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藥店不好幹?藥店圈開始流行這樣「玩」

2020-12-23 藥房顧問

實體藥店的確是不好幹了,一場線下促銷活動下來,藥店人發現往往「只賺吆喝不賺錢」;不少藥店投入大力氣運營自有線上會員中心,事實上,成交率也不盡如人意。

那麼在2021年,藥店究竟該怎麼幹呢?線下費時費力,線上找客難,不少人在迷惑的同時,其實並不知道中國醫藥零售行業營銷的下半場已經悄然開始......

1、行業增速放緩疫情加速藥店營銷轉型

根據中康CMH的最新監測數據,2019年全國藥店零售終端銷售規模為4008億元(按零售價計算),同比增長4.3%,較2018全年的4.9%進一步放緩。

除此外,零售藥店行業各類門店的表現進一步分化。

大連鎖併購不斷,買賣藥店進程加速,第二波藥店上市潮已經到來。

中小藥店則在高昂的營業成本壓力下,稍有不慎便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局面。

而讓零售藥店承壓的不止於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核心問題更來自於醫藥零售營銷方式的急劇變革。

結合疫情期間的市場來看,一方面,疫情激發網上市場需求,醫藥零售線上業務激增。

據騰訊×BCG《2020數位化醫療洞察報告》數據顯示,目前線上購藥的滲透率已達到31%,2020年上半年,網上藥店的銷售量增速更達到70%。

消費者數位化醫療旅程:線上購藥滲透率

僅以叮噹快藥為例,疫情期間每天線上訂單量約為同期訂單量的8倍,叮噹快藥App日活同比增長超過10倍,累計為消費者提供的健康到家服務達450萬次以上。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為了保障疫情期間用藥供給,不斷出臺政策加速了線上與線下零售的整合。

以「網訂店送(取)」模式為例,疫情期間,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探索開展「網訂店送」藥店建設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啟動「網訂店送」藥店建設,打通送藥「最後一公裡」。

可以看出,疫情的出現加速了藥店營銷方式的轉型。

那麼,未來藥店究竟該如何轉型?藥店自有小程序為何客存和轉化都不高?如何才能通過全域流量的覆蓋,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怎麼結合特定品類特點開展線上營銷,並促成線下轉化?這些都成為未來,尤其是疫情後藥店生存的首要問題。

2精準獲客,其實並不難

11月24日,「中國醫藥零售動銷創新大會」於海口正式舉行。

會議期間,騰訊廣告攜手中康資訊共同發起「聚勢增長,共拓醫藥數位化零售新局面」專場峰會,並與國內知名諮詢公司專家、優秀醫藥企業代表圍繞醫藥行業品牌推廣、數位化營銷與三方零售創新模式等話題展開主題分享和交流討論,共同探尋醫藥行業增長的新邏輯與新路徑。

會上,騰訊廣告醫藥行業總監黃新表示:「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以整合連鎖藥店數據與騰訊大數據為起點,以廣告投放精準觸達目標用藥人群為傳播手段,能通過多維人群挖掘、全域流量觸達、全鏈服務對接,高效完成品牌曝光、產品教育和藥品售賣三重營銷目標,助力醫藥產品實現線上線下協同推廣。」

騰訊廣告醫藥行業總監黃新在「聚勢增長

在品類選擇方面,黃新表示:「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模式更適合用戶復購場景多、復購率較高的多類別健康產品合作,將通過標準化合作流程,助力醫藥品牌和零售渠道快速推動三方零售落地。」

目前,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模式已經與多個國內知名連鎖藥店達成合作意向,幫助多個醫藥品牌實現品效增長:借《吐槽大會4》IP合作,助力康王合作海王星辰構建從患者教育到渠道引流、從品到效的營銷閉環;通過全鏈路數位化營銷,開展人群精準定向、素材定向投放與線上線下全渠道核銷,幫助雷諾考特達成銷量新高。

此外,騰訊廣告還攜手一心堂大藥房,聯合多類健康產品打造線上營銷Big Day,通過優惠卡券、積分活動、品類及品牌日推廣等運營方式,助力藥房實現新客引流及老客復購。

3讓門店業績飆升起來

那麼,相比傳統的營銷方式,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又有哪些優勢呢?

首先,通過線上流量的整合,實現多維度人群的挖掘。

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可以幫助藥店將特定品類快速定位到目標人群,通過朋友圈廣告等多種方式,引導潛在用藥群體進入購買環節,幫助藥店和藥企實現銷量增長。

以奇正藏藥旗下明星產品奇正消痛貼膏的朋友圈廣告投放為例,為達成品牌數位化營銷和年輕化傳播,奇正藏藥首先需要「找到」目標用藥群體。

在騰訊大數據能力的協助之下,奇正藏藥通過人群洞察和聚類分析,找到騰訊平臺上四類有「疼痛」解決訴求的用戶:即分別有「壓力痛」、「職場痛」、「勞累痛」和「損傷痛」的人群。

其中職場久坐壓力人群具備對自身病症認知度低,同時整體更年輕的特徵,成為奇正藏藥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新增用藥群體。

此外,從區域上來說,奇正藏藥借騰訊廣告數據能力,重點選擇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天津等沿海發達省市及湖南、四川等內陸活躍省區開展廣告投放,進一步提升轉化可能性。

同時,騰訊廣告還幫助奇正藏藥定製了防肩痛、防腿疼、防腰酸的三組「佛系家務圖鑑」素材,真實還原用戶在做家務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疼痛場景」,以幽默方式直擊潛在消費者痛點,吸引年輕用藥群體點擊查看,幫助品牌「圈粉」年輕人。

朋友圈廣告投放後,整體曝光超3500萬+次,奇正消痛貼膏在海王星辰線上小程序銷量實現猛增。

奇正藏藥藉助朋友圈廣告實現品牌年輕化

案例表明,相比單純的網站或平臺線上硬廣投放,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能夠藉助自身的數據能力,根據醫藥品牌的目標用藥群體,實現分層化、區域化的人群定位,並通過符合核心人群特點的傳播內容,讓產品紮根於用戶心智。

其次,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模式能夠助力醫藥品牌實現全域流量的觸達,包括藥店自有小程序、社群、甚至門店擺臺等私域流量的全場景觸達。

以騰訊廣告與胃藥品牌達喜、零售渠道海王星辰的合作為例,騰訊廣告首先幫助達喜借朋友圈廣告精準釋放品牌優惠信息,並引導消費者一站式領劵。

用戶線上領劵後,可以選擇進入海王星辰小程序商城進行消費,也可以在海王星辰線下門店進行核銷。

同時,海王星辰多個門店都放置了線下臺卡及促銷跳卡等線下銷售物料,吸引到店用戶掃碼進入海王星辰小程序商城領券並直接進行線下核銷。

除此之外,海王星辰還開放了自有流量生態,通過線上站內流量的補充,為「達喜」打造多樣化的線上轉化路徑。

達喜胃藥朋友圈O2O完整鏈路

如此加碼線下資源,形成線上、線下聯動,騰訊廣告攜手海王星辰以雙向核銷路徑帶動達喜胃藥的全渠道轉化,在廣告投放1-2天後,線上訂單迎來波峰,廣告投放4-5天後的周末,線下藥店也迎來客流與銷量全面增長。

而在具體合作中,針對不同的品類,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還會選擇性推薦不同的渠道廣告資源:

譬如隱形眼鏡、眼部護理產品,可能會推薦給QQ廣告資源,以8億月活用戶為基礎,85%的14-35歲年輕人群成為這些品類的目標消費者。

而兒童用藥、滋補保健等母嬰或女性產品,可能會推薦5.9億月活用戶的騰訊視頻廣告資源,因其70%都是18-34歲的中堅人群,也是兒童和母嬰、女性產品的核心受眾。

可以說,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能夠幫助藥店以及工業企業解決的不僅僅是常規的品牌露出問題,而是快速精準低成本獲客及轉化,靈活聯動線上與線下,通過整合藥企、騰訊、藥店三方資源,實現全域投放,高效助力藥店特定品種的業績增長。

4零售線上化,藥店轉型進行時

疫情驅動數位化醫療生態完善,加速藥品零售線上化。從保健品到處方藥,再到醫療器械,線上市場已經成為零售藥店的主戰場。

而從認知到轉化,如何去實現?這也成為未來藥店轉型過程中,需要探索的核心問題。

騰訊廣告醫藥行業三方零售通過構建從線上到線下的營銷閉環,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思路。

此外,隨著網售處方藥的開閘,未來「井噴式」的零售市場無疑將在線上產生,購藥場景將更加多元化。以騰訊廣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將通過網際網路生活場景的全面覆蓋,為用戶一站式解決健康需求,提供從患教到購藥閉環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未來醫藥行業三方零售及數位化醫療無疑將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藥店,停止你的負面思維!黃金時代來了,你捨得錯過?
    藥店高速發展了幾年之後,忽然進入飽和狀態,特別是進入2015之後,藥店圈風雲突變,尤其是一心堂、益豐、老百姓上市之後開展的併購行動,徹底改變了之前的樂觀思維,負面情緒更是呈現大爆發態勢。當下,很多藥店老總都在觀望,大部分中小型連鎖甚至停止了擴張步伐,「當看不清形勢時,先跳出來等一等、看一看」。
  • 騰訊開始「搶藥店」
    6億元戰略投資藥店連鎖老百姓,騰訊對醫藥零售的布局可能才剛剛開始。近幾年來,在行業加大整合以及政策監管持續加碼的情況下,藥店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轉型升級成為眾多藥店共同的選擇,而新零售便是其中的重要途徑之一。這兩年,各大連鎖紛紛開始設立新零售部門,老百姓也不例外。
  • 在手機實體按鍵上玩《我的世界》是什麼體驗?體驗很差 果斷卸載
    現在都是時代是觸控螢幕的時代,帶實體按鍵的手機基本上再也看不到了。但是小編突然有了一個神奇的想法,如果《我的世界》在還是實體按鍵的時代出現的時候,遊戲的設置應該怎麼做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腦洞大開一下,由我們來設計新一代實體按鍵版本的《我的世界》操作吧。
  • 實體店沒有死:小便利店變成自助桌球館,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玩!
    大家越來越感受到實體店太難做了,開什麼虧什麼,被網際網路電商衝擊得體無完膚,加上高房價傳遞過來的高房租一地雞毛,這次疫情後加重是必然的,都感慨小區周邊這麼多人真的不需要我這個實體小店為他們服務了嗎?(除了藥店這類特殊買賣商品,由於網上的限制還會長期存在)實體店以後要想突破只能是提供服務,你可以看看現在的實體店是什麼?美容美髮店,按摩推拿店,房屋中介店……無不是需要面對面形式的服務,但他們比較傳統,屬於紅海搏殺了,你要找藍海服務。
  • 線上直播興起並不是幹掉線下實體店
    文|家電圈 常偉市場永遠都是幹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也不是守出來的。對於當前的家電市場,無論是行業頭部的大中型家電廠商,還是行業尾部的中小型廠商,都必須要清楚一件事情:只要是有利於可持續出貨的促銷手段,就要敢於嘗試、積極推動。
  • 併購兇猛,超千家藥店賣了!
    2020年,藥店圈的併購雖未高調刷屏,但在風平浪靜的表面下,早已波濤洶湧。雖然都說藥店併購潮退,但在「發燒」後冷靜下來的藥店圈,更是迅速梳理出併購的「新秩序」,展現出了驚人的整合速度與能力,在靜水流深的表象下,「跑馬圈地」仍在繼續。
  • 500位藥店老總雲聚八百方直播室 探討中小藥店新零售轉型之路
    大會邀請了四位專注於醫藥行業數十年的大咖,從各個不同維度帶來後疫時代零售醫藥行業的趨勢分析,及在這樣的變革之下中小藥店該如何轉型。四位嘉賓分享的零售藥店未來發展的相關乾貨,得到藥店老總們的一致好評!會後大家紛紛關注「八百方商家圈」公眾號,下載會議PPT以及聽取會議回放,並表示很期待下期的分享。
  • 美團、蘇寧等電商巨頭布局藥店,專家:專業服務才是根本競爭力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2月10日,已經有屈臣氏、美團、蘇寧易購、京東等多家電商平臺紛紛布局實體藥店,其中,美團的關聯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於近日申請「 美團專業藥房」的商標,國際分類涉及44類醫療園藝和35類廣告銷售,商標狀態均為註冊申請中。
  • 國內四大上市連鎖藥店營收皆邁入百億行列
    2019年國內公立醫院終端雖然仍為最大藥品銷售終端,但其增速僅為3.6%而與此同時,2019年國內零售藥店終端銷售規模佔到全部藥品銷售比重增長至23.4%,較上一年同比增長7.1%。其中實體藥店銷售規模4057億,網上藥店銷售規模138億,分別增長6.2%和40%。
  • 大批連鎖藥店開診所,縣域醫藥診所門店已具規模!
    醫改終於邁向了深水區:兩票制、藥品零加成、4+7集採大範圍落地、處方外流……院外市場的爭奪越發激烈,網際網路醫藥新零售在第三終端和C端打響了百團大戰……總的來說,近年來的傳統醫藥市場並不好過。開診所,似乎成了大大小小藥店轉型的一個思路。
  • 除了在藥店工作,還能幹什麼?
    而在我們的身邊,還有這樣一群「城市哨兵」,TA們同樣堅守崗位,急你所急,需你所需,她們就是——藥店人!在今年三月份,國家在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零售藥店工作指導與防控策略專家共識》時曾強調過藥店人的重要性:「零售藥店人員是抗擊疫情的特殊群體,他們以三尺櫃檯為戰鬥崗位,恪盡職守,服務公眾,保障防疫藥械的供給。」
  • 年終盤點之藥店篇:曲線上市與自主上市 醫藥零售行業格局生變
    來源:北京商報在兩票制、國家集採等政策下,單體藥店運營成本不斷增加,加之疫情衝擊帶來的思考,中小連鎖藥店各尋出路。尋求自主上市和被收購曲線上市兩種方式讓醫藥零售行業的第二波上市潮來臨。今年以來,健之佳、養天和、漱玉平民大藥房紛紛更新招股書,謀求資本市場;西南地區連鎖藥店龍頭企業四川正和祥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正和祥」)等公司通過被上市公司收購,曲線上市。中小連鎖藥店自尋出路,而蘇寧等巨頭的進入讓存量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中國郵政旗下的藥店正式開業,蘇寧易購布局實體藥店……醫藥零售行業的格局儼然生變。
  • 藥店這樣做,合適嗎?
    經營藥店,先有客流量,後有毛利率。這是個營銷案例,遠華大藥房在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了這麼一種現象:單品的毛利率很高,都在30%以上,每月的毛利額也很可觀,自己算算肯定是賺錢的,公司李總沾沾自喜。可讓剛聘來的財務總監蔣敬一結算,當月的營業是虧損的。
  • 揭秘:男子買藥被護士玩「套路」,一氣之下曝光藥店盈利真相
    在古代,藥鋪都會掛一副對聯:但願世間人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如今,藥店上面的顯示屏滾動播放:購物滿58元送雞蛋10個,多買多送……醫者仁心可見一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老病死,人吃五穀雜糧,生病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普通人小病靠拖,大病等死,小病去藥店,大病去醫院。
  • 取代「電商和實體」新一輪商機來臨,未來10年將成為趨勢!
    那麼面臨實體和電商的倒閉潮,我們該何去何從呢?馬雲曾經給出過答案:線上與線上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大家都聽說過,可具體幹怎麼落地呢?下面分享4個適合實體店轉型的方法,供大家參考。1、線上賦能實體店2、獲取數位化資產3、大數據精準營銷4、同城配送到家一在疫情期間,實體店商家都慌了手腳,開始學習各種營銷、電商、直播帶貨。
  • 預判不好沒關係,這樣玩好王昭君
    王者榮耀王昭君-鳳凰于飛為什麼會玩的王昭君永遠在對面,而自家的卻是永遠都凍不到人又打不出傷害呢?另外,王昭君畢竟也是"草叢三娘子"之一,就算玩家的預判能力不好,只要會蹲草叢,蹲得到人,也是能打出包括額外傷害在內的滿額傷害的。然而,別怪在下無情拆穿在座的各位,實在是……現實是很多玩家都是既沒有強大的預判,又沒有足夠好的意識去蹲人。那麼,要怎樣玩好這個英雄呢?
  • 軍棋是這樣玩的嗎
    我是一名遊戲製作視頻作者(其實也是一名大型直播平臺的遊戲主播)說到遊戲製作,其實我主要做軍棋遊戲視頻,因為我直播也是軍棋遊戲現在的我,製作遊戲視頻,主要是為了做自媒體做自媒體,必然有很多做自媒體的粉絲,自媒體的粉絲不一定會玩軍棋
  • 2021年的藥店行業,轉型中的希望之光
    網際網路電商顛覆了那麼多行業,藥店仿佛必然會成為下一個顛覆對象。這種認知不僅電商覺得理所當然,藥店從業者們好像也沒有異議!如果你換一個角度看,網際網路進軍藥店這麼多年,要是能輕鬆顛覆藥店行業,還需要等到現在磨磨唧唧地挖牆腳嗎?網際網路巨頭們都開始圍剿社區賣菜了,豈能因為你賣藥就放過你?
  • 小夥建模EVE烏鴉級,準備開始製作實體模型
    作為一個忠實的EVER,筆者從未停下腳步,現在烏鴉級的建模已經完成,準備近期開始列印製作。EVE的飛船模型中,筆者其實很喜歡萬王和烏鴉這兩艘船,主要是因為剛開始進入新伊甸世界裡的時候,新人都有一個大船夢,泰坦遙不可及,所以進入悠嘻猴第一時間都是看下能最快的掛上哪族的戰列艦;而筆者一開始掛出的就是烏鴉和萬王,於是,這便成了一種情懷。
  • 放學後桌遊俱樂部:萌妹子幹啥都好看,我已經買了四款桌遊了!
    日本動畫素來是很注重實用性的,我們熟悉的作品中,大量擁有廣告和宣傳性質,更有像「鴨川旅遊廣告」《輪迴的拉格朗日》、「久喜市旅遊廣告」《幸運星》、「春日部市形象片」《蠟筆小新》等等,質量又高名氣又大的作品,而也有一些作品帶有明顯的推銷商品的意圖,想要購買的粉絲大可以覺得自己喜歡的領域動畫化很開心,沒有了解的路人大可以藉此機會去了解一下,弄不好就發現新大陸了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