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暴漲「倒掛」現象頻現 市場供需是真缺口還是假炒作?

2021-01-11 新華財經客戶端

當前玉米價格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供需的數據缺口。未來的價格波動更可能來自行業上下遊的博弈和資金的推動。

新華財經12月30日電(記者馬悅然、關子儒)2020年,玉米價格空前大漲,隨著政策性玉米庫存餘量出清,玉米走向「後臨儲」時代。面對長達近一年的漲勢,12月以來,在各方出手調控玉米市場後,玉米期貨價格出現短暫降溫。但隨著拍賣溢價對玉米價格形成支撐,玉米市場又強勢反彈。機構分析,近月玉米仍將維持高位偏強運行。

新華財經記者調研了解到,在國內玉米價格「漲漲」不休下,國內外玉米價格倒掛、南北產銷區價格倒掛、生產價格倒掛等問題凸顯。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的玉米價格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炒作的供需缺口的問題,未來的價格波動更可能來自行業上下遊的博弈和資金的推動,繼續上行缺乏動力,但2021年玉米價格或仍將處於高位區間運行。

國儲投放能否改變暴漲行情?

2020年以來,在國家玉米臨儲庫存拍賣殆盡、產不足需缺口預期以及高需求預期的作用下,玉米期貨與現貨價格持續攀高。據天下糧倉數據,12月初全國玉米現貨均價為2547元/噸,較1月底1821元/噸上漲726元/噸,漲幅39.87%。

正值秋糧上市高峰期,糧企與貿易商爭相玉米收購,抬漲玉米價格。為控制玉米市場過熱行情、平抑玉米價格過快上漲,12月中旬開始,玉米調控力度逐漸加大。

12月11日,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吉林省2015年玉米57.6574萬噸。17日,黑龍江定向銷售國家臨儲玉米71.4516萬噸。22日,國家臨儲糧競價拍賣玉米10.3431萬噸。24日,黑龍江臨儲玉米定向邀標競價銷售95.6457萬噸。

玉米期貨市場價格終於有所鬆動。12月2日至15日,玉米主力合約跌4.21%,於15日錄得12月相對低點2556元/噸。然而,在短暫的回落後,期貨市場又重返猛烈上漲態勢,並於28日錄得2719元/噸的高點。

有市場人士反映,拍賣市場的高成交、高溢價,上漲的拍賣價格使價格底部再次確認,成為玉米價格的支撐點,甚至出現市場在調控的壓制下反彈的跡象。

據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數據,22日國家臨儲玉米拍賣平均溢價近200元/噸,成交價加出庫貼水的價格已高於市場流通的新季玉米價格。中糧期貨分析,按照黑龍江23號拍賣成交均價測算,加上出庫費、升貼水、運費,折算到廠成本2485元/噸,與黑龍江深加工當前收購價基本吻合。

現貨市場「火熱」,收購價格再上漲。市場人士表示,中儲糧部分糧庫近日開始收糧且部分報價達近年新高。如據24日消息,中儲糧公主嶺直屬庫開收玉米二等14水2620元/噸,折合1.31元每斤,是多年以來的最高價;中儲糧榆樹直屬庫開收玉米二等14水2470元/噸,折合1.235元每斤,也為歷史性高價。

東興期貨分析,農戶、糧食收購商和下遊加工企業惜售抬價將對玉米市場價格造成很大影響。

就目前產地銷售情況來看,根據天下糧倉數據,今年全國主產區售糧進度較去年偏快。整體來看,前期受颱風影響,東北地區部分倒伏玉米直接在田間地頭進行銷售,且今年每噸售價較去年同期高800元,農場售糧進度快於農戶,農戶趁高價出售部分玉米,剩餘計劃年後擇高價銷售,預計未來幾周售糧進度將趨緩,貿易商收糧意願較好,發貨較為緩慢,惜售情緒較農戶要高。

新華財經記者調研了解到,部分地區農民的惜售心理非常強。「吉林的部分農民現在過年也不怎麼缺錢,所以年前也不一定會集中售糧拉低價格。」吉林大北農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採購部經理李剛說。吉林西部地區,像松原、白城一帶,地趴糧比較多,所以銷售的節奏還是比較快。但是德惠、榆樹、九臺、扶餘等玉米主產區,收購情況相對偏難。

據中糧期貨統計,今年臨儲供給投放投放6230萬噸,總成交5910萬噸,總成交率95%。

中糧期貨分析,臨儲和定向邀拍階段性補充東北深加工企業庫存水平,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價格。但由於後期臨儲結餘有限,預計後期投放的供給將越來越少。離春節假期還有一個半月,節前半個月購銷市場基本停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預計現貨將維持高位偏強運行。

多個價格「倒掛」問題凸顯

新華財經記者調研了解到,隨著國內糧價上漲,特別是東北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國內糧食市場呈現出多個「倒掛」現象。

一是國內外糧價倒掛持續,玉米的進口成本優勢體現,大量進口玉米及替代品陸續到港。銀河期貨農產品分析師馬幼元表示,國內玉米價格漲幅過猛,而國外供應充足,價格相對平穩。「據數據顯示,美國一月份進口玉米價格為2100元/噸左右,與國內價差達到500-600元/噸。」

二是產銷區玉米價格持續倒掛。馬幼元表示,南北價格倒掛70-80元/噸。由於南方對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需求增加,南方企業對北方玉米需求減少。而北方都是國產玉米,價格相對較高。「若南北玉米價格倒掛持續,則北方玉米在南方銷售困難,後期國產玉米價格上漲即缺乏動力。」

對此,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也表示,由於玉米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市場風險正在逐步累積,對此市場一定要理性看待,心中有數,控制好經營風險。

三是部分企業出現生產倒掛的現象,即總成本已大於銷售價格。吉林博大生化有限公司供應部經理張強介紹,玉米的供應偏緊,企業現在有生產倒掛的現象。糧食價格的高位波動,給中小糧食貿易商的收購經營帶來直接壓力。「中小糧食貿易商現在手中不敢多囤,一般按照客戶訂單進行收購,為避免玉米價格過高會引起倒掛,企業會按照正常生產需求的進度收糧。」

市場供需 真缺口還是假炒作?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推動今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一是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下遊玉米飼料加工需求向好,玉米消費明顯增加;二是玉米當年產需存在缺口,市場看漲預期增強,資本炒作和貿易商囤糧加劇;三是東北部分地區玉米因颱風倒伏,收穫成本增加。

總體來看,產弱需增成為市場炒作的焦點,一直以來強勢推動玉米價格上漲。

從供給來看,政策性玉米陸續投放市場。秦玉雲於12月3日表示,今年以來,已累計投放政策性玉米7000多萬噸,目前已基本完成出庫。此外,還輪出了一定數量的政府儲備玉米。「據了解,這些玉米相當部分進入了流通環節,並未加工消化。比如說,目前入統企業的自主商品玉米庫存同比增長近六成。再比如,在調研中大多數企業表示投放的政策性玉米年內用不完,初步推算將有3000萬噸左右結轉至明年使用。」秦玉雲說。

市場炒作的另一大因素在於玉米主產區遭遇颱風三連擊,減產預期給供給不足「添了一把火」。然而,2020年的玉米產量並未受過大影響。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中國玉米總產量為2.6067萬噸,較去年2.6077萬噸的產量僅減少10萬噸。

此外,在進口方面,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中國已累計進口玉米904萬噸。進口對於供給形成一定的補充,但相對國內玉米總產量來說,佔比仍較小。

需求方面,隨著生豬產能逐漸恢復,飼用玉米的需求將逐漸加大。對此,唐珂表示,飼料缺口可以通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調劑來解決,包括玉米及大麥、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玉米替代品進口,多措並舉解決飼料糧的供給問題。

瑞達期貨的年度報告顯示,玉米整體需求平穩增長。豬料是飼料需求主要拉動力,而玉米的深加工需求則可能相對低速增長。

雖然2020/21年度玉米供需存在供應缺口,但是有多種渠道以補充供應。一是玉米價格的保障使得小麥和大麥替代優勢凸顯,擠壓玉米飼料需求;二是2020 年拍賣成交玉米已流向現貨渠道,補充供給;三是不排除通過小麥和稻穀臨儲拍賣調控市場供應。此外,玉米價格高漲使得種植收入可觀,將驅動2021年農戶種植玉米面積積極性。

國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覃多貴表示,當前玉米價格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供需的數據缺口。未來的價格波動更可能來自行業上下遊的博弈和資金的推動。

具體來看,覃多貴認為缺少了臨儲玉米後,市場的定價將缺少有效錨定,而更多地基於市場參與者對於供需缺口的預期來情緒化定價。心理的作用將明顯放大。在社會庫存替代臨儲庫存的角色後,更容易出現越看漲後市,越不願出庫的情形,使得缺口預期自我強化。

總體來看,多數機構認為2021年玉米市場將維持高位震蕩,原因即市場對於產需缺口的預期。但是仍存在政策調控、進口量大增、新季玉米產量大幅增加等不確定因素將影響市場價格的波動。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政策主導玉米市場供需格局
    短期玉米市場多空博弈加劇。」 增石(遼寧)物產研投部農產品分析師郎旭秋表示。郎旭秋認為,玉米市場已不能用傳統的貿易邏輯去定位。南北港口庫存高企,產區到北港倒掛,北港到華北倒掛,北港到南港倒掛,層層倒掛說明貿易流嚴重不暢,支撐倒掛的就是華北小麥替代、南方進口替代。產區想留住玉米,但銷區對玉米退去了往年的熱情。
  • 業內人士:政策主導玉米市場供需格局
    短期玉米市場多空博弈加劇。」 增石(遼寧)物產研投部農產品分析師郎旭秋表示。郎旭秋認為,玉米市場已不能用傳統的貿易邏輯去定位。南北港口庫存高企,產區到北港倒掛,北港到華北倒掛,北港到南港倒掛,層層倒掛說明貿易流嚴重不暢,支撐倒掛的就是華北小麥替代、南方進口替代。產區想留住玉米,但銷區對玉米退去了往年的熱情。
  • 糧價上漲是雙刃劍 注意"兩個倒掛"問題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之下,國際糧食市場風雲變化,國內糧食價格受到影響,從期貨市場蔓延至現貨市場,「金玉米」「金豆粕」引發投資者紛紛進入糧食市場掘金,東北地區出現搶購玉米、大豆現象,這引發了社會的焦慮與不安。確保糧價穩定,對於穩定民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在糧食收儲市場化條件下,糧食價格漲漲跌跌是市場波動的正常現象。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
  • 種大豆還是玉米?謹防「爭地」現象發生
    2020年糧食價格整體上漲,尤其是以玉米、大豆為代表的主糧作物,玉米期現價格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主力合約最高漲至2692,較年初上漲781元/噸,漲幅達41%;代表國產大豆價格的豆一主力合約刷新上市以來高位,漲至5733元/噸,較年初上漲1877元/噸,漲幅達49%。
  • 深圳一二手房價倒掛 二手房現業主違約現象
    豪宅認定標準調整後二手房市場頻現反價,成交大增;新房發售重現當日售罄現象,市場出現明顯的「暖冬」特徵。深圳房價將再創新高?這是業界發出的疑問,更是眾多打算置業者的困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北京、上海和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寒風來襲。深圳為何能走出獨立行情?一些關於深圳房價的現象,值得品味。一二手房價倒掛 從各大機構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深圳一二手住宅市場的熱度在持續升溫。
  • 春節前玉米價格還會上漲嗎?2020年12月玉米價格最新行情分析
    二、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有其合理性(來源:農視網) 受去庫存周期基本結束、玉米供需趨於平衡等因素影響,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同比漲幅37%,已處於歷史高位
  • 玉米價格上漲是存在缺口還是資金炒作?業內人士提醒謹防節後暴跌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市場炒作氛圍濃厚,截止目前華北玉米上貨量依舊不佳,而在東北,則因近段時間降雪,局部地區停收,北方港口玉米上貨量今日卻出現了大幅增加的態勢。從歷史價格區間對比來看,相較於2014年新糧收購前期的短期高位,今年玉米價格整體集中在1.2-1.3元位置的時間更長,價格走勢也更穩,這在玉米價格歷史上是第一次,這樣的價位已經對下遊市場帶來的一種較為持久的影響。
  • 理性看待當前糧食價格上漲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之下,國際糧食市場風雲變化,國內糧食價格受到影響,從期貨市場蔓延至現貨市場,「金玉米」「金豆粕」引發投資者紛紛進入糧食市場掘金,東北地區出現搶購玉米、大豆現象,這引發了社會的焦慮與不安。確保糧價穩定,對於穩定民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在糧食收儲市場化條件下,糧食價格漲漲跌跌是市場波動的正常現象。
  • 玉米價格最新消息,期貨市場還會繼續創新高嗎?
    2020年以來,玉米期貨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從去年1月份的每噸1900多元上漲到12月底的2700多元,全年累計漲幅超過40%。進入2021年,玉米依然沒有停止漲價的步伐。截至1月11日收盤,玉米期貨價格繼續刷新歷史新高,達到每噸2911元。而在現貨市場方面,玉米價格同樣保持強勢,處在歷史高位。
  • 利空因素萍聚 玉米市場能否降降溫
    市場關於玉米「失控」的說法越來越多,供需雙方的表現同年前相比真是風水輪流轉。那麼,國內玉米市場真的失控了嗎?近期一些利空性的消息開始擴散,玉米行情會怎樣?市場沒有失控,只是換個開車更猛的司機,大家不適應而已。行情大方向依然向上,不過近期的小利多抱團,只能勉強平抑價格,利多支撐依然強力。消耗增長產量減少,看漲後市吸引資金。
  • 房價倒掛釋放啥信號?黨報痛批:期房搖號誘發炒作,「露頭就打」
    來源:光宇吐樓市在經歷了兩個月的樓市冷清後,房地產市場恢復迅猛,可以說出乎意料,一方面,是因為此前積累的購房需求還是非常強勁的;另一方面,全國各地都紛紛出臺利好措施以恢復市場。但是市場的復甦很容易被別有用心者利用,成為炒作的工具。
  • 臨儲玉米拍賣價持續走高官方回應玉米市場供給穩定
    國家糧食監測預警團隊玉米分析師齊馳名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心態看漲放大了產需缺口,多重因素推高市場價格。」齊馳名從三個方面分析了臨儲玉米成交價格走高的原因。一是看漲預期無形放大了產需缺口。由於今年玉米產需存在缺口且臨儲玉米庫存消化加快,一些貿易商看漲預期強,認為存糧利潤高,紛紛爭搶競拍玉米建庫存,甚至一些庫存充足的企業也跟風購買,不考慮可能出現的高風險。
  • 高位回調是大勢所趨 玉米期貨的漲勢暫告一段落
    今年自新糧上市以來,玉米市場風起雲湧,熱點頻現。伴隨玉米價格過度上漲,市場風險不斷累積,加上玉米供應本就充足,而且下遊承接能力有限,玉米期貨的上漲態勢難以持續,高位回落是大趨勢。三是年度玉米產需有一定缺口,用糧企業和貿易商收糧存糧意願強,價格上漲從東北產區引發,但東北新產玉米外銷受阻;四是社會資金充裕,資本炒作玉米期貨價格,甚至同現貨市場價格形成聯動。
  • 玉米價格要回落?今日玉米市場報價行情
    今日玉米市場均價2677元/噸,價格較昨日還是上漲趨勢,但是我們應該要注意到,玉米價格在連續幾天的大漲價後,昨天晚上許多深加工企業出現價格回落。因為阿根廷政府的重新評估,上月的玉米出口禁令已被取消,改為限制每日出口量(上限3萬噸)。美玉米受此影響,加之供需報告出爐前的倉位調整,期貨有所回落。現貨玉米進口價格小幅波動,預計近期將影響國內玉米價格,小幅回落有可能。
  • 玉米期貨瘋狂漲勢暫歇 未來交易重點是?
    12月首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后,玉米期貨價格暫停瘋狂漲勢,開始回落。政策組合拳對壘供需缺口,未來玉米期貨的交易重點是什麼?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如何看待當前玉米的連日回調?以上三個利空因素疊加導致市場價格回調,但由於玉米成本的支撐,玉米現貨價格底部大概在2400左右,回調幅度預計不會太大,短期還需持續觀察市場供應情況及現貨價格變化。政策組合拳夾擊下,供需缺口猶在,未來玉米交易重點有何變化?政策組合拳的背後正是玉米缺口邏輯之下的搶糧屯糧風潮。
  • 2020年中國糧食量價同增:玉米價格上漲 飼料市場缺口增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年中國糧食量價同增 :玉米價格上漲,飼料市場缺口增大「一是糧食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二是畝產有所增加。」12月10日,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某鄉鎮的一位基層農業幹部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樣解釋2020年的糧食產量增收原因。
  • 摸底風口上的測溫槍:市場缺口達到千萬 核心器件暴漲
    一面是物資管制,一面是需求暴漲,供需的天秤極度失衡。2月2日,工信部新聞發布會披露國內共收到各地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大約2萬臺,手持式測溫儀需求30餘萬臺;預計全國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6萬臺,手持式測溫儀55萬臺。
  • 玉米價格持續降價,農民現在賣糧划算不?玉米價格還會漲嗎?
    這玉米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且目前的玉米收購價格處於歷史高位。可以說這是玉米上市的高峰,也是玉米供應的高峰。從11月份開始,玉米的上市量就在不斷地增加,價格也達到了預期,並且在11月17日到19日期間,東北地區遇到了大雪和降溫天氣,影響了玉米的儲運,使得玉米價格又一次上漲。
  • 供應量增大,武漢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減少
    其中,最為明顯的是,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大幅減少,房價出現理性回歸。記者探訪武漢各大片區的經紀機構了解到,2020年,武漢僅有部分區域還存在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情況,如江岸區的二七濱江區域、洪山區的白沙洲區域、漢陽的四新區域等,但相比之前,倒掛程度已大大縮小。
  • 供應量增大 武漢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減少
    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大幅減少,房價出現理性回歸。記者探訪武漢各大片區的經紀機構了解到,2020年,武漢僅有部分區域還存在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情況,如江岸區的二七濱江區域、洪山區的白沙洲區域、漢陽的四新區域等,但相比之前,倒掛程度已大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