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之亂(中):李傕郭汜是如何因為一個女人,而互相掐起來的?

2020-12-23 三國歷史小小迷

導語: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 是本人原創作品,目前共有四個板塊:三國戰役大盤點,三國人物那些事,三國人物高手猜謎,青梅煮酒品三國。本文為三國戰役大盤點系列第74期。

上一期我們講到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等人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縱兵大掠,處死了王允不說,還挾持天子,當面索要官爵,漢獻帝只好封李傕為車騎將軍、池陽侯,封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二人同假節鉞,把持朝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上一期的結尾,我們也講到了,楊彪用計使李傕郭汜二人反目成仇,於是,一場因為妻子吃醋而引發的內亂就開始了。

郭汜:李傕!這次你完了!絕對完蛋了!

獻帝派侍中、尚書去調解李傕和郭汜的矛盾,但李、郭都不服從。安西將軍楊定害怕李傕加害自己,就和郭汜合謀把天子接到他們的營內。李傕得知了他們的計謀,於是在三月二十五日派他的侄子李暹帶數千人包圍皇宮,用三輛車子迎接獻帝。

太尉楊彪對李暹說:「自古以來的帝王,沒有住在臣子家裡的。諸位做事,要上順天意,怎麼能這樣!」李暹說:「將軍主意已定了。」獻帝於是與伏貴人(即伏皇后)、賈詡和左靈各乘一車到李傕的營中,楊彪等人徒步跟隨。

就在這個時候,李、郭二人的士兵進入宮內,搶劫宮女財物,李傕又把宮廷裡的金帛車輦器物服飾搬走,而放火把宮殿官署燒光。獻帝派楊彪與司空張喜、大司農朱儁(就是和盧植、皇甫嵩一起殲滅黃巾軍的那位)等十多人勸李、郭和解,郭汜不答應,竟把這些來勸架的公卿扣作人質。

朱儁:哼唧唧,怎麼能夠這樣子對我們!

楊彪對郭汜說:「將軍懂得人世間的道理,怎麼能君臣相爭,一人劫持天子,一人扣押公卿,這樣做可以嗎?!」郭汜發怒,要拿刀殺楊彪。楊彪說:「你尚且不服從朝廷,我難道還想求生嗎!」左右的人多來勸解,郭汜才做罷,但是也因為這件事,大司農朱儁因氣憤發病去世。

我們再說回李傕:李傕召集數千名羌人和胡人,先以御用物品和綢緞賞賜他們,許諾還將賞賜宮女和民間婦女,打算要他們進攻郭汜。另一邊,郭汜則暗中與李傕的黨羽中郎將張苞(不是張飛兒子那個張苞,也不是滿寵弄死的那個督郵張苞)等勾結,策划進攻李傕。

不久後,郭汜率軍乘夜進攻李傕的營門,飛箭射到獻帝御帳的帷簾中,還射穿了李傕的左耳。張苞等人在營內放火,但火沒有燃著,李傕的部下楊奉在營外抵抗郭汜,郭汜軍撤退,張苞一看自己肯定沒戲,於是也率部跟著郭汜跑了。

楊彪:陛下呀,老臣盡力了,唉……

同天,李傕又挾持獻帝至北城塢,只有伏皇后、宋貴人和獻帝一起。李傕派校尉守門,斷絕內外的聯繫,不久又想把獻帝遷到池陽的黃白城,獻帝左右的侍臣都面有飢色。獻帝派人向李傕要求供應五鬥米來吃飯,五具牛骨來賜給左右。李傕說:「早晚兩次送飯,要米幹什麼用?」於是把已發臭的牛骨頭送去。

獻帝大怒,想要責問李傕,侍中楊琦勸阻說:「李傕自己知道所犯下的是叛逆大罪,打算把陛下轉移到池陽的黃白城,臣希望陛下忍耐。」獻帝這才作罷。司徒趙溫寫信給李傕說:「你們先前攻陷京城,燒殺搶掠,殺害大臣,這我們也就不說什麼了。」

「但是如今你倆為了一些小小怨恨而鑄成深仇,陛下想要讓你們和解,可詔書無人遵奉,而你又打算把陛下轉移到黃白城,這實在讓我不解。根據《易經》,第一次可以放過,第二次就陷入水中,第三次還不改,就將被淹沒,是大兇之兆。你不如早些與郭汜和解。」李傕大怒,想要殺死趙溫,他弟弟李應勸阻,幾天後李傕才作罷。

李傕:趙溫!若非老弟勸我,你就完了!

閏五月初九,獻帝派謁者僕射皇甫酈(擊敗黃巾軍的大功臣--皇甫嵩的侄子,勸和李、郭。皇甫酈先說服了郭汜,又到李傕那裡勸說,李傕不聽,說:「郭多只是個馬賊(郭汜原來的名字,而且馬賊是他的本行,馬賊就是指騎馬搶劫的盜匪),怎麼敢和我一樣呢!我一定要殺了他。」

「您看我的用兵韜略和軍隊,夠不夠收拾郭多?郭多又劫持公卿,做出這樣的事,而您還想幫他嗎!」皇甫酈說:「如今郭汜扣押公卿,而將軍您脅迫君主,誰輕誰重呢?」李傕大怒,斥走皇甫酈,又命虎賁中郎將王昌追殺,王昌假裝沒追上,皇甫酈才得以倖免。十一日,李傕自封為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與郭汜一連數月互相攻殺,死者以萬計數。

皇甫酈:你倆快點和好吧!快點和好啊!

六月,楊奉打算謀殺李傕,但計劃洩露,楊奉於是率部背叛李傕,李傕的勢力逐漸衰落。同月,張濟從陝縣來勸和,想把獻帝暫時安置在弘農。獻帝也思念舊京,於是派人懇請李傕要求東歸,往返十趟次李傕與郭汜才答應,打算互換愛子作為人質。李傕的妻子疼愛兒子,所以沒有談成。

而此時,李傕部下的羌人與胡人不斷地到獻帝住地的大門窺探,說:「皇帝在這裡面嗎!李傕答應賜給我們的宮女,現在都在什麼地方?」獻帝感到不安,派侍中劉艾對賈詡說:「卿以前對國家忠心耿耿,恪盡職守,因此得到提升,享受榮寵。如今羌人與胡人塞滿道路,卿應該籌劃一個對策。」

於是賈詡大開酒宴,款待羌胡首領,許諾授予他們爵位、賞賜財物,這些人才全部離去,李傕從此勢力單弱。於是又有人提出和解的建議時,李傕便同意與郭汜講和,相互交換女兒作人質。七月,獻帝乘車出宣平門,正要過護城河橋時,郭汜部下數百名士兵在橋上攔住去路,問:「這裡面的是不是天子!」獻帝車駕無法前進。

賈詡:我給你們money,就回家吧!

李傕部下數百名士兵,全都手執大戟守在車前,兩軍就要交手,劉艾大聲喊:「真的是天子!」讓侍中楊琦把車簾高高掀起,獻帝說:「你們怎敢這樣迫近至(這也太中二了吧)」郭汜軍隊才撤退,渡橋後,官兵一起高呼:「萬歲!」晚上在霸陵,侍從官員與衛士都飢餓不堪,張濟根據各人官職大小,分別給予飲食。李傕離開長安,暫駐池陽。

拜張濟為驃騎將軍,回陝駐守。升任郭汜為車騎將軍,楊定為後將軍,楊奉為興義將軍,又拜牛輔以前的部下董承為安集將軍。郭汜等人一起護送獻帝,郭汜想讓獻帝前往高陵,公卿與張濟都認為應該去弘農,於是召開大會商議,但還是無法決定。

獻帝派使者告訴郭汜:「朕只是因為弘農離祭祀天地之處和祖先宗廟較近,並無別的意思,希望將軍不要猜疑!」郭汜仍不答應,漢獻帝一看郭汜這樣對自己,於是便絕食抗議,郭汜聽聞後說:「可以暫且先到附近的縣城,再作商議。」八月,獻帝到達新豐縣。

漢獻帝:你們都是壞蛋,欺負我一小皇帝

不久,郭汜又陰謀脅迫獻帝西還,想把漢獻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侍中種輯得到消息,秘密通知楊定、董承、楊奉,命他們到新豐會合,這些都是忠於漢獻帝的人,他們可不希望郭汜再把皇帝移來移去,郭汜打聽到消息後,知道陰謀敗露,於是拋棄軍隊逃入終南山。那麼郭汜真的就不想反撲了嗎?我們下期再來繼續說道說道。

對了,在文章的結尾,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三國志》。這裡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三國志》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晉時期史學家陳壽歷經十年所著,是記載三國時期的紀傳體史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真可謂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

陳壽:沒錯,《三國志》就是我寫的喲~

我在這裡給大家推薦的這套《三國志》共分為四冊,包裝十分精美,這本書組織了全國百名大學教授,對文中的圖片、標點、語句、注釋嚴格把關;而且還請來了許多歷史專家,給費腦子的文言文配備了白話文翻譯,讓人讀起來毫無阻礙感,性價比非常之高!

這本書原價要598塊錢,現在店鋪做活動,只需要478塊錢便能買到了,差不多打了八折,478塊相當於吃一次普通大餐,但是卻能買到一套難得的好書,領略書中無窮智慧,再來品味人生,一定會受益匪淺,買到就是賺到,你還在猶豫什麼呢?趕緊下單購買吧!

請小夥伴們繼續關注「#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文章,有好的建議,也歡迎留言互動,我看到一定會第一時間回復,也請小夥伴們長按點讚三連(點讚、推薦+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李傕郭汜到底有多厲害?他們兩人結局如何?
    三國演義中,王允在誅殺董卓後,不僅沒有使得東漢中興,反而是被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二人擊敗,使得東漢局勢徹底崩壞了,導致天下大亂。
  • 【讀通鑑】李傕、郭汜真會玩兒:一個綁架皇帝,一個劫持百官
    李傕心頭飄過一個冷戰,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他發覺樊稠作戰勇猛,很受部屬擁戴,再聽侄子這麼一說,就頗有些不安了。安西將軍楊定,也是董卓的老部下,擔心李傕那個貨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就與郭汜商議,想把獻帝劉協安置到郭汜的軍營中。沒想到,郭汜的一個下屬於夜間逃到李傕營中,把計劃告訴了李傕。李傕一聽,眼睛頓時一亮,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三月二十五日,派侄子李暹(讀如先)率領數千兵士包圍皇宮,把劉協架到自己軍營。
  • 李傕郭汜大交兵│453
    這些人中,當然李傕的勢力最大,接下來,就要數郭汜了。為了拉攏郭汜,李傕對郭汜相當倚重和客氣。為了增進雙方的感情,李傕不時的在自己家中,宴請郭汜。有時喝高興了,李傕就留郭汜在自己家中住一晚。當然,以這二位的身份,不可能冷冷清清的光喝酒,歌舞一定有之,美人陪酒、陪宿也一定有之。
  • 【讀通鑑】李傕、郭汜治天下
    衣賜履按:這一回,講講李傕(讀如爵)和郭汜(讀如四)。這兩個貨是那種知名度很高、但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幹了些什麼的那種。我們都知道,李傕、郭汜是大土匪董卓手下的中土匪。董卓於公元189年9月立了漢獻帝,公元192年4月被呂布刺殺,主持朝政兩年八個月。後來司徒王允主持朝政四捨五入為兩個月。
  •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郭汜跟李傕喝完酒以後,回家還要喝「金汁」?
    而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的實力和影響力,也遠遠大於小說中的設定,這二人就是李傕和郭汜。《三國演義》中對他們二人的價值,最大的肯定就是他們讓漢獻帝陷入了落魄和困窘當中,而曹操在關鍵時刻出兵,解救了獻帝,並且將之遷往許都,開啟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模式。只不過,書中的李傕郭汜,似乎是非常不經打的亂兵,曹操可以輕鬆地派上許褚,斬殺李郭營中的各種將領。
  • 董卓麾下雙子星:李傕and郭汜的相愛相殺
    沒有外敵的壓力,李傕和郭汜因為權利的爭奪開始了內鬥。原本兩人經常串門,一起喝酒吃肉,甚至留宿。後來因為猜忌,郭汜甚至幹過喝糞汁催吐解酒的事兒。當猜忌越來越深,雙方直接開始率兵互攻了,打了幾個月,死了上萬人,結果誰也沒幹過誰。漢獻帝還來勸架,一個傀儡皇帝,壓根沒人鳥他。既然打架不分輸贏,那麼就搶人吧。
  • 害樊稠李郭翻臉,劫獻帝扣押群臣——李傕 、郭汜的荒誕時期(二)
    一次李傕送酒菜給郭汜,郭汜妻子就把菜中的豆豉說成是毒藥,郭汜食用前郭妻一邊把豆豉挑出來給郭汜看,一邊說:「即便是一群雞中,尚且容不下兩隻公雞,我實在不明白將軍為什麼能這樣信任李傕,你難道沒看到他是怎麼對待樊稠、李蒙的嗎?」,這番話的確使郭汜起了疑心。
  •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為什麼不跟隨呂布?
    導語: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是不會跟隨呂布的。因為呂布不是東漢朝廷的執政大臣,而且,呂布原來在軍中的地位也不比李傕、郭汜他們高。首先,公元192年5月,董卓被刺殺之後,司徒王允執掌了東漢朝廷的朝政大權,朝廷大大小小的政務都是王允說了算。
  • 《真.三國志》| 李傕郭汜傳——兩個小混蛋之間的日常相愛相殺!
    如果現在,你們棄軍單行,那麼一個小小的警長就能把你們逮了,況且,你們已經進了帝國的通緝令,全公安網上都是你們的四寸照,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們跑得了嗎?」 「那.先生以為如何?」 「殺回去! 李傕郭汜覺得很有道理,採納了賈詡的建議,同張濟一起殺了回去。王允派董卓舊部胡軫,徐榮在新豐迎擊,結果,徐榮戰死,胡軫投降。 二人邊走邊召集同道中人,一路殺回了長安,在八日長安保衛戰中,由於城內的叛亂,呂布敗走,臨走之前順便刺傷了郭汜,而王允則在西涼軍的眾怒之下,被殺!
  • 呂布號稱三國第一猛將,為何打不過李傕、郭汜?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請求朝廷赦免,然而卻被王允果斷拒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商議率軍進攻長安,如果取勝便可以為董卓報仇,控制朝廷以號令天下,如果失敗則可以趁機逃跑。於是四人聚集十萬餘人殺奔長安,王允召集群臣商議,呂布主動願意率軍出徵。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傕郭汜等人佔領長安,斬殺王允及其家人,呂布帶領百餘騎逃跑,這究竟是為何?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
  •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如果不去赦免,涼州軍人人自危,那麼,有人振臂一呼,這盤散沙又會聚攏起來!賈詡看出了這點。由於朝廷不下詔赦免,涼州人人人自危,長安附近謠言四起。謠言說朝廷要殺光涼州人!賈詡把握時機,建議李傕、郭汜打著給董卓報仇的旗號,把涼州人團結起來,一起幹!王允的應對舉措令人匪夷所思:王允下令已經歸降的涼州軍胡軫、徐榮率軍鎮壓。
  • 李傕郭汜僅校尉級別,為何在董卓被殺後,輕易就能打進長安城
    四、董卓之死引發動亂正是因為董卓如此的部署,所以就產生了一個大問題,董卓被殺後,其主力軍隊並沒有任何損失,而是成建制地仍然部署在關東通往長安的戰略要道上,比如澠池、華陰、安邑等地,董卓被殺的時候,牛輔手下的校尉李傕、郭汜、郭濟等人還在河南中牟縣和朱儁交戰,並且還擊敗了漢末名將朱儁。
  • 馬騰給李傕郭汜集團製造重大危機,他差點左右東漢割據局勢的走向
    顯然在那個時候,馬騰就已經有所打算了,並不是想單純的獲得賞賜就可以了,而是想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一股力量,只要馬騰立足於關中,那麼他就影響長安東漢朝廷的能力,當年董卓是如何掌控東漢朝廷的,馬騰是知道的,只要天下有變,他馬騰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董卓
  • 毀滅漢廷的真正兇手李傕郭汜(歷史系列第680講)
    剛從董卓的淫威下解脫出來才幾十天的時間,就要重新去面對李傕郭汜這兩尊,比董卓更加兇橫的西涼軍惡神。難以想像之後的命運,會如何黑暗和慘澹?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李傕郭汜二人,在掌控東漢朝政以後的所作所為。首先,二人以「功臣」自居,將董卓奉為「社稷忠臣」,將王允呂布等人污衊為亂黨,再將自己的暴力行徑,打造為「撥亂反正」的義舉(還要不要臉了?)。
  • 東漢末年亂臣賊子:李傕
    後諸將不和,李傕在會議上殺死了樊稠,又與郭汜分別劫持了漢獻帝和眾臣,相互交戰,張濟率兵趕來和解,於是二人罷兵,李傕出屯池陽黃白城,郭汜、張濟等人隨漢獻帝東歸前往弘農。此後,李傕、郭汜、張濟反悔,聯合起來追擊漢獻帝,與楊奉、董承等人幾番交戰。漢獻帝一路逃亡,狼狽不堪,到達安邑,與李傕等人講和。不久,漢獻帝被曹操迎往許都。隨後,曹操派謁者僕射裴茂召集關西諸將段煨等人徵討李傕,滅其三族。
  • 東漢末年亂臣賊子:郭汜
    當時曹操的謀士荀彧是潁川人,他在李傕劫掠潁川之前就讓族人全部離開了潁川,所以逃過一劫。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被王允、呂布謀殺,隨後牛輔也被殺,郭汜等人歸來時無所依託,本欲解散部隊逃歸家鄉,又怕仍得不到赦免,武威人賈詡當時在李傕軍中任職,便對郭汜和李傕說:「聽說長安中有人打算把涼州人士趕盡殺絕,各位如果棄軍單行,則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抓住你們了。
  • 相互猜忌,毀掉一個團體
    馬騰因為私事有求於李傕,沒得到滿足,便率兵攻打李傕,韓遂也率兵從金州趕來助戰。李傕派樊稠、郭汜及侄子李利率兵還擊,大敗馬騰、韓遂。在追擊的過程中,韓遂因為與樊稠是同鄉,下馬與樊稠共敘同鄉情,阻止了樊稠的繼續追擊。回長安後,李利對他的叔父李傕說:「韓遂、樊稠下馬交談很久,不知說了些啥,很親密的樣子。」
  • 煮酒論英雄之漢末群雄,李傕篇(尾聲)
    李傕走到近前,言語卻非常禮貌,每句話前都以「啟奏陛下」、「啟稟皇上」之類的敬語說話,說的無非是今天跟郭汜打得如何如何,匯報了一些情況,並無對獻帝威脅的意思。漢獻帝緊張的要命,也不敢多問,只是隨口附和:「李將軍做得對,打得好」之類的話。
  •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可以說亂世之中,誰控制了天子,誰就能為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李傕卻是一步步玩脫了,最終落得一個敗亡的局面,那麼李傕是如何走向敗亡的呢?個人認為,主要是4點原因。第一點,李傕出身不高,並無足夠的背後勢力支持。李傕本是董卓部將,在涼州並不強大的士族豪強背景,在關中更沒有足夠的人心支持,他能夠成事,只不過是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