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價格創近四年新高,讓不少農友高興了一把,那麼導致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玉米價格上漲的背後又受何種產業影響?未來玉米價格還會進一步走高嗎?
其實,今年玉米價格增長是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的,根據官方分析,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1
一是需求旺盛,多元主體收購積極性比較高
「主要是生豬生產加快恢復,飼用玉米需求量明顯增加。同時,玉米澱粉、酒精產品也在增加,加工企業和貿易商普遍看好玉米市場,抬價收購。」
官方數據顯示,到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
2
二是成本增加,農民惜售希望賣出好價錢
今年颱風對東北玉米產量影響有限,但受災地區玉米出現倒伏,收穫成本增加。
「據調研結果,倒伏玉米每畝機收費要比正常年份增加100塊錢,嚴重倒伏地塊只能靠人工進行收割。受成本增加影響,農戶想要等價格再漲一點再出手。」
3
三是資本炒作,價格看漲預期增加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的投機資本對糧食市場炒作有升溫跡象。10月份以來,國際國內玉米期貨價格上漲比較明顯,貿易商和加工企業看漲預期增加,導致現貨價格聯動上漲。
總的來看,玉米價格上漲是收儲制度改革以來的恢復性上漲,特別是在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價格適當上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後續價格還會上漲嗎?
對於後市走勢,權威人士表示,「我們判斷,今年玉米豐收已成定局,前期競拍玉米陸續出庫上市。另外加上部分庫存稻穀小麥也可以用於飼料替代,供給是有保障的,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缺乏支撐。」
▼
精彩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