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怎麼管更好?——河北石家莊市創新共享單車管理方法調查

2020-12-23 經濟日報

共享單車在給大家帶來出行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道新考題。面對共享單車的「野蠻生長」和大起大落,城市也從最初的應激式處理逐漸開始摸索系統治理方法。記者在河北石家莊的調查採訪中發現,當地正在形成一套卓有成效、漸成體系的管理、治理方法,讓共享單車實現「幫忙不添亂」。

王哲斌是河北石家莊市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和國內不少城市的上班族一樣,共享單車的出現讓他上班省力不少,可是每天看到主幹道上雜亂無章堆放的數量龐大的共享單車,他又覺得亂鬨鬨的挺礙眼。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感受,慢慢地他也習慣了。可不知從哪一天開始,他覺得習慣了的場景發生了變化。

「秩序好了,路也通了,這個變化確實喜人!」王哲斌看著變得整齊的擺放和嶄新施劃的停放區域,再享受著共享單車帶來的便利,他覺得這感覺太舒心了。

共享單車從出現的那天起,在給大家帶來出行便利驚喜的同時,就給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道新的考題。這些年雖然共享單車的發展大起大落,不過對這道考題的解答,很多城市卻有了很多「新想法」。記者在調查採訪中就發現,石家莊這幾年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系統規範的管理方法,力爭讓共享單車實現便民不擾民。

規範運維模式

在習慣乘坐地鐵的石家莊市民李濤印象裡,以前在石家莊地鐵體育場站出口處便道上,堆放著很多落滿灰塵的共享單車,這些疏於維護的單車,不僅無法滿足騎乘需求,還佔用城市空間。可如今,同樣的地方,卻每天都有擦洗一新的單車供人騎乘,每當夜幕降臨,還經常看到運維人員將單車運走維護。

「要想讓單車『活』起來,首先要保證運維力量跟得上。」河北石家莊市城管局市容監督處負責人王曉鹿介紹,按照國家行業有關標準,共享單車企業應按照車輛總數的萬分之五十配備運維人員,可此前,各企業運維人員數均不能達標。

為督促企業儘快建立合乎標準的制度,近年來石家莊市城管部門和交管部門定期約談共享單車企業,共同協商運維管理辦法。幾年下來,雙方探索出了一條政企聯動的路徑。

在石家莊市共享單車治理過程中,「共享單車企業管理微信群」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在2017年建立的微信群中,囊括了運營企業以及石家莊市城管局、交管局、交通局等多個部門的負責人。發現問題會第一時間反饋在群內,責成相關企業處理,對處理不及時、反覆違規或拒不整改的還會依法予以處理。

「相關部門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在逐漸完善,我們企業也在不斷加強自身運維工作力度。」哈囉出行石家莊區域負責人王玉姣告訴記者,這幾年公司一直在增加運維人員數量和調度頻率,目前企業在石家莊共享單車及共享助力車運維人員達到1000多人,基本能保證對共享單車的日常維護和投放。

增加運維人員數量的同時,共享單車企業還細化了運維人員分工。「我們把城市運營區域劃分為一個個網格,每個區域都有相應負責人統管,還有路面巡查、維修、調度司機等具體分工。」王玉姣說,一旦系統發現某區域單車數量超出上限值、單車停放混亂等問題,就會立刻反饋給相關人員,快速處置。

陸運良是哈囉單車的地面巡查員,他告訴記者,他們每位運維人員都要接受定期培訓,日常還有詳細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比如每片區域、什麼時段該投放多少,定時定點回收,故障車輛要在規定時間內處置等。「這些措施讓共享單車管理和運營更加規範,也讓我們運維人員有了職業歸屬感,變化是看得見的!」陸運良感慨道。

清理超量單車

「這裡便道比較狹窄,以前共享單車能佔去半幅路面,特別影響通行,可實際上根本用不了這麼多。現如今數量少了,停放秩序也好了!」在石家莊市建華南大街一座公交車站旁,市民劉凱告訴記者。

為了讓共享單車數量維持在合理範圍內,石家莊市從2017年底便開始控制單車總量,力求做好「減法」。

「對於共享單車這種新生事物,一開始我們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就好比摸著石頭過河,各種管理制度都是通過慢慢摸索來完善。」石家莊市交通運輸局運輸處處長許豔波介紹,共享單車亂象頻出,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投放量超出了城市承載能力。2017年初,自首批共享單車亮相石家莊後,發展態勢迅猛,僅半年多時間市區各品牌共享單車就達到32萬輛,最多時達到40萬輛。

先後在「OFO」「摩拜」「哈囉」等企業供職的陸運良直言:「最早那會兒沒什麼行業標準,就是搬來搬去,人員流動也大,感覺不像份正式工作。」他說,那時運維人員有把子力氣就能上崗。但因為單車數量過多,運維力量跟不上,不少單車長期停在路邊無人維護,成了「殭屍車」,很多故障車也得不到及時維修。

面對亂象,石家莊市交通運輸局開始對共享單車利用率以及各停放區域內單車數量調研摸底。在此基礎上,利用大數據分析,估算城市對共享單車的承載量,並據此要求企業逐步減少單車數量,定期報送投放數據。2020年7月,石家莊市城管局、交通局、交管局等部門對市區共享單車數量減量展開聯合整治驗收。經查看,各共享單車企業均按照要求完成了減量工作。

截至今年7月底,石家莊市共享單車和共享助力車總量約為23萬輛,各單車企業累計減量10萬輛。同時,相關部門還結合日常淤積點情況,精簡了200餘個停車點,設置了90餘處禁停點。

政企協同互動

管理出實效,首先要釐清「歸誰管」問題。早在2017年,石家莊市就對公安、城管等有關部門及企業主體責任予以明確。

城管局定期約談共享單車企業並組織集中清理活動,確保共享單車停放規範有序;交通局根據城市交通出行承載量,科學合理確定投放數量;交管局負責對騎行共享單車違法行為的處罰管理。總體上形成了「政府管平臺,平臺管用戶,多方共治,政企協同,緊密互動」工作模式。

「通過政策引導市民、企業、政府實現三方共治,可以更好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鼓勵良性競爭,激發市場活力。」王曉鹿說。

運用科技智能手段管理共享單車停放是重要一環。記者在石家莊市新百廣場地鐵站出口處採訪時看到,不少市民在便道上的立體車架內停放和取用共享單車。市民張健感慨道:「以前單車放在便道上,停放多了就會礙事,現在有了這個停車架就不會佔據其他空間了。」

今年6月以來,石家莊市在二中站、新百廣場站等地鐵站出口旁,陸續建設了多座共享單車立體車架,其停取方便的特點不僅減少了共享單車佔用的城市空間,並且在維持原有點位基礎上實現了共享單車停放區域「倍增」。

記者了解到,停車架上裝有電子標籤,可以查詢與共享單車有關的各種信息,如停車區域、禁停區域、禁投區域等,如發現亂停亂放現象,立即通過智能平臺,通知單車管理人員處理。王曉鹿說:「目前,石家莊市共享單車在電子圍欄基礎上增加了禁停區域、減少了熱點區域停放點。」

「企業對於共享單車管理有了長足進步,同樣也離不開科技手段的運用。」王玉姣說,2019年8月,哈囉出行發布智慧系統「哈囉大腦2.0」,基於大數據、算法等底層技術,實現共享單車和共享助力車智能規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等全鏈路運營決策智能化,以達到運力在時間上、空間上與用戶需求上的最優匹配。

目前,石家莊市已基本建成政企信息化共管平臺,全面掌握了車輛編號、運營維護人員信息等數據,實時更新車輛分布、車輛軌跡、使用頻率、電子圍欄等信息。

嚴把準入關口

市民徐明算得上是石家莊市共享單車的首批用戶。他告訴記者,前些年一排共享單車裡能用的沒幾輛,向企業反映也解決不了,「現在不僅單車故障率低了,企業服務也越來越好」。

和國內很多城市一樣,近年來石家莊也經歷了共享單車的「野蠻生長期」,加大對單車企業監管力度,建立嚴格準入和退出機制迫在眉睫。

2019年9月,石家莊市裕華區出臺實施了《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企業運營服務考核辦法》,依據人員車輛比、車輛投放管理、車輛投放秩序、企業配合程度、車輛信息共享、應急保障措施、車輛周轉率、車輛完好率、企業自主創新、公眾滿意度等10項內容對共享單車企業開展考核評定。企業連續三次不合格,停業整頓;連續兩次停業整頓的,將強制淘汰,退出市場。

石家莊市交通運輸局也制定了嚴格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只有通過評估後,企業才能正式進駐。「進駐也不意味著高枕無憂,相關部門平時也會對企業運營服務管理監督考核。」許豔波說,對不達標企業,限制其投放規模,實現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市場動態投放配額。對群眾投訴舉報較多、運營不規範的企業,將減少其投放數量,直至退出市場。

青桔單車石家莊區域負責人劉凱告訴記者,在2018年4月入駐石家莊之前,相關部門就對企業資質和信譽調研評估,並且要求企業提供詳細的管理和運營方案,正式進駐後還會每個月進行約談。「隨著政企協同、單車報廢等機制建立,以及停放區域等基礎設施完善,石家莊共享單車行業正朝著更加良性穩定的方向發展。」劉凱認為,合理管控會督促企業不斷完善管理和運營制度,從而形成良性競爭,這對於共享單車行業及企業健康發展無疑是有利的。

點評

治理停放頑疾「智慧」再多一點

梁劍簫

石家莊市針對共享單車採取的管理辦法,對症下藥,精準施策,準確抓住了問題關鍵所在。這些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舉措,為其他城市治理共享單車頑疾提供了借鑑。

越是大城市,面對共享單車治理問題,越要講究治理智慧。提升共享單車治理智慧,需要注重三方面:

一是科學化。要樹立系統思維,針對共享單車屬地化管理性質,遵循動態管理原則,結合當地承載能力、停放資源以及公眾出行需求,實現供需優化,在科學規劃理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

二是智能化。通過增強地理定位和數據分析能力,提升共享單車管理智能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相關大數據平臺,精準分析車輛區域分布和運行情況,並利用智能化軟體,綜合研判時間、坐標、氣候、交通流量等變量,精確模擬和預測出道路騎行、車輛停放狀況,以此找到車輛供需平衡點。

三是精細化。智能化的高質量落地,還得依靠精緻的細節化管理。要做好存量和增量,合理分配相關指標。在控制車輛總體數量基礎上,結合地方特點,注重車輛維護保養以及服務能力提升,合理把控共享單車投放節奏、速度,逐漸推動行業由粗放式發展進入精細化運營。

共享單車的管理水平,折射著一座城市的建設、發展與治理水平。只要我們堅持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框定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不斷推動共享單車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創新,如繡花一般,在細節上追求盡善盡美,就一定能讓城市變得更有秩序、更亮麗、更宜居。

相關焦點

  • 鼓勵良性競爭 激發共享單車市場活力
    共享單車在給大家帶來出行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道新考題。面對共享單車的「野蠻生長」和大起大落,城市也從最初的應激式處理逐漸開始摸索系統治理方法。記者在河北石家莊的調查採訪中發現,當地正在形成一套卓有成效、漸成體系的管理、治理方法,讓共享單車實現「幫忙不添亂」。
  • 共享單車運維鏈條調查
    兼職並不是每天都要去做,工資按天計算,只要提前一天告訴管理人員,便可在第二天開始工作。在李奮洲加入的兼職群裡,有5個管理人員,通常一個管理人員負責5~7個兼職人員。 摩拜在深圳福田區的兼職人員目前有四五十個,總共分為三類。第一類負責幹預找車,所需人力最多。李奮洲便是其中之一,他所負責區域的半徑為4公裡。
  • 立規+協同 南昌市青山湖區解共享單車管理難題
    對此,青山湖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通過總量控制等一系列創新舉措解決管理難題,助推共享單車的精細化管理,積極履行好相關職責,加強監管與服務,與企業、市民共同努力,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最多的時候,每天要出動上百人次的城管工作人員,整理疏導那些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處理,不但耗費了大量精力,還浪費了大量公共資源,如何管到位,管得好,是政府和企業共同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我們通過多項措施強調各共享單車企業應自覺承擔亂停亂放、回收管理等主體責任,形成共治共管的氛圍。」
  • ...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一:共享單車很「受傷」
    《共享單車屢遭「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一: 共享單車很「受傷」緩解城市擁堵、沒有尾氣汙染……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僅有效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裡」難題,也讓「綠色出行」成為一種時尚。然而,共享單車被人為破壞、隨意停放、佔為己有等現象,卻成為城市管理的一道不和諧音符。
  • 哈囉出行引領共享單車3.0時代 讓共享單車更好融入深圳公共運輸...
    哈囉出行引領共享單車3.0時代 讓共享單車更好融入深圳公共運輸生態,推動深圳出行品質提升金羊網  作者:李天軍  2020-08-27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近日發布《深圳市慢行系統骨幹網絡布局及試點實施方案(公眾諮詢稿)》,就城市自行車骨幹網絡規劃建設徵求意見
  • 臨沂街頭共享單車屢遭破壞,記者調查:如何 「騎」得更遠?
    如何讓共享單車一直為大家服務?20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話題討論共享單車被毀,素質or管理●市民李先生:我感覺共享單車被毀不僅是部分市民素質低的問題,單車企業管理不到位,監督機制不健全也佔很大比重。●市民王女士:共享單車是新興事物,管理上存在疏漏在所難免,應該不斷增強、改進管理模式。
  • 河北唐山市共享單車取放新模式讓市民安全又有序
    日前,記者從唐山市交警八大隊了解到,唐山市多家共享單車企業聯合推出單車取放新模式,引導用車市民安全有序取放。當天上午,記者在站前路火車站東廣場南側立交橋下看到,路口西南側便道上已施劃多個共享單車停放區,大量共享單車、電單車在停車區內整齊停放。該區域地面根據共享單車的顏色施劃有相應的顏色。記者看到用車市民在放置單車時,能夠自覺將車輛擺放整齊,同時共享單車企業運維人員不時在現場進行引導。
  • 共享單車的駭人墳場
    但他們的任務僅限於清點。儘管上海市的管理部門已經通知相關企業將單車領回,至今還沒有共享單車公司採取進一步行動。13弄停車場的負責人說起這點語氣激動起來,因為在車東西之前,已經有不少媒體前去調查報導,甚至驚動了上海市副市長。但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主要原因之一是成本。負責搬運單車的一位市政人員悲觀地認為,這些單車只能在原地爛做廢鐵。因為這些摞起來的單車,「給5塊錢一輛都不會有人去扒」。他或許是對的。
  • 《共享單車屢遭「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一...
    《共享單車屢遭「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一:共享單車很「受傷」□新天水記者 餘碧波沒有尾氣汙染,緩解城市擁堵,隨騎隨放方便使用……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僅有效緩解了「最後一公裡」
  • 美團單車:怎麼看待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
    前言本文為不二社群成員針對話題 #美團單車:怎麼看待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 的完整復盤。本期復盤君:達也。話題復盤Q:美團單車:怎麼看待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A:一、共享單車的特點1、高取代比如你使用了共享單車,就不會同時使用公交車、計程車或者滴滴。當前常用的短途通行方式,如:走路、公交、地鐵、短途計程車和短途滴滴等,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光為用戶增添了一種新的出行形式,並且也作為一種短途出行的取代關係步入了用戶的生活。
  • 撥雲見日 共享單車正走向晴朗
    自2014年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出現,至今已經過去了3年。3年中,各個品牌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在經歷陌生、質疑、破壞等一系列混亂後,共享單車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各方齊抓管理    為了更快更好的整治共享單車帶來的亂象,北京市各交通樞紐、街道和社區都在為共享單車的整改實施各種相應辦法。    自今年年初起,北京市政府就在各區劃分了固定的共享單車停放區,目前海澱區有960個,東城區有 980 個,石景山區有225個固定共享單車停放區。
  • 共享單車在安慶
    「新學生」能否答好老問題今年1月開始,共享單車陸續出現在宜城街頭,亂停亂放、丟棄、惡意破壞等曾在其他城市出現的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安慶共享單車又如何答好文明出行題,如何在便捷出行與城市管理間取得平衡?記者在市城管執法部門了解到,我市在多方考察後,確定了引入有樁共享單車。
  • 合肥廬陽區創新共享單車管理模式 「三個無差別」助力共文行動
    共享單車方便了市民們的日常出行,對於共享單車的管理,各地政府部門也在積極嘗試各種創新舉措。日前,合肥市廬陽區城市管理局創新「三個無差別」管理模式,聯合哈囉出行向共享兩輪出行行業發出倡議,號召共享單車企業一起「不分品牌、不分共享或私人,無差別整理、清潔、消殺」車輛。
  • 共享單車回歸街頭!
    今年9月份,我市開展市中心城區共享(電)單車專項整治行動。根據市城管執法委摸底調查,鹹寧城區共投放有2萬多輛共享(電)單車,而鹹寧城區共享(電)單車飽和狀態為1萬輛,無序投放造成共享(電)單車利用率不高,存在極大的資源浪費。同時,共享(電)單車存在亂停亂放等現象。
  • 共享電單車被叫停,三大難題背後,共享單車的未來在哪兒?
    如今我們出行除了汽車還有很多可行的方法,但是,如果是在大城市交通擁擠的情況下,相信汽車已經不是大家的第一選擇。取而代之的就是「共享單車」。相信大多數人一定聽過「哈囉單車」「筋鬥雲出行」等等之類的共享單車品牌。
  • 共享單車停止經營,押金不退怎麼辦
    據報導,悟空單車、町町單車、酷騎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因資金鍊斷裂等原因相繼停止經營,未退還所收押金、預付費逾10億元,涉及消費者數百萬人。很多消費者都在追問:「共享單車停止經營,我的押金怎麼辦?還能拿回來嗎?」企業收押金是否合法合規作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專門組織,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年3月份和12月份兩次約談了共享單車企業。
  • 《共享單車屢遭「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二...
    《共享單車屢遭「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二: 運營公司:維修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餘碧波一個維修網點停放的被破壞的共享單車自共享單車入駐我市以來,為廣大市民解決了「最後一公裡」出行難題,大部分市民對共享單車愛惜有加。
  • 程鶴麟:共享單車的香港命運
    內地許多人(不是所有內地人)用完共享單車之後就是一扔,然後頭也不回就走了,端的是瀟灑帥氣。許多內地城市總有成堆成堆的共享單車,單車們歪的斜的橫的豎的躺成一堆堆,被「譽為」「共享單車墳堆」。「墳堆」不好聽,叫「共享單車塚」多好啊,詩意盎然。昔有《一簾幽夢》落花成塚,今有神州大地單車成塚。
  • 【特別策劃】《共享單車的社會批判》第三篇:《以共享為名,誰在...
    太原公交集團董事長周齊,管理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五年,對於共享單車企業「以量取勝」的「車海戰術」感慨頗深:  他是靠量來解決的,上海報的一百萬輛,一百萬輛,(即使)80%是壞的,還有20萬輛,總能找見好車子,我在這一堆裡頭,總能找見可能滿足你需求的。
  • 「愛與愁」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 只是從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活動偷來了這個名詞。大家貢獻資源的同時使用資源,這種大同世界,天下為公的「共享」只停留在夢想中。這個夢想,在戴威鼓搗出共享單車的同時就分了岔兒。比起OFO,1965年阿姆斯特丹的公共自行車項目更像共享單車——無需押金,無需租金,不指定換車地點。惜乎,荷蘭人的項目垮掉的速度非常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