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卓尼,藏王故裡的巴朗鼓舞

2021-02-06 甘南旅遊

藏族的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別具特色。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藏巴哇及岷縣北部有一種鮮為人知的鼓舞,這就是該地區藏族的巴朗鼓舞。

巴朗鼓舞,流行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的藏巴哇、洮硯鄉及相鄰的甘肅岷縣的中寨、堡子二鄉的三兩個村,是一種集說、唱、跳為一體的藏族民間宗教儀式,具有宗教和娛樂二重性,一般在正月舉行,以乞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巴朗一詞是藏語,巴是皮子的意思,擋是敲打的意思,而用這種皮鼓為主要道具表演的是非舞蹈,而是一場祭祀山神兼祈禱的宗教儀式,只不過現在或多或少具有觀賞和娛樂性了。

在民間,關於巴朗鼓舞的起源,流傳著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裡連年大旱,顆粒不收,鄉親們只得殺牛宰羊祭祀至尊的山神,乞求神靈降下甘露,拯救蒼生。當鄉親們虔誠地跪伏在山神拉卜載前苦苦祈禱時,山中隱隱傳出一陣鼓樂相伴的歌聲,優美動聽。他們默默地記下了曲調和鼓點,回去後,便製作了一種鼓面直徑約一尺、帶長把、能搖動發響的雙面羊皮鼓,兩邊各垂吊有打結的繩索。然後,人們在寨子中心的場地上點燃篝火,即興跳唱起來,將祈求神靈的心願用歌聲表達出來。他們至誠的舉動感動了神靈,天上降下了甘露……從此,每年的農曆正月,這裡的老百姓都要跳巴朗鼓舞,以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按照當地習俗,每年從正月初四開始跳巴朗鼓舞,一直跳到正月十七。跳巴朗鼓舞的日子被叫作曼拉節。曼拉節期間,各個村寨的男性老少組成巴朗鼓隊,除在本村跳唱外,還要到鄰村訪問表演。表演的時候,在場地上點燃熊熊篝火,主客雙方輪流上場,圍著篝火互相對歌,集體表演《庫松加裡》(轉圈舞)、《吉熱騰》(扯繩舞)、《尼蓋刀央》(神箭舞)、《春雅撒》(犛牛舞)、《沙愛》(種子舞)等傳統曲目,一直跳到夜深人靜,盡歡而散。咚咚的鼓聲、勁健的舞步、優美的歌聲,給新春佳節增添了無盡的歡樂和吉祥。

卓尼巴郎鼓舞(莎姆舞)1958年因被視為封建迷信而遭禁止,1978年後重新恢復,當時已經許多舞藝嫻熟並掌握大量歌詞的老人先後辭世,多半舞種已失傳。到21世紀初,有的村寨只流行十幾種,有的僅七八種,且傳統歌詞內容的豐富程度大不如前。作為一個極具特色的古老舞種,莎姆舞面臨舞種、歌詞、舞姿和含義能解釋的人日益減少的嚴峻形勢,全面挖掘、挽救整理、提高研究層次已刻不容緩。

巴朗鼓舞是藏族民間藝術瑰寶之一。近年來,幾經民間藝術家的搜集整理,已被搬上舞臺向觀眾展示。2003年8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慶典上,卓尼縣原生態巴朗鼓舞表演獲得創作、演出一等獎。2008年6月,巴朗鼓舞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巴朗鼓舞作為一種獨特的藏民族傳統文化已被國內外觀眾所接受,成為展示卓尼古老地域文化的一張王牌。

相關焦點

  • 【紅色·卓尼】追尋土司記憶!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是中國安多藏胞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被稱為「藏王故裡·秘境卓尼」。公元1950年以前,這裡是卓尼楊氏土司的領地之一。在明朝永樂十六年(1418年),卓尼土司的先祖些地、敖地兩兄弟歷經千辛萬苦率部到達卓尼,成為藏人首領,被明成祖朱棣冊封為卓尼土司。公元1508年,第五世卓尼土司進京面聖,明武宗朱厚照龍顏大悅,授五世卓尼土司「武德將軍」,賜姓「楊」,希望他效仿宋朝楊家,鎮守邊關,為國效力,從此卓尼土司有了漢姓。
  • 中國最美不過甘南,甘南最美的是這個小城.
    」、「四世藏王故裡」,這散落在甘南大地上的明珠,就由我們淘在路上社區的旅型家@掃雪 再來給你講講重走洛克路的故事。,而甘南最美的,竟然是這座小城——在卓尼,你可以站在高崗,迷失了時光。我們把這次卓尼之行定位為自駕,這其實非常符合甘南卓尼地廣物博,路上皆風景的特點。
  • 新歌《愛在甘南》首發,我把情歌寫在你和天地之間!
    詞作者:華爾旦 藏族 甘南舟曲人甘南州卓尼縣藝術團副團長及藝術總監曾擔任九寨溝喜來登國際大酒店民族歌舞團副團長曾擔任由藏族歌手容中爾甲出品,著名舞蹈家楊麗萍主演、總導演的大型藏族原生態歌舞樂《藏謎》的舞臺總監和編導2014年擔任第十五屆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以及卓尼風情旅遊藝術節總導演和編導
  • 甘肅老照片:1925-1926年的甘南藏區夏河和卓尼的景象
    楊土司家族受封於明代,世襲已十餘代,洛克隨後在甘肅考察的兩年多時間裡,在甘南卓尼得到土司楊積慶多方面的鼎力相助。7、1925年5月28日,洛克在卓尼完冒拍攝了依山而建的卓尼白石崖寺。8、1925年5月28日,洛克看到卓尼白石崖寺旁一群念嘛尼,轉經輪的藏人。
  •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西藏宮廷服飾唯一傳承之地—卓尼
    點擊上方"甘南人家"免費關注!神奇九色香巴拉  大美甘南歡迎您!
  • 1925年約瑟夫·洛克在甘南藏區拍攝的老照片
    1926年,洛克在甘南卓尼土司楊積慶家為土司家族拍攝下一張珍貴的合影。1925年5月28日,洛克在卓尼完冒拍攝了依山而建的卓尼白石崖寺。1925年5月28日,洛克看到卓尼白石崖寺旁一群念嘛尼,轉經輪的藏人。
  • 自駕甘南,沿途各地景點匯總,深度遊攻略大全
    同時還有很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的就有: 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德爾》,甘南藏族唐卡,甘南藏族民歌,卓尼巴郎鼓舞,舟曲多地舞,"南木特"藏戲,洮硯製作技藝,甘南藏醫藥等。 省級和州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品類就更多了,例如香浪節(農曆六月十五日前後)、鍋莊舞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 非物質文化遺產----巴郎鼓舞
    巴郎鼓舞,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藏語稱「莎姆舞」、「莎目舞」、「沙目舞」,藏語意為在廣場上表演的一種祈禱平安的舞蹈,是流行於甘肅省卓尼縣藏巴哇鎮和洮硯鎮境內的一種古典鍋莊舞
  • 甘南高原
    甘南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00°46′~104°44′,北緯33°06′~36°10′之間。轄合作市和臨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瑪曲、碌曲7個縣,面積40201平方千米。甘南州地方民族工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水電能源、畜產品加工、建材、採礦冶煉、藏醫藥、山野珍品等為主的體系。有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以優美的藏族彈唱聞名於藏區。
  • 甘肅甘南舉辦藏地傳奇自行車賽
    甘南州委副書記、州委宣傳部部長扎西草表示,該活動將進一步深化甘南「藏地傳奇」自行車賽品牌內涵,擴大「藏地傳奇」賽事影響力,助推甘南文化旅遊大發展。2020甘南藏地傳奇自行車賽作為今年甘肅省舉辦的唯一自行車賽事,將以「騎行甘南之眼,暢遊青藏之窗」為主題,堅持「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的主旋律,有機嵌入藏地傳奇嘉年華等活動,向世界展示既有青春時尚的靚麗,又有山地競技的激情,更有人文內涵的「甘南主場」。
  •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甘南】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
    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甘肅客戶端12月14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今天上午,記者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甘南專場)上獲悉,2013年以來,甘南藏族自治州3.9萬戶17.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了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從30.43%下降為零,如期實現了清零見底目標任務。
  •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王故裡果然與眾不同
    項王故裡坐落於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梧桐巷、古黃河與京杭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又稱為「梧桐巷」。「梧桐巷」,是楚國貴族、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拔山蓋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項王故裡是中國首家以項羽和項家文化為主題的項家宗祠等,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項王故裡以楚地漢風為主,兼具宮廷建築和園林建築建築風格。康熙四十年立碑以為紀念。家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碑、建坊。截至2014年11月20日項王故裡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
  • 發展中的卓尼民族特需商品
    近年來,為促進卓尼縣商品流通和市場繁榮,滿足縣內外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的特殊需求,卓尼鼎元藝術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定點生產了一批藏民族特需商品,有藏式炕桌、糌粑盒、若巴盤、藏式小蒸籠、抽紙盒等,該商品全部由卓尼縣本地技術人員用柏香木、梨木、松木和樺木為材料雕刻製作而成。藏式炕桌:藏族人家床間炕頭總有一張藏式炕桌,主客對坐,談天說地,茶杯酒盅,隨手可放。既親切,又雅致。
  • 甘南旅遊不可錯過的9個地方, 太美了!
    地址: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扎尕那,迭部縣地址: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冶力關,臨潭縣冶力關森林公園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甘南藏族自冶州卓尼、臨潭兩縣境內,東鄰蓮花山自然保護區,西接合作市,北與臨夏、康樂毗連。以臨潭縣冶力關為中心,分為蓮花山、西峽、東峽和冶海湖四個景區。
  • 首屆中國《大灣》散文詩大賽頒獎典禮在珠海舉行甘南作家牧風扎西才讓應邀參會
    首屆《大灣》散文詩大賽頒獎典禮在珠海舉行甘南作家牧風扎西才讓應邀參會  11月21日,首屆《大灣》散文詩大賽頒獎典禮暨獲獎作品朗誦會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甘南州文聯主席、作家牧風和甘南州作協主席、作家扎西才讓獲獎並應邀參加頒獎典禮。
  • 【五一 | 甘南2日】遇最美桑科,朝聖拉卜楞
    足以媲美西藏的梵天淨土空氣裡都瀰漫著信仰的烏託邦遠離塵世的聖境天堂、夢中的香巴拉《國家地理》攝影師約瑟夫·洛克說:「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這裡就是甘南青山滴翠,流水成韻碧波蕩漾的洮河蒼翠茂密的林帶將卓尼大峪溝環繞簇擁在令人流連忘返的自然佳境中處處可見魚翔淺底,麝鹿啜飲妙趣橫生,自然天成
  • 【卓尼】特色農家樂、神奇美景、神奇寶貝、神奇動物,五彩卓尼探尋神奇!
    卓尼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夏季的卓尼縣,仿佛讓人走進了一個清涼的童話世界,在這片土地上,草原、湖泊、森林、河流、藍天白雲、經幡搖曳,卓尼的美讓人心醉。一到博峪村村口,很多身穿豔麗民族服飾的老鄉們就用當地獨特的歌舞歡迎我們的到來。他們穿的是卓尼縣頗具傳奇色彩的「三格毛」服飾。
  • 醉美甘南(二)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因行政區域在甘肅省南部,並以藏族為主體自治民族而得此名。甘南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境內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區在3000米以上。
  • 甘南最美的30個地方,2016約嗎?
    在這片4.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養育著藏、漢、回、蒙等73萬勤勞智慧的各族兒女,其中藏族佔總人口的54.2%。甘南是極具魅力的高原生態旅遊勝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綠色峽谷群、亞洲最大的天然草原和中國最美的溼地,以生態大觀園冶力關、五彩卓尼大峪溝、天下黃河第一彎為代表的自然風光旖旎多姿,以天險臘子口、俄界會議遺址為代表的紅色旅遊獨樹一幟,以拉卜楞寺、郎木寺為代表的藏傳佛教寺院享譽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