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是以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為代表的高精尖技術。而人工智慧更是被認為將在未來提升社會勞動生產率,特別是在有效降低勞動成本、優化產品和服務、創造新市場和就業等方面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人工智慧在各行業的落地進展(圖片來源:愛分析)
據Sage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慧的出現將為全球GDP帶來額外14%的提升,相當於15.7萬億美元的增長。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世界人工智慧市場將在2020年達到6800億元人民幣,複合增長率達26.2%,而中國人工智慧市場也將在2020年達到710億元人民幣,複合增長率達44.5%。
人工智慧全景圖(圖片來源:愛分析)
隨著新經濟發展持續推進,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西安也將數位化「新基建」放在了首要任務。今年3月9日,科技部正式公布支持西安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4月9日,「西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建設大會在高新區舉行,會上發布了《西安高新區人工智慧試驗區核心區建設方案》。根據《方案》,高新區將設立20億元發展基金支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2022年初步建成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1000億元。
同時,「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無人機系統」、「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智能車聯網」、「人工智慧多學科交叉融合」、「普惠AI」等6個首批「西安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正式掛牌。意味著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又邁出重要一步。
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掛牌,是結合了西安優質的高校研發能力,因地制宜。比如,「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開放創新平臺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而該實驗室於2014年4月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覆建設,2019年11月通過驗收,是交大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和信息領域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也是我國機器視覺領域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
從西安交大誕生的人工智慧創業團隊也用實力證明了其實至名歸。比如求爾創客採訪過的臻泰智能、知象光電、紙貴科技、水澤動力,以及西安明星創業項目優艾智合也是西安交大的科研技術轉化成果。
依託「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的「無人機系統」開放創新平臺也是毫不遜色,求爾君曾採訪過的因諾科技、羚控科技也都是西工大無人機創業項目的佼佼者。第六鏡科技、知微傳感則是西工大人工智慧的校園創業項目代表。
「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開放創新平臺,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維塑科技正是誕生於西安電子科大。
隨著科大訊飛、商湯科技在西安的落地,結合西安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落地,西安將會從政策、科研、人才等多方面扶持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也將作為硬科技的排頭兵,在未來引領中國經濟發展。
陝西人工智慧企業名錄
制表:求爾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