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南海主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2021-01-17 北京周報

中國擁有南海主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孫小迎 • 2010-08-13 • 來源:北京周報 2010年第32期 8月12日出版

 

點擊閱讀英文版>>

7月23日,在越南舉行的東協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隨著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一番有備而來的,提示南海有美國的國家利益,並暗示插足南海問題的講話,使得中國南海風雲驟起。在中國做出重大讓步並精心維護將近20年的南海表面平靜,被徹底打破,令中國震驚,令世界震驚。然而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這一天都會到來。原因之一是十幾年來,中國維護南海和平的良苦用心並沒有被某些周邊國家理解,中國做出的讓步卻招致自己固有海域和島礁主權一再被爭議、被敏感、被蠶食。某些國家為了達到最終佔有已經搶佔和強佔的島、礁、灘,甚至不惜招致更多無關的國家在南海分羹,引進外部勢力參與爭端。這對人口眾多的中國是不公平的,對世界和平也是危險的。

中國對南海及更多領土擁有主權的歷史依據浩如煙海,而且這些史實還散見於很多國家的圖書館和檔案館。

在越南文史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越南地理》中,關於越南的「地界」的表述,也並沒有一個提到他們現在強烈要求主權的所謂的「黃沙群島」和「長沙群島」(即中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或許是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與中國比拼南海主權的歷史依據,所以,早在19世紀,法國公使李梅就提出了「避而不提」,從而無視歷史依據地攫取中國領土。不無巧合的是,「避而不提」的策略現如今正在南海問題上悄然盛行。不僅相關國家迴避歷史依據,大談海洋法的法理依據。就連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也在越南召開的東協論壇外長會議上鼓譟海洋法。然而,美國還沒有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上簽字。

試問,沒有史實基礎的法理依據能夠解決所謂的南海爭端嗎?回答是否定的。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在什麼樣的歷史階段,無論是國際法還是國內法,「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都是不變的原則。沒有了歷史依據即事實依據,任何法律適用都會失去定性和裁判的基礎,都是空中樓閣,更不會有公平公正。更何況,中國同樣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據。

與中國南海主權的歷史依據相適應,已故著名海洋法專家趙理海先生就南海諸島主權屬於中國提出了4項原則:即發現原則:賦予發現者以排他的權利,中國最先發現並利用南海諸島。先佔原則:佔領者所佔領的必須是無主土地,周邊國家搶佔的南海的島、礁、灘是中國的領土,這種搶佔是無效的。禁止反言原則:對事態明白無誤的表述一旦確立,就應承擔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國際責任。除了越南教科書,越南領導人也不止一次發表聲明,承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時際法原則:事實的法律意義應該根據事實發生時有效的法律來決定,中國對南海諸島和相關海域擁有主權早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制定和籤訂的時間以千年計,用一個新的法律去否定千年的史實,無論如何都是不現實的,不公平的。而且,趙理海先生提出的這4項原則的和平性和公平公正性,是現如今盛行的充滿戰爭危機的「實際佔有,有效控制」原則不能見其項背的。

「實際佔有,有效控制」規則意味著可以打破現狀,對所謂未能「實際佔有」和「有效控制」的有主土地進行蠶食或重新瓜分。這種規則對於愛好和平,特別是希望用和平方式維護領土完整的國家是極不公平的。(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否定中國在南海的權利主張沒有依據
    筆者認為,無論從歷史事實、法理依據還是基本常識看,這種觀點都是站不住腳的。中國在南海的權利主張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堅實的法理基礎,得到其他國家承認或默認,完全具有國際法效力。一、從歷史事實看,自古以來,中國通過最先發現、利用和實施管轄等歷史過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一權利主張是基於大量的有效管轄的歷史事實,完全符合國際法,包括時際法規則。
  • 從歷史和法理依據談釣魚島的主權歸屬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的一再嚴正交涉,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的南小島和北小島,實施所謂的「國有化」。9月11日,日本政府正式籤署島嶼「購買合同」,金額為20.5億日元(約合1.7億元人民幣)。日本所謂「買」島實為「竊」島,變私人「竊」島為國家「竊」島。何謂「竊」?因該島早已有其主人,即中國,而日本所謂的「釣魚島是無主地」的謬論罔顧史實和法理,完全是站不住腳的。
  • 解決南海問題不能忽視歷史依據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30日言論版文章:近日,隨著南海問題的升溫,周邊國家紛紛提出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解決南海問題,而忽視歷史依據。這種提法顯然是錯誤的,它違反了國際法中的「時際法」。
  • 湯不換藥的蓬佩奧,美國又來南海挑事,嚇不倒中國人
    最近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差的國務卿蓬佩奧,就南海問題發表了一個荒謬的聲明,再一次表明了,此人的無知和他的霸道,當然背後是對中國迅速崛起的那種『無可奈何花落去』他在聲明中說,就是中國沒有為南海九段線主張,提供連貫的法律依據。
  • 一百年前,幸虧中國在南海做對了四件事,才奠定如今地位
    張人駿此次和日本人談判的主題是:南海東沙島的主權歸屬。 為什麼中國的島,要和日本人來談主權?這就不得不先回顧一下當時南海面臨的嚴峻國際環境。 列強覬覦 從明朝直到19世紀末期的數百年,南海海域始終風平浪靜。
  • 黃巖島屬於中國的歷史依據
    1983年4月,中國地名委員會受權公布《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將黃巖島定為標準名稱公布,這是對於黃巖島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權利的法律認定。新中國政府標繪的南海海疆「九段線」,亦得到了當時世界各國及合法政府的承認,只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南海海域發現了大量油氣資源,周邊國家才開始向中國政府提出領土要求並進行侵佔,這在法理上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 張政文:南海之策重在「四立」 要離德還要立威
    從歷史角度講,中國擁有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不僅具有充足的歷史依據、國際法理依據,以及二戰結束後中國政府收回南沙群島主權的歷史事實,而且在20世紀70年代初以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及南海周邊國家對此也沒有異議。只是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南海區域發現巨大的油氣前景,一些南海周邊國家才不斷挑起與我在南海主權問題上的爭端。
  • 中國學者首度全面考證南海諸島廟宇史跡
    新華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齊湘輝)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當代宗教硏究室主任陳進國近日在最新一期中國核心期刊《世界宗教文化》發表長篇論文,首度全面系統介紹了南海諸島上的中國廟宇史跡及其變遷情況,以佐證中國擁有南海諸島無可爭辯的主權。
  • 「兩蔣」時期臺灣當局南海政策的歷史演進
    中國南海諸島南海爭議起源於中國周邊國家對南海島礁主權主張,而各國主權聲索的依據大多起源於歷史延續性與地理相近性。作為南海群島最大島嶼太平島的實際控制者,中國臺灣當局南海政策主張也是影響南海問題解決重要因素之一。
  • 阿克賽欽主權歸屬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阿克賽欽爭端是殖民主義的遺產∶19世紀中後期統治英屬印度的英國覬覦中國新疆的阿克賽欽地區,為阿克賽欽爭端的產生埋下了歷史的禍根;獨立後的印度力圖繼承英國的"殖民遺產",並對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提出主權聲索,是該爭端爆發的現實原因。為什麼說印度對阿克賽欽的主權聲索是非法的?阿克賽欽屬於中國的法律依據是什麼?中印西段邊界新疆段劃界問題不是我國學術界的"顯學",相關的研究成果還不多。
  • 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菲南海爭議
    白皮書說,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確立的,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白皮書指出,中菲南海有關爭議的核心是菲律賓非法侵佔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而產生的領土問題。
  • 中國警告話音剛落,美軍就又闖禍了!切莫低估中國軍隊的堅強意志
    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妄言「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敦促相關國家反對中國的海洋權利主張」。針對蓬佩奧的錯誤言論,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出明確警告:「美方聲明罔顧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將繼續堅定依法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安全」。然而,就在中國警告話音剛落,美軍便又來南海撒野了。
  • 可笑:美國一邊到南海興風作浪,一邊卻稱中國為「海上帝國」
    7月13日,蓬佩奧發表所謂的「美國就南中國海海洋權利主張的立場」聲明,稱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美方敦促相關國家反對中國的海洋權利主張,甚至稱要反對中國的「海上帝國」。在此之前,美國還派兩個航母編隊(尼米茲號、裡根號)到南海炫耀武力,想給南海周邊某些國家中的反華勢力撐腰壯膽,慫恿它們跳出來充當馬前卒。
  •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對南海仲裁裁決必須斬草除根
    原標題:吳士存:對南海仲裁裁決必須斬草除根近日,由中國南海研究院和英國菲耶塔國際公法律師事務所合作完成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的法律批駁》(下稱《批駁報告》)通過《亞洲國際法年刊》在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全文線上發布,並面向國際社會、境內外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開放
  • 外交部回應「臺灣邀專家登中國太平島考察」
    中國網4月18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臺灣方面邀請有關國際法和自然地理專家登上中國南沙群島太平島進行考察一事表示,海峽兩岸中國人對有關問題持有相似立場,共同承擔著維護中華民族「祖產」的光榮使命。問:據報導,日前,臺灣方面邀請有關國際法和自然地理專家登上中國南沙群島太平島進行考察。
  • 袁嵐峰:南海的實力對比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15年5月12日報導,美國官員稱,美國軍方正在考慮通過飛機和艦船直接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要求,作為對中國加快南海島礁建設行為的回應。此舉將加劇該地區圍繞誰將控制這片爭議水域這一問題向中國「攤牌」的風險。報導稱,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已經要求他的部下考慮介入南海的選項,其中包括派遣海軍偵察機飛越南海諸島,艦船駛入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島礁12海裡以內範圍。
  • 南海主權 有「志」為證_國內_時事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新聞網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歷朝歷代的志書中都明確記載著中國人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利用、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權。這是鐵的事實,無可辯駁與混淆。最早發現和命名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國人已經在南海領域活動。
  • 中國記者就所謂「南海仲裁」舌戰美國專家
    美國專家向王冠拋出了「南沙黃巖島分明離菲律賓更近」「全世界誰還相信中國的宣傳?」等質問,態度強硬,節節逼近。央視記者王冠,列舉出了《國際海洋法公約》條文,以事實和法理依據,從國際政治、國際法、歷史等角度從容應對,指出了對方的知識缺陷和錯誤邏輯。中美兩國輿論首次短兵相接,刀光劍影,戰果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期節目,感受一下現場中美代表交叉辯論的激烈交鋒。
  •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美國已成南海和平的最大威脅者
    儘管疫情蔓延和全球經濟下行效應疊加,今年上半年,中國和東協貿易總額達2990億美元,逆勢增長5.6%。去年,雙方人員往來超過6000萬。上述事實表明,雙方接觸的歷史就是不斷加深互動的過程,也是管控南海爭議的過程。中國和東協的關係是全方位的。南海問題只是一小部分。當然,如果我們能妥善處理這一問題,雙邊關係會更上層樓。反之,雙方關係將會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