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基層治理裝上「智慧大腦」

2020-12-23 安青網

網格員正在巡河,新安裝的攝像頭每天24小時實時監控。 通訊員 項順平 攝

38個觀測點71個攝像頭24小時監控,拍攝的視頻匯入視頻資源池;網格員利用手持智能終端,將發現的問題收集並上傳信息池;居民通過十里舖鄉微信公眾號「創建事件」提交發現的問題,並在「我的事件」中查看辦理進度……

在安慶市大觀區十里舖鄉,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數據,全部匯集到鄉級智慧管理平臺,由平臺進行問題派發、督辦及公示。

作為大觀區基層智慧管理試點鄉鎮,十里舖鄉率先打造智慧網格化管理平臺,通過鄉、村、網格員聯動治理模式,實現基層治理能力智能化,通過數字治理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推動數字政府建設。

智慧管理平臺審核員正在對收到的信息進行審核派發。 通訊員 項順平 攝

架起智慧平臺

為基層治理裝上「智慧大腦」

5月6日上午,在大觀區十里舖鄉基層治理智能網格化中心裡,智慧管理平臺審核員通過視頻監控,發現五裡河邊有人釣魚,隨即通過該鄉智慧管理平臺向五裡村網格員下派指令,要求勸離垂釣者。

五裡村網格員方志平和王樹生接到指令後,5分鐘內趕到現場,勸離垂釣者後,立即通過手中的智能終端將處理結果傳回智慧管理平臺。審核員通過視頻監控核實處理結果後,該起事件劃上句號。

從發現,到派發,到解決,事件處理形成一個閉環,處理軌跡清晰可見。

「網格員可以解決的就現場解決,並將結果上傳平臺;如果網格員現場解決不了的,我們就第一時間派發給二級平臺或相關部門。在智慧管理平臺上,事件處理進度可實時追蹤。」十里舖鄉經發辦副主任餘娜介紹。

這樣的信息中心除了在十里舖鄉一級進行建設之外,該鄉7個行政村和社居委同步建設二級平臺。鄉村兩級信息平臺覆蓋十里舖鄉所有行政區域及園區,通過合理劃分為多個網格,將轄區內各類人、地、物、事、組織等社會治理要素信息以網格為單位,統一納入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系統。

這種以網格為單位,以網格員為觸角、以鄉村兩級管理中心為平臺的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系統,組成了十里舖鄉基層治理的「智慧大腦」。

十里舖鄉常務副鄉長肖飛介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重要部署。今年是大觀區基層治理年,在社會治理現代化戰略的大背景之下,按照大觀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十里舖鄉作為大觀區首個實施基層智慧管理的試點鄉鎮,投入160餘萬元打造全新的網格化管理平臺,以提升基層治理的現代化和專業化水平。

數據跑起來

「智慧大腦」轉起來

「智慧大腦」運轉的基礎是數據。

餘娜介紹,十里舖鄉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採用「1+7+X」的模式,「1」為1個鄉級一級管理平臺,「7」為7個村級二級管理平臺,「X」是若干網格員。每個網格員配發智能終端設備,每臺設備均與鄉一級管理平臺相連,網格員在走訪巡查中將發現的環境汙染整治、森林火災預防、安全隱患排查、糾紛排查化解等問題,通過智能終端進行實時匯總,傳至鄉一級管理平臺。

目前,已配發了73臺智能終端設備,組建了網格員隊伍,此舉解決了過去網格員隊伍不專業,工作靠腿跑、靠嘴說,工作成效無法考核的局面,實現了讓數據跑腿。

此外,十里舖鄉還藉助微信公眾號,開通了居民提交問題的渠道。關注公眾號後,可通過「創建事件」提交發現的問題,還可在「我的事件」中查看問題辦理進度。

為了更好地推動基層智慧管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十里舖鄉還將「林長制」「河長制」管理體系納入鄉網絡化智慧管理平臺。通過在全鄉林地、山場、河湖、棚改區等地設置38個觀測點,安裝71個攝像頭,24小時運轉,為鄉村管理工作提供了直觀、清晰的視頻監控資源。

各種渠道收集的信息匯入鄉一級管理平臺後,「智慧大腦」就運轉起來。餘娜介紹,「信息匯總後,我們將發現到的環境衛生、森林防火、矛盾糾紛等基層治理問題第一時間提交至主管部門或村二級平臺,對居民訴求,社會治理等問題形成『發現問題、交辦任務、督促落實、反饋情況、結果公示』的閉環管理。」

「通過鄉、村、網格員聯動的治理模式,實現基層治理工作的智能化,探索有地方特色的城鄉管理新途徑,努力打造數字政府新樣板。」十里舖鄉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各級信息中心將串聯起來,組建多級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系統,徹底打通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數據開放共享,促進部門協作,簡化任務的流轉辦理流程,完善十裡片轄區內的鄉村兩級聯動工作體系。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問題處理更高效。

數字賦能

推進基層「智治」

平臺只是工具,數據只是數字,只有不斷給數字賦能,才能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智能化。

「袁江村有4個圩口,3個排澇基站,還有三四百畝魚塘,作為河長雖然每天巡河,但總有盲區。智慧管理平臺建起來後,袁江村在魚塘死角、棚改區域、圩口等地設了7個觀測點,實現了對死角和重點地區的24小時監控。通過手機可以隨時查看,發現問題隨時上報。」十里舖鄉袁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許向勝說。

而對於有著2000多畝森林面積的十里舖鄉林業村來說,建起智慧管理平臺後,在進山的各條路口安置攝像頭,森林防火也從單一「人防」變為「人防」加「技防」。

目前,十里舖鄉智慧管理平臺已接入安慶市城管數位化管理系統,智慧平臺的使用將以往盲區照亮,加強了森林防火、秸稈禁燒等工作的監管,使全鄉河道、森林得到全方位監管。

接下來,十里舖鄉智慧管理平臺還將與城區有關監管部門監控項目相融合,成為城市管理一部分,使城市管理的觸角進一步延伸。下一步,十里舖鄉將在大革小區和茅嶺佳苑小區進行試點,在主要路口設置人臉識別系統和體溫監測,一旦有可疑人員和體溫不正常的人進入,數據就會傳入鄉智慧管理平臺並報警,大大增強群眾安全感。

此外,智慧管理平臺還加入了經濟分析模塊,通過抓取轄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數據以及稅收等形成直觀的圖表,全面了解十里舖鄉的經濟結構構成,同時通過分析各企業的財務數據波段變化,為開展「四送一服」提供了直觀的依據,對每個企業進行精準指導。平臺經濟運行的圖表展示也讓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更緊密,打破了部門數據不互通的壁壘。

「基層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十里舖鄉智慧管理平臺是為十里舖鄉居民生活、基層治理打造的數位化界面,是數位化政務的一個方面。我們通過這個平臺,加強基層治理、改善民生體驗、提升政務效能,推進基層治理由『人治』轉變為『智治』。」肖飛介紹。

(記者 常 豔)

相關焦點

  • 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今年以來,蘇州市在「三整合」改革中,緊扣「大數據+指揮平臺+基層治理」,實現從經驗治理向精準治理跨越,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基層是黨的建設和社會治理的第一線。面對紛繁複雜的基層工作,如何解決「人少事多」的矛盾、破除條塊管理壁壘,實現從經驗治理向精準治理跨越?今年以來,我市在「三整合」改革中,緊扣「大數據+指揮平臺+基層治理」的思路,以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基層治理更聰明、更智慧。
  • 臨安:基層治理背後的智慧密碼
    臨安區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做強矛調中心社會風險研判的功能,今年以來,臨安區立足「城市大腦」,創新探索社會穩定「瞭望哨」。簡單說,「瞭望哨」通過對輿情、社情等涉穩信息規律性特點進行預測,及時發現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從而為防範處置涉穩事件提供信息支撐,為智慧瞭望賦能、為精準防控加持、為風險化解加碼。
  • 裝上「智慧大腦」 杭州下城創新「社區智治」新模式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如何更好地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數位技術,用「繡花」功夫推動社區治理更高效、服務更精細?今年6月8日,下城區以創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為契機,在全省率先上線「社區智治在線」平臺,依託杭州「城市大腦」全面構建「1+8+X」數字駕駛艙體系——1個區級數字駕駛艙、8個街道數字駕駛艙、多個「社區智治在線」和園區數字駕駛艙,由此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探索出一條「社區智治」的新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伸社會治理領域 智能科技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首批試點城市」,南通在打造市域治理平臺的同時,正不斷延伸治理領域,拓展治理功能。位於主城區的學田街道,今年建成了街道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打造社區「智慧大腦」,形成基層治理「一張網」,解決了不少社會治理中的「疑難雜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實現從...
    基層是黨的建設和社會治理的第一線。面對紛繁複雜的基層工作,如何解決「人少事多」的矛盾、破除條塊管理壁壘,實現從經驗治理向精準治理跨越?今年以來,蘇州在「三整合」改革中,緊扣「大數據+指揮平臺+基層治理」的思路,以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基層治理更聰明、更智慧。   全域推動:強化頂層設計實現多維度支撐   市級指導、縣區主導、鎮街主建,蘇州圍繞平臺建設目標任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
  • 西站街道「智慧黨建」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林淑品所在的海德堡小區正是七裡河區西站街道試點實施「智慧黨建」引領「智慧社區」和「智慧小區」的建設工程。記者了解到,目前西站街道在小西坪社區、建西東路社區、武威路社區、西客站社區中推廣應用北科維拓智慧社區生態系統,實行一網統管、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智慧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向上對接智慧城市,向下打通智慧小區,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服務全域化。
  • 錢塘新區白楊街道打出數字治理組合拳 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在杭州打造「數智之城、宜居天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背景下,白楊街道深化黨建引領治理,積極探索「平安眼」「駕駛艙」「數字釘」「數據池」等一系列科技信息技術手段,打出一套社會治理的數字組合拳,構建完整的數位化生活場景,讓轄區內的企業和居民能像網上購物一樣,享受基層服務的更多便利。
  • 城市社區智慧治理 助力「數智杭州」
    日前,由杭州市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中心、杭州市社會科學院、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城市社區智慧治理論壇上,20多位高校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圍繞「城市社區智慧治理」這個主題,探討相關話題,為「數智」貢獻力量。
  • 汲取疫情防控治理智慧,讓基層社會治理在疫情大考後換檔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基層治理活力的一次催化。在抗疫實踐中,我國成功經受住了疫情考驗,並在疫情防控中對基層社會治理查短補長、揚長固優,推動疫情防控效能向社會治理效能全面轉化,交出了一份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的「中國答卷」。
  • 社區裝上了「智慧大腦」,從「治理」邁向「智理」
    街區環境24小時有人工智慧監管,垃圾堆放點大幅減少、清運效率大幅提升……近年來,江蘇路街道在推進「兩張網」建設中,在城市精細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其背後是街道探索實踐了諸多新路徑。以前全靠社工、志願者等眾多人力在街上巡邏發現的問題,現在可以由人工智慧24小時代勞,讓社區治理的人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近年來,江蘇路街道通過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會治理創新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今年7月30日,街道在城運中心增設「一網通辦」服務點,成為全區唯一一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功能在同一地點實現「兩網融合」的街道!
  • 天津日報頭版刊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建設平安幸福之城──我市...
    鑫傑通悅公司為小區修建了大門和門衛室,清理了小區地鎖,疏通了消防通道,55個樓門前都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還裝上了小區監控……針對停車難問題,物業公司拿出自己經營的附近停車場部分車位服務住戶。政府部門投入資金,重修小區路面,建設健身花園和小區停車場,面積不大的滿園裡小區如今乾淨整潔、綠樹成蔭。
  • 城市社區如何智慧治理?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用現代數位技術賦能城市社會治理已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義重大。
  • 完善治理體系 夯實治理基礎 提升治理效能——基層社會治理路徑的...
    社會基層治理,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兩項改革後,三臺縣轄33個鄉鎮,383個行政村,79個社區,如何更加快速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糾紛,最大程度發揮基層力量合力,釋放改革紅利,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臺縣緊緊圍繞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總目標,堅持黨建引領、綜合施治,完善治理體系,夯實基層治理基礎,不斷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全面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一把手訪談】上城區委書記陳瑾:用城市大腦解治理難題,讓高密度...
    大數據、雲計算前沿技術推動城市智慧管理記者:我們知道,這次疫情給許多城市的基層社會治理帶來挑戰,上城是率先將城市大腦應用於基層治理實踐的城區,那麼陳書記,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下,上城在基層社會治理上有什麼探索實踐?
  • 射陽:為糧食生產裝上「智慧大腦」
    這得益於射陽縣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為糧食生產裝上『智慧大腦』、插上『騰飛翅膀』。」   探索「新作法」,春播春種用上「植保神器」   2月21日,位於射陽經濟開發區新立村的和宏家庭農場上空,一場「空中大戲」正在火熱「上演」。
  • 城市裝上「大腦」 給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12月29日,記者從南昌「城市大腦」上線新聞發布會獲悉,「城市大腦」已打通53個市直、11個省直部門,實現了20多億條數據的共享協同。市民可以通過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下載南昌「城市大腦」App,搶先體驗智能生活。未來,南昌「城市大腦」還將規劃建設二期、三期項目。    南昌「城市大腦」如何破解城市運行癥結,繪製智慧生活?
  • 心理疏導有牌面,連信科技榮獲杭州市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十佳...
    8月13日上午,杭州市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推進會在蕭山召開。會議上,市委副秘書長、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陳健通報了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十佳企業」的名單,並為企業相關負責人授牌。
  • 阿拉一起來 餘姚探索基層治理新方式帶來哪些改變?
    在餘姚,基層治理的「量」與「質」正逐漸找到平衡——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充分打開,近3000個社會組織活躍在基層一線;市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作為治理「大腦」高效運轉,鄉鎮街道、市直部門、社會組織實現一體化協作;智能化則讓治理更「聰明」……基層治理在「多多益善」的同時,更應達到「精準施策」,餘姚人形象地稱此為「阿拉一起來」。那麼,這種治理方式到底帶來了哪些改變?
  • 「城市大腦」讓合肥更智慧
    強化應用牽引實現城市運行智慧化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務和產業支撐三類城市功能,合肥市圍繞城市運行管理的「痛點」「難點」「堵點」,以「城市大腦」為依託,推進跨部門資源整合應用,深化智慧城市重點項目建設,提高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完善城市服務精準性,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
  • 構建「五長理村」體系搭建「智慧支撐」平臺 蘭陵縣蘆柞鎮基層治理...
    這是蘭陵縣蘆柞鎮根據基層實際,從村級治理入手,努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創新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基層治理「蘆柞模板」的一個縮影。延伸基層治理「觸角」 構建「五長理村」體系在治理體系上,「五長理村」是直達家庭即社會基本單元的有效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