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回顧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山西說第二,誰也不敢說第一。在山西,幾乎每一個村莊都有古廟、古戲臺,再不濟,也有一些清代的院落。
以前去過山西很多農村,在許多古老的村莊裡都會發現廢棄的地主大院。對古代婦女的繡樓,大家都不是很好奇。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古代千金小姐住的那棟繡樓是什麼樣子的?
圖為山西北部農村地區一個荒廢的地主院落,坐北朝南一進。從外面看,有很多地方的牆都塌了,磚都散了,很明顯,至少幾十年來沒有人清理過了。
該處原為當地一姚姓人家,從殘存的客廳,可以看出當時主人家的身份地位。花紋窗欞,花眼門窗,風化麻紙,配有精美雕花的套門。如此一整套木雕門窗,是不可多得的寶貝,如果被文物商或不法分子看見,一夜之內絕對可以洗刷乾淨。
在院子的東邊,繡樓坐北朝南,顯得有些低矮。處於這種地位的女人,終年不見陽光,住在這裡,讓人產生憐憫之心。在這片格子裡,我們可以看到繡樓的底層,雜亂無章地擺放著一些傳統的生活用品。第二層,繡樓上的門窗雕刻了許多木花圖案,色彩、樣式各異,時至今日仍然很美。因為以前的樓梯已經很久沒有了,所以不可能爬上二樓一看到底。
繡房是中國古代女子專門製作女紅的地方,繡花或織荷包,是勞動、休閒的場所。遠古的千金小姐到了十三歲,便開始獨居閨房。每一天,都要在繡樓裡學琴,學書畫,學紅娘手藝,三從四德,只為以後能做個大家閨秀,賢妻良母。封建禮數的限制,讓一位妙齡少女幾年獨守一間空房,寂寞難耐。
有些人問,古代的未婚女子能不能到繡樓去?明、清兩代,一些大家族,嚴於律己的書香門第,有著雄厚的經濟基礎,女子不必出繡。但也可以到戶外,乘馬車或轎子遊覽。百姓中的姑娘們還不出來工作,商賈中的姑娘們也會出來幫忙。看得出,沒結婚的女人也可以出繡樓。
可是繡樓,實際上是古代女子的監獄,為了所謂的婦德,將女子變相囚禁在繡樓裡,小小的一間屋子,飽含著古代女子的寂寞與對自由的渴望。女人要一直住在繡樓裡直到嫁人,也就是出閣,而那些在繡樓裡孤獨的時光也終於流逝!
這種古建築在山西還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沒有很好的保護,處於危險之中。加之全國旅遊景點、古城、古村落的開發迎來了熱潮,古建築構件交易成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文物販子到處去買文物,甚至順帶偷竊,這是常事。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古建築呢?曾經發生過盜取古建築構件的事件嗎?您可以在此留言分享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