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窗前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走過您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這句歌詞也是傳唱了好多好多代學生,我們都深知教師的工作是很繁瑣的,可能下班了還需要工作到很晚去備課,那麼教師在這段時間到底都做了哪些工作呢?在教師考試中教育學部分就有這麼一個章節,談到了教師的教學工作環節。這一部分的常考題型是客觀選擇題,我們需要區分一下這幾項工作。那麼如何來進行分類記憶呢,現在老師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知識連結
1.三轉化
備課的實質是要求教師實現三個方面的轉化:「作者」、「教者」和「學生」。
2.備課三備
(1)備教材;(2)備教法;(3)備學生。
3.備課寫好三計劃
(1)學期(或學年)教學進度計劃;(2)課題(單元)計劃;(3)課時計劃(教案)
4.課堂三講、三不講
(1)三講:重點難點講;易錯、易漏的知識講;有擴展性內容的知識講;
(2)三不講:學生會的知識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或小組討論能解決的知識不講;講了學生也學不會的知識不講;
5.課外作業三布置、三不布置
(1)三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引導學生研究的作業;布置遷移拓展、提高學生能力的作業。
(2)三不布置:不布置重複性的作業;不布置懲罰性的作業;不布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
二、深度解讀
1.考試題型: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的時候,考查的形式主要是案例反選題、是非判斷選項題和多選題。單選題相對比較簡單,重點是案例和判斷類的選項,需要我們看正確與否,一般的問題形式為題幹問「教師備課三備包括哪些」,「以下說法不符合課外作業布置要求的是」。
2.內容詳解:
(1)三轉化:
①進入「作者」角色。通過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教師自己的知識;
②進入「教者」角色。通過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掌握教學目的的要求和重點,將其轉化為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
③進入「學生」角色。通過研究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內在聯繫,找到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的途徑,從而轉化為教師所掌握的教學方法。
(2)備課三備:
①備教材:包括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領會插圖;鑽研習題,認真準備練習和作業;備提問。
②備學生: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③備教法:找到與課程內容和學生相適應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從而促使學生簡捷高效地掌握課程內容,實現教學目的和任務。
3.注意事項:
教師的這些項工作都是三個一組,注意多選題別漏選。而且一定要注意題幹中的問題,不要問題和答案匹配錯誤。還有在做多選題的時候,一定要審題仔細,做法正確還是不正確,是講還是不講,布置還是不布置。
三、試題演練
1.【單選題】教師要備課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 )。
A.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B.備教具、備學生、備教法
C.備教材、備教具、備學生
D.備教材、備教具、備教法
1.【答案】A。解析:備課是上課前的準備工作,是教好課的前提。(1)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鑽研教材、了解學生和設計教法;(2)備課要寫好三種計劃:學期(學年)教學進度計劃、單元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教案)。因此,B、C、D三項均為幹擾項。與題幹不符,故選A。
2.【單選題】以下關於備課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教師備課應做到預設與生成的高度統一
B.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
C.教師備課要做到「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D.教師備課要做好「三計劃」,即寫好學年、學期教學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
2.【答案】A。解析:備課是上課前的準備工作,是教好課的前提。(1)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鑽研教材、了解學生和設計教法;(2)備課要寫好三種計劃:學期(學年)教學進度計劃、單元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教案)。就課堂教學而言,教師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必須在備課時進行充分的教學預設。但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機械地照搬「預設」,而要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尊重學生的人格,在課堂特定的生態環境中,根據師生、生生互動的情況,順著學生的思路,因勢利導地組織適合學生參與的、自主創新的教學活動。新課改理念下課堂教學更注重課堂的生成,再精心的預設也決定不了課堂的生成。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很難做到預設與生成的高度統一。因此,A項表述錯誤,為正確選項。B、C、D三項表述正確,但與題幹不符,排除。故本題選A。
3.【多選題】關於教師布置作業,做法正確的是( )。
A.布置研究性作業,讓學生自主研究
B.布置創造性作業,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
C.布置拓展性作業,讓學生能舉一反三
D.布置作業越多越好,讓學生不浪費時間在娛樂活動上
3.【答案】ABC。解析:布置課外作業的要求:第一,內容符合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第二,分量適宜,難易適度;第三,規定完成時間。具體包括三布置三不布置。三布置是指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引導學生研究的作業;布置遷移拓展、提高學生能力的作業。二而不布置是指不布置重複性的作業;不布置懲罰性的作業;不布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根據題幹,正確的選項,ABC屬於三布置,而D選項,作業布置越多越好,不要超過合理學習的限度。根據題幹問題,正確的說法有ABC三項。
以上就是關於本篇知識點的相關解讀,希望老師的總結會對大家有所幫助,早日成師。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