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大豆還是玉米?謹防「爭地」現象發生

2020-12-15 金投網

2020年糧食價格整體上漲,尤其是以玉米、大豆為代表的主糧作物,玉米期現價格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主力合約最高漲至2692,較年初上漲781元/噸,漲幅達41%;代表國產大豆價格的豆一主力合約刷新上市以來高位,漲至5733元/噸,較年初上漲1877元/噸,漲幅達49%。而這些價格上漲的力度最終會反映在明年的種植結構上。

在我國,耕地面積總量少,在東北、華北黃淮等地區,玉米、大豆、水稻又同屬秋糧作物,品種之間存在明顯的爭地關係。由此一來,在種植選擇上農民當然以收益較好的品種作為第一選擇。

通過梳理歷年的玉米大豆種植面積發現,玉米大豆之間有很強的連帶關係,在種植方面有很強的的競爭性,二者以此消彼長的種植模式共存,在我國2016-2020年玉米播種面積下降的同時,大豆面積發生了大幅增漲。

2016年隨著國家取消玉米的臨儲政策,玉米價格轉為市場化運行,自此往後,國家不斷採取調結構、去庫存等一系列措施。比如調減東北鐮刀灣地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同時加大對大豆的價格補貼,使得部分地區的玉米改種大豆,因為從價格及需求等情況來看,種大豆比種玉米來得更加划算。後期由於中美貿易爭端,我國緊接提出大豆振興計劃,通過提高落實種植者補貼擴大大豆播種面積。從而,出現了大豆播種面積由降反升的上漲趨勢,6年來大豆播種面積,在最低點682.74公頃上增加了303.93萬公頃,相當於2015年的近二分之一。

那到底應該種什麼?背後的選擇依據大概率以種植收益作為衡量尺度。

在東北,既有威名遐邇的黃金玉米帶,又是大豆主產區,而且種植粳稻同樣需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從品種屬性來看,大豆不耐水澇,又需要水分,不耐乾旱;而玉米對種植條件來說相對不算嚴苛,可以在多種土壤上種植,玉米需水較多,但同樣不耐乾旱,也就是說玉米大豆同屬不耐旱的品種,那麼適合玉米與大豆種植的區域即有重疊。

從種植收益上來看,大豆種植的優點在於,單價高,補貼高,種植簡單,肥料用的少,但缺點是畝產低。玉米的優點在於,單產高。大豆畝產在150-200公斤之間,而玉米的畝產在500公斤左右,以玉米2000元一噸、大豆4000元一噸計算,玉米一畝地可以獲得1000元,大豆一畝可以獲得600-800元間,加上補貼(以2019年計算),在常規情況下,玉米可以獲得1030元,而大豆可以獲得855-1055元。二者相差無幾,所以價格因素會對玉米與大豆的種植選擇產生很大的影響。

尤其在今年大豆玉米高漲的特殊情況下,玉米大豆之間的爭奪將更加緊張,甚至會擠壓的稻穀的種植面積,畢竟今年粳稻價格平平,出現了「秈強粳弱」,黑龍江提前了一個月啟動了中晚稻託市收購。

而且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在今年投機資本對糧食市場炒作明顯升溫的背景下,看似玉米大豆漲價有望增加農戶收益,有利玉米種植面積或大豆面積出現上漲,但其實在投機資本推波助瀾的背後,種植農戶可能並非是最大的受益者,反而是中間層的貿易商更甚是投機者。

長期來看,我國出現的玉米和大豆「爭地」現象,意味著中國在糧食安全方面亦面臨新的形勢及取捨。

《我國糧食中長期供需形勢與應對的政策建議》預計,到2030年我國玉米需求將超過3億噸,國內產需缺口將達到2500萬噸以上,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另外,大豆消費量也將繼續增加,屆時總需求量接近1.2億噸,進口量約在1億噸左右,我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也就是說,無論是大豆還是玉米,兩者均有較大的產需缺口,我國未來糧食品種供求失衡格局或將進一步加劇。

對於如何解決好大豆與玉米「爭地」的問題,近期印發的《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中已經明確態度,提出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必須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

溫馨提示:最新行情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拉尼娜陰影下 2021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玉米產量預測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的拉尼娜現象自11月初達到峰值以來略有減弱,但仍然接近-1.0攝氏度的臨界點。表1和表2更詳細地展示了符合我們定義的前9次拉尼娜事件中每一次的情況,以及接下來一年每個國家的平均玉米和大豆產量的趨勢偏差。具體地說,對於每一個事件,我們都給出了峰值異常溫度、峰值異常月份、峰值異常之後的作物年份以及這些作物年的產量偏離趨勢的情況。
  • 「兩增一減」玉米面臨重要轉折!明年種玉米嗎?
    、大豆輪作為主,與小麥、雜糧、雜豆等作物輪作為輔;21年新增的輪作試點地塊,必須前茬是大豆,2021年必須種植玉米,或者是小麥、馬鈴薯、漢麻;【玉米迎來重要信號「兩增一減」!】一增:增加對於玉米作物的扶持力度;自從16年開始,玉米呈現三高局面,就開啟了去庫存改革之路,要減面積、減庫存,扶持力度自然要比大豆要弱化很多,從最近幾年玉米、大豆糧補價差就能明顯感覺到。然而今年玉米供應緊缺的趨勢逐漸顯露,這就需要提升種糧老鐵種植玉米的積極性,自然少不了扶持力度的傾斜來進行吸引。
  • 小麥收割後,種豆子還是玉米呢?2020降水可能偏多
    小麥收割後,接茬種什麼大家可能已經想好了,湖北人民一般會選擇種植黃豆或者玉米。如果地少,種植芝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芝麻不好收割,如果大面積種植,玉米和大豆是比較好的選擇,那麼2020年種大豆好還是玉米好呢?
  • 2021年農民種植大豆還是種植玉米更賺錢呢?心裡沒底的來看看吧!
    2020年雖然自然災害比較頻繁,但是玉米和大豆的價格上漲卻給我們農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眼看就要2021年了,來年大豆價格是不是還是會這麼高?種植玉米是不是比大豆賺錢?這些問題都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說說,2021年種植大豆和玉米哪個更靠譜一些。
  • 南充市農科院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對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項目成果...
    近日,來到承擔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十三五」體系重點任務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南方大豆新品種培育」項目單位——南充市農科院組織召開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高產創建測產會議現場。初秋天降小雨,南充市農科院邀請省內外7名專家學者正在對「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任務——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項目成果進行現場測產驗收。
  • 生薑與玉米套種有什麼好處?需要什麼技術?
    生薑與玉米套種有什麼好處?需要什麼技術?生薑是喜陰植物,而玉米是喜陽植物,生薑與玉米種植在一起,是充分利用植物特性而採取的一種高矮植物套作間種的一種種植方式。事實上,農村人對間作套種技術掌握得十分成熟,如水稻田埂種大豆、棉花地邊種高粱、小麥地套作西瓜、紅薯地邊播種豇豆、辣椒地邊種黃瓜等。套種間作技術的應用,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作物,得以充分利用生長,讓有限的資源產生更大的效益。
  • 解讀中國糧食進口:大豆、玉米大幅度增加
    受大豆振興計劃政策帶動,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達到1.48億畝、392億斤,比上年增加825萬畝、30億斤,分別增長5.9%、8.3%。 但從2020年糧食市場的表現看,有兩大特點不能忽視: 一是糧食價格尤其是玉米價格漲幅較大; 二是飼料油料的缺口較大,導致進口的大豆增加。
  • 天氣有利於東北玉米運輸 南美降水改善大豆優良率
    綜合來看,東北地區天氣狀況有利於玉米陸路運輸,氣溫變幅有限短期內對「地趴」玉米存放不構成明顯威脅。華北地區本周降水預期減弱,河北大部、山東大部、河南中北部一帶降水預期不足10mm,氣溫水平維持在-3℃—8℃,氣象條件有利於路面積雪融化,對玉米陸地運輸形成幫助,春節前或加速玉米最後售賣和上量,對玉米價格可能形成利空效果。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一品種獲批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
  • 擴種大豆,如何破解低產低效
    連日來,記者深入到永城市、原陽縣、臨潁縣等大豆集中種植縣,實地走訪種植戶,了解大豆擴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種植戶多了,種植面積擴大了10月初,在臨潁縣杜集鎮朱集村,一眼望去,田地裡全部種的是大豆,幾乎看不到玉米的蹤影。該縣農業局局長朱慶甫說,今年,臨潁縣大豆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比去年增加10萬畝,而玉米正好比去年減少10萬畝。
  • 這些品種不要再種了!吉林53個玉米、水稻、大豆、小麥等品種退出
    、水稻、大豆、小麥等53個品種予以退出。吉林平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2玉米長單228吉審玉2002020長春市農業科學院3玉米丹2123吉審玉2002026遼寧省丹東農科院玉米所4玉米春糯5號吉審玉2002033長春市農業科學院
  • 種玉米不掙錢?套種這3種作物,產量不影響,收入翻一番
    玉米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作物,到了成熟的季節,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在南方地區,常年氣溫比較穩定,就可以種兩季玉米。春播玉米一般是在3月初就可以播種,到了6月份的時候就可以吃到玉米,而夏播品種,則要到6月底才能播種,大概9~10月份才能收穫。
  • 美國3770萬畝大豆玉米田受Derecho風暴影響損失慘重
    愛荷華大豆協會(ISA)周五在收到美國農業部風險管理局(RMA)的最新消息後報告稱,受上周一Derecho風暴影響的愛荷華州耕地面積已被上調至1400萬英畝。早期估計有1000萬英畝。最新的愛荷華州的受災總面積包括564萬英畝大豆和818萬英畝玉米。
  • 4月第3周,黑龍江三大主糧價格,玉米大豆水稻最新行情
    玉米本周我省玉米現貨行情趨穩,局部地區維持上行。日,黑龍江青岡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玉米收購價格為1849元/噸,較上周上漲3元/噸;黑龍江昊天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新玉米進廠價1832元/噸,較上周上漲30元/噸;黑龍江訥河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玉米收購價1664元/噸,與上周持平;中糧生化能源(龍江)有限公司新玉米進廠價1740元/噸,與上周持平;齊齊哈爾龍江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進廠價1780元/噸,與上周持平;黑龍江北安象嶼金谷農產有限責任公司玉米進廠價
  • 轉基因玉米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04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轉基因玉米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 一、轉基因玉米成果介紹蟲害和草害嚴重危害了玉米的產量和品質,蟲蛀玉米易受真菌侵染,產生的真菌毒素危害人畜健康,影響倉儲質量。 2008年以來,我國轉基因重大專項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研發方面,培育了瑞豐125、DBN9936、DBN9858、2A-7、CM8101和CC-2等一批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抗蟲、耐除草劑轉基因玉米。
  • 2019年小麥、水稻、玉米和大豆田雜草科學防除技術方案
    近年來,由於輕簡化栽培技術迅速推廣、農田雜草群落演替變化、雜草抗藥性水平不斷上升等原因,農田雜草危害持續加重,每年發生面積超過14億畝,且田間發生密度越來越高,嚴重威脅我國農業生產安全。為有效防控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田雜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 玉米、大豆漲出「天價」!剎車來了,要暴跌嗎?12月4日糧價
    最近一周左右的時間,市場玉米、大豆價格天天在漲,玉米賣出了近十年的新高。先說說玉米:現貨玉米中,12月4日全國平均價格達到2628元/噸,折合每斤1.314元/斤。目前,玉米、大豆價格仍處於強勢當中,但是近日的消息比較利利空,「剎車」真的來了。
  • 玉米田套種三種農作物,互補不影響產量,還有效增加了經濟收入
    玉米地是很適合進行套種的,那麼套種什麼作物不會影響產量呢?以下三種農作物,效果不錯,農民朋友可以嘗試。1、玉米套種紅薯玉米地裡可以套種紅薯,這在農村比較常見,玉米種植的行距較寬,其生長快,個高,底下閒置的土地是可以種植紅薯的。那麼套種紅薯後會不會影響玉米的產量呢?
  • 兩周內我國從美國裝運玉米、小麥、大豆等328萬噸,你怎麼理解?
    根據美國農業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4日的一周內,美國向我國裝運農產品出口的數量:小麥為6.8萬噸、玉米34.9萬噸、高粱18萬噸,以及大豆88萬噸。在朝前一周的時間,美國對我國的裝運農產品出口數量為:小麥3.15萬噸、高粱13萬噸、玉米27.2萬噸、大豆147萬噸。兩周的時間共進口了美國農產品約328萬噸,這個上漲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 海倫農場七成耕地種大豆
    在素有「優質大豆之鄉」美譽的海倫農場,擁有17.1萬畝的大豆種植面積,佔全場耕地總面積71.6%;大豆蛋白質平均含量41%以上,百粒重22克以上;通過了中國農產品安全認證體系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3項認證……海倫農場做強寒地黑土、優質高蛋白、非轉基因「品牌優勢」,走出了獨特的大豆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