,滿足群眾「逝有所葬」的基本安葬需求。再次引發輿論熱議,相關話題也再次升溫。

圖一:新浪「殯葬業」話題微指數

 

圖二:「殯葬業」話題媒體關注度

 

二、網民吐槽「死不起」,呼籲加強監管

清明節臨近,一條關於各大城市墓地行情的信息在網絡上流傳:「上海土地緊張,墓地將銷量銷售;北京墓地價格昂貴,市民赴河北買墓;廣州墓地每平方五萬,價格堪比房價。」有媒體報導稱,墓地價格昂貴,不同地方價格不同,一處墓地十幾萬的情況並不少見。眾多網民稱一墓難求。媒體報導觸發網民們「死不起」的感嘆也已不僅是句玩笑話,有網友稱,死不起正在成為一種比住不起更殘酷的問題。有網友發出了「活著過好每一天,死後不給後人添麻煩。」的倡議。

網民們認為,與房子相比,墓地也事關民生,但近年來墓地價格漲幅令人咂舌甚至超過房價,老百姓已是難以承受。監管部門必須站在民生的高度加強調控,打擊炒作,遏制殯葬暴利。網友「瞿富臻」就認為:殯葬業屬於自然壟斷行業,應接受政府指導性定價,可啟動反壟斷調查,打擊暴利。

知名媒體人石述思在個人微博上也稱,在土地資源無比稀缺的中國,墓地之貴、之黑其實已經超過備受詬病的房地產。在暴利的驅使下,整個殯葬行業逐漸形成了一個令人瞠目的黑色利益鏈條。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超過700億元。

而在如何入土為安的問題上,網民們議論紛紛。知名網友「@五嶽散人」關於墓地話題的一則微博引發眾多網友共鳴,他在微博中稱:「就現在這種人口流動與家庭關係,去給爺爺輩掃墓基本已經是罕有,再往上更不太可能,給父母掃墓都去得少了。所以說有時候被勒索也是觀念問題,這個確實要改。樹葬、水葬都好,塵歸塵、土歸土,哪裡來、哪裡去,留個墓碑也沒人會記住的。」一些網友對此觀點並不認同。如網友「行者懷德」跟帖評論認為:祭奠先人還是很有意義的,能讓活在當下的人更珍惜。網友「偷影子的人Renaissance」則感嘆:「現在的家庭很少有這種情景能讓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清明節就是一個,一同祭奠懷念先祖不失春日生活溫暖和希望。」

多數網友認為,殯葬方式應該因地制宜。殯葬業應該為老百姓提供多種選擇,不能只是火葬一種方式!網友「輕飄飄的劍仙」稱:「死後被關在一個小盒子裡多難受啊!還不如回歸大自然。」而對於土葬與火葬的方式,部分網友對「海葬塵歸大海」的方式比較認同。

網友「汽車微刊2015」建議要積極推進生態殯葬。他呼籲全社會「應形成生態安葬、文明低碳祭掃的殯葬新風」,「其實我們的一束鮮花也能代表對逝者的哀悼和思念!」對此有網友指出,生態殯葬既取決於人的觀念,也受制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政府及社會的引導也是間接的。

三、媒體評論:殯葬改革正當其時

對於殯葬「死不起」問題,多家媒體發表評論。

人民網評論《殯葬業「白色腐敗」隱喻雙重失靈》指出,殯葬業「白色腐敗」,說到底,還是監管與市場的雙重失靈。儘管民政部2009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堅持管理與經營分開、監督與經辦分離」,但受行業審批等因素影響,多地殯葬服務仍以事業單位壟斷為主。離開了自由競爭與權力監管,殯葬業的利益配置天平不失衡才怪。

也有媒體人表示殯葬業「躺著賺錢」的時代當休矣!我國殯葬業長期處於「無立法、無門檻以及無監管」的混亂局面。在暴利的誘惑下,容易讓不少不法分子趁機牟利,大賺「黑心錢」。更有甚者,藉助這一政策漏洞,僅依靠一個人、一輛車即可開一家殯葬服務公司,並藉此牟利。應讓殯葬回歸公益,別讓「有望」成「奢望」。

浙江日報微評,殯葬業暴力飽受詬病,改革正當其時。多地墓地現20年繳費到期潮,一些工作人員蹲守收錢。問題來了:到期墓地怎麼續、交多少、交多久?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一個統一說法,而是各地自己想怎麼收就怎麼收,極有可能損害百姓的利益。如今,殯葬業暴力飽受詬病,改革正當其時。

四、輿情點評

據觀察,早在2009年,就有臺灣企業中國生命集團於在港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殯葬第一股」並受到投資者瘋狂追捧,上市首日大漲44.44%,並在隨後的4天翻了4倍。而自從2013年年底「內地殯葬第一股」福壽園赴港上市以來,殯葬行業這一因「避諱」而受到忽視的巨大市場也引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相關輿情熱度隨之逐步升溫。

根據中國殯葬協會數據,2012年中國的死亡人數全球最高,達到970萬人,同時,中國的火化率一直穩定在約50%的水平。2012年,約460萬逝者被火化。有分析指出,隨著人口持續老齡化導致每年死亡人數不斷增長,火化人數亦穩定上升,成為中國殯葬服務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英國調查公司歐睿信息諮詢有限公司(Euromonitor)的一組研究數據顯示,2008年到2012年,中國殯葬服務業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3.1%,預計2013年到2017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此外,該公司預計,2013年殯葬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3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7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990億元。

然而,隨著殯葬行業的快速發展,此行業相關的負面信息也開始大量湧現。「公墓價格飛漲超樓市」、「墓地漲價呼籲骨灰撒大海」等新聞也常常見諸報端,眾多網民甚至吐槽「死不起」。殯葬業也已多次進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榜單。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相關輿情熱度也在繼續升溫。

據觀察,「死不起」在新浪微博中已形成話題性事件,熱度不斷升高。新浪微博的相關數據圖表中顯示,「死不起」話題分別在3月27日,4月2日和4月5日達到峰值。針對於殯葬暴利、市場不夠規範合理這一話題,網民、專家和媒體觀點呈現多元分化的態勢。

圖三:「死不起」話題新浪熱詞趨勢圖

 

中國新聞網評論《殯葬改革還需要啃硬骨頭》指出,清明節雖過,但高額的殯葬費用仍然是公眾繞不開的「痛」!目前我國殯葬行業的各種亂象仍然沒有得到遏制。而一些惠民殯葬措施之所以難以真正做到「惠民」,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放棄嘴裡的肥肉。相關評論指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過程,殯葬服務同醫療、教育一樣屬於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殯葬須改革,殯葬改革還需要啃硬骨頭。只有從法律環節理順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把現實存在的殯葬市場納入嚴格的政府管理,讓整個社會對身後事的安排形成穩定的預期,「死不起」的抱怨才可能得以消弭。

而針對這些問題,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也在不斷推進以綠色惠民殯葬為重點的殯葬改革,倡導節地生態安葬。生態殯葬價廉物美則包括海葬、樹葬、花壇葬、壁葬、草坪、竹林葬等。

對於生態殯葬,網絡上基本上呈現的是「生態殯葬物美價廉但接受難」的觀點。據廣西新聞網報導,廣西玉林市在推進生態殯葬時遇到了絕大多數喪家不願為逝者選擇生態殯葬的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厚葬傳統習俗根深蒂固,幾乎沒有村民能接受生態殯葬。而在四川南充也被報導出一年只有幾十例生態殯葬的新聞。

網上祭奠正在興起

一方面是傳統殯葬觀念理想中的「一抔淨土」和「死人與活人爭地」的殘酷現實;另一方面是生態安葬有著各種好處但是卻尚未被人廣泛接受的現象。雖然生態殯葬前景任重道遠,但是用鮮花代替香蠟紙燭的文明祭祀經過近幾年來的倡導宣傳,以及連續多年開展的「鮮花換燒紙」活動,已經越來越被大眾認可。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觀察,近幾年來,網上祭奠正在成為我國人民緬懷親人的一種新興方式。鮮花祭奠、居家祭奠、網上祭奠等新的祭奠方式正逐步興起,市民紛紛以更文明、更環保的方式來寄託哀思。

 

據媒體報導,2010年,在國家民政部的授牌下中國清明網成立,該網站近年來大力推廣網上祭掃。據中國清明網負責人陳曉剛介紹,目前「微祭掃」和移動祭掃已經相繼上線,這是一種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將現實的紀念館與公墓「轉移」至電腦網頁上的新興祭掃方式。

中國清明網在自己的網站上發起了邀民眾共同倡導文明祭奠,傳承「孝」「愛」文化的系列活動,數據顯示,該網站已引來超過20萬網友的登陸訪問。

「網際網路是一種新生事物,用它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這是必然趨勢,不要輕易反對。」北京文史館館員、民俗專家趙書認為,清明祭掃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慎終追遠,敦親睦族」這個目的,「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不在乎形式。」

4月5日,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指出,殯葬高消費問題反映出群眾在支付殯葬服務費用方面存在經濟壓力,這與殯葬領域公共服務水平低、殯葬救助保障政策措施不完善有關,也與殯葬服務市場運作不規範和殯葬服務特殊的精神消費特徵有關。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此類問題: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逐步建立殯葬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制度,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嚴格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殯葬服務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等殯葬收費政策,落實基本服務政府定價、選擇性服務政府指導價的定價機制,同時聯合價格、工商等部門加強對市場化殯葬收費行為的監管,規範殯葬服務和收費行為,維護喪屬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加強公益性公墓建設,將為身故者提供公益生態安葬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範疇,滿足群眾「逝有所葬」的基本安葬需求;大力宣傳厚養薄葬觀念,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大操大辦之風,樹立文明節儉治喪的新風尚。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關鍵期間,殯葬業網絡化改革,滿足清明節寄託哀思新需要
    昨天一朋友說了兩種網絡掃墓模式:一是關注陵園公眾號,工作人員幫你擺兩束花,你轉錢;二是在網上一些網站裡建立網上陵墓,通過獻花等方式祭祀,估計也需要花錢買的那種。這些都是小眾的方式,需要對殯葬業網絡化改革,滿足人們網絡化祭掃的需求。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當代殯葬禮儀改革的問題與思考
    也便如此,對於當下的殯葬改革而言,學術界基本處於一種「失語」的狀態。自去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召開首屆尼山禮樂文明論壇關注並討論中國的殯葬改革開始,這已是該研究室第二次組織專門會議。會議籌辦人趙法生研究員在會上更是談到,此次會議的召開正值《殯葬管理條例》修訂之際,因此學界自不能作壁上觀、等閒視之。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當前殯葬改革的問題與思考
    時下恰逢國家《殯葬管理條例》面臨修訂的大背景,多位關注這一話題的相關領域學者與專家就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投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中華傳統喪禮中的人文關懷和當代價值、目前殯葬業管理的理念誤區、殯葬服務業應如何彰顯人的尊嚴、海外華人在中華傳統喪葬禮儀傳承與轉化方面的經驗等方面進行研討。
  • 深圳清明期間「網上祭奠」開啟,附雲掃墓攻略
    、居家追思等文明方式 緬懷先人、追憶恩情 燃一炷心香,寄無限哀思 網上祭掃入口也公布了 趕緊了解 如何進入網上祭掃平臺?
  • 今日輿情解讀:人在路上,家在心裡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何新田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見習分析師 陳萌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一、熱點事件概述 綜合今日(1月28日)輿情數據,今日輿情熱度最高的事件是「湖北省長為李娜接機」,熱度最高的單條網絡新聞是騰訊新聞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 其實質和目的應是:寄託哀思,增進團結
    時下恰逢國家《殯葬管理條例》面臨修訂的大背景,多位關注這一話題的相關領域學者與專家就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投書「澎湃新聞,就中華傳統喪禮中的人文關懷和當代價值、目前殯葬業管理的理念誤區、殯葬服務業應如何彰顯人的尊嚴、海外華人在中華傳統喪葬禮儀傳承與轉化方面的經驗等方面進行研討。
  • 作為公共衛生問題的死亡:查德威克的殯葬改革設想
    對此,他於1843年出版《一份補充報告:城鎮殯葬實際問題的特別調查結果》(A Supplementary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a Special Inquiry into the Practice of Interment in Towns),從衛生、環境、經濟、政治、文化等角度指出英國傳統殯葬服務的弊端,倡導殯葬改革。
  • 寵物殯葬的興起:葬禮火化安葬一條龍包辦,殯葬師月入輕鬆過萬
    藉此心理與商機,從而衍生出了一個新型商業項目--寵物殯葬服務。而這套服務體系能有多齊全呢?它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又能有多大呢?一起來跟隨本文看下去吧!秉承著「一旦選擇,終身負責」的觀念,徐女士打算讓凱爾離開也離開得體面,說句違心的就是「讓它在另一個世界也能快活自在」,於是乎她想到了自己的閨蜜劉女士之前也曾養過一隻藍貓,但死後也不知是怎麼處理而通過微信向她諮詢,這才得知原來這年頭寵物殯葬已然興起,並且服務可謂為是一條龍全套包辦。
  • 楚雄市殯葬改革!分三批火葬,執行時間是...
    《中共楚雄州委辦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楚辦發〔2016〕27號)、《中共楚雄市委 楚雄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殯葬改革工作的意見》(市黨發〔2017〕9號)精神,按照省、州殯葬改革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我市殯葬改革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科學劃定火葬區範圍
  • 盧雄到十八連山鎮調查殯葬改革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全縣殯葬改革工作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促進6月1日全縣全面實施火化工作的順利開展,5月14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盧雄率調查組到十八連山鎮調查殯葬改革工作
  • 今日輿情解讀:春晚是道眾口難調的菜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朱玉萍 一、熱點事件概述 今日輿情熱點:央視春晚節目單曝光 中央電視臺2014馬年春晚將於1月30日拉開帷幕,1月18日,央視春晚舉行第一次聯排
  • 英山縣組團赴江凌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及公墓建設
    12月1日至2日,由英山縣政協副主席江光霞帶隊,英山縣政府辦工會主席楊光,南河鎮等8個鄉鎮黨委書記或鎮長,英山縣民政局和縣自然資源規劃局主要領導,民政局和退役軍人事務局有關人員、瓦寺前村等8個村黨支部書記一行25人到荊州江陵縣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及公墓建設
  • 佛山各大殯葬服務機構紛紛上線網絡祭祀平臺,推出便民服務舉措
    網絡祭祀 手機參與更方便「經過緊急開發測試,我們在28日成功上線微信端網絡祭祀平臺,方便更多市民通過手機祭奠先人。」昨日,佛山市殯儀館副館長莫奕嵩向記者介紹。據悉,市殯儀館在2004年嘗試在其官方網站開設網上紀念館,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免費的遠程祭奠服務。隨著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市殯儀館對這一便民服務內容進行升級。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關於實行殯葬改革的通告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關於實行殯葬改革的通告 第2期 為進一步深化孟連縣殯葬改革,堅決遏制亂埋亂葬行為,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殯葬需求,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
  • 商水縣民政考察團來鄄城考察調研殯葬改革工作
    8月28號,商水縣民政考察團來鄄城縣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工作。縣政府副縣長樊秀萍陪同考察調研。考察團一行先後到鄄城縣殯儀館、鄄城縣公益性公墓和什集鎮公益性公墓進行了現場考察調研,聽取了有關負責同志的情況介紹。
  • 「全國假日辦撤銷」輿情解讀
    規格高於「假日辦」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職能包括五大項:對全國旅遊工作進行宏觀指導;提出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協調解決旅遊業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旅遊業改革發展中的其他重要工作;完成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 晏家屯鎮打響全縣殯葬改革「第一槍」 文明喪葬讓逝者安詳回歸自然
    4月10日,晏家屯鎮龐馬村村幹部王國偉響應邢臺縣殯葬改革號召,經與全家溝通,84歲的爺爺去世後在邢臺市殯儀館召開追思會,進行遺體火化。家人領取骨灰後在村陵園進行生態安葬,不再裝棺土葬。這是邢臺縣實行殯葬改革以來實施火化的第一例。「我們全家有3名黨員,包括奶奶也是一名老黨員,也是村裡曾經的老幹部。黨和政府推行殯葬改革,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作為一個黨員家庭,我們更要積極帶頭響應。」王國偉說,「要大力弘揚厚養薄葬和綠色殯葬理念,不斷推動移風易俗,用實際行動保護好綠水青山。」
  • 攸縣殯葬改革後首例樹葬入葬
    據悉,這是攸縣進行殯葬改革後首位進行樹葬的逝者。▲家屬在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為逝者龍冬娥舉行樹葬。通訊員供圖1月7日,沒有喇叭鑼鼓儀式,也沒有花圈與鞭炮等傳統祭祀用品,逝者家屬在攸縣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將紅布包裹的骨灰盒放入一棵樹下的土坑裡,經過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填土等程序後,便完成了一個簡潔而不失莊重的生態樹葬儀式。
  • 今日輿情解讀: 廢除嫖宿幼女罪已成社會共識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何新田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見習分析師 沈奕安 一、熱點事件概述 綜合今日輿情數據,今日輿情熱度最高的事件是「河北村民交不起超生罰款喝農藥身亡」,熱度最高的單條網絡新聞是騰訊新聞:「河北村民生5子交不起超生罰款喝農藥身亡」。
  • 德州慶雲縣:破解觀念、土地、資金三大難 打造綠色殯葬改革樣板縣
    常家鎮小魏村公墓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付彪 通訊員 馬俊良 王凡存 德州報導7月28日下午,德州市殯葬改革現場觀摩會在慶雲拉開帷幕。殯葬改革推進難度大,是一項長期複雜的民生工程。近年來,慶雲縣搶抓機遇,把推進殯葬改革作為鄉村振興的破題之舉,按照「宜堂則堂、宜墓則墓」的原則,高標引領、立體推進,全力破解制約殯葬改革的傳統喪葬觀念制約、土地指標不足、資金來源匱乏「三大難題」,探索出一條獨具慶雲特色的綠色殯葬改革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