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也要處心積慮?一愛二敬三平等,專家給神獸來個心理透視圖

2020-12-14 智慧生活之朱丹說

朱丹: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於晶老師來到我們的直播間,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於晶老師。於晶老師是原遼寧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國團體沙盤技術的創始人。婚姻與家庭關係專家、教育專家。於晶老師同是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雙協會認證督導師。

於:主持人好!各位家長朋友們好!很高興能夠跟大家分享科學教育理念及一些成功的案例。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夠讓家長更了解我們的孩子,現在的神獸。

#親子溝通#

一、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主持人:於老師,作為家長,可能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有的時候被孩子的學習壓著,家長也十分焦慮。就以學習的事情為例吧,很多家長也學過類似正面管教啊、不能訓斥孩子的理論知識,我相信大部分家長也是接受這樣的觀點,畢竟訓斥孩子之後,我們也很心疼,有種無奈的感覺。但是孩子有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了,就是不聽話,耐下心來說一遍不聽,說兩遍不聽,非得等到家長發火才動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於:首先應該肯定的是各位家長對於孩子的關心和關懷。現在父母再加上雙方的老人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想想一個小小孩子承受了多大的壓力,而他們自身的可以控制的資源又是非常有限的,只能通過反對家長提的要求還主張自己的權利。另外,孩子有時候通過說不,來建立對於邊界的認識。看看家長在多大的範圍當中能夠保護自己。

孩子有孩子的節奏,他前面的事情沒有做完,家長生生地打斷讓他去做另一件事情,哪怕是寫作業,你說誰正確呢?

二、老子對也是對、錯也是對的觀念

主持人:聽了於老師的分析,我大概理解了孩子為什麼有的時候不聽話了,可是,孩子有些正確的觀念還沒有樹立起來,我們作為家長的有責任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通俗點說,家長吃過的鹽都比孩子吃過的飯多,經驗豐富,用我們的觀念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避免孩子走彎路,這也是對孩子愛的一種表現,家長有什麼錯呢?

於:這當然也是不行的。首先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與父母不是一種人,更不是一個人。父母成長的世界與現在孩子成長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是經驗的社會,現在是只要你想知道,甚至於學齡前兒童,對著百度說小度小度,他什麼都知道了。父母已經不可能用你的經驗讓他信服了。

三、解碼孩子的語言

主持人:現在的家長還是很願意學習的,也儘自己的可能花時間花精力去陪孩子,只是我們很多時候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我們需要怎麼去解碼孩子語言背後的信息呢?

於:孩子首先要的是愛,不帶條件的愛。不帶你怎麼怎麼樣,我就怎麼怎麼樣的愛。那不是愛,那是交換和利用孩子對於家長的愛和依附。孩子對於家長的愛是無條件的,想想小的時候孩子的對你的期待,不管對孩子發了什麼脾氣,孩子總是能夠原諒父母,那才是無條件的愛。在這一點上,孩子是我們的老師。

第二 ,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節奏,尊重他的喜好,尊重他慢慢的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完。他們就是小啊,哪怕15歲,比起家長35歲45歲,是不是小很多很多,不能因為他的你的孩子,就貶低他付出的努力,這一點家長要注意。現在的孩子的自我意識比30年前的人高多了,他們會不斷地通過小事確認自己的價值感。

所以,家長要用真誠和欣賞的心態和孩子交流。不是盲目的表揚你真聰明,你太棒了,你是要看到孩子在一件事上付出的努力。仔細觀察,你就會看到孩子自己為成長做的努力,也會油然而生對於生他養他的幸福感。

四、結語

主持人:感謝於老師今天的分享,看來在家庭教育當中,僅僅一個溝通的問題就非常值得耐心的學習,家長可以說是一門職業,我們在工作當中,對於工作崗位的理解、認同、鑽研能夠成就我們的事業,作為家長,同樣需要加強對家長角色的理解、認同和鑽研,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那麼我們家長還有需要學習的呢?

於:主持人說得非常有道理,把家長是職業這一比如非常的恰當,有人說過,沒成為家長之前學習教育,才是學習,成為家長之後再學習教育,其實是在補課,我們眼中很多孩子身上所謂的毛病,大部分都是因為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的能力不足,而給孩子養成了所謂的毛病,孩子是我們的鏡子。

主持人:再次感謝於老師的分享,通過今天的聊天,不知道在收看直播的家長朋友們的感受如何,同樣作為母親的我,想重新定義一下家長的態度和立場,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我想是事業上的成就所不能比的,希望還有機會跟於老師聊聊關於家庭教育的其他話題,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討論就到這,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們的觀看,再見!

相關焦點

  • 我要自由!開學前,「神獸」為何「頓悟」人生?心理專家來...
    吳女士開導月月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目光,月月似懂非懂,表示自己要思考下人生。 「爸媽,我打算不上學了,我要去追求更自由的人生。」臨近開學,月月卻要打「退堂鼓」——不去上學了,她要退學從事文藝工作,當一名自由作家,並把寒假期間在網絡上連載的科幻小說拿給父母看,「已經有十幾個粉絲在關注我的小說了,我可以在家自由寫作。」
  • 「神獸」下周一複課,超長假期症候群怎麼破?專家:建心理緩衝期
    經歷了超級悠長的假期後,下周一終於要開學了,「小神獸」走進校門,家長都很興奮,然而一些孩子在複課之前出現了焦慮、焦躁等情緒。對此,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專家建議,孩子可以跟家長和老師聊聊自己的學習計劃,探討如何高效應對之後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建立「心理緩衝期」,消減煩躁與緊張感。
  • 會做EXCEL「數據透視圖」,感覺瞬間洋氣了,快來學一下
    相較於EXCEL「數據透視表」,EXCEL「數據透視圖」可以幫助您從全局角度出發,更加直觀的把控大批量數據的變化規律和趨勢。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很洋氣啊,其實具體實施起來也是很容易的,下面我們舉幾個小實例來看一看吧!!!
  • 「神獸之家」的——訛獸:引導技巧篇
    本周討論熱點一:為什麼需要用童話把小神獸「哄大」?本周討論熱點二:如何對青春期的小神獸「言東而西」?一、為什麼需要用童話把小神獸「哄大」?有家庭教育經驗認為「結合童話寓意,引導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單純說理要深刻」。兒童時期,由於認知的局限,理解能力有限,父母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童話寓意成為常用方法之一。童話是一種比較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題材,它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和需要,通過豐富的幻想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鮮明的形象,用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和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反映現實生活,抑惡揚善,容易被兒童所理解與接受。
  • 心理專家: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常會有3種表現,父母切莫忽視
    本期話題:「心理專家: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常會有3種表現,父母切莫忽視!」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不要放過,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細節和問題。心理專家指出,如果說孩子有以下三種特徵的話,說明父母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 古裝仙俠劇中,有哪些男二讓人又愛又恨,觀眾眼裡絲毫不輸男一?
    然而,許多古裝仙俠劇中,幾乎都有一個與男主角持對立態度的男二號,他們的戲份往往也非常多,他們與男一號之間的各種交鋒,常常成為劇中加深故事情節的主動力,讓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熱議不停。正因為如此,很多仙俠劇中的男二號幾乎都是以反派形象出鏡,但卻往往都顏值不輸男一號,一部劇下來,他們也會俘獲不少粉絲,讓觀眾們對他們既愛又恨,最終被俘獲。
  • 「神獸之家」的狸力——性教育篇
    他認為此階段兒童的興趣在於生殖器,喜歡撫摸或顯露生殖器並有性慾幻想。從這個時候起,即應該對孩子進行系統性教育。2008年,教育部在關於印發《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健康教育具體目標的基本內容:「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五個領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
  • 「神獸」歸籠,市精神衛生中心給你的心理攻略二:相處篇
    「神獸」們陸續返校啦家長和老師們怎麼幫助孩子們應對心裡困惑幫助孩子調整好狀態,回到「正軌」呢?遂寧市民康醫院心理諮詢師李鳳幫你一一解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換個時間和地點,再與老師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駕馭情緒。當與老師溝通不良時,要學會覺察自己。不隨意發脾氣、頂嘴,避免不小心說出或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想動怒時,學會立即叫停,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以離開現場或轉移汪息力去做別的事情,比如洗把臉。也可以做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 把脈婚外情:男人出軌的十種心理,無關性與愛,女人要知道
    比如,面對男人的婚內出軌,很多女士就大感困惑:自己的家庭幸福、孩子可愛、夫妻感情也一直很好,老公為什麼要出軌呢?是自己的魅力不夠嗎?自己要身材有身材、要模樣有模樣、要收入有收入,老公怎麼就不想好好過日子,非要鬼迷心竅地去找外面的女人?其實,男人出軌的原因有很多,而且通常與婚姻和愛情無關。
  • 男人「偷偷愛著你」的10個信號,遇到了,要珍惜!
    ,不擅長表達的男人只能依靠自己的行動來體現了,而他們也會向深愛著的女人發出「愛的信號」。因為他時刻關注著你,時不時就瞄上微信幾眼,看你今天做了什麼,有沒有發動態。男人總想當第一個,那是因為男人不想讓自己的愛遲到。
  • 「神獸」要「回籠」,複課厭學怎麼辦?專家有妙招!
    「神獸」要「回籠」,複課厭學怎麼辦?專家有妙招!
  • 總愛「咬指甲」對孩子有影響嗎?專家:長大後多半要面臨3種結局
    宋茜出席活動時也總愛咬手指甲,她是為數不多的性感與清純並存的女明星,很多人都喜歡她,看她咬指甲的樣子就像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很讓人有保護欲。還有迪麗熱巴,總是萌萌的,特別可愛,時不時就咬咬手指甲,粉絲們非常喜歡她的真實。
  • 孩子不學習別老怪神獸心理有問題
    不知道你家神獸開學了嗎?反正最近好多家長詢問我自家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在家不好好上網課,作業老是拖拖拉拉的是不是心理問題,怎麼做能夠改善一下。可憐天下父母心呀,一不小心就讓心理問題背鍋呀!我鄭重其事的告訴這些家長這個很難下定論,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的外在表現都有可能是有醫學的基礎的就是我們身體的器質造成的,咱不是專業醫學人士不能下結論。大家看有幾家神獸不這樣呢?這個問題其實是很普遍很正常的。
  • 情感小築:男人「偷偷愛著你」的10個信號,遇到了,要珍惜!
    ,不擅長表達的男人只能依靠自己的行動來體現了,而他們也會向深愛著的女人發出「愛的信號」。因為他時刻關注著你,時不時就瞄上微信幾眼,看你今天做了什麼,有沒有發動態。男人總想當第一個,那是因為男人不想讓自己的愛遲到。
  • 不愛發朋友圈的女人,有這3個心理!你認為是低調?別傻了
    表弟最近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女孩,兩個人見了一面互有好感就加了微信,當表弟想通過女孩的朋友圈去了解她的喜好時,卻發現她的朋友圈裡只有一條動態,是一句不悲不喜的心情,表弟就猜不準女孩的心思了,覺得這樣的女孩子要交往起來好難打動她,瞬間覺得很喪氣,沒有動力去追,也不知道跟人家姑娘聊什麼?
  • 女人有這四個表現,代表她不愛你,只是在吊著你,男人放棄吧
    現在這個社會,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感情裡,有些人愛了卻不敢說出來,有些人不愛卻硬要裝的很愛。正是因為這些,讓原本純粹的感情也變得撲朔迷離。男女交往的過程中,當女人有這些表現的時候,代表了她根本就不愛你,而只是在吊著你,男人還是趁早放棄吧!
  • 周星馳:愛你一萬年,專注背後的心理邏輯
    「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而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 從不愛舉手發言發現孩子心理變化……
    每個父母都希望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孩子的幸福快樂是父母最大的慰藉。每當聽到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心裡都樂不思蜀。每當聽到別人說自己孩子這不行那不好的時候,心裡自然也不是滋味。大寶一直算是聽話的孩子,讀書不讓人操心,每天按時上學,回家後先寫作業再玩,每次開家長會,老師也多是表揚。可是前一次家長會,老師的話卻讓我好好的反省了。
  • 愛是個動詞,和孩子一起,有愛有記,讓成長看得見!
    愛是個動詞,2021,都來寫一本愛的行動日誌吧:)一:劃重點:超簡單的愛自己大法:先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意味著再苦再累我們也心甘情願,再爭分奪秒再廢寢忘食我們也在所不惜,而且,自己喜歡的事,一般都還能成長為擅長的事,可以幫人的事!
  • 《猜猜我有多愛你》:對孩子的愛不難開口,「愛」一定要表達出來
    在編輯的建議下,山姆·麥克布雷尼歷時六個月創作了395個單詞的《猜猜我有多愛你》,並且這本繪本一經發售就成為了暢銷圖書,時至今日全球銷量超過二千三百多萬本以上。再配上插畫家安妮塔·婕朗傳神的插畫,更值得珍藏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