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這一國家戰略與國家發展、個人生活有怎樣的關係?「積極應對」與以往有何不同?如何滿足人們進入老年期的多樣化需求?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近日舉行的座談會上,專家就此作出解讀。

人口老齡化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已經超過0至15歲人口數量,實際上進入了『少子老齡化』時代。」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軍說,在我國,將人口老齡化問題局限於老年人事業甚至老年人問題領域的現象還比較普遍。

李軍說,人口老齡化會降低國民儲蓄率、減弱經濟增長潛力,同時對應著勞動力稀缺性提高,勞動成本增加,對經濟運行產生複雜的影響,關乎每個人的現在和未來。

《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更指出,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節、社會文化多方面乃至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具有深遠影響,挑戰與機遇並存。

根據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預測數據,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到本世紀中葉,60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4.87億,約佔總人口的35%,老年人口數量和佔總人口比例雙雙達到峰值。不過,2019年至2022年人口老齡化速度較此前十年有所放緩,有利於我國做好應對的各項戰略準備。

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認為,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與科教興國、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並列的最高層級的國家戰略,使之成為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之一,這是黨中央科學研判我國人口老齡化新態勢、深刻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具有裡程碑、劃時代意義。

「積極」體現在哪兒?

「這一次上升到國家戰略,關鍵詞是『積極應對』。」吳玉韶說,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政策和行動來應對人口老齡化,整個公共政策體系都要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視角。然而,我國關於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法律只有一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而且該法側重於保障老年人權益;國家層面也沒有專門的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行政法規。

「這與我國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與億萬老年人美好養老生活新期待、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要求相比很不適應。」吳玉韶說,建立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法律法規體系,是實施這一國家戰略的首要戰略任務。此外,全社會還要在整合協同、全面發展、全民行動、科學精準等方面形成共識。

他認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綜合性的宏大系統工程,應充分調動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內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性,形成積極應對、全民行動的新態勢。

「我國之前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具有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的思維,但缺乏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思維。」在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看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仍應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

關注「老年期」需求

滿足老年人需求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方面。對此專家認為,首先要關注當下老年人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未來不同時期老年人口的需求。

「要更加發揮有為政府作用,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吳玉韶說,政府要在制定政策規劃、保基本、兜底線、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減輕全社會對人口老齡化、對養老預期的焦慮,著力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現階段養老服務重點應當聚焦在解決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上。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經濟產業所副所長王莉莉認為,培育老齡消費市場,要在滿足多樣化、個性化、人性化的老齡用品供給基礎上,加快本土創新,並提高老齡用品的有效供給特別是方便老年人使用的「輕技術」產品供給。同時,進一步針對人們老年期、特別是新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娛樂休閒需求與生理心理特點,充分開發市場、培育消費需求。

老年教育是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同時越來越成為人們進入老年期的重要需求。

「目前我國大部分老年大學的課程以休閒娛樂類為主要內容。」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社會文化所所長李晶說,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老年人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學習需求日趨多元,對於教育的種類和品質都提出更高要求。老年大學應根據本地區老年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要,加強基礎學習和深入學習類課程,引導老年人進行高質量學習。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黨的文獻首次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對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 李紀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一、充分認識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對「十四五」和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
  • 蔡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實施國家戰略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由於人口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路徑和成效具有重要影響,人口均衡發展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保障。
  • 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助力我國養老服務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將「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這是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順利實現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戰略擘畫。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閻青春:重視...
    公報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圖片來源:新華社加強對失能高齡老人的護理NBD:您如何看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性?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
    原標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五周年年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12月13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核心閱讀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積極應對老齡化需形成六個共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定,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具有裡程碑和劃時代意義。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做到知行合一。目前國家層面沒有專門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行政法規,這與我國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億萬老年人美好養老生活新期待、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要求不適應。要從我國人口老齡化基本國情出發,建立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法律法規體系,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也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首要戰略任務。
  • 到2022年 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四川省貫徹落實〈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實施方案》。《方案》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創新體制機制,走出一條四川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方案》明確了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目標,到2022年,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老年友好型社會總體建成。
  • 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繼往開來推動省老齡事業大發展
    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繼往開來推動省老齡事業大發展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20-11-23 11:41:14
  • 【地理熱點】從國家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看人口老齡化
    第二波人口紅利來了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而義大利23%、德國21%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寧波象山一院醫健集團斬獲亞洲醫院管理獎
    據悉,亞洲醫院管理獎是得到亞洲醫院管理聯合會與亞洲近30個國家醫院協會承認的、唯一洲際性的醫院管理專業獎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對於提高醫院的國際知名度有著深遠影響。今年的大會共有16個國家89家醫院提交了200餘項參賽項目。基層醫院的做法之所以受到國際專家的一致認可,源於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積極探索。
  • 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養老服務業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底,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人。放眼世界比較發現,發達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更早、老齡化程度更嚴重。根據聯合國預測,2035年日本、義大利、馬提尼克(法)老年人口比重將超過30%,德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老齡化程度位於世界前20名,我國大陸地區排第65位。發達國家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逐步進入老年社會,而我國則是「未富先老」。我們不得不重視這種快速老齡化帶來的矛盾與問題,比如快速提高的老年撫養比、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高齡老人的醫療服務、失能老人的看護等等。
  • 從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解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比達18.1%。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比達12.6%。按照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 這個最高層級的國家戰略,與你我都有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這一國家戰略與國家發展、個人生活有怎樣的關係?「積極應對」與以往有何不同?
  • 任澤平:放開生育,應對老齡化少子化挑戰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熊柴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是中國最大的灰犀牛之一。我們近年建議全面放開生育,2020年提出先放開三胎,加快構建生育支撐體系。2020年10月,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要求,「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1962-1976年的嬰兒潮人口即將退出勞動力市場,步入老齡化,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在報告的線上發布會上,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表示,雖然挑戰和壓力空前,但人口老齡化也帶來新的轉型發展的機遇和動力。當前需要積極、理性、客觀、全面地看待人口老齡化,通過政策選擇來揚長避短。  面對老齡化挑戰,中國應如何應對?報告認為,人口老齡化既有挑戰也是機遇。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稱,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稱,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