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吃羊肉、煲羊湯進補,是食客的歡心選擇。陝北鐵鍋羊肉這兩年在西安悄然走紅。
一大鍋湯濃肉爛的清燉羊肉在大鐵鍋裡燉了幾個小時,只見肥的不膩,瘦的不柴,咬一口滿嘴流油,鮮美醇香。陝北的羊肉,品種優良,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在冬季進補,無論是紅燒羊肉還是清燉羊肉,都是進補的上品。我則更喜歡綿羊肉,脂肪含量更高,口感更細膩。
陝北羊肉屬橫山出名,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橫山羊肉具有肉質鮮嫩、肥瘦相間、高蛋白低脂肪、無羶味、香味濃鬱、風味獨特的優點,被譽為「肉中之人參」。肉的品質好,所以陝北的羊肉燉的香,滿街的燉羊肉都聲稱自己是秘制,這秘當然不能對外洩露,可是我知道其中兩味重要的調料是陝北羊肉好吃的保證,正宗的陝北羊肉離不開這兩樣:沙蔥和地椒葉。
沙蔥是西北地區人民喜愛的優良調味料,用沙蔥烹調的各種菜餚,具有濃鬱的地方風味。沙蔥無論是涼調還是熱炒,都可入饌風味極佳,作為羊肉燉料也是絕配。地椒也叫地花椒、百裡香,是我國西北地區出產的百裡香屬植物,寧夏當地人還用來衝茶解渴。元朝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用百裡香加入駝峰駝蹄調味。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可見自古我國就以地椒葉入味烹羊,正是這兩道獨具西北風味的調味品,才能烹煮出陝北羊肉特有的香鬱。而在西方,百裡香則是一種家喻戶曉的香草,為法國菜必備的香料。歐洲傳統上認為百裡香象徵勇氣,所以中世紀經常用它贈給出徵的騎士。
有個陝北後生創作了一首《燉羊肉》的陝北民歌:大燉羊肉離不開蔥\酒麴不酸不好聽\.
先燉羊肉後放蔥\先談戀愛後提親\幾時你上了我家的門\好比一對對鴛鴦不離分。陝北民歌裡隨處可見「手提上羊肉懷揣糕\我冒上個性命往你家裡跑」(蘭花花),陝北人對羊肉的感情,都融入到信天遊裡,融入到這片充滿愛與生命熱度的土地上。
那一年去陝北出差,在榆林品嘗了正宗的鐵鍋燉大羊,晚宴上一位當地媒體的姑娘現場獻歌,唱的是著名的《老祖宗留下個人愛人》「六月的日頭臘月的那風,老祖宗留下個人愛人。三月的桃花滿山山紅,世上的那男人就愛女人。天上的星星配對對,人人那都有一個乾妹妹。騎上那駱駝風頭頭高,人裡頭數上那咱二人好喲」。信天遊電視聽的多了,這首歌卻是第一次聽,瞬間就懂了陝北,懂了黃土高原上的愛情;那千迴百轉、情意纏綿的戀情,走西口的男人們,趕牲靈的哥哥,黃土地上的妹妹,毛蘇蘇的眼睛,塞上的柳。白氣蒸騰的鐵鍋,正好掩蓋住欲奪眶而出的眼淚,不吃這羊肉,不在這塞上,怎能懂這真正的思念、真正的幽怨。
文 青衫
圖 Souvis das Gupta 循CC協議使用
訂閱:微信搜 深夜談吃
Q群:344547537(暗號「深夜君開門」)
投稿:tougao@tonightfood.com,你與吃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深夜談吃是覆蓋千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微信搜索wemedia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