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雄到十八連山鎮調查殯葬改革工作

2021-03-02 富源十八連山之家

 為進一步推動全縣殯葬改革工作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促進6月1日全縣全面實施火化工作的順利開展,5月14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盧雄率調查組到十八連山鎮調查殯葬改革工作。

  盧雄一行首先來到該鎮鎮級公益性公墓施工現場,實地查看公墓管理房、弔唁廳、焚燒池以及墓穴區的建設情況。隨後組織召開座談會,認真聽取該鎮關於殯葬改革工作開展情況、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下步工作措施以及對殯葬改革工作的意見建議等情況的匯報。

  盧雄指出,距離全縣全面實施火化的時間越來越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查找問題,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設進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齊設備,補齊短板,確保殯葬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盧雄強調,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學習相關政策法規,通過各種形式提高幹部群眾對殯葬改革工作的認識;要強化黨員幹部帶頭,依法推行火化,堅決杜絕遺體直接土葬;要加強學習交流,多學習其他縣市的先進做法,認真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確保6月1日全面實施遺體火化、骨灰集中安葬,革除喪葬陋習,推進移風易俗。

  (田庚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布拖縣交通運輸局四級調研員盧雄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4日訊(記者 胡旭陽)4月24日,記者從省紀委監委獲悉,布拖縣交通運輸局四級調研員盧雄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盧雄簡歷  盧雄,男,彝族,1962年7月生,四川雷波人,在職大專學歷。
  • 晏家屯鎮打響全縣殯葬改革「第一槍」 文明喪葬讓逝者安詳回歸自然
    4月10日,晏家屯鎮龐馬村村幹部王國偉響應邢臺縣殯葬改革號召,經與全家溝通,84歲的爺爺去世後在邢臺市殯儀館召開追思會,進行遺體火化。家人領取骨灰後在村陵園進行生態安葬,不再裝棺土葬。這是邢臺縣實行殯葬改革以來實施火化的第一例。「我們全家有3名黨員,包括奶奶也是一名老黨員,也是村裡曾經的老幹部。黨和政府推行殯葬改革,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作為一個黨員家庭,我們更要積極帶頭響應。」王國偉說,「要大力弘揚厚養薄葬和綠色殯葬理念,不斷推動移風易俗,用實際行動保護好綠水青山。」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當代殯葬禮儀改革的問題與思考
    也便如此,對於當下的殯葬改革而言,學術界基本處於一種「失語」的狀態。自去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召開首屆尼山禮樂文明論壇關注並討論中國的殯葬改革開始,這已是該研究室第二次組織專門會議。會議籌辦人趙法生研究員在會上更是談到,此次會議的召開正值《殯葬管理條例》修訂之際,因此學界自不能作壁上觀、等閒視之。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當前殯葬改革的問題與思考
    時下恰逢國家《殯葬管理條例》面臨修訂的大背景,多位關注這一話題的相關領域學者與專家就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投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中華傳統喪禮中的人文關懷和當代價值、目前殯葬業管理的理念誤區、殯葬服務業應如何彰顯人的尊嚴、海外華人在中華傳統喪葬禮儀傳承與轉化方面的經驗等方面進行研討。
  • 英山縣組團赴江凌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及公墓建設
    12月1日至2日,由英山縣政協副主席江光霞帶隊,英山縣政府辦工會主席楊光,南河鎮等8個鄉鎮黨委書記或鎮長,英山縣民政局和縣自然資源規劃局主要領導,民政局和退役軍人事務局有關人員、瓦寺前村等8個村黨支部書記一行25人到荊州江陵縣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及公墓建設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關於實行殯葬改革的通告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關於實行殯葬改革的通告 第2期 為進一步深化孟連縣殯葬改革,堅決遏制亂埋亂葬行為,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殯葬需求,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
  • 商水縣民政考察團來鄄城考察調研殯葬改革工作
    8月28號,商水縣民政考察團來鄄城縣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工作。縣政府副縣長樊秀萍陪同考察調研。考察團一行先後到鄄城縣殯儀館、鄄城縣公益性公墓和什集鎮公益性公墓進行了現場考察調研,聽取了有關負責同志的情況介紹。
  • 今日輿情解讀:網上祭奠興起 殯葬改革正當時
    據觀察,自從2015年3月份下旬以來,「殯葬業」話題相關輿情持續升溫並已經形成了三輪輿論關注熱潮。 今年3月初,民政部就已經對2015年清明節工作發出專門通知,通知強調要強化殯葬服務市場執法檢查,集中清理殯葬服務收費項目不合理、服務內容不明確、服務用品價格虛高、強制和捆綁服務等問題,採取隨機抽樣、實地暗訪、民主評議等方式,推動殯葬領域行風建設。
  • 雲南省自然保護區富源縣十八連山國家森林公園
    十八連山國家森林公園在80年代初被列為雲南省自然保護區。地處滇黔交界的黃泥河和塊澤河分水嶺的南延部分,景區面積10多平方公裡。
  • 楚雄市殯葬改革!分三批火葬,執行時間是...
    《中共楚雄州委辦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楚辦發〔2016〕27號)、《中共楚雄市委 楚雄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殯葬改革工作的意見》(市黨發〔2017〕9號)精神,按照省、州殯葬改革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我市殯葬改革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科學劃定火葬區範圍
  • 作為公共衛生問題的死亡:查德威克的殯葬改革設想
    對此,他於1843年出版《一份補充報告:城鎮殯葬實際問題的特別調查結果》(A Supplementary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a Special Inquiry into the Practice of Interment in Towns),從衛生、環境、經濟、政治、文化等角度指出英國傳統殯葬服務的弊端,倡導殯葬改革。
  • 德州慶雲縣:破解觀念、土地、資金三大難 打造綠色殯葬改革樣板縣
    德州市副市長範宇新,德州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慶雲縣領導王曉東、孫洪昌、李洪偉及各縣(市、區)分管負責同志、民政局局長一行50餘人先後到渤海路街道、常家鎮、崔口鎮部分祠堂、公墓調研。行走在蒼松翠柏間,莊嚴肅穆之感油然而生,與會人員紛紛點讚。殯葬改革推進難度大,是一項長期複雜的民生工程。
  • 殯改「沂水樣本」開創全國先河:殯葬費用全免 累計節約社會殯葬...
    由縣鄉財政承擔,群眾不花一分錢就能辦好「身後事」沂水縣委書記薛峰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移風易俗工作,殯葬改革和婚俗改革是移風易俗的重要內容,我一直在基層工作,通過調研,我發現基層70%—80%的陳規陋習集中在殯葬這個環節,喪事大操大辦、薄養厚葬、裝棺再葬、散埋亂葬、封建迷信活動等與鄉村振興格格不入,殯葬難、殯葬貴、死不起、死人與活人爭地
  • 連山概況
    2000年,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轄12個鎮。總人口 99070人,各鎮人口:永和鎮 12379人、大富鎮 4573人、上草鎮 4691人、 三水鎮2881人 吉田鎮 22827 人、太保鎮 11444 人、禾洞鎮 6749 人、永豐鎮 6340人、 福堂鎮 9573 人、小三江鎮7748人、加田鎮 6310 人、上帥鎮 3555 人。
  • 攸縣殯葬改革後首例樹葬入葬
    據悉,這是攸縣進行殯葬改革後首位進行樹葬的逝者。▲家屬在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為逝者龍冬娥舉行樹葬。通訊員供圖1月7日,沒有喇叭鑼鼓儀式,也沒有花圈與鞭炮等傳統祭祀用品,逝者家屬在攸縣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將紅布包裹的骨灰盒放入一棵樹下的土坑裡,經過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填土等程序後,便完成了一個簡潔而不失莊重的生態樹葬儀式。
  • 攸縣殯葬改革後首例樹葬,逝者以樹為家、花草相伴
    據悉,這是攸縣進行殯葬改革後首位進行樹葬的逝者。家屬在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為逝者龍冬娥舉行樹葬(通訊員 供圖)1月7日,沒有喇叭鑼鼓儀式,也沒有花圈與鞭炮等傳統祭祀用品,逝者家屬在攸縣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將紅布包裹的骨灰盒放入一棵樹下的土坑裡,經過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填土等程序後
  • 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 其實質和目的應是:寄託哀思,增進團結
    時下恰逢國家《殯葬管理條例》面臨修訂的大背景,多位關注這一話題的相關領域學者與專家就喪葬禮儀與殯葬改革投書「澎湃新聞,就中華傳統喪禮中的人文關懷和當代價值、目前殯葬業管理的理念誤區、殯葬服務業應如何彰顯人的尊嚴、海外華人在中華傳統喪葬禮儀傳承與轉化方面的經驗等方面進行研討。
  • 邵東殯葬改革:12月全面推進火葬,縣城禁辦治喪,禁設靈棚,禁放煙花鞭炮!
    10月11日下午,縣委副書記、縣長周玉凡主持召開2017年縣政府第24次常務會,研究殯葬改革等工作。
  • 疫情防控關鍵期間,殯葬業網絡化改革,滿足清明節寄託哀思新需要
    墓地按習俗,一般上午去掃墓,攜帶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後叩頭行禮祭拜。中國的傳統,不掃墓也是不可能的。昨天一朋友說了兩種網絡掃墓模式:一是關注陵園公眾號,工作人員幫你擺兩束花,你轉錢;二是在網上一些網站裡建立網上陵墓,通過獻花等方式祭祀,估計也需要花錢買的那種。這些都是小眾的方式,需要對殯葬業網絡化改革,滿足人們網絡化祭掃的需求。
  • 默默奉獻守初心 平安建設解憂難——白水縣殯葬管理所所長呂三榮
    同志們之所以還這樣親切地尊稱他,是因為他在從事民政工作多年,先後擔任過縣局勘界辦主任、基政股長、基建辦主任,也曾先後被陝西省民政廳表彰為全省勘界工作先進個人、基層政權建設第六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先進個人與渭南市民政系統先進個人。授命殯葬改革前沿,堅守初心勇挑重擔2017年7月,縣殯葬管理所建成並準備正式投入運行,全縣社會格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