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驗室克隆巨杉拯救氣候變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美國實驗室克隆巨杉拯救氣候變化 (1/4)

"← →"翻頁

當地時間2016年5月25日,美國密西根州科普米什,大天使古樹實驗室的Tom Brodhagen與Jim Clark端著剛種下的巨杉葉苗。這些葉苗是從加州的紅杉樹上摘下來的,它們將被保存在溫度可控的實驗室裡直至長大到能在野外種植,用以幫助恢復森林植被、對抗氣候變化。

發布時間:2016-07-21 11:19:45 【編輯:富宇】

美國實驗室克隆巨杉拯救氣候變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美國芝加哥舉行氣候變化遊行
    9月20日,民眾在美國芝加哥參加氣候變化遊行。 當日,數千名民眾在美國芝加哥舉行大規模遊行活動,呼籲社會各界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記者 汪平 攝這是9月20日在美國芝加哥拍攝的氣候變化遊行中的標語牌。 當日,數千名民眾在美國芝加哥舉行大規模遊行活動,呼籲社會各界應對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拯救地球最有效的辦法有哪些
    聯合國下面的一個跨政府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這事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改變,以應對氣候變化。」負責該報告的IPCC聯合主席羅伯特(Debra Robert)說道:「所有人都必須參與進來。」 2.
  • 氣候-水-能源問題新框架:增加水力發電可能導致氣候變化同等惡果
    針對水和能源之間的複雜關係,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基於科學的分析框架,用以提供適應氣候變化的選擇。>該研究12月16日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環境研究快報》上,作者為安德魯·瓊斯( Andrew D Jones)等,文章標題為Evaluating cross-sector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ations on the energy-water nexus: a framework and California case study(評估氣候變化和適應對能源
  • 水火兩重天的美國東西部:氣候變化放大了極端情況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問題如同其在國內大選的形式一樣兩極分化。這個月,美國的一些地區一直在燃燒,一直在,似乎停不下來!而另一些地區則在毀滅性的極端天氣災害中被大水淹沒。一些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正在放大這兩個極端氣候的情況,但氣候變化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家理察·西格說,「西部的故事將會是……炎熱乾燥的,在東部,更多的氣候變化影響將會帶來更加強烈的降水。我們在颶風薩莉身上看到了這一點。」
  • 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
    作者:武夷山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本期《世界科學》發表了多篇氣候變化主題的文章,還刊載了美國科學文化雜誌《鸚鵡螺》對美國科幻小說大家金 · 斯坦利 · 羅賓遜的訪談,因為其2020年10月問世的最新長篇小說《未來部》也是探討氣候變化危機的
  • 川普談氣候變化 妄稱「中國的壞空氣飄到美國了」
    採訪中川普談到了中美峰會、中美貿易等關鍵議題,當被問到氣候問題時,川普卻答非所問地說,「美國在環境方面做得很好,擁有最純淨的空氣和最潔淨的水。」  川普還習慣性地甩鍋中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髒空氣飄到了美國,讓美國花費很多的錢。」川普還表示將不再幹損己利人的事情,自己的政策是「美國優先」。
  • 比爾· 蓋茨:氣候變化破壞性遠超新冠病毒疫情
    據外媒報導,微軟聯合創始人、大慈善家比爾 · 蓋茨 (Bill Gates)在最新博客文章中呼籲美國早做準備,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性遠超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蓋茨寫道:「儘管這種流行病很可怕,但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會更糟糕。
  • 2020年氣候變化綠皮書在京發布
    ■ 新冠肺炎疫情未改變全球變暖趨勢■ 提升氣候行動力要正確認識氣候風險,統籌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與減排承諾■ 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速,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並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11月27日,第12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簡稱《綠皮書》)在京發布。
  •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女科學家拯救紅樹林 應對氣候變化
    消失的紅樹林無法再為村莊提供抵禦風暴潮和海岸侵蝕的緩衝區,也無法吸收碳和提供對抗氣候變化急需的氧氣。「氣候變化是我們在太平洋面臨的最大挑戰。如果我們不能明智地利用好紅樹林,我們將無法抵禦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我們將失去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身份。」 瑪澤拉說。瑪澤拉與丈夫和一歲的女兒。
  • 生物多樣性須為氣候變化政策核心
    來源:科技日報英國《自然·通訊》雜誌在14日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指出,必須把生物多樣性擺在氣候變化政策的核心位置,否則將錯過挽救百萬物種,使之免於滅絕的最佳時機,並且妨礙我們對氣候變化施以影響。環境危機有兩個彼此息息相關的要素: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不過,公眾、媒體和政治關注的主要焦點一直是全球變暖。然而,去年5月6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的《全球評估報告》警告稱,可能會有100萬個物種在今後數十年裡滅絕。
  • 柳葉刀:癌症與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全世界即將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有關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也是包括醫學界在內的科學家關注的重點。最大的擔憂是氣候變化對傳染病的影響,以及與營養相關的疾病,而對於慢性病尤其是癌症的影響,人們還知之不多。《柳葉刀》旗下的《腫瘤病學》雜誌最近發文,探討氣候變化與癌症的關係。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二。
  • 科學網— 重建中亞晚全新世水文氣候變化
    重建中亞晚全新世水文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或使地中海地區變為沙漠
    處於溫帶氣候的西班牙塞維亞和葡萄牙裡斯本已經繁榮發展了一千多年。然而氣候建模者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如果全球變暖以當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這些城市將在本世紀末被沙漠包圍。  這項研究指出,想要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的歷史範圍,就需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僅僅1.5攝氏度的水平上,而這隻有靠大量削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才能實現。
  • 氣候變化對蔓越莓生產造成影響
    由於沒有麻薩諸塞州蔓越莓沼澤的官方地圖,笛卡爾實驗室設計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利用哨兵1號衛星2018年的數據,定位和繪製沼澤地圖。 負責研究氣候變化對植物影響的生物學家Libby Ellwood說:「植物依靠每年寒冷的冬季和休眠周期,得知春天的到來。」 蔓越莓對熱度也很挑剔,夏季溫度太高,葉子和果實會被烤焦。去年夏天中期,下一季的嫩芽已經露頭,而今年,成熟的果實仍在藤上。
  • 美國西部野火肆虐,多地發布緊急狀態,氣候變化或是主因
    周五下午,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就當前形勢給出了令人沮喪的最新報告,稱最糟糕的氣候變化預測已經對該州產生了影響。 紐森在巴特縣的奧羅維爾湖州立娛樂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夥計們,現在的加州就是整個美國的縮影。除非我們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採取共同行動,否則我們在這裡所經歷的將會發展到美國各地的社區。」
  • 美媒: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正逐漸超越美國,拜登「壓力山大」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正在超越美國。」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發布時長約16分鐘的專題視頻——《中國目標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議題領導者》,表達了上述觀點。
  • 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原標題: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公布一系列行政措施,以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歐巴馬當天在華盛頓參加一個圓桌討論會時說,氣候變化不僅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威脅國家安全,還危害人們的健康。 歐巴馬宣布將採取一系列行政措施來減少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行動
    央視網消息: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 解振華:實際上是進一步明確我們實現達峰和實現碳中和的近期時間表和路線圖。
  • 隨著氣候變化,美國長達十年的特大乾旱可能重現
    數百年前,特大乾旱使美國大部分地區乾旱,但現在,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這些致命的長達十年的乾旱再次發生,美國西南部可能再次遭受數百年來從未經歷過的極端乾旱。科學家們已經調查了美國在公元800年至1600年間遭受的14次特大乾旱的原因。
  • 氣候變化與水資源安全
    溫室氣體人為地快速增多,使得地球溫室效應不斷增強,全球正經歷著以氣候變暖為突出標誌的氣候變化。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3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過去的130多年(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約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