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熱點】從國家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看人口老齡化

2020-12-18 騰訊網

譚師出精品

中國製造業在過去的幾十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這與我國的「人口紅利」 密不可分

當年勞動力人口非常多,從而能夠提供廉價勞動力,曾經,中國製造一度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現在東南亞國家在中低端製造業上開始發力,以及受我國計劃生育、勞動力綜合素質提高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人口紅利優勢正逐漸喪失。

優衣庫、耐克、富士康、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搬離中國。近年來以製造之都著稱的東莞有數以百計的大型工廠相繼倒閉。

但是你以為人口紅利就完了嗎?第二波人口紅利來了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而義大利23%、德國21%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2019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中國人口老齡化增速世界第一!

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也突飛猛進,但人均佔比少,同樣也面臨著人口齡化的難題,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一道阻力。

預計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國家,2050年,社會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60歲以上人口佔比超30%。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的養老院資源逐漸呈現出了供不應求的狀態。許多投資者都看到了養老院的商機。

現在的都市生活節奏比較快,年輕人的工作比較忙碌,生活壓力大,有好多的人都沒有時間精力來照顧好家裡的老人,於是選擇把老人給送到養老院,希望老人可以得到更專業貼心的照料。

現在一般的養老院的收費基本上都是由護理費、住宿費、夥食費、基礎醫療儲備費用、等幾方面組成的,綜合這些項目,普通的養老院收費大概是在5000元每月,當然該費用也會當地的標準,和老人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關係。

有的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收費可以達到了一萬元左右,如果一個養老院可以招收三十個人,那麼一年,養老院的投資費用便可以賺回來。

《經濟參考報》曾發表題為《養老、教育、醫療有望成拉動內需「三駕馬車」》的文章。文章說,當前,養老、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剛性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在一線城市了解到,養老院「一床難求」現象較為普遍,井噴的需求和供給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

「大問題背後是大機遇,只要措施得當,養老會較快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會長張愷悌表示。

作為在養老行業打拼10餘年的先行者,湖南「華人照護」公司CEO龍攀認為,養老產業很有可能成為房地產之後下一個產業「富礦」。

《快樂老人報》社長趙寶泉認為,正在步入老齡化的首批城市「中產」消費能力較為堅挺,消費意願較強烈,渴望享受到專業養老服務。讓離合處於一個中間模式。

一大批嗅覺靈敏的產業巨頭已經悄然布局養老產業。日本最大養老服務企業「日醫學館」、法國的「養老巨鱷」歐葆庭等知名國際養老企業均在我國投巨資建養老院。

泰康人壽、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已有多家養老社區進入到運營階段;萬科、華潤、恆大一批地產商大推「養老地產」項目,雖然有的項目處於虧損狀態,但這似乎絲毫沒有動搖地產巨頭們做養老的決心。

對於各路資本來說,養老產業已經成為競相追逐的一塊肉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14億多的人口。但近兩年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尤為突出,直接衝擊了不少的人口紅利問題。.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上年減少58萬人,再創1949年以來的新低。顯然,這些數據直接說明了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

此時,不少人對此假設:假如中國的人口減少到現在的一半,從14億變成了7億,那老齡化問題對我們的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社會將出現什麼問題?

房價下跌,「人」以稀為貴。人口的大劇減少,那麼我們的需求量肯定也就劇降,那所謂的物以稀為貴不就變成了「人」以稀為貴,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房子直接就變成了供大於求,價格務必下降。所需要的房子的數量自然也會驟減,一家幾套房的現象也很有可能發生。所以,房價就會越來越低廉,人口一少國土也隨之大了。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心願。

同時,可能帶動一系列新興的行業,養老院和老年人旅遊社團。老齡化的嚴重,那麼老人必定越來越多。老人一多那養老問題肯定也備受關注,從而興起了大量對養老院的建設。

不難想像,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去養老院度過老年生活。還有,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引來大量投資者搞旅遊社團,搞一些專門面向老年人的社團,而老年人也越來越喜歡旅遊,這也促成了一些旅遊行業的發展。

但也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可以說老齡化是經濟增長面臨的巨大挑戰。人口多的最大好處就是勞動力充足,從而生產成本低。但老齡化勢必導致我國勞動力匱乏,生產成本高,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外國企業搬離中國,跑去越南以及印度投資建廠的原因,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產生蝴蝶效應,就連國家的人才、軍事、科技發展等都有可能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中國甚至還會成為落後的國家。

面對老齡化的嚴重,我國也開放了二胎政策以解決這一問題,但事實並不樂觀。因為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庭都不願生孩子,更別說二胎了。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容小覷。

背景材料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規劃》從財富儲備、人力資源、供給體系、科技支撐和社會環境五個維度,綜合來謀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體系。

2018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1.9%,0—14歲人口佔比降至16.9%,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將加大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壓力,減弱人口紅利,持續影響社會活力、創新動力和經濟潛在增長率,是進入新時代人口發展面臨的重要風險和挑戰。

熱點解讀

計劃生育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隨著我國對計劃生育政策堅定不移的實施,我國人口增長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隨著出生率的下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人口老齡化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又一大難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加大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壓力、影響社會活力、創新動力、制約經濟的發展,是進入新時代人口發展面臨的重要風險和挑戰,人口老齡化成為國家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也成為高考考查的熱點、重點,從近幾年高考試題來看主要考查,人口老齡化的含義、衡量標準、表現、產生的原因、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與問題、緩解人口老齡化的措施、老齡化產業等。

考點連結

1、人口老齡化的含義: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

2、衡量標準: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3、表現:死亡率回升、自然增長率下降、人口規模不再擴大或趨於萎縮。

4、原因: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水平高,老年比重上升;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生育觀念改變,出生率低。

5、影響:勞動力短缺;壓力大、青壯年負擔重;社會需求不旺。

6、緩解措施:鼓勵生育、推遲退休、接納外來移民。

7、發展趨勢: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蔓延(古巴、韓國已嚴重老齡化)。

8、中國人口老齡化特點分析:(1)我國老年人絕對數量大,發展態勢迅猛;(2)地區間發展不均衡,城鄉倒置;(3)高齡化趨勢加劇;(4)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9、中國人口老齡化存在的問題:(1)人口老齡化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2)人口老齡化使家庭養老問題突出;(3)人口老齡化加重了我國經濟負擔;(4)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穩定的影響;(5)人口老齡化對文化的影響。

10、不同類型國家人口問題及對策

相關焦點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黨的文獻首次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對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 李紀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在歷次黨的全會文獻中是第一次,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新華社記者田曉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養老服務業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底,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人。放眼世界比較發現,發達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更早、老齡化程度更嚴重。根據聯合國預測,2035年日本、義大利、馬提尼克(法)老年人口比重將超過30%,德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老齡化程度位於世界前20名,我國大陸地區排第65位。發達國家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逐步進入老年社會,而我國則是「未富先老」。我們不得不重視這種快速老齡化帶來的矛盾與問題,比如快速提高的老年撫養比、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高齡老人的醫療服務、失能老人的看護等等。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十四五規劃關於人口老齡化 附養老城市排名2020
    在最近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被上升為國家戰略,釋放出日漸明確的信號。  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壓力。不久前,民政部預測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3億老年人何去何從?
  • 蔡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實施國家戰略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由於人口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路徑和成效具有重要影響,人口均衡發展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保障。
  • 從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解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比達18.1%。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比達12.6%。按照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 西班牙人口老齡化縱覽
    人口老齡化以及低出生率意味著國家人口越來越少;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 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助力我國養老服務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將「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這是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順利實現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戰略擘畫。
  • 到2022年 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四川省貫徹落實〈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實施方案》。《方案》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創新體制機制,走出一條四川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方案》明確了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目標,到2022年,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老年友好型社會總體建成。
  • 當「人口減少」遇上「人口老齡化」,我們人類的未來令人堪憂!
    印度和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憑藉著「過剩人口」坐上了「人口紅利」的快車,然而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卻面臨著人口匱乏的嚴重問題。人口究竟對我們的社會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呢?我們從吉川洋這本《人口與日本經濟》看一看,人口對我們這個世界到底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 專家建議根本性修改計劃生育法 2020年中國老齡化人口又幾億?
    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在民政部近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這樣介紹說。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迫在眉睫的舉措是改革我國生育政策,放開生育。」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城市百人論壇年會」上呼籲。
  • 世界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5個國家,義大利上榜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日本除了老齡化程度全球首屈一指,同時人口減少同步出現,日本養老問題急需處理。 2、義大利 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裡,人口6080萬 。
  • 世界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5個國家,日本上榜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日本除了老齡化程度全球首屈一指,同時人口減少同步出現,日本養老問題急需處理。2、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
  • 城鎮化、老齡化交織,城市規劃的適老化價值
    基於世界衛生組織的「積極老齡化」倡議,中國廣泛開展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行動,逐漸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戰略方針。在人口城鎮化和老齡化動態交織的過程中,把握好國家層面的戰略方針,是城市規劃實施方向的保障。2.1 從「積極老齡化」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老齡化」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理念基礎。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核心閱讀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
    由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進行了上述預測。報告稱,人口老齡化既有挑戰也是機遇。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是中國人口老齡化高速發展的時期,積極、科學、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至關重要。
  • 《人口經濟學》|如何應對低生育、老齡化?
    2010年前後,很多人還在大談「人口紅利」,如今「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劉易斯拐點,適齡勞動力人數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很多人又建議延遲退休,緩解社保壓力。再往前的八九十年代,計劃生育轟轟烈烈,一人超生,整個家族遭受牽連。那時的宣傳是,人口多,負擔重,少生孩子多種樹。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李邦華還稱,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擔憂之一是人口撫養比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近30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由不足9%上升到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