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4個月,國泰君安資管拿下公募資格,權益投資行業第二已成亮點...

2021-01-11 和訊股票

財聯社(記者 劉超鳳,覃澤俊)訊,2021年1月3日,國泰君安資管「開年」獲批公募資格,歷時僅4個月,成為行業內第14家獲此資格的券商或券商資管子公司。

國泰君安資管也是自「一參一控」放寬以後,首家申請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三年來首家獲批公募資格的券商系資管公司。目前,仍有3家券商背景的公司待批公募資格。雖然已獲批公募資格,但國泰君安資管在換領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後,才會開展公募業務。

自從大集合「參公化」改造以來,國泰君安資管已經完成5隻公募化產品。其中,君得明的首日募集規模達122億元,認購之火爆引發業內的極大關注。作為「頭部」券商資管,截至2020年三季度,國君資管月均規模為57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三位;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為3586億元,僅次於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位居行業第二位。

國君資管公募資格獲批

2021年1月3日晚,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核准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國泰君安成為第14家獲得公募資格的券商或券商資管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國泰君安資管從發起申請,至公募資格正式獲批,僅用時4個月。相較之下,今年獲批的東興基金和民生基金批准時間為3年、4年。

國泰君安資管表示,公司將儘快完成籌備工作,並在換領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後,開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

2020年8月14日,國泰君安遞交了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申請。這是自7月31日監管部門提出放寬「一參一控」後,首家申請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子公司。自遞交申請到火速獲批,國泰君安資管僅歷時四個月。

此前,國泰君安將國聯安基金的51%股權以10.45億元轉讓給太平洋(601099,股吧)資產,也被業內人士解讀為旗下資管子公司掃除「一參一控」障礙,直接申請公募牌照「鋪路」。

「頭部」券商資管

國泰君安證券自1993年起開展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是國內最早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證券公司。早在2003年起展開低風險套利的投資實踐,是國內最早從事ETF、權證等金融衍生品領域套利投資的證券公司之一。

2010年10月18日,國泰君安證券資管正式成立,註冊資本金8億元,是國泰君安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同年,國泰君安資管取得證監會關於開展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資格。2012年,獲得保險資金委託投資管理資格。2017年7月,國泰君安資管的註冊資本金由8億增加至20億元。

從規模來看,國泰君安資管是頭部券商資管子公司。2017年,國泰君安資管的資產規模突破9000億,主動管理規模達3200億。2019年,主動管理規模達到4199億元,佔比超過60%。

根據中基協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三季度,國君資管月均規模為57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三位;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為3586億元,僅次於中信證券,位居行業第二位。根據國泰君安證券今年披露的半年報,國君資管的主動管理規模佔比已升至62.8%。

已完成5個大集合改造

伴隨著資管新規的出爐,券商資管子公司紛紛將旗下大集合資管產品對標公募基金進行改造。

所謂大集合產品,是指證券公司設立管理的投資者人數不受200人限制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2018年11月,為適應「資管新規」的要求,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明確要求存量大集合資管產品應當對標公募基金,於2020年底之前,完成對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為順應資管新規的延期,券商大集合產品的過渡期同步延長至2021年底。

自2019年8月,證監會向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東方證券下發同意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合同變更函後,券商的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就已拉開帷幕。

2019年9月,國泰君安證券旗下君得明混合型資管計劃完成公募化改造。數據顯示,該基金首日募集規模達122億元。最近的一隻參公化改造的產品是君得益。2020年10月份,國泰君安君得益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 (FOF)經證監會核准設立,自2020年11月16日起生效。

截至目前,國泰君安資管已經完成了5個公募化改造產品,包括君得誠混合、君得鑫2年期混合、君得明混合、君得盛債券、君得益(FOF)。

根據已經披露的三季報,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君得鑫2年期混合的資產規模約為91.19億元,君得明混合的資產規模為54.55億元,君得誠混合、君得盛債券的資產規模則分別為13.95億元、5.87億元。

其中,君得鑫的投資經理為張駿、周晨,張駿也是基金投資部總經理。根據2020年三季報,以君得鑫為例,前十大重倉股包括酒鬼酒(000799,股吧)、捷佳偉創(300724,股吧)、瀘州老酒,這三隻股票2020年年內漲跌幅分別為335%、266%、168%。

券商發力公募尚需時間培育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在研究中指出,今年7月31日新政重心之一是致力打造國際一流的財富管理機構,支持優質公司集團化運營,完善子公司監管安排,提高綜合財富管理服務能力。

大型券商設立公募基金有哪些可複製的優勢?「由於初創團隊大概率來自券商,所以券商的優勢容易在基金公司生根。」平安證券基金研究團隊執行總經理賈志認為,券商系基金公司是公募基金中很重要的參與者,券商系的公募基金在權益投資方面存在一定優勢,整體發展與其他類型的公募基金公司趨同,公募基金公司的發展沒有捷徑可言。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現有券商系公募基金共有67家已設立,除去13家擁有公募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資管,由證券公司參股或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為54家。

按照「一參一控」規則,目前券商中持有公募牌照的僅13家,包括6家證券公司及7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分別是高華證券、東興證券、國都證券、華融證券、山西證券(002500,股吧)、中銀國際證券、渤海匯金資管、財通資管、華泰資管、東方資管、長江資管、浙商資管、中泰資管。

目前,證監會披露的公募基金資格審批表中還有3家券商背景的公司待批,分別是2019年11月提交申請的五礦證券,2020年8月提交申請的華金證券,以及今年11月提交申請的華西證券。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資管拿下公募牌照 總規模6110億元居行業第三
    近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資管)收到證監會《關於核准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批覆》。由此,國泰君安資管成為第14家擁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距離上一次中泰資管於2017年12月獲得公募牌照,時間已過去3年。
  • 國泰君安資管獲入場券 時隔三年券商資管系公募添新兵
    2021年開年,又一家券商資管獲得開展公募業務的資格。1月4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於近日核准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批後,國泰君安資管將進入籌備工作階段,為下一步正式獲得公募牌照積極準備。
  • 國泰君安資管搶跑!已正式遞交公募牌照申請,受制 「一參一控...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證監會日前公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公司申請審核公示表》顯示,國泰君安資管已於8月14日遞交了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申請,審核期限為20個工作日。這也意味著其已成為監管部門提出放寬「一參一控」後,首家申請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
  • 國泰君安資管提交公募牌照申請,「一參一控」放開後公募或迎來券商...
    證監會網站顯示,8月13日,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資管」)遞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審批》的申請。雖然國泰君安資管申請公募牌照並不受「一參一控」限制,但不否認的是,隨著「一參一控」的放開,直接通過券商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對券商而言充滿吸引力,公募基金行業也將迎來洶湧而至的券商資管大軍。
  • 「一參一控」擬鬆綁 國泰君安資管搶跑申請公募牌照 基金行業變革...
    該制度的放寬進一步加大了券商機構布局公募牌照的意願。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8月14日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遞交了開展公募基金業務資格的申請,目前進度顯示為接收材料。而這份申請也成為了「一參一控」限制放寬後的首家券商機構申請公募牌照。資料顯示,國泰君安資管成立於2010年,是國泰君安證券的全資子公司。
  • 剛剛,公募業迎來頂級資管巨頭
    來源:中國基金報公募業即將迎來一位強有力的角逐者。1月3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君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國君資管獲得公募業務資格批覆根據國泰君安證券公告,國君資管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關於核准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批覆》。近三年來,在防風險和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公募牌照批覆速度明顯放緩,國君資管是三年來首家獲批公募牌照的券商系資管公司。
  • 剛剛,公募業迎來頂級資管巨頭 _ 證券時報網
    公募業即將迎來一位強有力的角逐者。1月3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君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
  • 國泰君安策略首席李少君履新資管副總裁:將加強自上而下研究
    為何國泰君安會在此時對李少君進行這樣的人事調整?據悉國泰君安集團剛剛提出了「三個三年三步走」的全新戰略,在大資產管理板塊布局券商資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公募基金「三軍並進、聯動創新」的現代資產管理的新思路,為集團的財富管理轉型賦能。而國君資管,無疑是其買方生態最核心的一環。
  • 券商「意圖」公募牌照 大資管競爭加劇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券商「意圖」公募牌照 大資管競爭加劇□本報記者 餘世鵬 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君安資管」)於近日遞交了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申請,同時還有多家券商資管機構表達了申請公募牌照的「意圖」。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券商資管2020年度榜單出爐:海通資管一產品收益最高,獲近7倍增長...
    「海通資管匯享矽產業員工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參與了滬矽產業的戰略配售,滬矽產業從事半導體矽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2020年4月20日登陸科創板交易,截至12月31日收盤,滬矽產業去年股價漲幅達到751.41%。由國金證券擔任投資顧問的「特寶生物高管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1號」是事件驅動策略基金榜單第二名。
  • 國泰君安李少君:以總量思維賦能買方投資
    ⊙記者 朱琳娜 ○編輯 孫放   作為券商系資管機構中的龍頭之一,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君資管」)近來動作不斷:先前已遞交公募牌照申請,最近又迎來賣方「老將」李少君的加盟。上海證券報獲悉,原國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長、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總量研究團隊負責人李少君,將出任國君資管副總裁、投資研究院院長、組合投資部聯席總經理。上周,李少君的新崗位任命已走完公司內部流程,待通過監管機構的規定程序後即可生效。  近期,國泰君安提出「三個三年三步走」的全新戰略,在大資產管理板塊布局券商資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公募基金,以期「三軍並進」「聯動創新」。
  • 國君資管取得公募業務資格後首秀,業內首支FOF型參公大集合首日募...
    (原標題:國君資管取得公募業務資格後首秀,業內首支FOF型參公大集合首日募資33億)才獲得公募業務資格不久的國泰君安資管,於1月11日公開發售國君資管君得益三個月(FOF)。
  • 國泰君安前董事長楊德紅去向終於揭曉!「奔私」創立道禾投資,高管...
    目前以FOF(基金中基金)形式運作,投資於其他公募、私募基金或資管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道禾投資的高管團隊均出自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際集團」),而上海國際集團是國泰君安證券的股東方,持股比例7.66%。
  • 「一參一控」限制放寬 券商系公募將擴容
    為增強公募基金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行業機構做優做強,創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生態,證監會日前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人辦法》),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8月30日。本次修訂最大亮點在於「一參一控」限制放寬。
  • 券業迎來第17家資管子公司,天風證券拿下資管牌照,主動管理規模...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隨著天風資管獲批,券商迎來第17家資管子公司。4月9日,證監會發布了天風證券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批覆。公司註冊資本為5億元,為天風證券100%出資。從2018年12月,天風證券董事會表示發起設立資管子公司至獲批計算,歷時1年4個月時間。
  • 「優等生」興證資管首個公募化大集合蓄勢待發!投資門檻降到1元
    據悉,該產品於今年4月完成公募化轉型,並將自5月11日起在多個線上、線下渠道集中銷售。金麒麟領先優勢也是作為資管「優等生」的興證資管首個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大集合」產品。曾經「高大上」的資管產品落「地」生根,引發一眾投資者關注。
  • 第19家券商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德邦資管ABS創造多個行業首單,未來...
    其餘18家已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包括:國泰君安資管、廣發資管、華泰資管、中泰資管、招商資管、海通資管、財通資管、浙商資管、長江資管、銀河金匯、渤海匯金、東證融匯、光大資管、興證資管、東證資管、國盛資管、安信資管、天風資管。甬興資管或將成為第20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
  • 券商私募資管「排名戰」幕後 中信1.1萬億規模雄踞同業
    排在其後的招商資管則較中信證券銳減5000億元,月均私募資管規模僅有6061.9億元,除此以外,排在前20的券商中,僅有國泰君安資管、華泰證券資管月均規模超過5000億元,分別達到5721.58億元和5522.28億元。中銀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和中信建投月均規模則均超過4000億元,排在上述券商之後。
  • 這家資管公司董事長、CEO雙雙換人
    公開資料顯示,中泰資管於2014年正式成立,是中泰證券旗下專注於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公司註冊於上海,註冊資本為1.67億元。董事長、CEO雙雙換人章飈此前被市場稱為「國內量化投資第一人」。2014年,章飈離任國泰君安資管公司,組建中泰資管(原齊魯資管)團隊,擔任中泰資管董事長一職已經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