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全國各地都有什麼樣的風俗?

2020-12-23 勇哥讀史

今天是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

「二月二,龍抬頭」,對於中國人來說,二月初二有著特別的意義,各朝各代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產生了不同的風俗習慣。

早在漢朝時期,人們就藉助龍的形象舉行求雨活動。到了唐朝,皇帝要在這天宴請群臣,並給他們放假一天。宋朝繼續舉行盛大的御宴活動,文武百官玩得不亦說乎。元朝正式確立二月初二為「龍抬頭」,還要吃「龍鬚麵」。明朝時期,民間會舉行撒灰引龍、扶龍、燻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活動,來防止害蟲興風作浪。清朝時期,禁止婦女在這天穿針引線,唯恐傷了龍的眼睛。

時至今日,全國各地還有「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嗎?有的。

在北京,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這是什麼意思了?是說到了二月初二,各種毒蟲的活動頻繁起來。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要點著油燈或者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蠍子、蜈蚣等蟲子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人們驅趕、消滅。

在山東部分農村,保留著「撒灰引龍」的風俗。二月初二一大早,老百姓就會用簸箕盛著草木灰,沿著自家房子外圍牆根密密地撒一圈,引到河邊;接著再用谷糠撒一條龍引到家裡,意思是送走懶(青)龍、引來錢(黃)龍。他們一邊「引龍」,一邊還念念叨叨「二月二、打簸箕,大囤滿、小囤漾」,希望今年糧食豐收,將所有的穀倉都裝滿。

在河北,二月初二天還沒亮,男人會挑著一擔水桶,來到村裡的水井裡打水。據說,二月二這天,水井裡有「龍蛋」。將「龍蛋」挑回家,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邯鄲未出嫁的姑娘們則會成群結隊地帶著鍋碗瓢盆和食物,到野外和山上野炊,即「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飯」。

陝西關中一帶,有二月二「打豆子」的習俗,寓意金豆開花、五穀豐登。因此,家家戶戶都要炒爆米花、炒苞谷豆、炒棋子豆。炒好的豆子,既要給在家的人吃,還要留下一部分送給至親。比如,舅舅要給外甥送炒爆米花和餑餑。現在,城裡人很少有炒豆子。於是,每到二月初二這天,大家都會來到爆米花攤子前,買傳統的爆米花。

在廣東一些地方,有在二月初二「起龍船」的風俗習慣。廣東流行在端午節賽龍舟,而在端午節之前的二月初二,人們會跳入水中,將龍船從水裡面請出來,進行清洗,做好比賽的準備。不過,廣東也有一些地方是在端午節前夕「起龍船」,不一而足。

在福建莆田,民間流傳著一句話:「二月二,龍抬頭,打牙祭,大聚餐。」顧名思義,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大餐。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個祭拜日,稱為「頭牙」;臘月十六,是最後一個祭拜日,稱之為「尾牙」。「頭牙」雖然比不上「尾牙」隆重,但依然要辦得體體面面。各商家和企業老闆還會置辦果品酒餚等,點香燭、燒貢銀、放鞭炮,搞得好不熱鬧。

江蘇南通習慣於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麵條叫食「龍鬚」,吃餛飩叫吃「龍眼」,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春餅叫吃「龍鱗」……有意思的是,婦女在起床前,會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為什麼要這麼念?我是不懂。

在四川,則有剃頭的習俗。每到二月初二這天,不管是老人小孩,都會進行剪髮、修容,讓自己煥然一新,預示著可以求得一年的好運。因此,四川理髮店的生意會特別好。除了剃頭,許多地方還要舉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既展現古老深邃的傳統文化,又展示出當代人敬龍祈雨、以求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風俗:二月二,龍抬頭
    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區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同時,北方地區在節日期間也有吃豬頭肉、理髮(剪「龍頭」)的習俗。
  • 二月二,龍抬頭,剃毛頭
    為什麼二月二要理髮人們認為在二月二這天理髮,會像龍一樣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人們對,二月二、剃龍頭,很重視,誰都想圖個好兆頭。 龍抬頭、走好運,不僅小孩要「剃龍頭」,各位美女也可以給自己換個新髮型,從頭開始,一年精神到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有哪些風俗活動? 二月二的龍文化了解一下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有哪些風俗活動? 二月二的龍文化了解一下時間:2020-02-24 13:31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有哪些風俗活動? 二月二的龍文化了解一下 二月二身邊的龍文化了解一下? 俗語道: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 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民諺曰:「二月二,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前後是六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據說經過冬眼的龍,到了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驚醒,便抬頭而起。
  •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 二月二龍抬頭,你有所不知的風俗
    凌峰一哮談風俗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又叫"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意思是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天氣轉暖了,農民伯伯希望抓住這個大好時節,進行春耕生產。不過關於這天龍抬頭的來歷,其實還寓藏著一個善良,美麗的傳說。聽說以前,由於世人耽擱敬貢上帝的時間,於是上帝大怒責罰龍王五十年不降雨於人間,弄得人間天幹地旱,民不聊生。這時龍王有個小兒子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私自降了一場大雨,這不上帝一怒之下就把小龍王壓在大山底下,並降旨說除非金豆開花,小龍王才能脫身。
  • 二月二龍抬頭,為何二月二適合剪頭,這天傳統節日有何寓意和習俗
    明天就是農曆的二月二了,是個我們老古人流傳下來的好日子,有諺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也有諺語說「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這期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個陪伴我們走過一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二月二」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北京傳統習俗您知道嗎?
    清朝以前, 漢族人十八歲以下都剃禿頭光光的,等到過十八歲弱冠之年一加帽子,這頭髮就永遠都不能理了,一直到死都不能理,為啥?這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漢族的男子是不理髮的,但是清兵入關以後強迫理髮,實行「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強硬政策,當時全國有很多剃頭不從著,有幾千人被殺害。所以老百姓就有這麼一個相約,咱正月誰都不理髮,到二月二日在剃頭,為什麼啊?正月剃頭死舅舅。
  • 二月二,龍抬頭|大閱讀No.272
    關於二月二的來歷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和寓意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和寓意 二月二,龍抬頭,千家萬戶忙春耕。在遠古的農耕時代,春耕是國家大事,民以食為天,如果沒有春天的播種,誤了農時,收不了糧食,這一年都可能挨餓受凍,所以有「一年之計在於春」諺語代代流傳。
  • 二月二龍抬頭,真到那一天,龍王真的使出了葉秋才會的龍抬頭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魏徵不聽太宗言夢斬龍王的故事,都知道這是為了美化魏徵敢於直言不畏強權的為官風範。那麼,你們知道二月二龍抬頭又是怎麼回事嗎?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這裡所說的二月二龍抬頭,也就是村裡老人常說的「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等等,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到了這一天,農民會根據各地的習俗,來表達這一年對豐收的美好祝願。而二月二龍抬頭這個說法,其實跟天象有關。在古代人們就對星象這一現象頗為痴迷,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分為二十八星宿,組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
  • 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鴻運好兆頭
    今天,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好年景,春開頭萬物在此時開始真正甦醒春天真的來了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
  • 二月二,龍抬頭!別讓掉以輕心,毀掉所有努力
    來源:中宏網二月二,龍抬頭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
  • 二月二,龍抬頭!傳統習俗知多少?
    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因此,二月二又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農曆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
  • 「二月二,龍抬頭」被賦予不少內涵,各種講究習俗體現在兒歌諺語中
    「二月二,龍抬頭」,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一句話,也可以說是一句諺語。農曆的二月初二,對於中國人來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它被簡稱作了「二月二」,還被賦予了不凡的內涵:「龍抬頭」。自然,圍繞著這一天,各地便有了屬於自己的、各種各樣的講究和習俗。
  • 「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怎麼來的?為什麼應該吃爆米花?
    在北方,二月二是「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很多人都要在這一天理髮。那麼,「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剃頭理髮?二月二,龍抬頭一、「二月二,龍抬頭」這個說法怎麼來的?我國是農耕文明,為了作物更好的生長,產生了農曆和節氣的概念。
  • 今天二月二,農民認為這天下雨比較好,你知道為什麼嗎?啥道理呢
    今天是2020年2月24日,農曆的二月初二,也是咱們常說的」龍抬頭「,要是往常這個時候理髮店裡可以說是高朋滿座,畢竟大家在這個節日都是要想討個好的彩頭,也有一個好的寓意,俗話說的話,新的一年要從頭開始啊,所以大家在二月二這天理髮還是比較多的,農曆的二月二對於很多的地區都有著很多的風俗,吃炒豆,
  • 【海報合集】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好兆頭!
    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百度百科釋義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萬物此時開始真正甦醒,代表著春天真的來了,吃豬頭肉、理髮(剪「龍頭」)等習俗一個也不能落下!
  • 《二月二,龍抬頭》| 有聲閱讀
    二月二,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在北方,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有資料介紹,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中華全國風俗志》中寫道:「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龍神。」人所共知,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信仰的圖騰。所以人們自豪地宣稱,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千百年以來,人們把龍視為帶神秘色彩的吉祥物。
  • 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知道這些禁忌和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順其自然也成為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春耕節,在這種大型的祭祀節日中,少不了有很多的禁忌,那麼二月初二龍抬頭忌諱做什麼事,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習慣。 二月二龍抬頭相比很多人都不陌生吧,二月二龍抬頭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春耕節,春龍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敲鑼打鼓,放鞭炮,燒香祭祀,為了向龍王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這種大型的祭祀節日中,少不了有很多的禁忌,那麼二月初二龍抬頭忌諱做什麼事,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