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哨」預警
大數據靶向防範化解矛盾風險隱患
在臨安基層社會治理中,有一個「瞭望哨」,及時預判風險,守護著一方水土。
臨安區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做強矛調中心社會風險研判的功能,今年以來,臨安區立足「城市大腦」,創新探索社會穩定「瞭望哨」。簡單說,「瞭望哨」通過對輿情、社情等涉穩信息規律性特點進行預測,及時發現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從而為防範處置涉穩事件提供信息支撐,為智慧瞭望賦能、為精準防控加持、為風險化解加碼。
能夠做到這樣,是基於對臨安全區50餘萬條歷史數據進行的人工智慧學習訓練。「瞭望哨」使用了神經網絡、決策樹等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對過往歷史數據學習訓練形成的人工智慧算法,能夠準確抓取鄰裡糾紛、徵地拆遷、工資糾紛等30餘種事件,實現人工智慧對海量事件數據的精準識別,使系統實現類人思維的自然語義理解,準確率達90%以上。
大數據「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通過對日均1300餘條信息數據進行歸集、碰撞、精算,「瞭望哨」系統可自動生成五色分層預警,提前預判風險隱患,實現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見」轉變。
一旦出現預警信息,「瞭望哨」會實時落實到18個鎮街、51個聯動部門。截至目前,已累計輸出預警305起、派單271起,反饋271起,化解潛在的重大社會矛盾風險257起,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了精準的數字標尺。
「新臨居」守護
推進新臨安人服務管理一件事改革
「以前租房,登記好人員信息後,我還要跑到警務室或者派出所去申報居住登記。」家住錦北街道平山社區的順師傅有21間出租房,近段時間,他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現在直接掃碼、足不出戶就能申報,免去了奔波的麻煩,方便多了。」
隨著臨安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外來人口逐漸成為城市中越來越龐大的群體,由此產生的管理難題也不斷凸顯。今年,臨安區依託「新臨居」平臺,深入推進「新臨安人服務管理一件事」改革,運用大數據思維解決小網格治理問題,探索實行更有效的管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拍攝租客身份證照片、租客人像照片、錄入租客手機號,現在,「新臨居」入住只需「三步」,即可完成上報,略懂手機使用的房東都可自行操作。同時,租客本人也可以掃描房間門上的「新臨居」二維碼上報居住信息。
對網格員來說,流動人口管理變得更加便捷。「新臨居」以綜治網格為單位,每個網格員只要登錄自己帳號就能一目了然全面掌握網格內的出租房屋和租客底數信息,「這也方便了當前正在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錦南街道楊岱村綜治第2網格員餘微說。
「簡單來說,每間出租房都單獨設有二維碼,並安裝了電子封條,租客或者房東掃碼進入『新臨居』系統,申報基本信息後,網格員和派出所會進行核實,同時系統會對出租房異常情況進行預警,從而築起精密智控流動人口閉環管控網。」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方便流動人口的信息登記,「新臨居」APP還打通了人社、住建、教育等12個部門的數據系統,為流動人口找工作、找住房、找學校等八個方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微法庭」破難
「一屏一線一終端」矛盾化解在基層
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是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臨安區堅持科技賦能,在基層村社矛調工作室首創「一屏一線一終端」的「微法庭」,將「浙江移動微法院」「浙江ODR」(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和「庭審直播」三個智能平臺延伸到村裡。
「這是科技手段在落實法治『最後一公裡』方面的有效嘗試,能積極推進民主法治建設。」臨安區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微法庭」已成為化解基層糾紛和提供法律服務的新載體、法院指導基層調解的新平臺。
「疫情期間,我們還通過『微法庭』為板橋鎮一家企業的77名中老年職工司法確認了近40萬元拖欠薪資,給村民們送去了『定心丸』。」該負責人說,疫情防控期間,「微法庭」可有效避免人員聚集,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也保障了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據悉,臨安區共建立「微法庭」325個,實現了鎮街村社全覆蓋,累計就地化解糾紛1600餘起,這一模式正在全省推廣。
青翠的天目山,靈動的青山湖,澄澈的太湖源……臨安大地上,千百年來山水靈動,乃吾心安處之地。
臨安區地處浙江西北部,是杭州的「西大門」,區域面積3126.8平方公裡,下轄5個街道、13個鎮、306個村(社)。
所轄範圍較廣,給臨安基層社會治理帶來挑戰。但近年來,臨安交出了閃亮的成績單——「平安臨安」建設實現「十五連冠」,捧回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長治」才能「久安」。成績的背後,是臨安區結合本地實際,以民生為導向,以改革為引領,緊抓大數據核心驅動力,構建平安臨安「瞭望哨」,創新「新臨居」平臺,推廣「微法庭」建設等智慧密碼。
從預警到守護到破難,臨安依靠數字賦能,構建基層社會治理閉環,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助力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李睿 程立新 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