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專家團隊抵瓊為患病古樹名木問診

2020-12-16 中國園林網

海南日報記者6月15日從省綠化委員會獲悉,我省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列入全國第二批古樹名木搶救復壯試點,近日已有專家團隊來瓊進行古樹名木摸底調查,選定一批亟待搶救復壯的古樹名木。
  去年11月,全國綠化委員會選中海南、遼寧、四川、雲南等11個省份作為全國第二批古樹名木搶救復壯試點省份,將在每個省選擇10株長勢衰弱或瀕危的一級古樹或名木作為試點樣樹組織開展搶救復壯工作,工作將持續開展到今年11月。近日,受全國綠化委員會委託,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的搶救古樹名木專家團隊已抵達海南,在五指山、瓊中等市縣開展調查古樹名木生存狀況,選定一批搶救「對象」。
  據專家團隊負責人孫龍華博士介紹,團隊將依據這批古樹名木的各自生長情況制定搶救實施方案,開展樹洞修復、防腐處理、病蟲害防治、風險或枝修剪、樹體支撐加固、復壯處理、圍欄保護等搶救、復壯工作,讓古樹迸發新的生機和活力。(記者 孫慧)

推薦閱讀:

甘肅省天水市林草局多舉措抓好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工作

歙縣為古樹名木建信息管理資料庫

湖南發現罕見的大面積華南五針松天然古樹群落

曹恆星:用故事的力量,讓古樹活起來

(來源:海南日報)

相關焦點

  • 林業專家張用憲:古樹名木的守護者
    張用憲說:「林業專家的使命就是保護綠色,我做這些事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救治古樹名木讓千年老樹返老還童項王故裡景區裡有一棵項王手植槐,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江蘇省最長壽的樹。他迅速把項王手植槐生病的消息反映給相關部門,提出要為項王手植槐治病。他的建議引起宿遷市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同時,他主動請戰,自發挑起治療的重擔。為此,他多次到北京和南京向林業專家請教,修改完善救治、養護方案。最終,在他的精心救治下,項王手植槐起死回生,煥發生機。
  • 【古樹名木在羅田】盤點羅田古樹「家底」 探秘如何為古樹「養老」
    湖北省羅田縣作為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其中古樹名木更是一張閃亮的名片,古樹數量位居全省前茅。
  • 全省多地林業部門紮實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具有重要的人文與科學價值,據統計,目前湖南省約有23.9萬株古樹名木。近期,全省多地林業部門積極組織、迅速行動、多措並舉,紮實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省林業局
  • 【古樹名木在羅田】盤點羅田古樹「家底」 探秘如何為古樹「養老」
    保護古樹名木留住綠色鄉愁 湖北省羅田縣作為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其中古樹名木更是一張閃亮的名片,古樹數量位居全省前茅。那麼,你知道羅田擁有多少棵古樹名木嗎?它們是如何分布的?
  • 壽縣:古樹名木「健康卡」 「一樹一策」有保障
    日前,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壽縣建成區外古樹名木「一樹一策」保護方案》設計項目中標公示,這標誌著壽縣古樹名木將全部建立「健康卡」,實行「一樹一策」保護。 壽縣共有一、二、三級古樹名木43棵,涉及全縣12個鄉鎮。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摘要】 全市古樹名木均通過分級認定並向社會公布,均實現規範掛牌,並通過全市智慧林業平臺建立古樹名木資源動態監測管理系統
  • 賀州市大力保護古樹名木,留住綠色鄉愁
    這棵八步區內最古老的榕樹,已有1050多年的歷史,在自治區第二次古樹名木調查中被認定為特級古樹。這棵陪伴著新燕村一代代人成長的古榕,已經成為了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村民鄉愁的重要寄託。目前,賀州市有「身份證」的古樹名木共11294株、古樹群86個,像新燕村古榕這樣的特級古樹有35株,一級古樹224株、二級古樹863株、三級古樹8994株。
  • 坪山區圓滿完成150棵古樹名木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
    為科學保護現有生態「活化石」資源,2020年4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啟動了古樹名木健康監測項目招標工作,並於近期圓滿完成轄區內150棵古樹名木的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圖為樹齡370年的榕樹,位於坑梓街道沙田社區李屋中村)古樹名木是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態、科學、文化和經濟等價值。據統計,坪山區目前共有各類古樹名木150棵。
  • 對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
    本報訊(記者 宋金豔) 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近日,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公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明確全州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其中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國家級保護植物和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特級保護。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古樹名木在密雲
    從共工城到漁陽郡,從檀州到密雲,密雲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孕育出古樹名木1202株。具體分布在16個鄉鎮,6個國有單位。其中一級95株,二級1107株,其中最著名古樹為新城子的古側柏——「九摟十八杈」、巨各莊塘子小學的唐代古銀杏和新城子蘇家峪古流蘇。
  • 樂山這樣保護古樹名木
    據了解,目前我市除原始林區外共有古樹名木1000餘株,全為古樹,分別隸屬於33個科55個屬60個樹種,其中一級古樹88株,佔比較多的樹種分別為黃葛樹、楨楠、銀杏。目前已知樂山市樹齡最大的古樹,是位於峨眉山黃灣鄉張山村的川黔紫薇,已超過1500年。與此同時,峨眉山市6株古樹入選四川省「百佳古樹名木」名錄。
  • 保山隆陽區林草局對太保公園古樹名木開展保護性防治工作
    玉皇閣為明代建築珍寶;會真樓是當年徐霞客遊歷保山的下榻之所;狀元樓則是大學者楊升庵落難之際遮風蔽雨的「獨居」;山頂建有西南第二大的武侯祠。 太保公園分布有大量百年以上歷史的古樹名木,部分古樹名木因樹齡較長,根部腐朽嚴重,朽木滋生了細菌的生長,加速了腐朽程度,根部較為脆弱。
  • 佛山古樹名木群芳譜(1)|為龍窯擋過炸彈 南風古灶參天古榕430年蔭...
    開欄語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記錄了大自然的歷史變遷和人文故事,構築了絕美的生命與生態奇觀。佛山一向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自佛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古樹名木保護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強,既保護生態環境,也讓人們記住鄉愁。即日起,《佛山日報》推出「古樹名木群英譜」系列報導,展現市內一批古樹名木的挺拔英姿,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故事,敬請關注。走進南風古灶,映入眼帘的便是南風灶、高灶兩條保存完好、窯火長旺的傳統柴燒龍窯和南風灶窯尾一棵綠蔭參天的大榕樹。
  • 古樹名木保護又有新動作!
    最近,市市政和園林局綠化處很是忙碌,在給古樹名木敲定標識牌樣式後,馬上就要統一掛牌,年底前確保每棵古樹都能「領證」。   人們珍惜古樹名木,不僅出於思古之幽情,也因它們是「活著的文物」。近年來,園林部門為這些承載著鄉愁記憶的古樹,不斷創新保護措施,力圖讓它們頤養天年。
  • 麗江古樹名木全面掛牌保護
    本次掛牌的古樹名木是位於玉龍縣魯甸鄉新主村委會的千年「鐵杉王」,樹齡已逾1600餘年,是麗江市範圍內現存最老的古樹,樹高約37米,胸徑達3.7米,樹幹古樸偉岸,雖歷經風霜侵蝕,樹冠已殘但剩餘枝條依然萌發出蔥鬱的新枝,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 白雲區建立古樹名木資料庫 讓每一株古樹都有檔案和「身份證」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見證了一個鄉土的發展變遷、悲歡離合,是村落與城市獨特的文化印記。從2016年9月開始,白雲區組織技術力量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新一輪的普查建檔。歷時近兩年,白雲區近日完成了22個街(鎮)共321株古樹、2個古樹群的數據採集和信息錄入工作,編制了《每木調查表》《普查報告》《白雲區古樹畫冊》等材料,使每一棵樹都有了獨立檔案和「身份證」。
  •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鄧良基一行來雅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時間:2020
  • 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多措並舉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
    為切實保護好古樹名木這一特殊資源,努力提高全民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包河區不斷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責任落實,多措並舉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一、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為準確掌握全區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現狀,切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2020年6月以來,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
  • 四川現有古樹名木7萬多株 「家底」如何摸清?保護遇到哪些難題?
    古柏(劍閣縣林業局供圖)按照規定:樹齡超百年即為古樹,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即為名木。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生態、經濟、文化和科研價值。保護古樹名木,四川一直在行動。
  • 北京農學院舉行國家古樹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論證會
    12月17日,北京農學院組織專家對牽頭申報的《國家古樹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前司長趙良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古樹名木和竹藤花卉管理處處長潘兵,中國林業科學院森環森保所所長江澤平,北京園林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叢日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義務植樹處處長楊志華,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沈應柏作為專家出席論證會。北京農學院副校長段留生主持會議並介紹專家和會議背景。校長周劍平歡迎各位領導、專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