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員正在巡河,新安裝的攝像頭每天24小時實時監控。 通訊員 項順平 攝
38個觀測點71個攝像頭24小時監控,拍攝的視頻匯入視頻資源池;網格員利用手持智能終端,將發現的問題收集並上傳信息池;居民通過十里舖鄉微信公眾號「創建事件」提交發現的問題,並在「我的事件」中查看辦理進度……
在安慶市大觀區十里舖鄉,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數據,全部匯集到鄉級智慧管理平臺,由平臺進行問題派發、督辦及公示。
作為大觀區基層智慧管理試點鄉鎮,十里舖鄉率先打造智慧網格化管理平臺,通過鄉、村、網格員聯動治理模式,實現基層治理能力智能化,通過數字治理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推動數字政府建設。
智慧管理平臺審核員正在對收到的信息進行審核派發。 通訊員 項順平 攝
架起智慧平臺
為基層治理裝上「智慧大腦」
5月6日上午,在大觀區十里舖鄉基層治理智能網格化中心裡,智慧管理平臺審核員通過視頻監控,發現五裡河邊有人釣魚,隨即通過該鄉智慧管理平臺向五裡村網格員下派指令,要求勸離垂釣者。
五裡村網格員方志平和王樹生接到指令後,5分鐘內趕到現場,勸離垂釣者後,立即通過手中的智能終端將處理結果傳回智慧管理平臺。審核員通過視頻監控核實處理結果後,該起事件劃上句號。
從發現,到派發,到解決,事件處理形成一個閉環,處理軌跡清晰可見。
「網格員可以解決的就現場解決,並將結果上傳平臺;如果網格員現場解決不了的,我們就第一時間派發給二級平臺或相關部門。在智慧管理平臺上,事件處理進度可實時追蹤。」十里舖鄉經發辦副主任餘娜介紹。
這樣的信息中心除了在十里舖鄉一級進行建設之外,該鄉7個行政村和社居委同步建設二級平臺。鄉村兩級信息平臺覆蓋十里舖鄉所有行政區域及園區,通過合理劃分為多個網格,將轄區內各類人、地、物、事、組織等社會治理要素信息以網格為單位,統一納入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系統。
這種以網格為單位,以網格員為觸角、以鄉村兩級管理中心為平臺的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系統,組成了十里舖鄉基層治理的「智慧大腦」。
十里舖鄉常務副鄉長肖飛介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重要部署。今年是大觀區基層治理年,在社會治理現代化戰略的大背景之下,按照大觀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十里舖鄉作為大觀區首個實施基層智慧管理的試點鄉鎮,投入160餘萬元打造全新的網格化管理平臺,以提升基層治理的現代化和專業化水平。
數據跑起來
「智慧大腦」轉起來
「智慧大腦」運轉的基礎是數據。
餘娜介紹,十里舖鄉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採用「1+7+X」的模式,「1」為1個鄉級一級管理平臺,「7」為7個村級二級管理平臺,「X」是若干網格員。每個網格員配發智能終端設備,每臺設備均與鄉一級管理平臺相連,網格員在走訪巡查中將發現的環境汙染整治、森林火災預防、安全隱患排查、糾紛排查化解等問題,通過智能終端進行實時匯總,傳至鄉一級管理平臺。
目前,已配發了73臺智能終端設備,組建了網格員隊伍,此舉解決了過去網格員隊伍不專業,工作靠腿跑、靠嘴說,工作成效無法考核的局面,實現了讓數據跑腿。
此外,十里舖鄉還藉助微信公眾號,開通了居民提交問題的渠道。關注公眾號後,可通過「創建事件」提交發現的問題,還可在「我的事件」中查看問題辦理進度。
為了更好地推動基層智慧管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十里舖鄉還將「林長制」「河長制」管理體系納入鄉網絡化智慧管理平臺。通過在全鄉林地、山場、河湖、棚改區等地設置38個觀測點,安裝71個攝像頭,24小時運轉,為鄉村管理工作提供了直觀、清晰的視頻監控資源。
各種渠道收集的信息匯入鄉一級管理平臺後,「智慧大腦」就運轉起來。餘娜介紹,「信息匯總後,我們將發現到的環境衛生、森林防火、矛盾糾紛等基層治理問題第一時間提交至主管部門或村二級平臺,對居民訴求,社會治理等問題形成『發現問題、交辦任務、督促落實、反饋情況、結果公示』的閉環管理。」
「通過鄉、村、網格員聯動的治理模式,實現基層治理工作的智能化,探索有地方特色的城鄉管理新途徑,努力打造數字政府新樣板。」十里舖鄉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各級信息中心將串聯起來,組建多級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系統,徹底打通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數據開放共享,促進部門協作,簡化任務的流轉辦理流程,完善十裡片轄區內的鄉村兩級聯動工作體系。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問題處理更高效。
數字賦能
推進基層「智治」
平臺只是工具,數據只是數字,只有不斷給數字賦能,才能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智能化。
「袁江村有4個圩口,3個排澇基站,還有三四百畝魚塘,作為河長雖然每天巡河,但總有盲區。智慧管理平臺建起來後,袁江村在魚塘死角、棚改區域、圩口等地設了7個觀測點,實現了對死角和重點地區的24小時監控。通過手機可以隨時查看,發現問題隨時上報。」十里舖鄉袁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許向勝說。
而對於有著2000多畝森林面積的十里舖鄉林業村來說,建起智慧管理平臺後,在進山的各條路口安置攝像頭,森林防火也從單一「人防」變為「人防」加「技防」。
目前,十里舖鄉智慧管理平臺已接入安慶市城管數位化管理系統,智慧平臺的使用將以往盲區照亮,加強了森林防火、秸稈禁燒等工作的監管,使全鄉河道、森林得到全方位監管。
接下來,十里舖鄉智慧管理平臺還將與城區有關監管部門監控項目相融合,成為城市管理一部分,使城市管理的觸角進一步延伸。下一步,十里舖鄉將在大革小區和茅嶺佳苑小區進行試點,在主要路口設置人臉識別系統和體溫監測,一旦有可疑人員和體溫不正常的人進入,數據就會傳入鄉智慧管理平臺並報警,大大增強群眾安全感。
此外,智慧管理平臺還加入了經濟分析模塊,通過抓取轄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數據以及稅收等形成直觀的圖表,全面了解十里舖鄉的經濟結構構成,同時通過分析各企業的財務數據波段變化,為開展「四送一服」提供了直觀的依據,對每個企業進行精準指導。平臺經濟運行的圖表展示也讓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更緊密,打破了部門數據不互通的壁壘。
「基層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十里舖鄉智慧管理平臺是為十里舖鄉居民生活、基層治理打造的數位化界面,是數位化政務的一個方面。我們通過這個平臺,加強基層治理、改善民生體驗、提升政務效能,推進基層治理由『人治』轉變為『智治』。」肖飛介紹。
(記者 常 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