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女科學家拯救紅樹林 應對氣候變化

2020-12-12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巴布亞紐幾內亞當地婦女在參加紅樹林評估培訓。 Ruth Konia/TNC

如果你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紅樹林中長大,在樹根邊爬行,在泥漿中浸泡,在樹枝間跳躍,那麼森林就是你的一部分,它與你深深地交織在一起,就像你身體裡的血管、靈魂裡的律動。如果你看到作為你的一部分的森林開始消失,你會怎麼做?在這種情況下,你有可能會「變成」巴布亞紐幾內亞第一位女性紅樹林科學家——瑪澤拉·瑪尼瓦維(Mazzella Maniwavie)。

瑪澤拉的父親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海洋生物學家和紅樹林科學家,她一直想追隨父親的腳步。當她在兒時和爸爸一起「快樂地跟隨和探索自然」的時候,是父親讓她知道大自然如何照顧我們的需要、我們對環境的行為如何決定了我們的生存質量。

受到嚴重威脅的紅樹林

儘管巴布亞紐幾內亞擁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多樣化的紅樹林,但瑪澤拉說:「在我住過的鄰近村莊,紅樹林正在大面積地減少。人們嚴重依賴紅樹林作為原材料,而人口增長導致大片紅樹林被毀壞以供人類定居。我看到了資源逐漸減少、海洋受到汙染。」

社區居民正在失去他們的生計和收入來源。消失的紅樹林無法再為村莊提供抵禦風暴潮和海岸侵蝕的緩衝區,也無法吸收碳和提供對抗氣候變化急需的氧氣。

「氣候變化是我們在太平洋面臨的最大挑戰。如果我們不能明智地利用好紅樹林,我們將無法抵禦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我們將失去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身份。」 瑪澤拉說。

瑪澤拉與丈夫和一歲的女兒。 Mazzella Maniwavie/TNC

女科學家的應對方式

瑪澤拉花了一年半時間在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攻讀海洋生物學和生態學碩士學位。畢業之後,儘管懷有身孕,瑪澤拉還是在紅樹林區度過了漫長的時間,與當地社區合作完成了米爾恩灣省東海岸Dadue、Divenai和Bubuleta村沿岸的首次紅樹林生態評估。

瑪澤拉以她的童年經歷和正規教育為基礎,編寫了基於社區的紅樹林種植手冊,這是針對巴布亞紐幾內亞沿海社區實施紅樹林恢復項目的一個循序漸進的指南。瑪澤拉說,「對於應對氣候變化,平均而言,紅樹林能儲存的碳量是陸地熱帶森林的三到五倍。」

「瑪澤拉只要瞥一眼任何一棵紅樹林的葉子或果實,就能告訴你它們的學名和生長的海拔高度,不必查閱手冊。她對棲息地了解得如此深入,真是令人驚嘆。」 Mangoro Market Meri項目現場協調員西尼塔·沃維亞(Senita Wauwia)說。這一項目支持當地婦女參與紅樹林可持續管理。

幫助婦女保護紅樹林

瑪澤拉是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全職紅樹林科學家,負責Mangoro Market Meri項目。她說:「這裡的女性是紅樹林最大的使用者,嚴重依賴紅樹林來維持家庭生計,這讓我更加有義務在制定對性別問題敏感的紅樹林管理條例方面發揮出影響力。」

協助制定紅樹林保護法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推動紅樹林保護工作最大的分歧之一是制定紅樹林保護法……我在TNC的角色和我目前參與的項目使我處於戰略地位,可以與政府相關部門和其他保護合作夥伴密切合作,實現這一議程。」瑪澤拉說。

巴布亞紐幾內亞婦女在接受生態培訓。她們學習了不同的紅樹林物種以及如何恢復它們。 Ruth Konia/TNC

榮獲傑出女科學家獎

瑪澤拉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紅樹林修復工作中的傑出領導能力得到了認可,她榮獲了青年成就者Westpac傑出女性獎(Westpac Outstanding Women Award),裡面還包括一份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獎學金。

對瑪澤拉來說,紅樹林對於地球生命至關重要。」為了保護我們太平洋沿岸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認真審視對待海洋環境的方式……紅樹林連接著陸地和海洋,它們的健康狀況反映了人類在陸地和海洋上的行為方式。」

相關焦點

  • 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
    在這篇小說中,未來部是聯合國於公元2025年組建的機構,旨在應對氣候變化危機。無獨有偶,我國果殼網聯合創始人、曾任新華社高級記者的姬少亭女士若干年前創辦了「未來事務管理局」,這是一個以「未來」為核心的科技文化品牌,專注於科幻文化的推廣和科幻原創內容的創造。
  • 解振華:氣候變化危害和影響已發生 應對變化越來越緊迫
    中新網11月26日電 今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指出,IPCC最近做了一個1.5℃的特別報告,這個報告說明氣候變化的危害和影響已經現實發生了,而且應對氣候變化越來越緊迫,給了我們這麼一個明確的信號,也提出了各種選擇,所以在這一點上,中國的科學家們也做了很大的貢獻。
  • 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生態環境系統要堅定不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統籌謀劃好「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積極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將應對氣候變化融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方面面,切實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力度和水平。長期以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國始終堅持走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立足新發展理念,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入手,積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07年,中共十七大報告第一次列入了氣候變化議題,指出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 作物越多樣,越能應對氣候變化影響
    英國《自然》雜誌19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生態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分析了91個國家連續50年的全年產量數據後報告稱,增加作物多樣性可以極大地提高全國作物年產量的穩定性,從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全球糧食系統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基礎。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更加明確
    2020年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國際社會為了提振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與雄心,舉辦了2020氣候雄心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三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四項新舉措。這意味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更加明確。
  •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林業將起關鍵作用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建模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估算了緩解氣候變化的森林經營活動成本,研究顯示,到2050年代,森林經營活動或有助於讓每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減少60億噸,這些活動的成本為每年3930億美元。
  • 美國實驗室克隆巨杉拯救氣候變化
    美國實驗室克隆巨杉拯救氣候變化 (1/4) "← →"翻頁
  • 中國與波札那籤署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 開啟中博應對氣候...
    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與旅遊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物資贈送的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在波札那成功舉行。我國駐波札那大使趙彥博代表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部部長凱倫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趙大使表示,氣候變化是事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挑戰,需要全世界攜手共同應對。
  • 金羊網評:以「綠」為底,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展現大國擔當
    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其中最重要的長期目標就是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至2攝氏度以內,以協定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進入新階段,打開新徵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責無旁貸。
  • 學會居安思危 應對氣候變化
    原標題:學會居安思危 應對氣候變化   12月7日,2020綠色發展城市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深圳國際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行動
    央視網消息: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國提出的新舉措包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8位院士聚首 共商應對氣候變化大計(深度報導)
    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成為當今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國該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建成青山綠水、氣候宜人、和諧美好中國?是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10月10日,由西北大學、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聯合主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會議」在西安舉行。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
  • 習近平展現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三點倡議,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接受記者採訪的學者說,在以「雄心」為關鍵詞的峰會上展現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具有紀念意義和現實意義。「應對氣候變化正處於非常關鍵的時期。」
  • 【地評線】金羊網評:以「綠」為底,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展現大國擔當
    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其中最重要的長期目標就是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至2攝氏度以內,以協定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   進入新階段,打開新徵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責無旁貸。
  • 施懿宸:綠色保險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二)支持並開展與氣候風險相關的科學研究保險業積極與科研機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合作,支持並開展對氣候變化及相關風險的識別、研究和管理工作,主導氣象巨災模型研發並將極端天氣事件納入傳統災難模型,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風險。
  • 陳新光:中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典範
    2017年,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因美國氣候政策出現變化而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方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表明堅定支持《巴黎協定》的態度和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2018年卡託維茲氣候大會前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中國與法國、聯合國在峰會期間聯合舉行氣候變化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共同表態支持卡託維茲大會如期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
    新華社記者 李 安攝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中國近年來在大力推進國內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積極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實施「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通過「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平臺,為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匯聚更多力量。《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3日 02 版)
  • 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原標題: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公布一系列行政措施,以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歐巴馬當天在華盛頓參加一個圓桌討論會時說,氣候變化不僅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威脅國家安全,還危害人們的健康。 歐巴馬宣布將採取一系列行政措施來減少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 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書長先生,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氣候雄心峰會。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5年來,《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