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教育產品成為爆品之一,在線教育即將「電商化」?

2020-12-12 36kr

本文作者:陽俊orlo,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9月9日,淘寶教育發布「雙11招生計劃」,到現在整個雙十一成交額破 3723 億,實時成交額超過 1 億元的品牌超過 300 個。據淘寶教育方面介紹,網課成為了天貓雙十一的爆品之一。

天貓雙11預售的第一個小時,44%的人是在直播間買走了網課。預售首日,買網課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49%,花在教育上的消費同比增加1566%。

因為今年的疫情環境,催化了用戶在線學習的習慣加速形成。整個在線教育的市場進度,也加快了一大步。

年初的3月份,阿里正式宣布成立「淘寶教育事業部」,由原淘寶大學負責人和主要骨幹組成,團隊人數超過200人。黃磊(淘寶大學負責人)曾表示:「淘寶做的不是在線教育,而是教育在線化,平臺級服務就是要讓招生、學習都變得更簡單,讓教育機構專注於課程本身。」淘寶重拾教育的背後,表面上看:淘寶確實利用自己的流量幫助「在線教育」去做好生態化的基礎。

但淘寶教育對於淘寶自身的意義,遠不局限於一次簡單生態基礎建設。而是淘寶需要教育,知識這個高黏度的「產品」:去協同好阿里系列產品的生態,幫助阿里平臺提升用戶日活和黏度。

淘寶需要什麼「教育」

流量市場的紅利期早已過去,現階段市場中各大平臺為穩固用戶池,平臺和平臺之間的「流量壁壘」越來越高;從別的平臺引流的獲客方式,幾乎斷裂。

順著私域流量這個趨勢,很多平臺都在調改自己的生態。「淘寶教育」也是阿里的淘寶生態,做出調整的一部分:

  • 2012年,淘寶教育類產品銷售額3.3億元,教材佔比1/3,課程銷售佔比2/3。

  • 2013年,阿里推出淘寶同學(後改名淘寶教育),教育類產品銷售額達到10億元,增長300%,對應當時1.5萬億GMV,佔比6‱(教育類同比增長1倍,高於阿里總增速)。

  • 2014年,淘寶教育平臺付費用戶過1000萬。

  • 2016年,淘寶教育4年數據:學習人數達1700萬,銷售額幾十億體量。

  • 2018年,淘寶教育在線平臺全年學習人數達到1300萬,學習人次達到6000萬。

  • 2020年,因為疫情,1月-5月期間,5000家教育機構入駐淘寶。

回顧早期電商獲客成本,淘寶獲得一個新增用戶需要花166塊錢,京東是142塊錢,拼多多只需10塊錢。到2019年,淘寶要花536元,京東需要757元,拼多多是143塊錢。對外獲客成本的直接上升至3倍之多。(數據來源:吳曉波)

各平臺的市場推廣運作方式,開始從對外引流方向遷移到對內部流量精細化運作;以此來面對流量增長困境的情況。而「淘寶教育」的投入,可以理解為:阿里生態,為了更好的優化自己平臺內部的私域流量,做出調整的一部分,來補全整個阿里系的生態。

圖片源自:黑板洞察

目前,阿里官方數據表示:教育類商品基於個性化推薦帶來的流量已超4成。1月-5月期間,5000家教育機構入駐淘寶。平臺上9月第一周教育相關商品的熱度,相比暑期高峰仍保持10%以上的周環比增長。

淘寶不需要教育作為變現手段

按照淘寶現在的用戶體量,幾乎不需要依靠新增教育板塊,來為淘寶這個超級流量APP做商業變現。

但是淘寶需要淘寶教育,需要這樣一個版塊幫助淘寶來提高用戶的日活躍,也需要用戶的留存帶新。

淘寶需要的教育是:教育知識產品:一種沉浸式、持續性的產品。

教育類產品用戶的使用粘度非常強,是因為教育這件事本身,就很具備依賴性。教育過程需要老師監督、需要同伴陪同學習、需要即時性的反饋。每一門課程從學習到徹底的知識掌握,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學習和複習。

並且知識類產品是一種非常跨品類、橫向性非常強的垂直類目,它跟別的類目並不是決然分割。

它能更好地將淘寶和天貓實體品類打通,在阿里系多個場景下協同:在淘寶消費課程產品的用戶,有機會帶動增加用戶在阿里系(淘寶、支付寶、釘釘等場景)的使用時長、提高活躍度;再通過算法推薦給聽課用戶,更容易在淘寶平臺觸發交易機會。這些變化,是可以直接推動阿里系的各場景下的交易增長。

教育版塊同樣也有助於淘寶的品牌常青化。我們看天貓雙11預售首小時數據,教育類目鎖定成交額同比增加1506%,其中直播帶來的銷售佔比達到44%,寒假班、少兒英語、會計課、考研等以學生為群體的課程熱賣。

基本上教育類服務的人群都是:青少年到大學生群體,這類群體是未來的消費主力。通過教育產品的方式,提早讓淘寶和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繫,這對於淘寶用戶黏度培養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在線教育的用戶們

儘管淘寶,現在加大了對於教育版塊的資源投入,但是現在的淘寶教育,不是用戶需要的在線教育。

對於受教育的用戶而言,需要的教育場景,淘寶教育在產品形態上,不是在線教育的最優解。

依靠僅僅支持圖文直播的產品形態,是不足以支撐起來整個學習受教育的場景。

在線教育本身是受到「傳統學習」的習慣限制,這和教育本身的「學習過程」是強相關的。學習是一件需要即使性感知反饋的事情,同時學習過程需要很強的注意力和環境氛圍陪襯。

而淘寶目前的產品形態對比市面的教育SaaS產品,後者可能更加適合教育場景。後者的產品形態可以兼顧到整個學員的生命周期:直播、課程、社群、專欄、訓練營等內容和服務形態更加的完善,深入到更加的垂直領域的場景。

用戶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到自己真的到底學到了多少?學習進度和結果的反饋,需要通過考試測試來幫助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淘寶教育目前是以視頻課為主,這種產品形態,沒有辦法給予學生更為有效的學習結果反饋;沒法對用戶的學習效果負責的。

平臺化即是一個優勢,卻也是教育版塊的壁壘。

缺少社交屬性,正是以平臺化為主的淘寶,在面對教育產品時候要面對的一個頭疼問題,所以現在大部分的教育頭部機構,還是選擇讓學員進入微信生態溝通交流。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流量新秀平臺——抖音身上:

  • 2019年6月,抖音平臺青少年教育類內容短視頻數量超過547萬,累計點讚量近149億,累計轉發分享量超過8.5億,累計播放量超過4752億,青少年短視頻教育內容,已成為抖音內容生態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年截至7月,平均每天有1.8億人通過抖音企業號學習新知、提升自我。用戶年輕化,有效覆蓋教育細分市場。在抖音,教育需求主力的80後、90後、00後(成年群體)佔比超過80%;其中00後佔10%,90後佔39%,80後佔38%。

我們可以根據數據看到,抖音這種短視頻作為內容載體平臺,理論上是要比淘寶更加適合做教育的,但是今天我們依舊沒有看到在抖音生態內部直接做教育的。很多頭部的在線教育公司選擇在抖音投放廣告,但是課程的服務卻選擇了微信生態。因為教育的過程,需要社交屬性參與。

教育產品用戶的高黏度,往往是建立在對於和老師之間情感互動聯繫基礎上。在線教育相對於傳統教育,因為缺失互動感,原本就很難建立情感流入。

依靠僅僅支持圖文直播的產品形態,只有「教」的場景,缺失了後續「學」的場景:缺少老師點評、查漏補缺的批閱、隨堂測驗等服務功能。

這種服務類的功能都是建立於社交基礎之上的,雖然在線教育的老師上課的時候,會積極的調動學生的情緒。但是畢竟學習者是面對屏幕,再加上如果沒有學習結果的收穫,和感知上的即時反饋,學生用戶非常容易走神。影響教育的另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學習氛圍。

學習是一件需要堅持和自律的事情,而人都會有點從眾心理,有同伴一起學習,會更加容易。所以能給到用戶這樣的學習氛圍的,現階段市面上的社交生態中,微信依舊是相對而言更加合適的。

因為微信不單純是一個通信工具,基本上是每一個真實用戶的社交縮影。從親朋好友到公司業務人脈。目前只有微信群能帶給在線教育的用戶,更加多的這種強社交屬性和氛圍。

教培機構的「電商化」

儘管淘寶教育不是很適合中小機構直接開展教育服務,根據數據現狀分析,在線教育行業目前處於燒錢營銷模式階段,預算充足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儘可能的更大範圍覆蓋營銷觸點。

教培機構入駐淘寶教育,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基於淘寶的數據算法,來幫助教培機構連結上更加精準的用戶,教培機構需要找到更精準的用戶,降低營銷成本。

利用淘寶的大流量,引流到機構的私域流量中,降低對外的獲客成本。現在的淘寶教育內大量的機構也沒有做的很細緻,教培機構只要做一部分運營,其實就可以拿到對應的效果收益。

淘寶教育負責人「黃磊」談流量入口還是以搜索為主

例如目前淘寶上面有很多的免費課和低價課,也有直播系列,但是這些課程基本上都是圖文直播,也就是說,很多的免費課程其實就是錄播課。

現在很多的教培機構都會利用試聽課的模式,來幫助正價課去引流,這些試聽課的內容,完全可以直接在淘寶教育內復用這種模式:通過免費課吸引添加微信,引導購買正價課。

同時,因為淘寶教育是在淘寶電商平臺上,在商品的搜索關鍵詞方向,我們教培機構也是有機會來做策劃的。本質上,是利用了搜尋引擎的信息優化。

即用戶在打開淘寶app進入首頁後,搜索框內根據用戶的輸入,自動會推給用戶的產品推薦。我們教培機構,如果想要通過淘寶平臺來實現引流的話,就需要熟悉用戶的行為數據和提煉自己的課程關鍵詞,生成相關課程的搜索偏好的詞庫。這樣做可以直接通過部分關鍵詞搜索,來精準化的獲客。

總得來說,淘寶教育作為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個外部構成,是一個不錯的平臺,可以考慮投入部分精力去做維護。但是它目前還並不是非常合格的教育產品形態。

一個合格的在線教育要面對三個核心因素:優質師資、適配內容和交付場景。這些都是目前淘寶教育還需要面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雙十一在線教育成消費新寵,阿卡索憑優質課程產品及服務獲認可
    雙十一在線教育成消費新寵,阿卡索憑優質課程產品及服務獲認可 2020年11月06日 15:50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對於當今越來越重視孩子教育的年輕家長們來說,今年雙十一他們的購物車中,除了孩子的各類文具玩具,在線教育類的產品也成為了父母們消費的「新寵」。  僅在10月21日零點,天貓雙十一預售一開啟,不少家長就直奔教育直播間。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顯示,與去年相比,今年購買網課的人數增加了649%,花在教育上的消費同比增加1566%。
  • 葉挺:淘寶教育要做的是教育行業電商化,電商土壤裡的教育化
    2、雙十一整個K12部分,用戶同比增長大概超過了8倍,但在這個8倍裡面,一二線城市大概6倍,下沉市場大概10倍左右。  3、淘寶教育的核心策略:一是教育行業電商化;二是電商土壤裡面的教育化。  4、目前淘寶教育有三個基本打法:第一達人帶貨;第二私域資產通過直播進行轉化和服務。第三CP打法,將消費者需求和淘寶的場景更好地橋接在一起。
  • 「立刻說」天貓雙十一銷售三連冠美聯國際教育在線布局持續深化
    今年的天貓雙十一成交額突破1億元的品牌超過了450個,共有31,766個海外品牌參加,105個產業帶成交額過1億元,210萬線下小店參與,覆蓋1,406個縣城的41萬款農產品加入,AI調用量超15萬億次。語言培訓方面,線上教育平臺「立刻說」連續三年獲得天貓雙十一銷售第一,成績卓然。
  • 瑞思攜手阿里電商 以強勁線上運營力助推在線教育營銷創新
    新學期即將開始,如何幫助孩子在暑期的尾聲做好準備,迎接全新的挑戰?14日晚,瑞思英語攜手阿里電商,共同推出在線教育領域首檔PGC互動觀察綜藝,邀請以知名辯手傅首爾為代表的眾多潮爸辣媽前來做客,為孩子們「開學添裝備」。
  • 瑞思英語創意營銷,雙十一成功入圍教育銷售排行榜TOP10
    瑞思教育近幾年在持續發展,隨著電商行業的興起,瑞思教育也是逐漸探索創新,作為淘寶教育戰略合作夥伴以及首支受邀入駐天貓平臺的艦長級教育品牌,在雙十一期間,瑞思教育也是實現了超高的成交量,此外,為了全線推動素質教育新發展,瑞思教育更是做出了很多努力。
  • 緊跟在線教育前進步伐,阿里雲亮相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
    阿里雲認為,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已經出現以下四大特徵:一是對教培機構而言,在線教育已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二是由疫情帶來的流量洪峰結束後,在線教育機構將重新面臨流量成本及獲客成本大幅提升帶來的挑戰;三是從課程形式出發,頭部教育機構在各個教學產品和各種教學形式上已呈現多線並進的形態,單個教育機構的教學產品布局將逐漸矩陣化;四是隨著在線教育的規模化和用戶集中度的持續提升,教育機構已從以往依賴經驗和人力的運營模式轉為藉助數位化手段
  • 產品分析:小米有品——崛起的品質電商|電商行業|電商平臺|網易...
    本文將通過以下部分對小米有品進行分析,深入探索品質電商行業的運作邏輯:行業分析競品分析用戶價值分析商業價值分析產品迭代分析產品結構分析運營分析總結一、 行業分析中國電商發展至今,已經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行業細分、轉型成為了電商行業的必然趨勢。
  • 說客英語CEO: 在線教育市場比拼的是人效、產品價值、企業商譽
    然而,教育是一個「慢」生意,盲目」燒錢「獲客的行為並不能完全契合教育行業的屬性,想要於彎道中超車,需要更多地立足行業特性,聚焦產品與用戶,不斷地提效率,降成本,說客英語指出「在線教育市場比拼的是人效、產品價值、企業商譽」。
  • 在線教育需要精耕細作,掌門1對1等頭部企業如何實現精細化運營?
    縱觀其發展路徑,更給予行業一些啟發:在線教育企業唯有精耕細作,才有可能走得更長更遠。教學效果經得住考驗掌門1對1等頭部企業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隨著大量用戶從線下湧入線上,在線教育頭部流量激增。面對用戶日趨嚴苛的平臺選擇標準,教學服務與品質成為在線教育平臺的決勝法寶。
  • 恆企教育雙十一雙十二銷售表現突出 提升自我就來恆企教育
    恆企教育作為專研財會領域賽道教育產品的連鎖企業,順應時代發展而不斷研發最新的教學產品,受到了一批又一批求學者的好評和青睞。小編就在這裡帶大家回顧一下2020年度雙十一與雙十二大促期間恆企教育的表現情況吧。
  • 全國超2億學生轉戰線上,在線教育將成為常態教育模式
    預計未來幾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以15%左右的速度保持繼續增長,到2024年預計突破4億人,總體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在中國,近30年最重要發展標籤之一是「城鎮化」。無論是供給端的「強勢增長」,需求端每一階段細分人群偏好的轉移:在線形態、創新模式的教育產品的偏好等,還是技術設施成熟,為整個在線教育產業提供越來越高的學習體驗與交付效率,都在助推教育線上化趨勢。
  • C2M成雙十一「主戰場」 京東將售出1億件爆品 網紅概念股搶先看
    C2M成雙十一「主戰場」 京東將售出1億件爆品 網紅概念股搶先看
  • 技術改變音樂教育,呈現在線化、數據化、智能化趨勢
    ,在她看來,因為網際網路技術,音樂教育呈現在線化、數據化、智能化趨勢,未來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音樂教育賽道的新產品、新模式、新打法層出不窮,在線大班課、在線1對1、AI陪練、智慧鋼琴等新興模式煥發行業生機。
  • 流利說股價:AI+教育的深度融合,產品實力持續凸顯
    以網際網路為基礎,把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科技技術相結合的在線教育,作為教育的新形態,不僅為中國傳統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與驚喜。疫情防控期間,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在線教育平臺積極承擔責任,用科技的力量打破時空限制,為全國2億學生在家繼續學習提供了便捷的方式。
  • 在線教育即將進入下一階段,萬門大學為何能在眾多機構中脫穎而出
    導讀: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即將進入下一階段,市場前景雖好,但如何生存仍是在線教育機構需要面對的問題。萬門大學作為在線教育機構中的一股「清流」,如何在大環境下脫穎而出?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即將進入下一階段,行動網路的迅速發展,讓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不斷增加,預計今年的用戶規模將達3.05億人,且未來的幾年仍會持續增長。
  • 從幸運葉子備戰雙十一看電商行業的變化
    而天貓因最初的促銷設立的雙十一,卻成為整個電商界的狂歡日。甚至被譽為中國給予世界的第五大發明。 谷歌公司改變了世界處理信息的方式,但沒有有關谷歌的節日。Facebook改變了世界的溝通方式,卻沒設有「Facebook日」。而天貓因最初的促銷設立的雙十一,卻成為整個電商界的狂歡日。
  • 升學教育:AI技術賦能下的在線教育未來將走向何方?
    而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用戶體驗和技術升級的市場容量也在持續增加,升學教育也好,職業教育也罷,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在線教育體驗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線教育的核心目標是為用戶提供知識相關服務,但就目前在線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言,過於放大AI技術產品的工具化屬性,而忽略了產品自身應該具備的教育屬性,導致用戶體驗粗糙、
  • 產品分析 | 精品電商異軍突起,為何小米有品強勢崛起?
    本文將從如下方面進行分析:行業分析競品分析用戶價值分析商業價值分析產品迭代分析產品結構分析運營分析總結一、行業分析近年來,電商行業不斷細分化,出現了更多細分模式,如精品電商、生鮮電商、社交電商等,這些細分領域成為了各大巨頭玩家的新戰場。
  • 產品分析 | 小米有品的精品電商之路
    然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消費理念的轉變,精品電商,作為電商的細分領域之一,仍潛力巨大。由於電商行業受宏觀因素影響較大,所以採用PEST 模型來著重分析精品電商的宏觀環境。還可以收集消費者的需求反饋,不斷進行產品優化,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5G技術的逐漸成熟將會推動新零售概念的普及,線上線下融合將會成為新的趨勢,消費者即將享受「線上下單,線下配送到家」 的購物體驗。VR與AR將會創造出無限趨近實體店的購物體驗。萬物互聯也將會成為現實,用戶可以實時追蹤物品位置信息,不用擔心物品丟失。以上種種因素合力推動了近幾年精品電商的發展。
  • 「疫」外爆紅後,K12在線教育由燒錢戰進入持久戰
    今天,全世界的孩子們都可以藉此選擇個性化的學習方式,這有時甚至比傳統教育方式更能啟發他們深度學習。 網際網路對教育的影響,科技對教育的革新,會誕生底層工具的創新和平臺化的機會。 我們已經看到在線教育發展勢頭的迅猛,而其中,K12在線教育早已成為短兵相接的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