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冬病夏治的黃金期。
此時,除了養心,還要重視養肺,把肺養好了,秋冬才能少生病。
肺,直接與口鼻相連,被稱為「嬌髒」。
肺最怕「寒」,在寒氣到來時,往往第一個淪陷。
在陽氣旺盛的三伏天,逼出體內的寒邪痰溼,可助力肺部秋冬少生病。
所以,三伏天,是養護肺部的一個「黃金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旦出現下面3種異常,說明你需要好好養肺了
1:凌晨3-5點自然醒
如果,經常無緣無故,在凌晨三點到五點醒來。
那麼,需要警惕,肺氣不足,或是氣血虛了,要注意保護肺部了。
2:鼻尖出汗,鼻子發紅
若經常鼻尖大量出汗,或是鼻子發紅,並伴有呼吸不暢,流鼻涕,鼻塞等。
此時,需要小心肺部健康出現了問題,導致肺氣不足,延伸到鼻子所致。
3:拇指肚回彈慢
肺健康,大拇指有光澤、彈性好、靈活有力。
使勁按壓拇指後,看指肚恢復速度,速度慢、彈性差,則肺氣不足。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時節,重養肺,遠離2字,常飲3水,做好4件事
遠離2字
第一字:寒
炎熱的三伏,除了要防熱中暑,更要注意防寒。
很多人,貪喝冷飲,吹空調等,會讓寒邪入侵體內,危害健康。
寒邪傷胃也傷肺,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克之,則為肺咳。
所以,在三伏天,一定注意遠離「寒邪」,不能貪涼,要適當的「熱著過」。
第二字:燥
三伏天,還要注意防燥,多補充水分。
燥邪傷肺,易耗傷津液,導致口鼻乾燥、乾咳無痰、皮膚乾裂等。
保護肺部健康,要儘量滋潤肺部,對抗燥邪,主動喝水,飲茶水,多喝湯。
常飲3水
三伏天,以「水」養肺,尤為重要。
肺喜潤,及時補充水分,是養護肺部重要的一步。
1、溫開水
三伏天,喝水要儘量遠離冷水,多喝溫開水。
白開水,可補充水分,滋潤肺部,對抗燥邪,減少身體不適。
而溫熱的開水,還可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可很好的保護肺部健康。
2、植物茶水
三伏天,喝冷飲不如飲熱茶。
溫熱的茶水,不但更解暑降溫,對肺部健康,也大有益處。
用一些潤肺排毒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可促進肺部排毒,減少肺部負擔。
3、湯水
多喝點湯水,亦可滋潤肺部,清肺、生津、益氣。
尤其是用一些潤肺的食材,如百合、枇杷,冰糖,一直煮湯飲。
百合,潤肺止咳,潤燥清熱。枇杷,潤肺下氣、生津止渴。
做好4件事
第一件:以氣養肺,深呼吸
肺,主呼吸,清氣和濁氣,在肺內進行交換。
以氣養肺,很重要,清晨起床後,找一處空氣清新之地,練習深呼吸。
深呼吸,可吐故納新,有益肺部排濁,促使肺部清潔、增強免疫力。
腹式呼吸,是不錯的選擇。
每一次吸氣,都要將小腹鼓起,使得氣沉丹田,同時,雙臂向兩側擴展,以讓肺臟的「上中下三層」得到滋養。
第二件:以情養肺,少悲傷
「悲則氣消」,「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過度悲哀或憂愁,最易損傷肺氣,或導致肺氣運行失常。
因此,少悲傷,保持愉快的心情,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經常大笑可宣肺,能使肺擴張,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有益肺部健康。
第三件:以動強肺,多擴胸
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可提高肺活量。
伸開雙臂,儘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呼吸,能增加肺容量。
擴胸,可疏通肺部經絡,鬆弛肌肉組織,促進肺部血液循環,有利於肺泡雜質排出。
每天堅持鍛鍊10~20分鐘,舒展心肺血管,提高心肺供血氧的能力,從而提高心肺功能。
第四件:以穴養肺,補肺氣
按揉穴位,可補益肺氣,保護肺部健康,減少疾病。
中府穴,是肺經氣血直接輸注的地方,調氣最好,可補益肺氣。
每天順時針向按揉本穴,再逆時針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建議不要使勁,稍稍施力即可。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