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換二維碼「身份證」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2020-12-16 安青網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2020-12-15 15:53:56   來源:安慶新聞網    

【摘要】

全市古樹名木均通過分級認定並向社會公布,均實現規範掛牌,並通過全市智慧林業平臺建立古樹名木資源動態監測管理系統

「掃一掃牌子上的二維碼,就能一目了然地獲取該古樹的信息,包括樹齡、位置、樹高、生活習性、歷史人文等,實在是太方便了!」12月8日,安慶遊客劉珏在天柱山風景區內對新更換的古樹名木保護牌讚不絕口。

新的保護牌以貓頭鷹形狀為背景,表達了動植物和諧共生的主題。牌子上除了基本信息外,還增設了二維碼即新版「身份證」,這一創新舉措能讓更多遊客在遊覽過程中了解到古樹的基本情況和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提高市民主動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

同樣,在望江縣雷池鄉雷港村東風文化園內,一棵200多歲的重陽木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枝幹遒勁,濃陰匝地。為讓古樹重煥生機,當地部門不僅為這棵古樹修建了樹池,新增保護牌,還安排專人精心管護,定期實地勘察,培土、護坡、開展病蟲害防治,落實責任到人。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留給我們的珍貴資源,具有極高的歷史、人文和景觀價值,充分反映了地域的歷史文脈和景觀特色。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市綠化、林業、園林等部門曾多次組織古樹名木普查、登記、掛牌,並開展一系列的保護工作。

近年來,為合理利用古樹名木資源,促進生態強市建設,我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市現有古樹名木共4840株,分布在各個縣(市、區)和安慶主城區,初步認定一級古樹96株,二級古樹451株,三級古樹4286株。全市古樹名木均通過分級認定並向社會公布,均實現規範掛牌,並通過全市智慧林業平臺建立古樹名木資源動態監測管理系統,對古樹名木實施「一樹一策」保護方案,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復壯及評估,提高古樹名木生存能力。促進養護管理工作走向規範化、合理化和科學化。

(全媒體記者 唐飛)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古樹名木保護又有新動作!
    無錫籍古樹要換第二代「身份證」啦!
  • 道縣5000多株古樹名木換發「二代身份證」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潛)3月24日,道縣林業園組織5個工作小組,正陸續為全縣5229株古樹名木統一換發「二代身份證」--二維碼智能信息保護牌。「二代身份證」採用不鏽鋼製作,伸縮彈簧穿孔而掛,避免直接釘入對樹木造成傷害。
  • 一樹一策「養老」 無錫500棵古樹名木換「二代身份證」
    近期,管理部門遷走了江南停車場背面的洗車店,重新打造為綠地遊園,破牆透綠為繁忙的交通路口增添一道自然生態景觀,並移走了太過密集的行道樹,給兩棵古樹創造舒展生長的空間。從市市政和園林局獲悉,近來,無錫市古樹名木保護又有新動作,一樹一策為古樹制定「養老方案」,其中,市區古樹名木銘牌更換已全部完成,實現「一樹一碼」。
  • 賀州市大力保護古樹名木,留住綠色鄉愁
    這棵八步區內最古老的榕樹,已有1050多年的歷史,在自治區第二次古樹名木調查中被認定為特級古樹。這棵陪伴著新燕村一代代人成長的古榕,已經成為了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村民鄉愁的重要寄託。目前,賀州市有「身份證」的古樹名木共11294株、古樹群86個,像新燕村古榕這樣的特級古樹有35株,一級古樹224株、二級古樹863株、三級古樹8994株。
  • 縣區|道縣:5229株珍稀古樹將換發「身份證」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6日訊(記者 蔣茜 通訊員 黃潛)3月24日,道縣林業局組織5個工作小組來到祥霖鋪鎮兩河口村,對該村的古樹名木「身份證」進行更換。該縣林業局森保站主任吳槐明介紹,新更換的「身份證」材質為不鏽鋼板,不但標註了古樹的編號、樹名、保護等級等內容,還特別印製有二維碼,市民只要用手機掃二維碼,便可以了解古樹的詳細信息和保護狀況。據悉,道縣林業部門自2016年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建檔工作,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共普查登記古樹5229株,其中一級古樹141 株,二級古樹556株,三級古樹4532株。
  • 【古樹名木在羅田】盤點羅田古樹「家底」 探秘如何為古樹「養老」
    如何保護好這些數量有限的古樹名木、讓每株古樹名木都能「老有所養」已經顯得尤為重要,羅田縣在日常養護中形成了自己的經驗做法,簡單來說就是「六個一」。羅田縣古樹名木「六個一」保護方案為最大限度地挽救和保護古樹名木,依據《湖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結合羅田縣實際,特制訂本方案。一、開展一次清查。在全縣範圍內組織一次清查,摸清羅田縣古樹名木家底,為保護古樹名木提供第一手資料。
  • 【古樹名木在羅田】盤點羅田古樹「家底」 探秘如何為古樹「養老」
    保護古樹名木留住綠色鄉愁 湖北省羅田縣作為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其中古樹名木更是一張閃亮的名片,古樹數量位居全省前茅。那麼,你知道羅田擁有多少棵古樹名木嗎?它們是如何分布的?
  • 白雲區建立古樹名木資料庫 讓每一株古樹都有檔案和「身份證」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見證了一個鄉土的發展變遷、悲歡離合,是村落與城市獨特的文化印記。從2016年9月開始,白雲區組織技術力量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新一輪的普查建檔。歷時近兩年,白雲區近日完成了22個街(鎮)共321株古樹、2個古樹群的數據採集和信息錄入工作,編制了《每木調查表》《普查報告》《白雲區古樹畫冊》等材料,使每一棵樹都有了獨立檔案和「身份證」。
  • 四川現有古樹名木7萬多株 「家底」如何摸清?保護遇到哪些難題?
    古柏(劍閣縣林業局供圖)按照規定:樹齡超百年即為古樹,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即為名木。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生態、經濟、文化和科研價值。保護古樹名木,四川一直在行動。
  • 樂山這樣保護古樹名木
    位於峨眉山黃灣鄉張山村的1500多歲的川黔紫薇 近年來,樂山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屬地管理、原地保護、科學管護的原則,層層壓實管護責任,實行「一樹一檔」、分級保護,深入推進古樹名木的普查、養護和復壯工作,使城市鄉村的一株株古樹名木煥發新的活力,讓「綠色名片」更加閃亮。
  • 全省多地林業部門紮實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具有重要的人文與科學價值,據統計,目前湖南省約有23.9萬株古樹名木。近期,全省多地林業部門積極組織、迅速行動、多措並舉,紮實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省林業局
  • 對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
    本報訊(記者 宋金豔) 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近日,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公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明確全州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其中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國家級保護植物和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特級保護。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永州市有古樹名木76795株,數量居全省之最華聲在線12月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柳英)《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據悉,這是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條例》明確了責任主體、職責、公民義務、違法行為處罰措施和執法主體,讓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資陽共有古樹名木2267株 最高樹齡1415年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保護古樹名木是延續城鄉歷史文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資陽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目前,資陽市有古樹名木2267株,含一級古樹13株。
  • 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多措並舉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
    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大自然留給我們活的文物,也是民族文化、歷史的見證,對研究本地區的歷史、文化、氣候、自然條件等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為切實保護好古樹名木這一特殊資源,努力提高全民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包河區不斷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責任落實,多措並舉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一、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為準確掌握全區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現狀,切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2020年6月以來,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
  • 麗江古樹名木全面掛牌保護
    雲南網訊(記者 李亞 通訊員 李梅 文圖)近日,麗江市林草局、麗江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協同玉龍縣綠化委員會開展了麗江市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啟動儀式。本次掛牌的古樹名木是位於玉龍縣魯甸鄉新主村委會的千年「鐵杉王」,樹齡已逾1600餘年,是麗江市範圍內現存最老的古樹,樹高約37米,胸徑達3.7米,樹幹古樸偉岸,雖歷經風霜侵蝕,樹冠已殘但剩餘枝條依然萌發出蔥鬱的新枝,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鄧良基一行來雅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時間:2020
  • 古樹名木在密雲
    從共工城到漁陽郡,從檀州到密雲,密雲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孕育出古樹名木1202株。具體分布在16個鄉鎮,6個國有單位。其中一級95株,二級1107株,其中最著名古樹為新城子的古側柏——「九摟十八杈」、巨各莊塘子小學的唐代古銀杏和新城子蘇家峪古流蘇。
  • 安吉上墅鄉志願者隊巡山護林 讓古樹名木「老有所依」
    像這樣樹齡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整個龍王村共有300多棵。不過,古樹名木多了,一種「幸福的煩惱」也隨之而來。因為它們散落在各個自然村裡,或深山溝裡,或門前屋後,管理起來工作難度特別大。為了有效保護這些珍貴的古樹名木,村裡還特意成立了一支志願者隊伍,巡山護林,讓這些古樹名木做到「老有所依」。清晨,雨後的龍王村霧色蒙蒙,空氣格外清新,山間溪水潺潺。
  • 林業專家團隊抵瓊為患病古樹名木問診
    海南日報記者6月15日從省綠化委員會獲悉,我省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列入全國第二批古樹名木搶救復壯試點,近日已有專家團隊來瓊進行古樹名木摸底調查,選定一批亟待搶救復壯的古樹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