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政府-葡萄之鄉

2020-12-11 烏海市政府

  1950年之前,烏海與葡萄是絕緣的,那時的人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烏海這片不毛之地與甘甜可口的葡萄能有什麼瓜葛,「不宜栽種植被的地區」一度成為了烏海的代名詞。

  據農牧業部門相關資料顯示:1950年,一家姓馬的農戶在烏海移植成活第一株葡萄。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艾玉清、房樹茂等一批立志獻身大漠戈壁農林事業的青年人來到建市之初的海勃灣市,他們跑遍了地區大大小小的沙丘、溝壑,揣摸著這方水土的「脾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在大漠裡培植出零星的綠色。

  

  葡萄產業的一波三折

  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年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全年相對溼度低,烏海具備優良的葡萄種植氣候條件,這在建市之初就已得到論證。

  1976年,烏海市百業待興。年初,市委副書記楊力生代表烏海市委向全市人民提出大面積種植葡萄的口號,並從吐魯番購進優質苗木,60畝無核白葡萄園在原烏達礦務局園藝場建成。

  1985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史繼法帶隊從甘肅蘭州、敦煌到新疆繕善、吐魯番,一路考察,當年11月,我市作出了《關於加速發展葡萄種植業建立葡萄商品生產基地若干問題的決定》。與此同時,我市還成立了葡萄商品生產基地指揮部,通過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對葡萄的栽植形式、整形修剪技術、越冬防寒、肥水管理開展試驗和研究工作,總結出了適宜烏海地區和其它西北乾旱荒漠地區規範化的葡萄幼樹速生豐產技術,這成為讓葡萄走出庭院走向產業化發展的一次重大跨越。

  1990年,全市建成以龍眼為主,無核白、玫瑰香、馬奶、園白等為輔的葡萄基地8000餘畝。

  然而,葡萄種出來後如何賣出去卻成了關鍵的問題。

  上世紀90年代初,一方面,由於受國內外葡萄及葡萄酒市場疲軟大氣候的影響,再加上當時計劃建設的葡萄酒廠落空,缺乏保鮮、貯藏技術和設施,運輸、銷售市場培育滯後,我市生產出的葡萄一度流通不暢,效益很低,葡萄產業陷入低迷,砍挖葡萄樹現象嚴重,造成種植面積大幅度萎縮,最終下跌到不足3000畝。

  轉機出現在1996年。當年,國家農業部全國水果生產工作會議提出「九五」發展計劃和2010年規劃《綱要》,明確「在穩定原有果園土地面積的基礎上,調整果樹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

  烏海葡萄喜逢甘露!

  1997年我市開始陸續引進國內外名優新品種,2000年,中共烏海市三屆七次全委會把葡萄產業正式列入烏海市國民經濟「十五」規劃。從此,我市葡萄產業走出困境,煥發出勃勃生機。

  

  政策支持成為堅強後盾

  新世紀之後,我市的葡萄產業逐漸得到自治區肯定,烏海葡萄作為特色種植業享受到了自治區的扶持政策。與此同時,市政府也制定並出臺了加快葡萄種植髮展的相關優惠政策,

  從2002年開始,我市已連續十年對達標的葡萄種植給予補貼,補貼金額從2002年的200元/畝、2005年的300元/畝,增加到2009年300元/畝,連補三年;葡萄育苗一次性補貼3000元/畝;為鼓勵發展設施葡萄,新建連片50畝以上保溫溫室,一次性補貼20000元/畝;新建連片30畝以上大棚,一次性補貼3000元/畝。同時,在加工、銷售、貯運、品牌建設等相關產業方面,也給予大力扶持。

  扶持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和企業的種植積極性,我市葡萄迅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如今已形成「龍頭十基地」、」企業十農戶」的發展模式,葡萄生產、加工、貯藏、流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帶動力、抗風險力逐步增強,經濟效益持續攀升。

  去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出臺《關於加快葡萄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集中連片新建園200畝以上(含200畝)最高補貼達6000元/畝。此外,我市還出臺了葡萄產業專項貼息政策、鮮食葡萄進直銷店優惠政策和釀酒葡萄收購價格補貼政策等,市級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葡萄和葡萄酒研發及適度規模的優良葡萄品種園和砧木圃建設,設立葡萄專項擔保基金,全力支持葡萄產業發展。

  

  小葡萄不負眾望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我市生產的葡萄開始在國家甚至國際相關大賽及展會上嶄露頭角、屢獲殊榮。

  1988年,烏海葡萄入選全國優質農產品進京展銷會,得到專家和同行們的肯定和讚許;

  1990年,烏海葡萄被指定為亞運會捐贈產品;

  1991年,國家農業部在鄭州舉辦的「優質農產品展銷訂貨會上」,烏海葡萄獲得與天津小站米、洞庭湖系列米、陝西秦冠蘋果等歷代宮廷貢品齊名的殊榮;

  1994年,無核紫葡萄在全國首屆葡萄學術討論會上被評為「優質鮮食葡萄」;

  1995年,無核白葡萄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2008年,烏海葡萄取得農業部頒發的全國首批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證書;烏海葡萄基地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和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評為「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無核白和紅地球被評為「中華名果」。

  2009年,紅地球葡萄在第十五屆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敦煌)葡萄節評比中獲金獎,森田尼無核、火焰無核和無核白獲銀獎。

  2010年,火焰無核、紅地球、摩爾多瓦3個品種,在第三屆中國·敦煌(國際)葡萄節上,榮獲一金三銀和三個優質獎;「西口風」葡萄酒在第七屆內蒙古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金獎。

  ……

  2012年,「西口風」葡萄酒在義烏市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上獲金獎;漢森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漢森」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中國馳名商標」認定。

  2013年,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第17屆國際葡萄酒質量大賽(berliner wein trophy)上,內蒙古漢森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選送的「2010沙漠城堡赤霞珠乾紅葡萄酒」、「2010五星乾紅葡萄酒」、「2008典藏蛇龍珠乾紅葡萄酒」均獲金獎。

  葡萄產業鏈牽著3億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幾年來,我市葡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除了原產品及製酒業外,還帶動了葡萄園、葡萄酒莊、葡萄街、葡萄酒博物館等相關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

  目前,全市涉及葡萄種植、加工、貯藏、流通的企業共有30多家,其中,葡萄酒加工企業3家,設計生產能力2萬多噸;保鮮流通企業10餘家,保鮮庫能力達10萬多立方米,整條葡萄產業鏈年產值達3億元,安置勞動力1萬多人。海勃灣區漢森酒業、新時針公司、金沙灣公司、景裕園公司、雲飛公司,海南區陽光田宇公司、乾源公司,烏達區吉奧尼公司等8個千畝以上的葡萄示範園、葡萄觀賞採摘園、葡萄生態園逐步形成;全市已建成以葡萄為主的農業休閒觀光園30多處,年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年營業收入1.9億元;佳奇果品有限責任公司、漢森葡萄酒業公司等一批葡萄貯藏保鮮、流通、加工等龍頭企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的葡萄產業化進程。這批產業化項目成為了全市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對增加農業效益、提高農區居民收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我市以葡萄為主題的休閒農業順利起步,目前已有2家國家級、2家自治區級休閒農牧業與鄉村牧區旅遊示範點。

  我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烏海市葡萄產業將得到健康、持續、蓬勃的發展,到2020年,全市葡萄種植面積達10萬畝、葡萄酒莊達13座的宏偉目標一定會實現。

  烏海與法國波爾多處在同一緯度,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有效積溫高,無霜期達156~165天,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適宜蔬菜瓜果生產,特別是適合葡萄種植,是國內可與新疆吐魯番地區相媲美的優質葡萄生產基地。

  烏海擁有葡萄基地近3萬畝,是內蒙古自治區規模最大的葡萄商品生產基地,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和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評為「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2008年烏海葡萄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全國首批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並被推薦為北京奧運會安全優質葡萄。烏海培育的「無核白」等品種被評為「中華名果」,並獲得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全國第十一屆葡萄學術研討會優質獎等榮譽。漢森葡萄酒走出國門,在法國、德國和英國分別獲得7項大獎,並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吉奧尼酒莊葡萄酒在第二屆領袖產區(中國)葡萄酒質量大賽中獲優質獎;乾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葡萄產品獲得國家有機綠色食品認證。

  烏海葡萄產業形成了「龍頭+基地」、「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以葡萄為主題的休閒農業強勢起步,已有2家國家級、2家自治區級休閒農牧業與鄉村牧區旅遊示範點,葡萄街、葡萄酒博物館成為城區的主題景觀,吸引著眾多市民和遊人前來參觀,葡萄產業呈現出一、二、三產業相融互促的發展態勢。

相關焦點

  • 【信息站】烏海市引進各類人才968名
    烏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黃河明珠、烏金之海、葡萄之鄉、沙地綠洲、書法之城、賞石之城等美譽。烏海市委、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戰略資源」的理念,堅持人才優先發展,制定了《烏海市人才引進工作辦法(試行)》《烏海市教育人才引進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烏海市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等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同時配套出臺了引進人才使用事業編制
  • 葡萄種出文化 產業帶動扶貧——烏海市陽光田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
    葡萄種出文化 產業帶動扶貧——烏海市陽光田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旅融合發展見聞 2020-06-23 0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索綠色轉型 烏海市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名片
    以現代農業標準發展葡萄產業,以工業化模式壯大葡萄產業,從第三產業視角延伸葡萄產業,小小的葡萄在烏海已催生出集種植、葡萄酒釀造、觀光旅遊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複合型產業體系,成為烏海推動三大產業互動、融合發展的成功實踐,葡萄酒在烏海被親切的稱為「紅色溫柔」,烏海市更是將葡萄酒產業與旅遊結合打造出「品紅色溫柔」名片。
  • 烏海市六大名人:第一位是語言模仿專家、第三位是著名畫家
    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三山環抱,一水中流,民風淳厚。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烏海市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適合葡萄種植,有「葡萄之鄉」的美稱。當然烏海市自古至今名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第一位:楊利生楊利生,男,1967年6月出生於「中國書法名城」內蒙古烏海市。
  • 烏海市政府-歷史沿革
    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武威郡之北境地。  東漢末年到三國、晉、十六國時期,活動在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號稱「五胡」,大多進入長城以南,移居黃河流域。他們互相爭戰或者與中原王朝較量,形成長時間戰亂局面。魏晉時,今烏達地區為西部鮮卑所據,南北朝時為前涼、後涼、北涼所割據。
  • 以購代扶促脫貧 新疆色格孜庫勒鄉葡萄在京城「火」了
    在北京月季主題園西側廣場整齊的擺了幾排葡萄,走過的村民停下腳步,品嘗眼前的葡萄。為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工作,9月20上午,北京魏善莊鎮黨委政府對口幫扶貧困鄉銷售當地新鮮特色農產品,組織了一場「對口幫扶手拉手 共赴小康心連心」購買扶貧產品主題活動。
  • 金鷹卡通首個麥咭TV小鎮落戶內蒙古烏海市
    7月23日,湖南金鷹卡通衛視與內蒙古烏蘭淖爾湖田園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內蒙古烏海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金鷹卡通衛視輸出核心IP資源,在烏海市烏達區烏蘭淖爾湖打造中國北方地區首家新型互動體驗式電視研學遊樂基地——麥咭TV小鎮。
  • 昭通昭陽:葡萄收穫正當時 「一鄉一品」富農家
    昭通昭陽:葡萄收穫正當時 「一鄉一品」富農家 2020-09-07 20: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煤礦汙染何時休?
    近日,媒體接到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當地群眾投訴,稱礦區內多家露天煤礦粉塵、煙塵肆意排放,汙染及其嚴重,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2020年10月25日,媒體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前往烏海市海勃灣區礦區進行了實地調查。經過持續幾天的走訪了解,發現礦區內多家煤礦在生產施工過程中的確沒按環保要求採取噴淋降塵等防塵措施,存在隨意排放粉塵、煙塵現象。而且自燃現象也十分嚴重,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
  • 退休半年後,烏海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郝健君被查(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烏海10月23日綜合報導 據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消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郝健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郝健君簡歷
  • 烏海市產業轉型升級規劃2018-2022
    我市發展所需的資源、要素、市場等方面都對周邊區域有很強的依賴性,解決生態保護、環保治理、烏海湖開發、基礎設施聯通等共性問題也需要周邊地區協作配合,利益之爭導致的競爭加劇會進一步增加區域協調難度。總體評價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和環境,無論著眼於解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當前之困,還是著眼於建設現代化烏海的長久之策,產業轉型升級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當務之急。
  • 烏海市總工會等單位舉辦廣播體操比賽
    中工網訊 近日,內蒙古烏海市文體旅遊廣電局、中共烏海市委員會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烏海市總工會、烏海市體育總會共同舉辦「亮麗北疆 健康內蒙古 活力烏海 健康你我」2020年烏海市廣播體操比賽。由烏海市總工會選送的6支代表隊中,烏海市海南區第三幼兒園代表隊獲得二等獎,烏海市日報社代表隊獲得三等獎,海南區稅務局、烏海市交通運輸局、烏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代表隊獲得優秀組織獎。比賽結束後,職工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比賽,提高了相互間的默契,對於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促進,並表示今後要積極參加各類文體活動,不斷豐富業餘文化生活。
  • 江南好葡萄!2020金華浦江葡萄採摘遊正式啟動
    ,兩處相距130公裡的美景合二為一,當清晨剛剛採摘的新鮮欲滴的浦江葡萄出現在西子湖畔時,浦江人民最誠摯的邀請也如約而至。浦江葡萄上市年產量預計12.5萬噸8月11日下午,「萬人浦江採摘遊」推介會在杭州星都賓館星都廳隆重舉行,宣布2020浦江葡萄採摘遊正式啟動。
  • 廣西羅城毛葡萄:石縫裡長出的「致富果」
    ,石漠化嚴重,石山地瘠薄、缺水缺土,然而,經過多年的努力,在這石山之中種植毛葡萄,如今已長出了「致富果」。農戶韋鳳茂1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因種植毛葡萄,他一年就實現了脫貧。  時下,是毛葡萄豐收的時節。9月17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記者團來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韋鳳茂的葡萄園,滿山綠葉藤枝下是一串串紫紅色的「珍珠」,村民們拿著剪刀正在韋鳳茂的葡萄園裡採摘毛葡萄。
  • 「碣石觀海」聖地,花果之鄉,河北昌黎縣
    昌黎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北枕碣石,東臨渤海,西南挾灤河,公元923年置縣"廣寧",公元1189年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昌黎",是久負盛名的花果之鄉、魚米之鄉、文化之鄉、旅遊之鄉、養貉之鄉、乾紅葡萄酒之鄉,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2005年成為全省首批擴權縣。
  • 有著東方波爾多之美譽的,中國山葡萄酒之鄉——吉林柳河
    柳河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中國綠色名縣,中國山葡萄酒之鄉。柳河縣水資源豐富,無汙染,境內有大小河流60餘條,流程10千米以上河流29條。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2.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2億立方米、地下水1.6億立方米,是農田灌溉的基礎資源。年平均絕對溼度為8.3hap,最大絕對溼度為38.9hap,平均相對溼度為68%,最小相對溼度為30%。
  • 明天福安舉辦吃葡萄大賽,你來參加嗎?
    福安新聞網消息(李廣)8月30日(明天)早上9點,中國福安·穆雲畲鄉第六屆刺葡萄採摘節暨刺葡萄上市推介會將在
  • 感受「葡萄美酒夜光杯」愜意之美!2020中國·懷來國際葡萄酒博覽會...
    河北日報記者王雪威攝懷來縣是中國葡萄之鄉和中國葡萄酒之鄉。懷來產區地處首都北京西北100公裡處、北緯40度的葡萄種植「黃金地帶」,四周群山環抱,桑乾河、洋河、永定河橫貫其中,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獨特的小氣候有利於葡萄種植。
  • 湖南衡山縣永和鄉:打造水果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日前慕名走進湖南省衡山縣永和鄉境內,眼前一片片紫色的葡萄、粉紅色的油桃、綠油油的沃柑、冬棗等水果園映入眼帘,讓人仿佛走進世外桃源。據介紹,永和鄉地處湘中衡山縣的湘水之濱。全鄉總面積67.85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46萬畝,林地面積5.15萬畝。全鄉共計有10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3.1萬人,有貧困戶373戶1185人。
  • 史上最全廣西特產之鄉,不說你不知道!
    > 全國黃梔子之鄉融安縣 金桔之鄉融水苗族自治縣 毛竹之鄉、廣西山歌之鄉、三江同族自治縣 世界舉重冠軍之鄉、世界風雨橋之鄉、世界鼓樓之鄉、中國油茶之鄉欽州市天等縣 被譽為「天下第一辣」天等指天椒產地、中國長壽之鄉桂平市 廣西淮山之鄉、錳業之鄉、「休閒運動服」之鄉平南縣 中國詩詞文化之鄉、中國牛歌戲之鄉、廣西書法之鄉、黃金葉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