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學習別老怪神獸心理有問題

2020-12-22 遇見吾桐

不知道你家神獸開學了嗎?

反正最近好多家長詢問我自家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在家不好好上網課,作業老是拖拖拉拉的是不是心理問題,怎麼做能夠改善一下。

可憐天下父母心呀,一不小心就讓心理問題背鍋呀!

我鄭重其事的告訴這些家長這個很難下定論,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的外在表現都有可能是有醫學的基礎的就是我們身體的器質造成的,咱不是專業醫學人士不能下結論。

大家看有幾家神獸不這樣呢?這個問題其實是很普遍很正常的。

但是孩子的行為表現有可能是有心理的原因造成的,我們來看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

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在趨利避害。

這個怎麼說?如果說家長過分的關注於孩子的成績排名,對於孩子來說,我努力學了可能考的不好,但是家長只看成績沒有看到我的努力。那麼我學習還有什麼勁兒呢?對吧。孩子就會表現出不學了或者是拖拉作業反正都是懲罰。

這就像我們努力的去做工作了但是沒有得到上司的認可。我們就會感到很不值得,接下來要麼奮發圖強要麼工作就會拖拉。我們大人還可以一分為二的看下問題,可是孩子不會呀!

那麼我們怎麼去做?

第一, 我們要做的就是正向的積極引導,不要去評價指責孩子的學習。

我們要知道,當我們回到家的時候,其實孩子本質上是很希望和父母在一起的,他希望的是一個情感的交流,他希望的是一個關係的親近,而不是冷冰冰帶著情緒的一種批評指責。

那麼我們呢,在以後的生活中就不要過分的關注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我們可以看到他表現好的時候給予他鼓勵。父母是希望孩子現在迫於高壓努力學,還是希望孩子在初中、高中、大學可以發力呢?小學的學習在孩子大了看三兩眼便會,可高年紀的學習懈怠一下便很難跟得上了。

多一塊和孩子做做遊戲可能比強調孩子的成績要好的多,現在補足孩子的需求,將來他會成長給你看。

第二, 明確的告訴孩子學習是孩子的事,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他表現不好好學習作業拖拉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他一個事實,如果你這樣做作業的話,可能明天就沒法按時交作業了。你想一想怎麼去應對老師,你是現在寫作業呢,還是接受老師有可能的懲罰呢。還有怎麼對待同學們的的眼光呢,你自己做決定吧。有時候父母是可以向孩子表露自己的期望,但不要有太大的指責,比如:孩子,作為父母我希望你以後過的開心快樂,有時候我們說你不是怪你學習成績不好而是擔心你在以後能否通過學習獲得知識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第三, 相當重要的一個,父母要做好一個學習的榜樣。

當父母整天抱著手機,卻要求孩子努力上進無異於痴人說夢呀!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權威,我們需要通過自身的表現來向孩子展示一個好的榜樣以及通過努力學習和正確的態度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願你和你家神獸成為並肩作戰的朋友!!!

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居家學習效果好,心理建設不可少
    全國各省市中小學線上學科教學陸續開展,2020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的消息公布……如何讓孩子更好地居家學習成為了家長們亟需解決的問題。在西城法院民二庭,不僅化解家事糾紛的審判能手雲集,更有著一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法官隊伍。
  • vimfun偉凡心理:孩子厭學的四大心理問題
    學習成績和人際交往是孩子產生厭學的主要原因。vimfun偉凡心理首席心理專家王鬱婷,經過多年的案例分析;為家長朋友指出了四點厭學原因,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vimfun偉凡心理,懂你,更溫暖你。厭學問題心理分析:1.學習成績不好,面對老師和家長的壓力和同學鄙視,產生懼怕心理。2.人際關係不好,同學關係差感覺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噁心理。3.學習動機不對,有的同學覺得是為報答父母讀書,對學習沒興趣。
  • 孩子網上上課父母要崩潰,你有多少修為,能對付家裡的神獸?
    相反一個朋友也是低學歷的,只讀到四年級,有次她說到孩子,我都希望他們好好讀書,現在小孩能有九年義務教育,真的好幸運,不比我以前只讀幾年書,家裡兄弟姐妹多吃飯都成問題,哪有錢上學,所以我知道沒上過學的苦,經常教導孩子們要好好的學習,懂得會教,不懂的要找答案來講解,眼神中流露出一種無奈可惜的表情。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這時候,孩子的問題繼發性獲益,很可能被繼續保留,甚至變得更糟糕,或者慢性化。此時,家庭陷入一個「死局」:妥協,問題獲益,問題會繼續;不妥協,衝突會持續,問題加重。當然,也有的父母會這樣思考:「我們家雖然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比很多家庭強太多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出問題,我們家的孩子卻出了心理問題呢?」
  • 開學前,「神獸」為何「頓悟」人生?心理專家來...
    浙大一院精神衛生科中級心理治療師胡嬋嬋表示,人在遭遇情緒問題時,會採用一些心理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迴避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比如月月在學校裡被同學朋友孤立,她不開心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現實,家裡的舒適更讓她決定逃避現實。但是這種迴避其實會強化個體的焦慮和情緒壓力,容易造成惡性循環,造成較為嚴重的心理疾病。還好吳女士及時發現問題帶著月月進行了科學的心理疏導。
  • 西安孩子心理諮詢 聖心安諾心理諮詢 關注心理健康 提高學習成績...
    很多老師、家長只是一味地強調要孩子努力,讓孩子上補習班,殊不知,孩子的情緒、同伴支持,孩子的自尊,家庭的環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聖心安諾心理諮詢師為您解答,影響孩子成長和學習成績的,不只是努力和智力,還有情緒、習慣等其他因素。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一旦孩子脫離校園,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引起重視而未重視的。
  • 把神獸變天使?——智慧的你可以的!
    很多家長開始犯了難,這天天面對「神獸們」這一天得崩潰幾次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網絡上的消息,一個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崩潰了,竟然選擇跳河。看到那則消息和視頻,我心裡震驚不已。孩子是自己親生,怎麼輔導個作業就崩潰到極點了呢?
  • 「寶貝」為何變「神獸」?「神獸」是怎麼產生的?
    近些年有很多家長把孩子稱作「神獸」,放假了是「神獸出籠」,開學了是「神獸歸籠」。為什麼要把孩子稱作「神獸」呢?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在一家之中被置於最重要的位置,而他們又是網絡原住民一代,有些方面比家長懂得還多,他們比以前更聰明,更成熟,在家長眼裡,管好他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和他們鬥智鬥勇,於是就有了「神獸」之說。
  • 有愛也要處心積慮?一愛二敬三平等,專家給神獸來個心理透視圖
    於晶老師同是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雙協會認證督導師。於:主持人好!各位家長朋友們好!很高興能夠跟大家分享科學教育理念及一些成功的案例。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夠讓家長更了解我們的孩子,現在的神獸。就以學習的事情為例吧,很多家長也學過類似正面管教啊、不能訓斥孩子的理論知識,我相信大部分家長也是接受這樣的觀點,畢竟訓斥孩子之後,我們也很心疼,有種無奈的感覺。但是孩子有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了,就是不聽話,耐下心來說一遍不聽,說兩遍不聽,非得等到家長發火才動起來,這是為什麼呢。於:首先應該肯定的是各位家長對於孩子的關心和關懷。
  • 「神獸」歸籠,市精神衛生中心給你的心理攻略二:相處篇
    「神獸」們陸續返校啦家長和老師們怎麼幫助孩子們應對心裡困惑幫助孩子調整好狀態,回到「正軌」呢?遂寧市民康醫院心理諮詢師李鳳幫你一一解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返校後,與老師溝通出現問題怎麼辦?  「超長假期」終於結束了,回到學校,對於跟老師溝通不暢的兒童青少年,又要面對跟老師相處的問題。
  • 愛學習的心理神獸——頓悟的大猩猩
    學習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一千多年以後 一位心理學宗師級的人物—— 苛勒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 他根據自己的研究實驗 提出了頓悟學習理論
  • 孩子做事不上進?「激將法」成父母首選,別忽視孩子「心理創傷」
    當父母得知這樣的消息之後,想必都非常失望吧,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應該明白,而孩子一直處於這種不求上進的狀態,也讓父母十分擔憂。那麼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為父母該怎樣解決呢?前幾天去一個親戚家做客,沒想到剛到家有一個阿姨就開始向我吐苦水,說來說去都是自家孩子的事情,她家孩子現在已經十歲了,在上五年級,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好好學習,好好奮鬥的想法。
  • 孩子平時活像小神獸,可公開場合總是膽怯,怎麼回事?附建議
    一位網友問說,為什麼我的孩子平時活潑開朗,活像小神獸,怎麼到了公開場合總是掉鏈子?老師叫他朗讀文章,他聲音小得像蚊子;親戚朋友來了,叫他背一首詩歌,他半天說不出一個字。很多家長可能也遇到過類似情況,不禁大呼到底怎麼回事?今天我們一起看一下造成這種情況的3個主要原因。
  • 孩子啃指甲可能是心理問題,父母千萬別忽視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一旦有一點疏忽,他們就很可能養成一些壞的習慣,比如說啃指甲,吃手,這些行為可能是每一個小孩子都會有的,但是有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壞習慣就能夠慢慢的被改掉,但也有一些孩子直到成年之後這些習慣也依然保持著。其實啃指甲這個行為並不僅僅只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很有可能也暗示這孩子心理方面的一些問題。
  • 心理醫生: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快樂了?
    據2019年《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近十萬的未成年人死於自殺;平均每分鐘就有2個人失去自己的生命,8個自殺未遂。 物質生活富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現在的孩子們為什麼不快樂了? 學習壓力,家長的焦慮全部轉移給了孩子 當前,學習成績幾乎成了評價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
  • 為什麼要讓孩子多運動?李玫瑾教授:能減少孩子的心理問題
    運動對孩子身體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能讓孩子更強壯,也能讓孩子在基因確定的基礎上長得更高一些,能讓孩子健康少生病……但是,運動不光是對孩子的身體有大的幫助,對孩子的心理、品質和大腦發育,都有強大的促進作用。
  • 9歲女孩跳樓留十字遺書,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
    5月6日下午,西安的9歲女孩因不堪學習重壓,從十五樓一躍而下,還沒來得及體驗人生的美好,就匆匆告別了這個世界。房間的書桌上放著她攤開的作業本,一切還如往常一樣,女孩留下的十字遺書,字字扎心,充滿否定與自責。「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
  • 孩子不愛坐馬桶?和心理有關,也關乎生理問題,智慧媽媽這樣做
    有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如廁了,可是仍然拒絕坐在馬桶上,1歲多點的孩子喜歡蹲著拉,再大點的喜歡拉在紙尿褲裡,總之就是不愛坐馬桶。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該如何解決呢?遇到這個問題別焦慮,來學習一下。案例:2歲娃喜歡站著拉在紙尿褲裡,堅決不坐馬桶說起孩子如廁的事,墨墨媽一臉無奈,她兒子在1歲半左右就有自主排便意識了,尤其是拉臭臭之前,都會拽著自己的褲子做出明顯的示意。可他就是不喜歡坐馬桶,如今已經2歲了,小便能在座便器裡解決,大便可就奇葩了。
  • 孩子要不要學樂器?不吼不罵,讓孩子輕鬆成為音樂小神獸!
    不博眼球,只分享有價值的信息。有孩子就關注,幫你省掉大筆時間和培訓費!不是娛樂文章,沒有噱頭和搞笑。請耐心往下讀。畢竟孩子是你親生的!親生的!開篇劃重點:每一個音樂小神獸的背後都是父母大量時間的陪伴和堅持,換句話說,樂器的學習,父母不能堅持下來,孩子就不可能堅持下來。所以學之前,不要問孩子,問問你自己能不能堅持。
  • 3歲以上的孩子還愛啃手指?別再不當回事,預示心理出現了問題
    某次我的好朋友數學考了99分,結果被他拽著手心重重打了兩拍子,一個女生差點沒被當場打哭,因為他覺得這一分不該扣。別看我同桌的父親是數學老師,那一點兒特殊待遇也沒有。要說有,那絕對是更嚴格、更魔鬼。孩子在嬰兒時期,大多都會經歷一個吮手指頭、啃腳丫子的時期。這個時期,又被稱之為「口欲期」。不過隨著他慢慢長大,大約兩歲左右就不會出現啃手指頭的情況了。如果孩子到了三歲還在啃手指頭,那大概率都不是因為口欲期還沒過去,而是心理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