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害怕!解決孩子膽子小問題,方法你用對了嗎?

2020-12-26 悠寶之家

經常跟一起遛娃的寶媽們一起聊天,每當讓小寶貝們自己獨立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是會脫口而出「媽媽 我害怕」,這也是我們家yoyo的日常,走在路上看見小動物會怕、晚上睡覺時候看見黑影也會害怕、獨自一個人外出也會害怕、面對孩子這種怕陌生人、不敢獨自外出、不敢獨自睡覺等行為,很多家長只知道批評和訓斥孩子,這樣孩子不僅沒改變反而更膽小了。那麼,我們家長該到底該怎麼做呢?相信看完下面的辦法,很多寶媽的疑團便能解開:

1.承認孩子的恐懼

在我們家長看來,孩子們的恐懼可能是太過小題大做了,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當孩子想檢查床底下的怪物或者害怕鄰居家的狗而不出門時,不要嘲笑他。通過安撫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說明害怕是沒問題的,而且有一些方法可以應對這些恐懼。如果你試圖說服孩子不要害怕,並告訴他這沒什麼可怕的,比如你說:「沒關係,那隻狗不會傷害你,沒什麼可擔心的」,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你可以嘗試說:「我知道那隻狗嚇到你了,我陪著你一起走過去好嗎?

如果你認為孩子的恐懼是因為面對未知情形的焦慮而引起的(比如不認識的弟弟妹妹的到來或者是第一天去幼兒園),可以讓孩子在過家家遊戲中表達他的感受,或者是理解孩子的想法並鼓勵他說:「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希望弟弟妹妹們離開,但是很快你們就會成為好朋友的。」

2.使用有安全感的物品

4歲之前的幼兒通過抓著以前用過的嬰兒毯或者是玩過的玩具熊都能獲得很大的安全感。這些物品還可以使寶寶在結識新朋友、參加小組遊戲或去看醫生時避免過度害怕。因此,請讓孩子抓住那個即使在你看來已經舊了的玩具或毯子,不要讓孩子覺得把它們帶在身上很幼稚。我們家yoyo初入幼兒園的第一個月,每天都抱著喜歡的米奇睡覺,慢慢習慣後,在校也能正常自主入睡,所以讓寶貝們攜帶自己熟悉的物品,能大大緩解恐懼感。

孩子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畢竟,焦慮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未知的情境以及保護我們免於危險之中。孩子會對非常特殊的事物感到恐懼:蟲子、小狗、黑暗、小丑,甚至是吸塵器。有時候,很多孩子還會害怕面對新的情形或者是接觸陌生人。此外,孩子非常具有想像力,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可能會對虛構的生物或是災難產生恐懼。

那麼該怎麼緩解呢?隨著孩子越來越能感受到安全感,並且能更好地區分現實與幻想,他們的大部分恐懼都會逐漸消失。同時,你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克服恐懼,但是不要急於求成,這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

3.和孩子一起探索

可以提供一個簡單且客觀的解釋來讓孩子克服內心的恐懼。例如,在孩子擔心自己會和浴缸裡的水一起被下水管道吸進去的時候,可以說:「水可以從下水道上流下去,但是橡膠鴨子和小孩子就不會哦。」

我們家的實例,小區裡的流浪狗,曾經是yoyo最害怕的,每次路過都要抱抱,直至我們帶著她給流浪狗投食,麵包、骨頭、火腿腸等小食物,讓yoyo自己丟到離流浪狗較近的位置,然後遠遠的看著它吃完,最後離開的時候跟它拜拜,有了第一次經歷後,現在每次見到流浪狗,不僅不害怕,還會問媽媽有食物嗎?我想喂喂流浪狗,它好可憐,我們是朋友,我怕它挨餓。從遠遠害怕到怕它挨餓,只需要我們家長帶著一起探索、一起接觸,久而久之就能消除恐懼感。

4.一起解決問題

你可以尋求一些方法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控制可怕事物的力量。比如要想讓孩子消除對獨自睡覺的恐懼,可以在他房間裡放置夜燈,任命一個護衛員(孩子心愛的毛絨玩具,我們家放的yoyo喜歡的鴨妹妹),使用「秘密噴霧」(噴霧瓶中的水),或者布置了小女生喜歡的公主床單、公主圍欄、公主紗幔等,讓她沉浸在自己的公主世界,極大的消除一個人睡覺的恐懼;但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家長需要慢慢引導,慢慢脫離,切不可期望一天就完成。

5. 通過過家家進行演習

如果孩子對醫生感到害怕,可以嘗試扮演醫生辦公室裡發生的事情。讓他扮演醫生的角色可以幫助他獲得安全感;在家可以使用醫生的道具,對孩子進行各項檢查,互換角色等方式讓孩子樂在其中,我們家yoyo從來不恐懼去醫院,因為家中過家家經常扮演,甚至到了醫院還會興奮,嘗試著學習醫生的模樣,回家後繼續做遊戲。如果他在陌生人眼前不知所措,也可以可以用娃娃或毛絨玩具來排練這樣的情形。

6.不要分享恐懼

如果你因為恐高而冒冷汗,或者在走進牙醫診所時畏畏縮縮,那麼孩子也很可能更會對這些事情感到害怕。所以請嘗試在孩子面前克服自己的焦慮,表現得輕描淡寫一些,可用側面引導寶寶,媽媽旅遊的時候還去過最高的山峰旁拍照,往下看看風景無限好,媽媽小時候也去醫院拔過牙,如果你覺得疼的時候,就緊緊抓住媽媽的手,5秒鐘後就結束了,之後長出來的牙齒又白又堅固,假設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緩解恐懼,如果寶寶當下的反應很強烈,切勿強行要求,待寶寶情緒緩解後再開導。

能否解決寶寶膽小的問題關鍵在於父母,想要克服寶寶膽小,首先自己要大膽,嘗試,再參照以上六點,做好表率及引導工作,久而久之,寶寶就會變成「無所恐懼」的小超人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子小,媽媽們絞盡腦汁尋找鍛鍊孩子膽量的方法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因為成長環境,性格,陪伴人,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與表現。其中就有過於調皮的、老實安靜的、活潑可愛的,膽大冒險的,還有膽小怕事的等等。這麼多表現當中,媽媽比較頭疼的是,膽小的寶貝們。因為膽子小,在社方面就形成了一定的障礙。人越多的情況下,孩子越是要纏著媽媽,不願單獨和小朋友們玩,讓媽媽們很是傷腦筋。
  • 孩子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發言,怎麼辦?三招讓孩子不再害怕
    孩子平常挺活躍,一到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害羞的不敢說話;有的孩子怎麼都不敢走獨木橋,爸爸媽媽在一邊不停鼓勵也不敢走;你說教他,鼓勵他,都沒用,父母都愁死了。
  • 家長這幾種行為,會讓孩子膽子越來越小,長大後很容易被別人欺負
    有的家長總覺得自己家孩子膽子非常小,即便都已經上幼兒園了,但遇到事情還總是喜歡藏在媽媽身後,不敢見外人更不敢自己做事情,如果家中是小女孩還好,但有的家長表示家有男孩也是如此,甚至比女孩子還軟弱一些,其實孩子之所以膽子小,多半跟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關係。
  • 父母如果有這4個舉動,就別怪孩子膽子越來越小,看看你中了嗎?
    如果父母們有這4個舉動,那麼就別怪孩子膽子越來越小,而有些家長至今還蒙在鼓裡,來看看你中了嗎?孩子膽子越來越小,可能是父母們有這4種舉動1.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打擊式教育」是家長們常用的一種教育手段,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嚴格,很少對孩子的行為和成績進行肯定,類似於「你看看別人家孩子!」、「這點成績有什麼可自豪的!」這樣的話經常掛在嘴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內心比較自卑,膽子也就越來越小了。
  • 孩子膽子特別小怎麼辦 家長怎樣給予幫助
    孩子特別膽小怎麼辦,怎樣讓孩子鍛鍊的有膽量,在孩子性格還沒有完全養成的時候,家長朋友們一定要認真的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教育和引導,並且給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和生活習慣,有些小孩子小的時候膽子是很小的,也許他的父母膽子也不大,家長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起碰上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朋友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勇敢開朗
  • 孩子怕黑又怕鬼,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是什麼?父母應該從根源抓起
    要想解決小寶寶的怕黑和怕鬼的情況,就要明白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從而幫助寶寶消除恐懼心理。5歲「小男子漢」離不開媽媽,一關燈立馬變身「帕瓦羅蒂」小孫有一個5歲的兒子,這兩天小孫發現孩子的表現有點奇怪。先是晚上害怕去上廁所,哪怕廁所僅僅離著臥室很近的距離,孩子也會讓小孫陪著一起去,就連半夜上廁所,寶寶也會搖醒小孫,讓媽媽陪著。小孫問寶寶,為什麼會害怕自己一個人上廁所呢?孩子說晚上走廊比較暗,萬一從空中出現一個怪獸怎麼辦呀。
  • 孩子膽小怎麼辦?家長別過於焦慮,多想解決方式
    許多媽媽都在擔憂一個問題,孩子膽子太小,不知如何引導孩子。這似乎是一個大眾化的話題,為此發愁的媽媽不少,因為我們自己深有體會,知道膽小會對成長不利。想起自己受過的委屈,因為膽小而錯失的機會,家長不想同樣的事情在孩子身上發生。
  • 孩子害怕失敗,擔憂結果不敢嘗試新事物,解決方法文文和你說
    Hello大家晚上好,我是五一假期也要真真正正落實勤勞小蜜蜂的文文。昨天的文章,我收到了大家很熱情的反響,有一些家長也私信了對我的喜歡,文文在這裡統一地和大家表達我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的支持!我會繼續加油,不辜負各位爸爸媽媽的喜歡和信任的!
  • 「不要,我不要吃」!解決孩子挑食的問題,掌握這4個方法就夠了
    令人頭疼的挑食問題說到孩子吃飯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為此頭疼。若家裡有人不喜歡吃青菜,孩子多次看到大人把青菜挑出來不吃後,也可能逐漸對蔬菜感到厭煩;若家裡有人不喜歡喝牛奶,卻強制要求孩子喝牛奶,孩子就會覺得不公平,就會對喝牛奶產生牴觸的情緒。所以,在平時吃飯時,家長就要做好良好的示範,不要說出或做出「這個菜不好吃」的特殊偏好。若孩子已經挑食了,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去解決挑食的問題。
  • 孩子膽子越來越小,往往是因為父母這四種舉動,家長自己還不知道
    相信有些父母都會發現,自家孩子隨著年齡變大,膽子反而越變越小。明明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現在出門在外看到陌生人都要躲在父母身後,這令父母們很是費解。4歲孩子上幼兒園天天哭,只是因為媽媽過度保護曉婷的兒子今年已經四歲了,從兒子出生後,就一直是曉婷管。
  • 可能是性格塑造出了問題,家長用這3招輕鬆解決
    2、孩子的性格軟弱,膽子小"說話的時候大聲一點,自信一點,不要動不動就哭!""能不能說話的時候底氣足一點,哭哭唧唧的別人也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很多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與人聊天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說不出來一句完整的話既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讓別人覺得很無奈,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太軟,膽子很小,害怕與人交流。這是孩子的性格弱點,是他們不能改變的。
  • 寶寶膽子越來越小,往往是父母這4種行為造成的,家長別不當回事
    今日問題:為什麼寶寶越來越膽小?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膽子越來越小。原本在剛學會走路時,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魔王,不管認不認識別人,見人就捉弄,常常氣得家長跺腳。
  • 說話容易緊張,膽子小?試試這三個有效的克服方法
    經常有人跟我諮詢:不敢跟別人溝通,一跟陌生人溝通就臉紅。臉皮特別薄,在別人面前經常覺得不好意思。這是病嗎?要怎麼辦? 其實,這只不過是你的臉皮不夠厚而已。臉皮厚?很多人都知道要臉皮厚,可是要怎麼厚?是要日曬雨淋讓皮膚變得粗糙嗎?
  • 媽媽,我很疼,你聽到了嗎?
    我:你幫媽媽看看是哪裡疼,我來貼創可貼噠噠找了半天,小腳紅都不紅了。噠噠:媽媽,好像好了,不疼了,不用貼創可貼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家居小意外,很多媽媽會說「會好的」、「沒事」、「你要勇敢點」這樣的話來安慰孩子。
  • 想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家長要用對方法
    我們都喜歡活潑開朗的一點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內向時,我們也會要求他們大膽一點,和別人打招呼。但是這種方式往往不管用,就算一時間可以讓孩子大膽打招呼,但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01 孩子內向怎麼辦?
  • 一年級的孩子害怕上學,家長找到老師,說了3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有家長向我諮詢,孩子上學回來總說不想去上學,問了原因就說是害怕老師,也害怕同學,早上還哭了。家長一下就慌了,認為孩子可能在學校受了委屈。想去找老師說說,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說?
  • 「孩子,我是唯一真正愛你的人」「媽媽,請你先愛自己」
    如果稍有差池,小雨面對的是媽媽無休止的訓斥,小雨回憶著自己,當被媽媽罵時,她告訴媽媽:「我很害怕,不要再罵我了。」可第二天依然如此。如果說媽媽對小雨的高要求尚能解釋為是父母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優秀、更好,那麼媽媽對小雨全方位的控制,則很難用愛來解釋。
  • 跳出「袋鼠媽媽」的育兒袋,拒絕孩子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可別忽視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想要睡覺的時候,孩子總會說:"我不敢一個人睡,我要媽媽你陪著我睡。"起床的時候:"我自己不會穿衣服,我要爸爸你給我穿。"吃飯的時候:"我不想自己吃,我要奶奶你餵我。"甚至連洗澡也需要家長的幫忙。
  • 一碰到問題就「求助」,孩子自我解決能力差,用這3招輕鬆解決
    "媽媽,我的鞋帶掉了,幫我系一下!""媽媽,我的毛巾髒了,幫我拿一條新的!""爸爸,我這道題不會做,你教我唄!""爸爸,你去幫我說,我不敢!"總是可以聽到孩子對爸爸媽媽的不停"使喚",孩子就像個充滿問題的膏藥,去到哪裡貼那裡,總是有出不完的狀況。我老是跟孩子講,你應該可以自己做的呀,不要老是叫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很忙。但是,每次孩子還是會貼過來找你幫忙,看著他的樣子又於心不忍。
  • 孩子常說「我不會」,只因用錯方法,試試這4招,幫他找對方法
    前幾天孩子的小表姐過來我們家玩,看到家裡的玩具都兩眼發光,不過有些玩具她還沒玩過不知道怎麼開始,我就打算在旁邊進行引導,不過每次問她:你覺得這個應該要怎麼玩?她都只會說:我不會,不知道。孩子媽媽說這小傢伙就是不愛動腦筋,什麼東西都怕得要命,從來不敢主動嘗試,我也很懊惱到底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