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拉過頭小心韌帶被拉松,還讓關節受傷!

2020-12-23 健身Girl

過去的觀念裡,大眾總認為筋拉得越開就能身體越軟越好,但是,這真的是好事嗎?正確的拉筋可以消除緊繃肌肉、改善水腫、促進血液循環、舒展壓力,但是首先你需要了解什麼是拉筋,以及拉筋時需要注意的事情,才可以讓你免於受傷且改善身體狀況。

拉筋的定義為,放鬆肌肉與拉長肌腱

是否在就學時上體育課開始前,老師們總是會先帶大家拉筋,或是當自己覺得全身緊繃時就會很自然地認為該拉筋或是伸展一下,但究竟什麼是「筋」?其實「筋」是由肌肉以及肌腱所組成,然而肌肉的功能是收縮產生力量,這些力量會透過肌肉的末端肌腱傳遞到骨頭,在經過長時間的收縮以及力量的傳遞,肌腱容易變短、硬,肌肉則會開始變緊繃,此時透過拉筋同時拉長延伸肌腱、放鬆軟化肌肉,來幫助身體放鬆。

過度拉筋降低運動表現

肌肉以及肌腱組成的筋,是為了發出力量並產生動作,若是筋拉得太長,肌肉收縮的距離就會增加,同時也會造成肌肉和肌腱太柔軟,要產生相同的動作相對就會比較費力,此時會導致肌肉力量降低,產生力量的速度會變慢且敏捷度也會變差。

因此,對需要最大肌力或者爆發力的運動項目來說,運動表現反而會變差,像是短跑選手的小腿肌肉通常都不會太柔軟。肌肉以及肌腱會協助韌帶一起穩定關節,如果把筋拉得太長太松,就無法提供約束的力量,此時就會讓關節變得不穩定,並且提高扭傷的風險,以及造成運動傷害。

因此筋並非拉得越長越好,要讓筋保有適度的彈性,幫助肌肉有效率的傳遞力量且能保護好關節,這樣才是正確的拉筋伸展。

正確拉筋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適度的拉筋可以減緩運動帶來的酸痛與不適感,同時可以避免肌肉緊繃、改善血液循環,但拉筋時需要注意:

1 拉筋時間切勿過長:拉筋屬於和緩的運動,若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肌肉疲憊、拉傷。每個動作伸展約10~30秒即可,接著換邊,左右兩邊各做5~10次。

2 自己拉筋最安全:其實自己拉筋就可以達到伸展的效果,若是讓他人輔助,反而容易拉傷。

3 痛不代表效果較佳:許多人誤以為一定要感覺到「痛」才是有拉到筋,但其實疼痛是過度伸展的表現。每次只需要拉到肌肉有點緊繃、有點酸,快接近痛的程度即可。

4 危險動作要注意:前彎及後仰因為會壓迫到脊椎、椎間盤、造成壓力,都不是理想的拉筋動作,若有椎間盤突出更需要避免。

5 正常呼吸,不要憋氣:在拉筋時,動作及呼吸需要緩慢深長,藉由深長的吐氣,可幫助肌肉多伸展一些。

相關焦點

  • 拉韌帶和拉伸肌肉(拉筋)
    但是不代表人人都需要拉開韌帶,韌帶拉開之後的問題是關節穩定性降低,容易受傷,如果沒有特別運動項目需要拉開韌帶基本上是豪無益處的。所以體操這類運動也必須要有很好的相對力量來彌補韌帶拉松之後喪失的穩定性。要保持韌帶健康,就是提高肌肉力量來提高關節的穩定性,之後就是做正確動作,避免關節負荷過大傷及韌帶。
  • 拉筋方法,拉筋就是拉韌帶,中醫經絡拍打拉筋,駱駝式,運動養生
    我自己個人理解筋指的不是韌帶或肌腱,正如上面很多回答,韌帶是連接骨與骨的緻密的結締組織,作用是固定關節,彈性極差,一般基本沒可能拉伸到韌帶,難道每天把每個關節兩邊的骨頭都向兩邊拽?更重要的是韌帶的恢復能力也是極差,一旦出現韌帶拉傷要自然恢復至少也要三四個月,要是韌帶撕裂那更是不手術別想好了,古人應該沒那麼傻天天拉這玩意玩還說能延年益壽。
  • 拉筋看似簡單講究卻很大 不當反受傷
    自查一下以下症狀:1.頸緊痛;2.腰強直痛;3.不能彎腰;4.背緊痛;5.腿痛及麻痺;6.不能蹲下;7.長短腿;8.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9.步法開展不大,密步行走;10.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11.大腿既不能抬舉亦不能橫展;12.身體不靈活;13.肌肉收縮/萎縮;14.手不能伸屈(手筋縮短);15.手、腳、肘、膝活動不順。
  • 拉韌帶前的熱身很重要 了解清楚這些要領避免受傷
    拉韌帶就是通過各種伸展關節的動作,將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拉松,以增加關節活動的靈活度,有預防運動傷害的作用。不過,拉韌帶之前也是需要熱身的,以免受傷。在鍛鍊身體或者進行運動比賽之前,我們都是要先進行熱身的,這樣可以讓身體放鬆,它的作用不是讓我們的肌肉舒展開,而是為了減少肌肉受傷的機會。喜歡運動的朋友都知道熱身的重要性,但是許多人仍然不知道怎麼熱身。今天,我們將討論一下關於拉韌帶的熱身方法。
  • 拉筋拉開了走路帶風,不會輕易受傷的快感
    拉筋拉的是什麼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韌帶,因為韌帶本身沒有多大的彈性,拉鬆了恢復不回來了,而且韌帶其中一個作用就是固定關節,所以韌帶鬆了,我們的關節更容易損傷,有些體操運動員舞蹈運動員為了完成高難度的動作,確實需要把韌帶拉松,但是普通人真的沒必要過度拉伸韌帶
  • 好的舞者必須瘋狂拉筋
    一般來說,<過度拉筋>是指拉筋的時候已經拉到超過該關節的物理性關節活動度範圍,例如劈腿的時候兩腳髖關節角度最開即是180度,一旦過度拉筋,就是超過這個180度的範圍,這個時候拉筋拉到的組織就會嚴重扯到韌帶組織
  • 韌帶是筋嗎?為啥總說拉拉韌帶?
    拉筋是大家在進行運動前,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也存在有拉伸韌帶的說法,究竟韌帶和筋是一樣的嗎?拉韌帶就是拉筋嗎?筋和韌帶其實完全不屬於一個概念,一般來講,筋大多是中醫的概念,中醫認為人體有485道大筋,這是古人對人體解剖知識缺乏的認識,實際上,筋包括了現代醫學的肌肉、肌腱、韌帶等。筋在西醫學上的指的是肌腱和韌帶。韌帶屬於緻密的結締組織。
  • 運動前熱身就是拉韌帶,放鬆韌帶的好處讓人眼前一亮
    將韌帶拉開,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柔韌性。拉韌帶一般是使用驚壓發。保持一個極限的姿勢半分鐘後休息一小會,然後重複該動作多吃。其實,要求保持半分鐘是有原因的。如果超過30秒,則有可能會導致出現反向的肌肉損傷。平時空閒時間還可以擱下腿、伸展手腳、站馬步、手指爬牆、下蹲等,這些都能起到拉韌帶的效果。
  • 「錯誤的運動」拉筋——拉的越多!損傷越多
    拉筋我們指的是,在一個極端的關節活動角度,利用自身體重或者他人重量,對關節實施拉伸,並且往往持續60s以上,有的可以達到五分鐘、十分鐘甚至三十分鐘以上這樣的一個動作,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極其有損害的,因為在關節活動度末端我們在牽拉的是身體之中緻密結締組織
  • 瑜伽拉伸怎麼拉才不會受傷?
    「韌帶拉傷」。 拉筋拉筋,常常有人將這個「筋」誤以為是韌帶,以為拉伸拉的就是韌帶。 其實韌帶本身是沒有彈性的,就像是綁在兩根木頭上的繩子,它的作用在於連接骨骼,支撐關節,維護關節穩固等等。
  • 韌帶拉伸好不好?影響大嗎?結果來了,結局好的讓你出乎意料!
    韌帶的拉伸運動,一般是針對女性。進行韌帶的拉伸,可以幫助女性朋友增加身體的柔韌性,增加關節活動度,從而減少出現損傷的可能。俗話說:筋長一寸壽長十年,因此適當地做韌帶拉伸是有好處的。從現代醫學角度醫生們普遍認為韌帶的訓練是可以訓練柔韌性,增強體質,增強活動性。而且我們還可以從多維度去分析拉伸韌帶所帶來的好處。就拿運動的角度講,拉伸韌帶可以使關節活動範圍變廣,運動時不容易受傷。還可以從生活角度來說就是常拉伸韌帶會增加柔韌性,也是緊張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
  • 韌帶是什麼?韌帶鬆弛沒有彈性是正常的嗎?
    韌帶鬆弛是非常不好的事情,目前除了手術可以讓韌帶變緊,再就是通過鍛鍊肌肉來穩定我們的關節,沒什麼別的好辦法!韌帶是什麼?對不住,沒有科普下韌帶,先寫上韌帶鬆弛的壞處,韌帶並不是想像中有彈性的,基本上你可以把它想成和布一樣,幾乎是沒有彈性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來穩定我們的關節,拮抗我們有的動作會導致關節超出正常範圍。拉筋是什麼?
  • 拉筋真的有這麼神奇?
    拉筋,是近來流行的一種養生新法。在很多微博、微信裡,常有「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說法。那麼,「拉筋延壽」真的有這樣神奇的功效嗎?「筋與脈並為系」,經筋系統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外在連屬體系,以經絡命名,共十二條,主要循行於人體四肢和體表,也稱為「十二經筋」。十二經筋具有聯絡四肢關節、維絡周身、主司運動的功能,故認為筋與脈、肉、皮、骨共為五體,為肝臟所主,氣血所養。「肝主筋」主要是指骨骼肌的運動功能,是一個完整的運動系統,表明「肝」對「筋」運動有控制和調節作用。
  • 全身拉筋3D圖解,想拉哪條筋,6個動作給你分解
    針對趙玉芳的故事,北京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骨科主任王慶甫說,抻筋就是俗稱的拉筋。抻筋通過對肌肉、骨骼,關節的抻拉作用,不僅使筋的喜柔惡剛的特性得到很好的發揮,同時還能對經絡運行的功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說了那麼久,那到底什麼才是」筋「呢?
  • 當心這樣的拉筋更要命……
    來源丨科普中國作者丨李東亞審稿|馮甜俗話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拉筋太常見了,跑步前要拉筋,健身要拉筋,就連公園裡鍛鍊的老年人,拉起筋來都比年輕人靈活……網上的拉筋攻略也不少,從背拉、腿拉,到全身拉,都說腰不酸背不疼,就連身體也不僵硬了。
  • 拉筋不拉筋的區別是什麼?筋長一寸,壽長十年!
    是否認真做了拉筋舒展運動?大部分人都說沒有做熱身運動,只是隨便動動手腳、揮揮手臂,幾分鐘了事,其實這已經算不錯了。很多人根本沒有做熱身運動。而運動員在比賽前早已做好一切必須的關節、肌肉、筋腱等熱身運動,到了運動場只是再松一松。第三,有些運動動作過於單調重複,某些部位頻繁運動,而其它部位不能平衡,比如高爾夫、網球;另外,遊泳時如果水溫太低,也容易引起筋縮。
  • 膝蓋前叉韌帶斷了還跑了18次全馬?關節不穩後果很嚴重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周潔瑩通訊員孫健、陳曉霖)45歲的趙先生3年來跑了18次全馬拉松,竟然一直沒有發現自己早在20年前一次打球受傷後,左膝蓋前叉韌帶就已經斷了。直到去年,雙腿一粗一細,膝蓋還出現疼痛,才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得到確診。
  • 保護膝蓋的秘訣與拉筋大全,做到運動不傷身!
    若是到健身房用器材訓練,那可千萬要小心,學會調整器材的高度符合自己的身高,並選擇適當的重量,若有困難,可能還是要向教練請教,別在完全沒概念時自行調整,萬一承受不住重量可是會有關節脫臼、骨折等風險的。如果你是自己在家做運動,做的過程之中常覺得膝蓋痛,那就不太對,最好要先尋求醫生、治療師的建議,確定自己的狀況適合哪些運動選擇,再開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