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當前糧食價格上漲

2020-12-16 經濟日報

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

民以食為天,糧價穩人心穩。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之下,國際糧食市場風雲變化,國內糧食價格受到影響,從期貨市場蔓延至現貨市場,「金玉米」「金豆粕」引發投資者紛紛進入糧食市場掘金,東北地區出現搶購玉米、大豆現象,這引發了社會的焦慮與不安。確保糧價穩定,對於穩定民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在糧食收儲市場化條件下,糧食價格漲漲跌跌是市場波動的正常現象。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經貿摩擦不斷,以及蝗蟲和草地貪夜蛾肆虐等因素引發了國際市場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擔憂,推動國際糧價上漲,並傳導至國內,影響了國內糧價走勢。其次,國內政策性玉米去庫存周期基本結束,玉米供需趨於緊平衡,玉米漲價預期明顯。再次,國際國內流動性過剩,熱錢炒作糧價,對糧價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此外,國內養殖業逐步恢復帶動飼用玉米和大豆需求大幅增長。

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穀賤傷農。當前,糧價上漲是連續多年糧食價格下跌之後的恢復性上漲,既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也有利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從而帶動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另一方面,米貴傷民。糧價上漲不僅會影響低收入困難群眾的食物安全,而且會增加糧食加工企業、飼料企業、養殖企業等用糧企業的生產成本。令人擔憂的是,糧價上漲有可能會影響帶動豬肉、大蒜、生薑等其他農產品價格上漲,從「金玉米」「金豆粕」發展到「豬堅強」「蒜你狠」「姜你軍」,從而拉動CPI上漲,增加通貨膨脹管理難度。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內糧價上漲,特別是東北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國內糧食市場「兩個倒掛」問題更加嚴重。一個是國內外糧價倒掛持續,進口成本優勢明顯,大量進口玉米及替代品陸續到港。另一個是產銷區玉米價格持續倒掛,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接近華北甚至南方銷區玉米價格,近期北方港存玉米已是去年同期的3倍,逼近歷史高位。這兩個倒掛說明南方企業對北方玉米需求減少,對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需求增加。由於國內玉米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市場風險正在逐步積累,國內企業一定要理性看待當前玉米行情,做到心中有數,控制好經營風險。

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在經歷了疫情、洪災、颱風、雪災、草地貪夜蛾等一系列考驗之後再次獲得豐收,為滿足國內市場供應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雖然政策性庫存有所下降,但企業商品庫存和農戶存糧數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強了保障糧食安全的韌性。當下,國際糧食供需仍延續寬鬆格局,玉米及高粱大麥等替代品大量進口,有效填補了國內供需缺口。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結合,增強國家糧食宏觀調控能力,多措並舉綜合施策。要堅持底線思維,在全力抓好秋糧收購的同時,繼續組織好政策性糧食銷售,根據市場形勢和調控需要,及時靈活調整投放品種、數量和節奏,優化糧源安排,保障市場供應。截至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通過國家糧食交易平臺累計銷售政策性糧食超過1億噸,其中政策性玉米7000多萬噸,有效保障了市場供應。必要時,國家有關部門會加大政策性小麥和稻穀庫存投放力度,滿足飼用替代消費需求。要進一步強化預期管理,強化糧食市場預警和監測,及時主動發布糧油供求和價格等信息,穩定市場預期。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防投機商囤積居奇,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相關焦點

  • 年內多個作物糧價上漲,當需理性看待,不必過度解讀!
    今年多個作物糧價出現了上漲,而且還有著相當大的漲價幅度,比如大豆年內漲幅高達50%以上,玉米價位也有30%以上的漲幅空間;俗話說糧穩天下安,人心穩,然而今年在整體國際大格局下,糧價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尤其是關係著人們飲食的口糧,在國際風雲變幻的市場,更是成為了各個國家關注的焦點。
  • 俄羅斯糧食價格上漲,普京否認糧食危機,減少出口再成選擇
    不過,令普京沒有想到的是,在俄羅斯農業豐收的情況之下,今年俄羅斯國內的基本食品價格反倒不降反漲,其中麵粉漲幅高達12.7%,在最新的會議中,普京已經指示經濟發展部在一周之內製止食品價格上漲勢頭。◎俄羅斯2009年以來的穀物生產及出口趨勢一覽,2019年為預測數據此番俄羅斯國內糧食價格上漲,主要的原因並不是俄羅斯農產品產量下降,而是大流行帶來的俄羅斯經濟下滑。由於大流行在俄羅斯持續蔓延,今年俄羅斯失業率大幅上漲。三季度,俄羅斯人的收入下降了4.8%,為20年來之最。
  • 糧食價格上漲一元,社會上會發生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2020年糧食價格比以往有所提高,逐漸上漲。今年各地的糧食,如小麥最低保護價是1.12元/斤,已經上帳到1.32元/斤,水稻最低保護價是1.20元/斤,已經上漲了1.38元/斤。玉米收購價格由0.98元/斤,上漲到了1.35元。
  • 糧價上漲是雙刃劍 注意"兩個倒掛"問題
    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
  • 為什麼大部分農民把糧食賣了之後,糧食價格才上漲?
    每年糧價最低的時候,就是糧食剛收穫的季節。此時有三個原因「逼迫」農民賣糧:急著用錢。在農村,有很多家庭經濟上入不敷出,急等錢用。對這樣的家庭來說,不管糧價高低,都得抓緊賣糧,因為有很多地方等著用錢。有些家庭沒有存儲條件。現在農村的年輕人,把房子裝修得很漂亮,客廳,澡堂,車庫,廁所等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存放糧食的地方。
  • 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當前農民手中的餘糧不能再賣了
    現狀: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對於種植戶來說,今年玉米大豆是個高收益品種。總的來說,今年種植戶的收入都非常不錯。黑龍江、吉林很多地區已達12000元/垧,這將比去年提高50%以上,而且總體地價還有上漲的趨勢。 在如此高的地價下,明年糧食價格就非常關鍵了,如果明年達不到今年的價格,對於農戶來說就存在極大的風險。而且今年由於受災減產,無法機收,人工收割成本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今年東北玉米種植戶並沒有比往年收益多出很多。
  • 2020年中國糧食量價同增:玉米價格上漲 飼料市場缺口增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年中國糧食量價同增 :玉米價格上漲,飼料市場缺口增大「一是糧食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二是畝產有所增加。」12月10日,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某鄉鎮的一位基層農業幹部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樣解釋2020年的糧食產量增收原因。
  • 小麥價格真的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天花板」嗎
    而隨著玉米價格的持續上漲,小麥的飼用替代趨勢有所增強,有觀點認為,小麥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天花板」,玉米價格的上漲將在小麥價格水平下出現壓力。那麼玉米價格未來走勢如何?小麥真的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天花板」嗎?
  • 2020年,有3種原因帶動了糧食價格上漲,後期糧價能否延續?
    導語:2020年,有3種原因帶動了糧食價格上漲,後期糧價能否延續?2020年的下半年,糧食價格就出現了上漲,尤其是進入到10月份,在夏玉米收穫之後,在玉米的帶動下,糧價加速上漲,玉米價格更是一舉突破了每斤一元的大關,漲勢強勁。
  • 2020年下半年糧食價格上漲了,農村又能賺一筆大錢,你知道?
    最近全球多數國家都受疫情影響,經濟上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國際糧油價格也在不斷的上漲,國外很多國家都出現了物資糧油搶購一空的情況。 隨著疫情在全國其他幾個國家的爆發,全球各國紛紛開始限制或者直接禁止糧食出口,無形中給大家帶來了危機感,糧價上漲在很多人心中不是好的趨勢,因為只有缺才會漲,國內很多人也開始擔心起來,有些人更是已經開始搶購儲存糧食。那麼糧食價格全球開始上漲,國內會受影響嗎?糧油價格是否能穩住?
  • 春節前玉米價格還會上漲嗎?2020年12月玉米價格最新行情分析
    此時雖然各地的氣溫大多比較寒冷,但是東北地區的玉米市場卻十分火熱,近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目前玉米收購價格處於歷史高位,從後期看,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12月份收購價格回調可能性大。
  • 每經24點丨福州一廠房發生火災;專家:中國糧食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
    每經編輯:彭水萍1丨專家:中國糧食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難持續據證券時報網,針對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際糧價的上漲所引發的民眾對於中國糧食供給的擔心,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劉冬竹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中國糧食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難持續。
  • 2020糧食漲價嗎?2020糧食價格走勢
    人一旦沒有了糧食會怎麼樣呢?那麼我們只有挨餓了,畢竟沒有糧食之後,我國將會陷入混亂,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是不會發生的。也有消息指出近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出現,所以會導致我國的糧食價格上漲,究竟會不會呢?目前2020年糧食漲價分析商務部回應了。
  • 塞勒的趣味經濟學: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不理性
    經濟學家總是被批評思考過於理性,假定人類的思考和行動猶如機器般精準無誤。每一個剛踏入經濟學領域的學子,在微觀經濟學的第一課,必定都會聽到老師反覆強調:人是理性的。儘管這一假設與豐富多彩的人性有著明顯出入,但對理性人假設的膜拜以及對理論模型簡潔性的追求,主流經濟學一直以一種唯我獨尊的姿態無視各種挑戰。
  • 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再起 國內三大主糧後市如何?
    來源:中糧期貨研究中心作者: 張大龍 摘要糧食安全問題再起,越南限制出口大米政策引發市場恐慌情緒,是否會發生07-08年的糧食危機。通過全球、中國三大穀物的供需結構和國別佔比情況進行分析,我們認為此次市場對糧食問題的擔憂更應理性、客觀看待,我國穀物庫存充裕、米麵無憂。此外,草地貪夜蛾是否在夏季在國內蔓延,也值得關注,但整體可防可控。近期糧食話題引得市場關注,3月25日越南政府聲明將禁止籤署任何新的大米出口合同,但一周後口徑反轉。
  • 解讀|全球疫情下的中國糧食保障:產量豐庫存足,不必囤積
    3月2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託雷羅·庫倫(Maximo Torero Cullen)在接受採訪時曾指出,各國政府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能會引發全球糧食短缺。面對國際糧價上漲、境外國家「囤糧」的局面,國內不少民眾也開始擔心自己的糧食夠不夠吃、要不要囤。
  • 山東柏翔:當前甲醇合約的深度剖析
    看到很多人都在用各式各樣的理由解釋甲醇的漲跌,有些分析不敢苟同,拋開自己的持倉,回到理性,不帶偏見的對01跟05合約做個剖析。  01合約,走到今天,其實相對多頭是比較有利的,首先目前的價格,現貨倉單欲望不足,而且對於散戶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如果有大資金想多逼空,真的會擠掉不少空頭虛盤。
  • 生豬期貨即將掛牌上市 9月合約價格或遠低於當前現貨價格
    據日前大商所公布的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生豬期貨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LH2109、LH2111、LH2201三個合約,但掛牌基準價格還尚未發布。根據上市安排,需要提醒交易者的是,目前生豬期貨交易的最近合約是9月合約、也即市場交易的是9月的價格,而非當前市場價格,其後是今年11月和明年1月份的市場價格。市場如何看待今年9月的生豬價格?
  • 今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價格為何與產量齊飛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處副處長劉喆對記者表示:「9月份玉米的開秤價格為1.05-1.07元/斤,11月上旬階段性小幅回調後,市場價格持續走高並保持高位運行。目前主流收購價格為1.20-1.25元/斤,較開秤價格上漲0.15-0.19元/斤,同比去年上漲0.35-0.39元/斤。」今年走高的糧食價格也讓不少農民出現惜售心理。
  • 農產品總體價格小幅上漲 玉米市場看漲預期增強
    「豬肉價格在春節前受需求拉動可能小幅震蕩上升,家禽價格不會出現明顯上漲,水產品價格穩中偏弱,後期口糧總體價格將繼續以穩為主。」,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舉行發布會,對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作出總體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