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共享單車

2020-12-23 字母榜

文 | 王雪琦編輯 | 馬鉞

共享單車行業興起後,一群熱愛共享單車的用戶自發形成了維護單車秩序的團體,「單車獵人」。在單車獵人們看來,共享單車是中國給世界最好的禮物。

這個說法並不誇張。

中國是傳統自行車大國,但自行車在民眾出行中的使用頻次有限,尤其是大型城市。

2015年以前,城市公共自行車主要採取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的模式。自行車投放量較少、站點有限,運營成本也比較高。

城市公共自行車使用場景比較局限,並沒有完全解決公眾面臨的出行問題。

共享單車行業興起後,基於行動支付、GPS衛星定位等網際網路技術,投放到市場的單車數量和站點都大幅增加,擴展了單車使用場景。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用戶增長率達到632.1%,2018年用戶規模已經達2.35億人。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交通擁堵已經成為棘手的難題。興建高架橋、開擴建道路為機動車提供了便利,卻進一步擠壓了自行車的生存空間。

共享單車通過更加便利的使用方式和更廣的使用場景,喚醒了大眾對自行車的需求。

哈囉出行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兩輪出行行業是解決人口稠密大國交通擁堵或者發展綠色出行的重要方向。

從這個維度而言,共享單車某種意義上也是「人民單車」。

共享單車是一種由公眾需求驅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激發的新型公共服務。單車企業則扮演著提供這種服務的主要角色。

雖然共享單車在野蠻發展的過程中也導致了很多城市問題,比如車輛停放不規範、廢棄車輛無人認領等。

哈囉的創始人楊磊在交通出行領域有過多次創業經歷,所以即便在共享單車行業因為亂象叢生而屢遭質疑的時候,整個團隊也堅持認為共享單車是中國城市公共運輸的有力補充,從長遠來看符合國家建設交通強國大方略。

隨著行業的洗牌和逐步規範,單車企業正在協同政府一起探索公共運輸治理的新模式。

從野蠻時代存活下來的單車企業,機遇也在眼前,作為「人民單車」,成為中國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0年1月2日,36氪報導稱,12月4日,哈囉出行的運營主體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將單車資產抵押給螞蟻金服旗下全資控股公司,為期三年。

對此,哈囉出行回應稱,和螞蟻金服的動產抵押一直存在,此次抵押是早前融資的展期。

1月3日晚,哈囉出行高級副總裁陳曉冬發朋友圈回應此事。在回應中,陳曉冬連用兩個感嘆號,並提及瑞幸咖啡在上市前抵押咖啡機融資一事。

「贊一下某些媒體的豐富想像力!按照他們的邏輯,瑞幸咖啡去年4月將咖啡機抵押融資,市場「理應看衰」,而瑞幸咖啡其後美股上市,市值從42億大漲至現在92億,更是無從談起!」,陳曉冬如是說。

此次抵押引發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2018年初,ofo也曾將單車資產作價17.7億元抵押給阿里,但這筆錢並沒有幫助ofo起死回生。

經歷了摩拜、ofo的雙雄割據之後,共享單車行業在2019年全面洗牌。

共享單車行業其興也勃。電子商務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共享單車領域融資金額達258億元,僅摩拜和ofo兩家就融資約155億元。同一年,共享單車行業已經有了77家單車企業。

衰落也分外迅疾。

2017年下半年,第一批共享單車行業就開始面臨倒閉危機。曾經的明星企業ofo,也在2018年陷入破產危機,大批員工離職,內部腐敗問題嚴重,至今仍然拖欠用戶押金。

在共享單車行業困局中成長起來的哈囉出行,也面臨著嚴峻考驗。

2019年是共享單車行業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美團收購摩拜後塗裝新車,推出美團黃單車,滴滴入局推出青桔單車。哈囉出行,則躍成為市場第一。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截至 2019年6月,哈囉出行全網月活規模達到6300萬,摩拜和ofo的月活分別為4898.7萬和ofo的783.5萬。(全網月活包括典型app及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序月活)

哈囉出行的故事繞不過螞蟻金服。

2017年,螞蟻金服先是撮合永安行旗下共享單車子公司和哈囉的合併,之後又領投了哈囉的D1輪融資。

彼時,摩拜已經站在騰訊陣營,螞蟻金服卻並沒有選擇體量接近的ofo,而是選擇了哈囉。據36氪報導,螞蟻金服的選擇是為了更順利地在全行業推行免押金。

2018年3月,哈囉推行全國免押金戰略,芝麻分650分以上的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免押騎行。

免押騎行對於哈囉和螞蟻金服是一場雙贏。螞蟻金服進一步推廣了芝麻信用,高頻次的共享單車服務也帶來了更多支付筆數。哈囉的用戶量則在免押金的3個月後,從5000萬增長至1.23億。

儘管行動支付的戰爭暫時告一段落,哈囉帶來的支付筆數對於螞蟻金服的價值或許在下降。但是,在出行,以及更大的生活服務業務的生態中,哈囉仍然在和螞蟻金服協同與互惠。

2019年6月,哈囉和螞蟻金服,以及新能源電池提供商寧德時代,共同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囉換電服務」。

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向字母榜(ID:wujicaijing)記者表示,螞蟻和哈囉一直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支付寶乃至整個阿里巴巴的經濟體,一直堅持綠色出行。共享出行則是發展綠色出行的重要領域。

據他透露,哈囉出行和螞蟻金服過去幾年在綠色經濟方向投入了許多資源,通過技術、平臺、場景的賦能,連接志同道合的一些合作夥伴去發展共享經濟。

「有靠山」並不是共享單車企業打持久戰的唯一條件。最終,企業還需要有自我造血能力,以及在一級或二級市場不斷融資的能力。

距離哈囉上一次公布融資消息已經過去了1年,相比於哈囉之前的融資速度,這種平靜似乎有點反常。

對此,李開逐毫不擔心,「資本市場寒冬時代,資本和資源都會向頭部企業集中。在今年的資本寒冬裡,作為頭部企業,哈囉的融資是非常順利的。寒冬裡長尾企業不好拿錢,頭部企業的融資優勢會擴大」,他說。

不過,2019年是共享單車的「漲價年」,即便沒有融資進帳,單車企業們自己的造血能力也在逐步加強。

3月份,小藍單車首先將起步價從1元/1小時調整為1元/15分鐘,超出後每15分鐘0.5元,騎行一小時需2.5元。隨後摩拜和哈囉單車均調整價格,起步價漲至1元/15分鐘,騎行1小時分別需要2.5元和4元。

此後,各家共享單車企業又分別進行了多輪漲價。截至2020年初,小藍單車、摩拜單車、哈囉單車、青桔單車均漲至1.5元/30分鐘。

對於目前處於市場第一的哈囉出行來說,在原本就具備的規模效應下漲價,更有助於實現盈利。字母榜獲悉,目前哈囉單車業務整體運行情況良好。

哈囉出行另一高層表示,漲價是行業成熟的趨勢,從以往的跑馬圈地逐步向精耕細作轉變。適當漲價,反映出市場真實的供求關係。讓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更好反映成本,既能過濾掉補貼對市場帶來的不當影響,也能剔除一些無效需求,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共享單車行業是高頻、剛需、重資產投入的行業,企業需要一個在用戶可以接受,又相對合理的定價,來讓行業服務保持健康穩定的水平」,該高層向字母榜記者表示,在他看來,如果行業不計代價地燒錢補貼,盲目拼低價,是不可持續的。

快速壯大的年輕單車企業對於如何精打細算花錢,顯然缺乏經驗。

ofo曾花費1200萬請來鹿晗作為代言人,這樣的大手筆事後看來並不划算。一家曾和ofo洽談合作的網際網路電視品牌運營人員曾形容ofo的傳播方式,「花錢沒數,也不注重投入產出比」。

而最初並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的哈囉出行,一直以來的形象是精打細算,甚至」摳門」。

此前,36氪報導稱,哈囉出行每次下單車訂單都要重新談價格。

對於這個細節,李開逐並沒有直接回應,他表示,哈囉與各類供應商合作夥伴的協同關係目前處於歷史最好階段,兩方的關係遠非簡單的下單和交貨。為了整個產業生態共同成長,哈囉專門投入資源輔導生態圈裡的企業,從細節入手全面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最終實現共贏。

李開逐告訴字母榜記者,哈囉單車在北京的平均日周轉率遠高於平均水平。

「我們從誕生以來一直告誡自己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任何時候都要緊盯錢效、人效、車效,尤其是看到此前部分友商的前車之鑑。所以如果外界對哈囉有「精打細算」的印象也很正常,畢竟,尤其在行業遠離風口、市場進入冬季時,這是事關生死的大事「,另一位高管補充道。

共享單車行業剛成為風口時,從投資人到企業方,都希望在這個領域複製滴滴的經驗,先通過大額補貼跑贏對手佔領市場,進而實現盈利。但隨著摩拜、ofo合併失敗,一家接一家單車企業遭遇破產危機,針對共享單車行業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多。

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發布2019年上半年共享單車運營數據,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為160.4萬次,平均日周轉率僅為1.1次/輛。

哈囉方面告訴字母榜記者,哈囉單車在北京的平均日周轉率遠高於平均水平。

哈囉CEO楊磊曾公開透露過哈囉單車的運營數據:每輛單車線下運營成本為0.3元/天,折舊成本為0.6元/天,日均收入已經突破1元。

「AI財經社」2019年9月曾報導稱,哈囉單車已基本實現盈虧平衡,並在200餘個城市實現淨利潤。

對於需要擺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共享單車企業來說,正需要一個穩定實現盈利的樣本來證明行業本身的價值。

網際網路企業興起往往十分迅速,為了防止迅速衰落,擺脫黃炎培定律。有的企業採取的方式是不斷擴展邊界,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而哈囉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目前哈囉主要聚焦兩輪車市場,從提供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哈囉車服等一站式兩輪出行服務到換電服務等兩輪基礎設施服務。

聚焦的好處是定位清晰,能夠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一個領域,服務短途出行剛需,在這個領域建立壁壘。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在安慶
    打開手機、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下載APP、註冊……幾個簡單的步驟後,伴隨著「請用車」的聲音響起,一次共享單車的騎行開啟。近日,統一款式、統一配色、停靠整齊的共享單車出現在宜城街頭,清新的配色成為街頭一景,也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安慶共享單車有何特色?騎行體驗如何?面對共享單車的共性難題,安慶如何作答?
  • 從亂停共享單車到搞髒共享汽車,我們需要提升什麼?
    共享這個詞,接著共享單車之後,被大家提及程度最高的就是共享雨傘和共享汽車,雖然共享雨傘和共享汽車還遠沒有達到共享單車的高峰時期,但是它們的知名度卻一點也不比共享單車來的差,共享雨傘的未來應該是不會有有大的作為,畢竟到目前為止,市場上也沒有比較像樣的,有規模的共享雨傘模式。
  • 共享電單車被叫停,三大難題背後,共享單車的未來在哪兒?
    取而代之的就是「共享單車」。相信大多數人一定聽過「哈囉單車」「筋鬥雲出行」等等之類的共享單車品牌。如今在大街上的街頭巷尾,我們都能看見在特地的一個區域內擺放著十幾輛共享單車,這無疑給關鍵時候需要的人提供了準備,也同時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 共享單車的駭人墳場
    235萬輛共享單車的北京宣布暫停新投放共享單車,至此,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完成了對共享單車的封頂。從東北處的圍牆牆角開始,各個品牌的共享單車混雜在一起,被壘成了一道超過2米高的」單車牆「,綿延近百米。在這堵牆中,不時傳來共享單車智能鎖的滴答聲。
  • 「愛與愁」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 只是從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活動偷來了這個名詞。大家貢獻資源的同時使用資源,這種大同世界,天下為公的「共享」只停留在夢想中。這個夢想,在戴威鼓搗出共享單車的同時就分了岔兒。比起OFO,1965年阿姆斯特丹的公共自行車項目更像共享單車——無需押金,無需租金,不指定換車地點。惜乎,荷蘭人的項目垮掉的速度非常網際網路。
  • 閒置一冬「一身塵土」 蘭州共享單車需要「洗洗澡」
    原標題:閒置一冬「一身塵土」共享單車需要「洗洗澡」目前ofo、摩拜已開始對街頭單車進行清洗保潔摩拜線下人員正在對單車進行清潔。不過,因冬季長時間閒置,大量共享單車落滿灰塵,給用戶的正常使用造成不便,近日許多市民呼籲共享單車企業加強保潔,儘快清洗街頭的單車。3月14日,記者走訪了解到,近期ofo、摩拜兩家共享單車企業已陸續開始對共享單車進行清洗,同時對冬季臨時回收的部分單車進行二次投放,確保市民隨時有車騎。
  • 美團單車:怎麼看待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
    比如你使用了共享單車,就不會同時使用公交車、計程車或者滴滴。當前常用的短途通行方式,如:走路、公交、地鐵、短途計程車和短途滴滴等,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光為用戶增添了一種新的出行形式,並且也作為一種短途出行的取代關係步入了用戶的生活。
  • 共享單車兒童座椅
    在過去的短短半年多時間,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先後出現了黃色的ofo、橙色的摩拜、紅色的優拜以及藍色的小鳴單車和Bluegogo。
  • 騎共享單車,宣傳反電詐
    據了解,此項活動由南城公安分局聯合美團公司利用共享單車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的反電詐宣傳,在南城各大商圈、樓盤小區等人流密集區域投放有南城公安反電詐宣傳標識的美團共享單車5千輛。通過群眾騎行活動,增強廣大社會群眾的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能力。
  • 共享單車盛景不再
    如今這種「盛況」已不復存在,共享單車的數量越來越少。去年12月中旬網上發布的一條消息是,ofo網上的退款排隊人數已經達到了1000萬。人們或許並沒有想到風行一時的共享單車很快就迎來了「寒冬」。「差不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感覺方莊地鐵站附近的共享單車少了,之前無論我什麼時候出地鐵幾乎都能看到很多共享單車在那裡停著,有摩拜、ofo,還有小藍或小綠等。」
  •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電動車,長沙街頭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從未間斷
    說起共享單車,就要從摩拜單車、ofo小黃車說起,2015年小黃車開始投入市場,2016年摩拜緊隨其後,這也開啟了幾年的單車時代。隨著快速的擴張和和佔領市場,共享單車的問題也越加凸顯,同時還有其他外部因素,所以導致共享單車逐漸沒落。
  • 共享單車運維小哥陳曄:N次路不拾遺,讓青桔在需要的地方停放
    共享單車運維小哥陳曄:N次路不拾遺,讓青桔在需要的地方停放 2020-12-24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共享單車不再「被偷走」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虎嗅APP(ID:huxiu_com)作者: 錢德虎從共享單車這項事物誕生開始,偷車的陰影從未真正消失,單車到電動車,從偷車到偷電瓶,成為黑產一門致富生意。而當共享單車穩定到如今哈囉、美團與青桔三家,技術手段讓偷車變少,但對普通用戶來說,共享單車「被偷走」的體驗仍很多。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在北京街頭,並不是沒有共享電單車,僅在國貿商圈永安裡地鐵站旁邊,燃財經就發現了小蜜單車、筋鬥雲出行等中小品牌的身影。其中,小蜜單車存在的時間最長。此前,還有人民出行等品牌,也曾短暫存在過。但市場投放量最大的青桔、美團、哈囉等頭部品牌,仍然難覓蹤影。
  • 共享電單車「下縣城」 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目前共享電單車領域有美團、青桔、哈囉、小蜜、松果、小遛等全國性玩家,也有一些區域性玩家如芒果電單車、永久電單車等。小蜜是人民出行的前身;松果電單車背後有天天用車的人馬。「除了哈囉、滴滴、美團外,還有數十個家企業,說明大家都看好兩輪車出行領域。」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認為。
  • 市民勿把共享單車當「親子單車」 圖方便留隱患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在河西區人民公園附近,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五六歲的女孩同騎一輛共享單車,小孩半坐著,兩腳如踩平衡木一般,一高一低地踩著自行車斜梁,媽媽從後面擁抱狀地騎著共享單車在路上,孩子和媽媽共用的一個位置,看似溫暖幸福的畫面,其實非常的危險。
  • 東北低溫勸退共享單車!哈爾濱單車全入庫 網友:手套都買好了
    不過即使當前還沒有完全進入冬天,東北地區的人民就已經感受到了低溫帶來的威力,因為沒有共享單車騎了。近日,有網友上傳的視頻顯示,現在哈爾濱的大街上已經見不到共享單車的影子了,平時近距離出行騎行共享單車很方便,而今卻只能靠走路和打車了。
  • 十多輛共享單車為何被「禁足」
    荒廢的院子裡停放的共享單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 攝      本報濟南12月8日訊(記者 王傑) 「堆在那裡一段時間了!不知道為啥停在這,只能看沒法用,讓人覺得挺可惜。」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 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解決了出行最後三公裡的難題。特別在共享電單車出來後,隨處可見的共享電單車似乎有取代共享單車的意思。走在北上廣深的街頭會有共享單車,但幾乎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單車。一夜之間,北上廣深的共享電單車被據在城門外。
  • 共享單車,怎麼管更好?——河北石家莊市創新共享單車管理方法調查
    共享單車在給大家帶來出行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道新考題。面對共享單車的「野蠻生長」和大起大落,城市也從最初的應激式處理逐漸開始摸索系統治理方法。記者在河北石家莊的調查採訪中發現,當地正在形成一套卓有成效、漸成體系的管理、治理方法,讓共享單車實現「幫忙不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