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傾情原創首發編輯製作,如有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雖免費交流使用,但保留譴責直接拿過去作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權利。
本文曾在2018年首發,
現經修訂後重新推出。
這裡是潛水天堂,
這有大量的原始部落,
也被稱為「世界鱷魚之都」,
這裡有800多個部落,
這裡最早葡萄牙人發現並命名,
這就是巴布亞紐幾內亞。
1
巴布亞紐幾內亞,
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島國,
它的形狀像一隻飛翔的大鳥。
截圖自央視新聞
它是大洋洲第二大國,
屬於大英國協成員國,
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嶼國家。
國土主要涵蓋紐幾內亞島東半部
(紐幾內亞島是僅次於格陵蘭的世界第二大島)
及附近俾斯麥群島、布幹維爾島等
共約600餘個大小島嶼,
屬美拉尼西亞群島。
西鄰印度尼西亞,
南隔託雷斯海峽與澳大利亞相望。
東部和索羅門群島隔海相望。
2
這裡地處板塊消亡邊界
(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邊界)。
地殼運動活躍,
巖漿活動劇烈,
火山較多,地震頻繁。
底圖來自百度搜圖,地理蹊/謝皆兵製圖
主島南部為平原和低地,
中部是中央山系,
北部山嶺走向與山系平行,
由幾個單獨的山嶺組成。
全境600多個島嶼均多山。
紐幾內亞島以山地為主,
南部是巴布亞平原,
地勢低平,有許多沼澤,
所以主島地勢中部高南北低;
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
海岸線曲折;
多火山、沼澤。
巴布亞紐幾內亞
除海拔1000米以上屬山地氣候,
其餘海拔較低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
受地形及氣壓帶季節性移動的影響,
部分地區
5~10月為旱季,11~4月為雨季,
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
主島中部山地地區,
年降水量多,
有兩次明顯的集中降水時段。
因為這裡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
多對流雨,降水豐富;
又因赤道低氣壓帶南北移動,
造成兩次明顯的集中降水時段。
該國南部沿海平原沼澤廣布。
主要是因為:
這裡是熱帶雨林氣候,
降水豐富;
地勢低平,
河網密布加之受海水頂託作用,
河流下遊排水不暢;
地下水位高,下滲微弱。
全國最長的河流——弗萊河
從向東南流經沼澤地,
注入巴布亞灣。
由於這裡氣候溼潤,
又有大片沼澤地,
所以這裡鱷魚生長較多,
這也是巴新素有「鱷魚之國」的由來。
3
巴布亞紐幾內亞資源豐富,
優勢產業為礦產、油氣、
漁業、林業和農業,
是世界上第十大銅生產國
和第十一大黃金生產國。
巴新位於赤道附近
的熱帶地區,
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人類活動影響少,
大片的熱帶原始森林分布;
山地的垂直差異更加豐富了生物種類 。
所以這裡森林資源豐富,
熱帶原始森林覆蓋面積
約佔國土面積的86.4%。
該國雖資源豐富,但經濟落後。
可耕地面積較少,
從事農業的人口較多。
主要農產品為椰幹、可可豆、
咖啡、天然橡膠和棕櫚油。
巴布亞紐幾內亞是
太平洋島國地區最大的
椰油和椰幹生產國。
巴布亞紐幾內亞漁業資源豐富,
是南太平洋地區第三大漁區,
盛產金槍魚、對蝦和龍蝦。
主要是因為:
這裡緯度低,熱量充足,
利於浮遊生物和魚類的生長;
大陸架寬廣,水體淺,陽光充足,
利於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
這裡珊瑚礁分布較廣,
為魚類棲息提供場所;
洋流受島嶼阻隔而變得十分紊亂,
加上多海底地震,海水擾動,
使海底營養物質上泛,
促進表層浮遊生物生長,
也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 。
珊瑚礁是由珊瑚的殘骸堆積而形成,
巖石類型屬於石灰質巖石。
其形成過程以
達爾文的「 沉降說 「廣為接受,
大體上的過程是
珊瑚在火山島周圍生存,
珊瑚蟲死後新的珊瑚蟲
在蟲體上繼續生長堆積,
先形成岸礁,
隨著火山島下沉,
珊瑚礁繼續堆積,
四周岸礁先形成堡礁,
中間形成潟湖,
珊瑚礁處的地殼抬升,
原堆積物受海浪侵蝕在潟湖內堆放,
逐漸形成了珊瑚島。
4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巴新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國,
工業基礎比較薄弱。
巴布亞紐幾內亞經濟落後,
交通不便,境內至今無鐵路。
因為巴新為島嶼國家,
國土面積狹小;
島內地形複雜,
地勢起伏大,
不利於鐵路的修建,
且河流眾多,鐵路修建成本高;
巴新為發展中國家,
由於經濟欠發達,
導致資金不足,技術落後,
國內運輸需求量小。
首都莫爾茲(斯)比港,
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位於幾內亞島東南岸,
瀕臨巴布亞灣,
是巴布亞紐幾內亞最大的港口城市。
全國第一大工業城市則是
莫羅貝省省會萊城。
這是天堂鳥,
又稱之為極樂鳥,
是巴新的吉祥鳥,
也是國鳥,
在巴新的國旗上就
印有一隻金色的極樂鳥。
喜慶之時人們會插上
一隻極樂鳥的羽毛,
歡歌起舞。
這裡有800多個
習俗各異的部落,
人類原始和現代兩種文明
在這裡共存,
共同塑造了神秘而奇特的
巴布亞紐幾內亞。
視頻來自央視新聞
曾經被荷、英、德等國殖民,
直到1975年才獨立,
這個大洋洲人口第二的國家,
因其豐富的資源,
未來的發展前景甚好。
圖片來自網絡搜圖
資料參考自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世界地理知識(美洲和大洋洲部分)等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
因為有你,所以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