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考試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而考後如果能夠進行高效的考後反思,我想對考試成績的提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麼,考後應該如何進行反思呢?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不成熟的經驗與看法:
一、我們要明白反思什麼。很多同學只是在意自己的分數,看到班主任進班拿了成績單立馬變得很興奮,我考多少分。然後就是分數高興奮,分數低失落。我認為這樣的學生根本就不懂得反思為何物。因為分數說明的只是過去,而我們的階段性考試的目的不是僅僅要個分數,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通過考試發現問題。大多數的反思都是:這一次我的語文沒有考好是因為做題粗心大意,不該錯的錯啦,句號。這叫反思嗎?這叫反思但沒有意義。三歲孩子都能看出的問題用得著你說嗎?我們的反思要到具體問題,最有感觸的問題。我們要在老師講評試卷的時候,聽一聽老師是從哪個角度入手解這道題,用了什麼樣的方法,然後緊接著反思自己在做的時候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在考場上的時候非常迷茫?要把老師說的而你又缺乏的思路理清了。想明白為什麼老師講的時候特別清楚,而自己做的時候特別艱難、混亂。
二、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有的同學說:老師,這一張試卷這麼多知識點我還能挨個去反思嗎?答案是否定的。作為中學生,我們能在考試之後一科找出一個點來,能徹底弄清自己的思路是什麼?自己的失誤在哪裡?我是怎麼錯的?就行了,這就是最大的收穫與成長。比如有的同學說:我感覺我做得非常好一定能考好,結果沒有考好,感覺很不甘心。那就認真地聽老師講,沒聽明白就再去問老師直至你徹底明白自己為什麼沒做對。每一科試卷裡面都有你會但沒有做對的題目就去分析反思這樣的問題。還有就是自己認真聽的知識點,很感興趣,但是不會做題一定及時找老師交流,因為你極有可能進入死胡同了。
三、反思自己的學習習慣問題。有的同學考完之後就嚷嚷:要是那節課我認真聽,做題的時候別這麼粗心大意,時間安排能合理一些,書寫認真一些我一定能考好等。這就是學習習慣和態度問題。
一次考試並不能說明什麼,關鍵我們一定要通過反思從考試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這樣才能實現智慧學習、輕鬆學習、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