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經典的五首詞,句句都是刺骨的悲涼,讓人肝腸寸斷

2020-12-26 愛詩書

南唐是五代割據與江南時期的地方政權,定都金陵,立國將近四十年,傳三代:李昪、李璟和李煜。其中李煜最為知名。

李煜繼承皇位的時候,北宋開始覬覦南唐地區。但是李煜沒有絲毫的戒備,篤信佛教,荒廢政務。因此李煜的政治才能基本上為零,他的名聲來自於他的才華。

近人評價李煜:於富貴時能作富貴語,愁苦時能作愁苦語,無一字不真。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如沒有天堂到地獄一樣的生活轉變,恐怕李煜的文學成就也就不會那麼高,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今天讀李煜的詞,還是能夠感受到詩句中的痛苦,說明千百年來人們的感情是互通的。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寫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李煜作為階下囚也已經是第三個年頭。

作為亡國之君,宋太宗始終對李煜不放心,於是就派南唐故臣徐鉉去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在李煜生日的那天,他想起了在故國的生活,寫下了這首虞美人,結果被宋太宗用毒酒毒死。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是用血淚寫成。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寫出了李煜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尤其是結尾兩句將痛苦推向了頂點:

過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李煜從他做南唐國君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北方強大的趙宋政權的威懾下過著朝不慮夕的日子。

宋太祖開寶八年宋軍攻佔了金陵,李煜投降。隨後被押往汴京,從此開始了他忍辱含垢的生活。

南唐立國將近四十年,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宮殿高大雄偉與天際相接,宮苑內珍貴的草木茂盛,鮮花遍地,藤蘿纏蔓。這一切只能在夢中相見了。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捲,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這首詞是詞人從一個亡國之君的立場和思想感情來寫他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李煜把他的悽涼之感,亡國之痛,故國之思,都囊括在了這首詞中,痛苦之情溢於言表。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爐香閒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這首詞看似是傷懷,春怨之作,實際上蘊含了深深的亡國之痛。

全詞虛實相生、內外結合,時空轉換自然、順暢,筆意靈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卻不失含蓄,柔聲輕訴卻極其哀婉動人。

相關焦點

  • 這首詞是李煜的冷門佳作,短短12字,道盡人生悲涼,令人動容
    但對於已經被囚禁多時的李煜來說,白天與黑夜並無分別,因為他的生命曙光可能永遠不會來了。那麼,屈居汴京將近三年的南唐後主李煜到底守著微弱的燭火,於黑暗中的雨聲中聽出了什麼呢?窗外接連不斷地雨聲擾的人心神不定,夜不能寐。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破陣子,開篇就令人震撼,結尾卻讓人唏噓
    日月輪轉、朝代更替,都遵從自然和社會規律,雖然不以個人意志而轉移,但作為一個見證人和參與者,內心的感受卻與旁觀者完全不同。南唐後主李煜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作為一位詞人,他被人喜愛;但作為一位皇帝,他卻被後世譏諷不斷。其實他並非只戀佳人不愛江山,只是當他被推到風口浪尖時,已經完全不由自主。
  • 李煜寫悲傷之情的經典詞作,沒有一個悲字卻撕心裂肺,萬人傳頌
    我們現在讀到的李煜的詩詞作品一般分為兩個類別,一種是風花雪月、富麗堂皇的宮廷歲月,一種是哀婉低沉、如泣如訴的羈押生活,而形成這兩種詞作風格的主要分水嶺就是南唐滅亡。越是到晚年,李煜對生活的悲傷、對生命的絕望就體現得越明顯,所以他晚期的詩詞作品一般都透露著無限的悲涼。
  • 李煜:名副其實的一代詞宗,用5首詞寫出人間離合悲歡、愛恨情仇
    作為一個從小背誦詩詞散文的人,筆者小時候最喜歡的詞人李煜,原因很簡單,李煜的詞朗朗上口,頗具語言美感。等長大後,第一次知道李煜居然個皇帝,還被毒酒給毒死了,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38歲之前,李煜的人生只有2個字,「風流」。他當皇帝,娶老婆,風花雪月,吟詩作賦。
  • 李煜一首深藏不露的詞,全文無一怨字,卻寫出了痴情人最深的怨念
    但在銀河的另一邊,有一顆最閃亮的星,他是獨立於宋代詞壇的存在,他那麼光芒四射,讓人無法忽視,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這個生在七夕死於七夕一代詞帝,因南唐最後一位帝王的身份,備受世人關注。愛他的人迷戀他的敏感、痴情和憂鬱,畢竟作為詞人,他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至今仍是多少人心中的經典。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他後期的作品則多是抒發思念故土、無奈悲涼的情感,所以哀傷低沉,愁苦落寞。但是人的感情總是在不斷波動之中的,我們絕不能簡簡單單的將時間作為劃分李煜詩詞風格的標準,就如同婉約派和豪放派同樣不能作為判定詞人詩詞主旨的標準一樣。
  •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句句讓人熱血沸騰!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句句讓人熱血沸騰!在我國五千年歷史的長河當中,誕生了無數的英雄豪傑,同時也誕生了無數霸氣十足的豪言壯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國歷史上最為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而且現在聽來,依舊覺得熱血沸騰!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納蘭性德模仿後成千古名作,李煜卻為此喪命
    唐宋文壇,群星璀璨,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之間最璀璨的那顆明珠,其閃耀程度絕不輸大多數唐宋名家。憂愁是李煜作詞的主調,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充滿了無限憂愁。下面這一首可以說是李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首《虞美人》為李煜帶來了無上的榮譽,也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宋太宗趙光義看到這首詞後,勃然大怒,頓起殺心。你惦念故國的宮殿,就是想重回故國呀?就是想再當南唐國主呀!於是讓人以一杯毒酒賜死了李煜。
  • 李煜被囚禁,寫下比較冷門的一首詞,道盡悲涼無奈的命運
    李煜是南唐時期非常有名的詞人,他早年間因過於出色遭到兄長的猜忌,當時兄長李弘冀剛剛坐上了太子之位,難免對身邊的人極為防備,李煜為保平安不問朝政,只醉心詩書,表明自己願為人臣之心。可沒過幾年太子病逝,李璟,也就是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封李煜為吳王,入主東宮。李璟病逝後李煜登基,南唐國力弱小,國庫空虛,但李煜愛民如子,減少賦稅,恢復「井田制」。
  • 李煜的1首詞,只道「貪歡」,卻說盡天上人間
    今天介紹的仍然是李煜的1首詞。其實對於李煜的詞,每一首都能說上一天,又或者說,每一首都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僅僅數十首存世作品,每一首看似都很簡單,但我們每一次再讀,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哀愁。今天這1首詞,很短,我們才看到他說「貪歡」,卻在他的話裡讀到了天上人間。
  • 李煜寫下一首《相見歡》,無人能超越,只有納蘭性德這首勉強可比
    李煜後來成為了階下囚,被關押在北宋都城,這個時候可謂是心灰意冷,但是他在文學上又是大放異彩,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詞作,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悲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奈,還有他對於人生的解讀。不過筆者今天要推薦他另一首,也就是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這也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南唐後主李煜與清代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世間最為多情之人。又因為李煜經歷過階下囚的悲慘生活,李煜將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一點點的融入到詞作中。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
  • 李煜的一首冷門《虞美人》,沒有名句,卻被譽為「神品」
    這首《虞美人》是一代詞帝、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李煜為思故國而作,以極富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為千古名句,引人共鳴。此詞語言明淨優美、節奏曲折婉轉、愁思感人肺腑,因而才能被譽為詞中「神品」,千百年間廣為流傳,成為人人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
  • 李煜的一首悲傷詞,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提及南唐後主李煜世人對他的印象就是他是一個亡國之君,但對詩詞文化了解的人對李煜的印象就是一個風流才子。生在帝王家本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但是對李煜來說卻是非常的悲慘,李煜的前面有五個哥哥就是輪也不該輪到李煜來當皇帝,在當皇子的時候李煜整天就醉心藝術,從來都不對如何做一個帝王而上心,但命運是如此的捉弄人,李煜的五個哥哥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離世,這才輪到了李煜當皇帝。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清照最自負的詞,連蘇軾都不放在眼裡,提筆作詞,竟流傳千古
    當然了,人嘛,在很多時候,容易「飄」,為何李清照敢飄,那是因為人家有資本,有實力,一首《孤雁兒》,讓蘇軾的《西江月·梅花》,王安石的《詠梅》都顯得平平無奇了。《孤雁兒》這首詞是李清照寫於她45歲時期,當時趙明誠已經撒手人寰,家道中落,孤苦無依,只能靠著寫詞作賦來排解內心的惆悵和悲涼。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了解過宋詞的人應該知道,一首詞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有很多首詞。而說到詞牌名就能想到那首詞,一定是千古絕唱。說起《水調歌頭》,想到了蘇軾;說起《破陣子》,想到了辛棄疾。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國破家亡,南唐後主李煜屈居人下,作詞一首,表達對弟弟的思念
    弟弟去宋朝進貢時被趙匡胤扣留下來,李煜不忍失去自己僅剩的親人,苦苦哀求無果,萬念俱灰,作詞一首,表達自己內心的愁怨。01沒有「愁」字,卻句句哀愁「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上闕描繪了一位婦人等待自己相思之人時的環境背景。
  • 李煜最催淚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發自肺腑,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作為千古詞帝,李煜在淪為階下囚以後所寫的詩詞大多都離不開「愁」與「恨」兩個字,可以說離愁別恨總是將他困得死死的。這也難怪,今昔對比,一個天上一個人間,任誰面對如此天差地別的人生變故,都會生出萬般的愁與恨來。何況曾經貴為一國之君的李煜?然而,國家不幸詩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