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穗社科宣) 12月23日上午,以「面向現代化 開啟新徵程」為主題的廣州市社會科學院2020年度重大課題成果發布會在廣州召開。據悉,14項重大課題成果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結論,從綜合分析到戰略研判,有亮點、有特色、有創新。
今年組織開展了14項重大課題研究
今年來,市社科院精心組織開展了14項重大課題研究,系統組織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數字經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等領域的課題研究,同步開展系列學術研究活動,形成系統性研究報告,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建設高質量新型城市智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重大課題研究是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創設並實施的一種社會科學課題研究機制,在全國社科院系統是一個創舉。自2016年設立以來,已連續開展了五年,是提高科研成果質量、推動研究內容創新的新嘗試。通過不斷完善運作機制保障研究質量,在推進重大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市社科院不斷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繫和溝通交流,紮實開展課題研討和學術交流,積極汲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最終使課題內容不斷豐富和完善,更貼近實際操作、貼近決策。
聚焦大主題展開深研究
"2020年度重大課題做得很紮實,有深度、有創見,形成了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儲備性研究成果,重大課題科研品牌建設取得新進展,決策服務能力有了新的突破和質的提升,認同度、美譽度越來越高,重大課題研究的決策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彰顯。"發布會上,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做了主旨發言。據介紹,2020年度重大課題研究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
其一,聚焦重大主題,深入開展研究。重大課題通過多形式、多維度的研究,形成系統性研究報告。具體包括提升廣州城市全球聯繫度與輻射能級、廣州面向「十四五」的文化強市建設研究、廣州數位化公共服務發展趨勢研究、廣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與戰略研究、金融科技賦能廣州供應鏈金融發展研究、廣州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研究、廣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等等。
其二,適應選題需要,優化研究方法。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修改科研課題成果驗收規範,對課題「深調研」做出制度安排,激發科研工作活力。構建以質量創新、工具和方法創新、分析和綜合嚴謹規範為導向的成果驗收標準體系。推動決策理論運用,創新政策分析工具和技術手段,突出決策諮詢的學理支撐。
其三,強化過程管理,把控研究進程。重大課題研究過程中,強調收集整理一手數據和資料,注重社會調查、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個案剖析、量化分析,構建分析指數和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過程管理使成果經得起檢驗。
其四,有效連結決策,提升諮政能力。通過《領導參閱》《決策信息參考》等多種渠道,向相關部門呈送調研報告、對策建議等研究成果,實現對策研究與黨政決策的「無縫對接」,使新情況、新經驗、新觀點、新建議及時為決策提供理論諮詢服務。比如,組織開展的營商環境專題評估研究引起國家級智庫高度關注。
其五,擴大社會影響,參與輿論引導。以重大課題建設為基礎,全面提升課題研究的話語建構能力。通過多種傳播渠道,積極發聲、主動發聲、有效發聲,闡釋理論、解讀政策、引導輿論。通過成果發布、理論研討、學術報告等不同形式對外傳播,不斷拓寬科研成果輻射範圍,確保研究成果能夠應用於經濟社會發展實踐,持續提升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的智庫品牌效應。
【來源:信息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