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的平仄譜的特點是什麼?

2021-02-19 浣箋閣

1. 每一句的字數相等,五言或者七言

2 四句一首的叫絕 ,八句一首的叫律  , 比八句還多的叫排律或者長律

3  一韻到底,且只能押平聲韻,起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 其他單數句不許押韻,偶數句必須押韻

4 在律詩當中,一二句叫起聯,也叫首聯, 三四句叫頷聯,也叫承聯,五六句叫轉聯也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也叫結聯,中間兩聯要求必須對仗 

5  要合乎格律詩的平仄規律,該用平不能用仄,這樣兩平兩仄的節拍性的分布就形成了近體詩的音樂特點的旋律美 

                       補充部分:七言律詩
1.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2.不論:「一、三、五不論」就是指每句的第一、三、五個字平仄都無所謂,但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或者說是不全對的。第一個字的平仄固然可以不論,但第三個字不論的時候要注意避「孤平」;第五個字不論的時候要避免出現「三連平」或者「三連仄」。

3.粘:次聯第一句的第二個字要和上聯第二句的第二個字平仄相同

4.對仗:除首聯和尾聯,基本要求每聯對仗。

5.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韻時不對仗,不押時對仗。不能平仄通押。長律有中途換韻情況。

6.拗救:出現拗句時一般要「救」,但多數拗句也有單獨使用的情況。

7.對:平仄要求聯內相對,聯間相粘

                                   五言律詩

1.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2.不論:「一、三不論」就是指每句的第一、三個字平仄都無所謂,但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或者說是不全對的。第一個字不論的時候要注意避「孤平」;第三個字不論的時候要避免出現「三連平」或者「三連仄」。
3粘 4對仗  5押韻  6拗救  7對,

和七言是一樣的

 

資料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近體詩的平仄
    主講:李廣寬(武漢大學古籍所)  編輯:江妞(珞珈金石研究社成員)平仄是對漢語聲調的分類,平指平聲,仄指上、去、入聲。在韻文中平仄能夠構成一種節奏。作家根據漢語聲調的特點,安排一種高低長短相互交替的節奏,即是所謂的「聲律」。《文心雕龍》中有「聲律」篇。中國文人很早就有意識地運用聲調的交互,主要是平仄的交互,來尋求聲律之美。
  • 皛玊說詩詞:近體詩的格律與平仄,其實不難掌握
    而詩歌的平仄格律美,更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古典君分享近體詩格律與平仄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初涉詩詞的朋友們能夠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歡迎留言互動。——皛玊題記它的特點是,句子、字數都不固定,形式自由,不甚講格律。二是嚴格講究格律形式的近體詩。唐宋詩歌四、六字已不多見,主要是五言、七言。五言、七言古體詩分別叫五古、七古(三、五、七字兼用者,亦稱七古)。此處,只為大家淺談唐宋以後的近體詩,也是現代人常寫的詩體。
  • 【知識點】什麼是古體詩近體詩?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近體詩?近體詩和今體詩有什麼區別?他們跟現代詩又有什麼區別?中國詩歌的源頭要從詩經算起,距離今天差不多,3000年了。那麼古體詩和近體詩到底有什麼區別?近體詩到底有什麼新的特點呢?總體來說,近體詩比古體詩寫作的難度更大,要求更嚴。
  • 淺談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是什麼?
    什麼是古體詩? 古體詩是詩歌體裁。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和雜言詩等形式。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 近體詩的平仄關係與音律結構,為什麼學李白不如學杜甫?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杜工部集》,從歷史上幾首大大有名的詩歌來看看近體詩的平仄關係以及了解平仄在格律中的重要性。仿佛每一個講近體詩格律的人都永遠邁不過陸龜蒙這位大神。雖然他的名氣在正統歷史上不大,可是如果您要學習詩歌陸龜蒙是永遠邁不過去的。陸龜蒙是晚唐隱逸詩人,其人與蘇軾一般頑皮。
  • 詩詞常識:什麼是近體詩和古體詩,它們有什麼區別和特點?
    近體詩並不是表面理解的近代體裁詩,是形成於初唐的一種有著嚴格格律,即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代詩歌體裁。古體詩是專指漢代、魏晉南北時期的詩歌體裁。因為有這兩種體裁的詩歌,會讓初學詩歌者形成一個誤區,而且容易被一知半解的解釋而誤導。
  • 十分鐘搞明白什麼是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新格律派
    前言看評論裡有一些朋友不是太清楚什麼是格律詩,近體詩和古體詩有什麼區別?還有人問什麼是新格律派?
  • 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有什麼區別
    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絕句和律詩,都是中國古代近體詩的一種體裁,兩者相比,主要有起源時間、句子數量和格律要求等三個方面不同。一、起源時間。但對平仄和對仗要求不嚴,有律絕和古絕兩種風格,各有特點和區別。一是律絕,與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特點,講究平仄,押韻嚴格。通常,只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並要符合平仄規律要求。如,仄起首句不入韻式,杜牧《題春舍》:三樹稚桑春未到(仄仄平平平仄仄),扶床乳女午啼飢(平平仄仄仄平平)。
  • 近體詩中平仄兩讀字舉隅(1)
    創作近體詩,必然遇到的問題,就是辨別一個字的平仄。而在辨析一個字的平仄時,可能遇到平仄兩讀的情況。
  • 【詩歌格律】三分鐘讀懂 「古體詩」與「近體詩「
    按照時間刻度,在此我們界定:①唐代格律詩形成之前的詩歌:古體詩②唐代後遵循一定格律規則的詩:近體詩但是我們需要注意:①唐代及以後朝代詩人亦創作有古體詩②古體詩亦有一定格律規則,但相較與近體詩而言,其規則會根據其創作年代的社會環境、語言特點等情況變化 ....古體詩的特點 ....
  • 對賞析古詩詞來說,平仄其實根本不重要
    什麼是平仄,平仄的起源,平仄的劃分規則,平仄在近體詩中的應用,都在無數個回答中反覆講過,這裡就沒必要複述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看本人專欄前三章,免費的,有全面通俗的平仄知識講解——不能保證你成為高手,但是入門是沒問題的。 這裡只說說在古詩詞中,平仄到底有多重要?
  •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簡單易懂,值得收藏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前面的章節,主要講了押韻與平仄,這是寫詩的基礎內容,非常簡單易學,沒有看到的同學,可以返回專欄查看。一、格律格律——近體詩(格律詩)的寫作規則。自南北朝時期逐漸產生,在初唐時期定型,成熟於中晚唐時期,格律對寫詩有著十分嚴謹的要求,對字句的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具體分為:字數固定、押韻、平仄交替、對句相對,鄰句相粘、孤平、三連平、拗就。
  • 「古體詩、近體詩、律詩、絕句」,一些古詩詞的基本常識誤區
    有朋友問: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其中什麼分為律詩和絕句?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區分的原則就是看這首詩是否遵守平仄格律,遵守的就是近體詩,不遵守的就是古體詩。 古體詩因為沒有規則要求,所以相對比較籠統。我們只要搞清楚一首詩不屬於近體詩,就可以劃入古體詩範疇。
  • 寫古詩詞,是與時俱進創新,還是墨守成規嚴格遵循平仄格律?
    平仄格律是近體詩的入門基礎知識,要想學會創作近體詩,就得好好按照規則來學習。它的規則是什麼?無非相替、相對、相粘三大原則,就好像穿上衣服、穿上褲子、穿上鞋子這三個穿衣基本規則——你願意光著哪一部分是你的自由,但是你要蔽體,你就得按規則來穿上這三部分衣物。穿衣服、褲子、鞋子也是千百年來的成規了,咱們墨守不墨守?有些問題,我寫出來都覺得自己傻冒。
  • 簡單了解古體詩和近體詩,現代人寫的古韻詩詞算哪一種
    二,近體詩近體詩又稱為「格律詩」或是「今體詩」,講究的是平仄、對仗、格律,形成於初唐之後,這一稱呼只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因為它們都屬於「古詩」這一範疇。我感覺古體詩和近體詩,就如同我們建房子一樣,「古體詩」建的房子能夠遮風避雨,不受嚴寒酷曬,住起來牢固、舒適就可以了,而近體詩則是要在這些基礎上,不僅看起來美觀漂亮,還要雕梁畫柱,要有亭臺樓閣等等,這就需要深入的研究了。
  • 【詩詞樓閣】什麼是古風、格律詩、古體詩、近體詩、 今體詩?
    什麼是古風、格律詩、古體詩、近體詩、今體詩?
  • 格律詩第一講: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平仄格律
    古代詩歌又分為兩種範疇:古體詩和近體詩。而這兩種詩的劃分標準就是平仄格律。所以,凡遵守平仄格律的詩(絕句、律詩、排律)都是近體詩,這是在唐朝發明平仄格律之後,為了區別唐以前風格的作品,唐人稱之為「今體詩」。而到了宋朝對唐詩和以前的作品進行整理時,自然不能稱為「今體詩」,就改稱「近體詩」,這個稱呼一直沿用到今天。
  • 近體詩有嚴格的格律,那麼古體詩有格律嗎
    近體詩格律淺述中國古典詩歌,又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近體詩想必各位詩詞愛好者都非常熟悉,那些千古名篇,婦孺皆知的詩句,多是出自於近體詩。這是因為,近體詩有著極強的音韻之美,早在南北朝近體詩的探索時期,沈約就有著:一筒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這種音韻之美,便是近體詩看似繁瑣的格律而造成的。近體詩分律詩和律絕,律詩一共八句,不僅有押韻的要求,還需嚴格遵守對仗、平仄要求。
  • 中考語文:古代詩歌中的押韻與平仄(一)
    古代詩歌中的押韻與平仄 古代詩歌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詩、詞、曲。 詩根據按創作的時代和詩歌所反映的時代內容,可以分為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古代詩歌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又可以分為律詩和絕句等。 詞可以根據字數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曲可以分為小令和套數。
  • 詩詞中的平仄,和現代漢語拼音中四聲是怎樣對應和區分的?
    這樣就大幅簡化了四聲標註的繁亂,並成功總結出格律詩的基本用字音韻關係,即格律詩最重要的四種基礎平仄格式。所以平仄只是近體詩快速入門的一種音調控制工具,使用它創作出來的格律詩能從根本上避免詩句音病。但是古詩詞的架構,特別是近體詩,基本上都有平仄關係在內,我們研究、賞析古詩詞是無法避開平仄的。將普通話的發音和古音平仄相對應是一種入門手段,在發現平仄不對的時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今發音異同(多音字)和入聲字。第二是為了創作近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