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是五代割據與江南時期的地方政權,定都金陵,立國將近四十年,傳三代:李昪、李璟和李煜。其中李煜最為知名。
李煜繼承皇位的時候,北宋開始覬覦南唐地區。但是李煜沒有絲毫的戒備,篤信佛教,荒廢政務。因此李煜的政治才能基本上為零,他的名聲來自於他的才華。
近人評價李煜:於富貴時能作富貴語,愁苦時能作愁苦語,無一字不真。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如沒有天堂到地獄一樣的生活轉變,恐怕李煜的文學成就也就不會那麼高,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今天讀李煜的詞,還是能夠感受到詩句中的痛苦,說明千百年來人們的感情是互通的。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寫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李煜作為階下囚也已經是第三個年頭。
作為亡國之君,宋太宗始終對李煜不放心,於是就派南唐故臣徐鉉去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在李煜生日的那天,他想起了在故國的生活,寫下了這首虞美人,結果被宋太宗用毒酒毒死。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是用血淚寫成。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寫出了李煜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尤其是結尾兩句將痛苦推向了頂點:
過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李煜從他做南唐國君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北方強大的趙宋政權的威懾下過著朝不慮夕的日子。
宋太祖開寶八年宋軍攻佔了金陵,李煜投降。隨後被押往汴京,從此開始了他忍辱含垢的生活。
南唐立國將近四十年,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宮殿高大雄偉與天際相接,宮苑內珍貴的草木茂盛,鮮花遍地,藤蘿纏蔓。這一切只能在夢中相見了。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捲,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這首詞是詞人從一個亡國之君的立場和思想感情來寫他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李煜把他的悽涼之感,亡國之痛,故國之思,都囊括在了這首詞中,痛苦之情溢於言表。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爐香閒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這首詞看似是傷懷,春怨之作,實際上蘊含了深深的亡國之痛。
全詞虛實相生、內外結合,時空轉換自然、順暢,筆意靈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卻不失含蓄,柔聲輕訴卻極其哀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