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核心閱讀:

  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製公寓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方式,同時努力挖掘「銀髮經濟」蘊含的不少商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馮德萊恩敦促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探索建立社會保障水平高、財政可持續的養老體系。

  養老開支壓力不斷增大

  伴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歐洲多國老年人撫養比不斷下降,社會養老負擔不斷加重。從各國具體情況來看,法國在職人口近2800萬、退休人口1600萬,二者比值約為1.7,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1.5。目前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4%用於公共養老開支。法國政府預計,如果不進行必要改革,到2025年,公共養老開支缺口將超過170億歐元。

  義大利、希臘等國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這些國家養老金主要由財政資金提供,其中義大利公共財政約30%用於養老金開支。在公共債務不斷上升的背景下,養老開支壓力進一步增大。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之一,養老公共開支和債務水平相對較低,但養老機構也面臨經費缺乏等問題。德國評級機構Scope將德國養老金開支負擔列為影響德國主權信用評級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歐洲許多國家失業率上升,稅收減少,各類補貼等公共開支增加,同時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使得養老金收益降低,央行資產購買等量化寬鬆政策令實際養老金價值縮水,可以預見,未來歐洲國家養老壓力會持續加大。

  經合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需要改革養老金制度。報告分析,歐洲發達國家多採取「現收現付」的養老模式,即勞動就業人口繳納養老金供養同一時期的退休人員。但是隨著勞動人口比例的持續下降,這一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報告建議,應超越政治和政府範疇,從更廣闊的視野看待養老金制度改革,全方位適應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全新挑戰,而不能僅限於「修修補補」。

  探索多元化養老方式

  近年來,歐洲國家普遍採取延長退休年齡等措施,開源節流,探索社會化養老、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等多種養老方式,努力緩解養老壓力。

  幾乎所有的歐盟國家都出臺了逐步提高退休年齡的計劃。法國計劃到2023年時,將退休年齡從當前的66歲7個月提高至67歲,丹麥到2030年時退休年齡為68歲,德國2031年時退休年齡將提高至67歲。比利時也在調整退休年齡,2025年時退休年齡將從當前的65歲提升至66歲,2030年時進一步提升至67歲。很多國家也提高了最低養老繳費年限,提高提前退休門檻。比利時去年出臺新規,將最低繳納養老金年限提升至42年,提前退休不僅有最低工作年限要求,也要繳納更高的稅。

  法國養老金制度非常複雜,有幾十種不同的退休金制度多軌並存。法國政府2019年公布的改革方案顯示,法國計劃將多種退休金制度整合為一個全民統一積分體系,使得退休制度更加公平。不過這一計劃目前進展並不順利。

  2017年,歐盟委員會推出了一項覆蓋整個歐盟的養老金計劃,參加這項計劃的人可在歐盟範圍內轉移養老金帳戶。這項計劃受到一些自由職業人士的歡迎。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指出,這實際上是打破國家界限,將使養老金項目在歐盟範圍內進行競爭,有助於提高效率。

  歐洲國家還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製公寓養老等不同方式,應對不斷增大的養老壓力。除了傳統的養老金、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中心,歐盟還提出了「積極老齡化」概念,幫助老年人儘可能長時間地自主生活,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經濟社會作出貢獻。為此,歐盟提出一整套指導原則,涵蓋就業、融入社會、自主生活三大類。歐盟敦促政府、業界、社會組織等各方形成合力,利用新技術,向所有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支持。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專家認為,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同時蘊含不少機遇。近年來,歐洲的「銀髮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據歐盟測算,目前歐盟65歲以上老年人年消費總額超過3萬億歐元。2015年,歐盟「銀髮經濟」規模至少為3.7萬億歐元。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5.7萬億歐元,對整個經濟的貢獻總規模有望達到6.4萬億歐元,佔歐盟GDP的32%,在住房、服務、老年用品等領域將創造8800萬個就業崗位,佔歐盟就業總人數的38%。

  歐盟發布的「銀髮經濟十大機遇」報告顯示,歐盟65歲以上老年人旅行市場規模超過660億歐元,近年來呈上升趨勢。2025年以前,歐盟範圍內將有數千萬房屋進行智能化改造,以滿足老年人需求。此外,通信設備、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都將迎來更多老年消費者。

  歐盟大力推廣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老年人社會參與度和歸屬感。歐盟同時敦促成員國優化就業體系,重視老年群體中的人力資源,減少歧視,幫助他們融入社會,提高生活質量。據歐盟測算,歐盟65歲以上老年就業人口與勞動適齡人口的比值將持續上升。

  歐盟認為,挖掘「銀髮經濟」潛力需要政府、企業等共同行動,制定系統規劃。為分享發展「銀髮經濟」經驗,歐盟專門建立「銀髮經濟研究網」,提供政策指引,鼓勵政府和企業分享成功案例。此外,針對老年群體最為關注的醫療問題,歐盟建立了「歐盟創新夥伴」平臺,整合各方社會力量,推動老年醫療服務數位化,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挖掘老年醫療潛力。(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朋輝)

相關焦點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核心閱讀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馮德萊恩敦促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探索建立社會保障水平高、財政可持續的養老體系。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黨的文獻首次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對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 李紀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一、充分認識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對「十四五」和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新華社記者田曉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蔡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實施國家戰略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由於人口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路徑和成效具有重要影響,人口均衡發展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保障。
  • 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助力我國養老服務發展
    全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於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服務的論述和部署。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閻青春:重視...
    公報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圖片來源:新華社加強對失能高齡老人的護理NBD:您如何看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性?
  • 到2022年 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四川省貫徹落實〈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實施方案》。《方案》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創新體制機制,走出一條四川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方案》明確了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目標,到2022年,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老年友好型社會總體建成。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
    原標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五周年年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12月13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
  • 【地理熱點】從國家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看人口老齡化
    第二波人口紅利來了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而義大利23%、德國21%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 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積極應對老齡化需形成六個共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定,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具有裡程碑和劃時代意義。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做到知行合一。目前國家層面沒有專門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行政法規,這與我國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億萬老年人美好養老生活新期待、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要求不適應。要從我國人口老齡化基本國情出發,建立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法律法規體系,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也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首要戰略任務。
  • 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養老服務業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底,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人。放眼世界比較發現,發達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更早、老齡化程度更嚴重。根據聯合國預測,2035年日本、義大利、馬提尼克(法)老年人口比重將超過30%,德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老齡化程度位於世界前20名,我國大陸地區排第65位。發達國家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逐步進入老年社會,而我國則是「未富先老」。我們不得不重視這種快速老齡化帶來的矛盾與問題,比如快速提高的老年撫養比、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高齡老人的醫療服務、失能老人的看護等等。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寧波象山一院醫健集團斬獲亞洲醫院管理獎
    據悉,亞洲醫院管理獎是得到亞洲醫院管理聯合會與亞洲近30個國家醫院協會承認的、唯一洲際性的醫院管理專業獎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對於提高醫院的國際知名度有著深遠影響。今年的大會共有16個國家89家醫院提交了200餘項參賽項目。基層醫院的做法之所以受到國際專家的一致認可,源於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積極探索。
  • 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繼往開來推動省老齡事業大發展
    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繼往開來推動省老齡事業大發展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20-11-23 11:41:14
  • 《人口經濟學》|如何應對低生育、老齡化?
    2010年前後,很多人還在大談「人口紅利」,如今「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劉易斯拐點,適齡勞動力人數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很多人又建議延遲退休,緩解社保壓力。再往前的八九十年代,計劃生育轟轟烈烈,一人超生,整個家族遭受牽連。那時的宣傳是,人口多,負擔重,少生孩子多種樹。
  • 世界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5個國家,義大利上榜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日本除了老齡化程度全球首屈一指,同時人口減少同步出現,日本養老問題急需處理。 2、義大利 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裡,人口6080萬 。
  • 世界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5個國家,日本上榜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日本除了老齡化程度全球首屈一指,同時人口減少同步出現,日本養老問題急需處理。2、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
  • 從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解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比達18.1%。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比達12.6%。按照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在報告的線上發布會上,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表示,雖然挑戰和壓力空前,但人口老齡化也帶來新的轉型發展的機遇和動力。當前需要積極、理性、客觀、全面地看待人口老齡化,通過政策選擇來揚長避短。  面對老齡化挑戰,中國應如何應對?報告認為,人口老齡化既有挑戰也是機遇。
  • 認清老齡化深刻影響,積極構建理想老齡社會——軍休所舉辦人口老齡...
    人口老齡化是現今社會面臨的挑戰,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新形勢,做好老齡政策的宣傳與解讀。2020年12月10日,通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軍休所舉辦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講座活動。軍休幹部代表近30餘人參加。軍休所所長關志軍主持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