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信杯」中國散文大賽徵文——449】| 覃秋林:淌過信陽葉尖的河流

2021-02-18 紅羅山文學

西周覆滅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即東周(公元前770年一前256年)。據說正是這個歷史節點,距離都城洛邑800多裡的信陽,一種上至朝廷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植物,從遙遠的雲貴川一帶傳播而至,遠嫁至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原地帶河南。由於信陽的地理位置、氣候等條件十分合適這種植物生長,故其得以在此地生根發芽、繁衍生息。從此,這植物以她「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飲譽中外。風格為韻,與茶有關,即茶韻。「淮南茶,信陽第一」,這茶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臺同獲金質獎,1990年參加品牌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被譽為「綠茶之王」。種種跡象表明,這茶與女性的柔美曼妙有關,寓意風情萬種,有芳名為證——信陽毛尖。

綠油油的枝葉,搖曳在山野風中生出姿色,這是信陽毛尖茶樹的映像。然,茶葉經人採摘後,經歷複雜的製作工序,擺上精緻茶桌,發生質變,衍變成了珍品。茶依仗著千年名貴木質茶几,身份瞬間高貴。明明衝水浸泡入口解渴之飲物,人們卻非要堅持採用繁縟複雜程序洗禮,再名之為茶道,以顯示其品質之高貴。

我喝茶依然停留在解渴層次。讀了潘向黎的《茶可道》,越發自卑。我國茶道淵博精深、茶文化浩如煙海。偶爾被文學界朋友誠邀至名家書「禪」之茶室喝茶,總是惶恐,生怕某個小細節無意暴露了自己農民出身馬腳。想念潘向黎。

泡喝信陽毛尖也講究三道?不管幾道,不外乎身心全部投入,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因為喝茶這件事而愉悅,包括大腦。眼觀耳聽為一品,鼻嗅為二品,三品才到口嘗。邵子《皇極經世•觀物內篇》曰:「人之所以能靈於萬物者,謂其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 」如此,信陽毛尖解決了古代的哲學問題。難怪茶人說,茶道、茶文化,歸根結底是中國幾千年的哲學傳承。

茶,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擔當。

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居家過日子,茶排最後,連醋也要讓的。我總覺得,茶這個入口之物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繁榮、社會進步關聯頗深。

信陽是一座有8000年歷史的城邑。夏商時期這裡已建立了息國等諸侯國,號稱千乘之國,春秋時期這裡改稱為申國,至盛唐時期,信陽是重要的糧食基地,北宋改為信陽。信陽毛尖從雲貴高原遠嫁這方沃土後,繁殖茂盛,成為後來乃至今天當地重要的商品和文化品牌,也是有理有據的。

我們將目光從東周拉到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在距離信陽700多裡的開封,歷史繁複浩大。宋朝,歲月長河、時光隧道之深刻深邃,足以讓任何喜歡凝望歷史的人化不開眼眸。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方國319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我總覺得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汴梁亦或臨安、汴州或者杭州,在滔滔向前的歷史長河裡演變,在社會的文明進化裡沉浮,茶,信陽毛尖,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美』,比『歷史』更真實。」蔣勳言。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文學家曹植解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璨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元遊之文履,曳霧銷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飄曳於華服間的脂粉濃香,抑或暗香盈袖,應該有茶香,或者說璀璨衣袂滑過的杯盞,怎能少了茶杯?!五代周文矩之《重屏會棋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權力的明爭暗鬥,卻是在徜徉山水、醉泉眠雲中優雅地進行,與邊疆的金戈鐵馬、獵獵徵塵無關。畫中,棋盤、坐榻、臥榻、茶具以及柔服輕裾侍女手捧上的,也是茶,而不是咖啡或者別的;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這幅描繪春天之旅的長卷,汴河上商船舟楫、往來絡繹.河裡河岸,一派商貿交易、繁榮昌盛。茶莊、茶社、茶店、茶鋪、茶樓,茶船、古道茶馬.古國故園,茶貿易繁茂,茶香飄逸,茶文化昌盛。

這裡頭,您能分辨出信陽毛尖佔的份額?!

淌過信陽葉尖的河流,是歷史的河流。穿越時光隧道與歲月時空。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面對歷史文化磅礴激蕩的中原、底蘊深厚的洛陽開封、悠久淵藪的信陽土地,面對娉婷媚柔的信陽毛尖,我們每個人,原本都是朝菌和蟪蛄。唯有茶、信陽毛尖,為我們無語見證著歷史的跌宕起伏、風雲際會。

作者簡介:覃秋林,女、筆名:愛晚亭,廣西壯族自治區女子監獄民警,中共黨員、一級警長,廣西自治區作協會員,南寧市「綠城玫瑰」女作家群成員,南寧市青秀區作協副主席。在各地報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作品30多萬字。


嗅一抹茶香,在波瀾陣陣的孤寂中靜靜等待。沒有不會來臨的春天,沒有與茶無緣的文人墨客。讓我們牽手七龍山,相約信陽豫信茶業,相會在茶韻嫋嫋的豫信信陽毛尖核心產區——信陽南灣湖畔,品一杯渴望已久的毛尖。

豫信中國散文大賽由「紅羅山文學」微信公眾平臺主辦,河南省信陽豫信茶業有限公司、河南省南陽七龍山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鼎力支持,並全程冠名。

現將散文大賽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徵稿對象:所有文學愛好者。

二、徵稿主題:不限親情、愛情、友情、美景都可以,正能量美好就行)。

三、徵稿要求:每位作者散文限投一篇(1000字以上,錯字率千分之二以下,超過者酌情扣點數),散文須原創首發,若發現一稿多投者,取消參賽資格,進入紅羅山文學黑名單。(投稿後兩周內沒有推介可另投他處),多投稿者取最高成績入選。

四、投稿須知:來稿須註明「徵文」字樣,附帶100字以內作者簡介、生活照片一張,填寫自己的微信名、詳細通聯方式,歡迎踴躍參評。

五、參賽要求:參賽者須關注「紅羅山文學公眾號huwenjing7688,並跟蹤大賽進展情況,才能參賽。

六、徵稿時間:即2020年3月1日至6月10日。

七、投稿郵箱:hongluoshansy@163.com.

八、評獎方式:參賽作品首先擇優在中國「紅羅山文學」微信平臺推介,部分精品同時推介到「紅羅山書院」。讀者閱讀瀏覽量達366次、留言數達16條(每個微信ID在參賽期間最多留言兩次)方可進入複賽。進入複賽的作品,採用點數50%,評委50%的方法。

點數計算:瀏覽量一次1點數,一次留言2點數,打賞1元2點數(打賞計算點數,就不再返還)。例:某篇文章瀏覽量366,留言16條,打賞10元,總點數366+16*2+10*2=418。點數加上評委結合作品質量的點數進行終評。

聲明:不認同者勿擾。

九、獎項設置:

特等獎1名,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價值2000元的豫信毛尖茶禮。

一等獎2名,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價值1000元的豫信精緻茶禮。

二等獎3名,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價值300元七龍山專屬精緻茶禮。

三等獎10名,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價值200元七龍山精緻茶禮。

優秀獎30名,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價值100元的七龍山特製茶禮。

佳作獎20名,頒發獲獎證書、獎紅羅山文學特製卡通保溫杯一個。

十、其他事項:所有以上獲獎者將受邀於2020年7月10—13日在中國宜居之都——茶鄉信陽市舉行的「」豫信杯」中國散文大賽頒獎活動和豫信茶坊茶園採風筆會。頒獎結束將組織文友們自願參加遊覽茶園茶坊及南灣湖。

三等獎及以上獲得者餐飲住宿、優秀獎和佳作獎獲得者餐飲由河南省信陽豫信茶業有限公司和河南省南陽七龍山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贊助。

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豫信杯」中國散文大賽組委會

中國「紅羅山文學」微信公眾號編輯部

2020年3月2日

豫信茶業創建於2005年,現已成為茶業研發、種植、加工、儲藏、銷售,一站式大型茶業生產企業,本著以誠信打造品牌、以服務創造雙贏的理念奉獻社會。公司生態茶園基地位於信陽毛尖主產地——溮河區,四季分明的生態環境提高了茶的生長品質。企業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先後獲得河南省文明誠信企業、河南省放心茶品牌、中原博覽會金獎、2015年度溮河區十大茶葉企業、電商項目運營創新獎等諸多榮譽,產品熱銷全國各地。

相關焦點

  • 【「豫信杯」中國散文大賽徵文——294】| 李秀亭:真想再活他個一百年
    讓我們牽手七龍山,相約信陽豫信茶業,相會在茶韻嫋嫋的豫信信陽毛尖核心產區——信陽南灣湖畔,品一杯渴望已久的毛尖。「豫信杯」中國散文大賽由「紅羅山文學」微信公眾平臺主辦,河南省信陽豫信茶業有限公司、河南省南陽七龍山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鼎力支持,並全程冠名。
  • 「臥龍灣山莊」杯《過年》主題有獎徵文大賽沈建作品【28】
    「臥龍灣山莊」杯《過年》主題有獎徵文大賽留言跟帖排行榜  (截至2月1日23:00,前20名) 序號      姓名    「臥龍灣山莊」杯《過年》主題有獎徵文大賽啟事    「臥龍灣山莊」杯《過年》主題有獎徵文大賽由中國「早6點半」微信公眾平臺主辦,河南確山竹溝鎮臥龍灣山莊獨家贊助、全程冠名,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徵稿對象:所有中國民間華語作者
  • 五月第一周《徵集徵文小幫手公眾號》徵文大賽,雜誌副刊約稿匯總
    10000元/第三屆「話本杯」徵文大賽25000元/第六屆「中國詩河·鶴壁」詩歌大賽徵稿啟事80000元/第二屆三體主題科幻徵文大賽100001000元/「潤和杯」文學創作大賽徵稿啟事3000元/「我的健康生活」有獎徵文大賽2000元/面向全國,鄉愁詩歌散文大賽徵稿啟事3000元/第二屆世界華語文學作品徵文大賽
  • 首屆擺渡人杯全國高中生徵文大賽獲獎名單出爐,作文有多重要?
    其中,有一篇散文《擺渡人》,敘述了他在農村下鄉的時候,一個小小的故事。當時他們村臨著一條大江,過了大江才可以去鎮上開會或者參加各種活動,所以每個人每天都要擺渡過去,他經常從那裡擺渡。他在那篇文章裡敘述了擺渡人的情節。我們在人生中會碰到很多擺渡人,也許是我們的父母,也許是我們的朋友,也許是我們的老師,也許是我們的上司。
  • 【文學大賽】「經典杯」華人文學創作大賽徵稿
    為樹立經典文學,創造文學經典,培育華語精英,經典文學網、美國西部華僑聯合會聯袂舉辦「經典杯」華人文學創作大賽。       二、徵文時間       2018年5月10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       三、徵稿要求       1、體裁:現代詩歌、詩詞曲賦、散文隨筆、小說故事。題目自擬。       2、篇幅:不限。
  • ​「信陵君酒」杯 中國風詩歌創作徵文大賽⊙北歐白丁香《讓我們喝下這靈魂的共鳴》(外一首)
    在七十年代末我曾經擔任過學校的播音員,有自己寫詩歌和散文四年的播音經歷。九十年代初曾經在家鄉的鞍山日報《我愛家鄉》的徵文大賽中、分別幾次獲得過一、二等獎。也在鞍鋼日報發表過散文作品《難忘黑魚湯》也獲得過大獎等。
  • 「2010笹笹川杯•感知日本」有獎徵文大賽啟動
    由中國青年報社、日本科學協會、人民中國雜誌社共同發起的「笹川杯·感知日本」有獎徵文大賽,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成功舉辦,共有16位獲獎者(包括人民中國雜誌社評選出的4名日文徵文獲獎者)順利地赴日本進行了參觀和交流。
  • 【鑫怡杯徵文】劉愛華/第一屆「鑫怡杯」大賽揭曉
    第一屆「鑫怡杯」全國小學生兒童詩大賽揭曉   四川成都鑫怡志願者愛心協會攜手《西南作家》雜誌社,四川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峨眉山市工作站,為全國小學生搭建一個創作兒童詩比賽平臺。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樂山市作家協會會員,眉山市散文學會會員。業餘擔任峨眉山市文聯秘書長,峨眉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峨眉山市通俗文藝研究會主席。
  • 萬元大獎等您拿:「老班長李開文紅燒肉」杯主題徵文(攝影)大賽啟事
    為展示扶貧工作成果,深度挖掘一批扶貧基層的感人故事,金寨縣黑毛豬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全力支持下,獨家贊助冠名舉辦「老班長李開文紅燒肉」杯」徵文(攝影)大賽,大賽以「扶貧在路上,你我共參與」為主題一、指導思想 本次徵文(攝影)大賽活動以聚焦扶貧脫貧為中心題材,通過走進扶貧一線,講述扶貧故事,尋找、發現扶貧工作最美風景,彰顯扶貧成就,特別是農產品開發銷售推廣相關方面成就。
  • 菏澤市舉辦第三屆大學生原創詩歌散文大賽暨「我的2020」主題徵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樊珊 菏澤報導  12月16日,菏澤市第三屆大學生原創詩歌散文大賽暨
  • 【綠能杯徵文】五次回鄉看變化(東營 張學全)【臨朐縣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
    ●鄉土臨朐」杯 七夕節愛情詩詞散文大賽徵稿啟事【2】「綠能供熱●鄉土臨朐」杯臨朐縣直機關徵文大賽啟事【3】「華特磁電·鄉土臨朐」杯   >臨朐縣首屆「臨朐故事「徵文大賽啟事情系老家山東   最愛親情沂蒙   最親鄉土臨朐【「綠能供熱·鄉土臨朐」杯】臨朐縣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
  • 【望安山文學•「望安杯」首屆全國徵文大賽014號作品】陳鎮成||老榕樹(詩歌)
    「望安杯」首屆全國徵文大賽贊助名單:林俐芸、禾月、何葆國(後續名單添加中……)徵文啟事—— 「望安杯」首屆全國徵文大賽開始啦>「望安杯」首屆全國徵文大賽由「望安山文學」微信平臺主辦,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一、徵文對象:所有文學愛好者。
  • 【特別關注】盛平:武穴女作家蘇錦秀在全國徵文大賽中獲獎
    武穴女作家蘇錦秀在全國徵文大賽中獲獎作者  盛平  文建華9月22日,「金太陽」杯富川記憶全國徵文大賽頒獎活動在陽新太陽城隆重舉行。楊如風對本次大賽作了精彩點評:「本次大賽投稿數量多,範圍廣,全國各地都有投稿,全國作協副主席也投了參賽作品;手法活、質量高,是這次大賽作品的又一顯著特色。不少作品立意高,內容實,構思巧,語言精,堪稱上乘之作。」
  • 「花啦啦」杯徵文丨林啟賢:後黃圓夢
    詩詞、楹聯、書法、散文獲獎甚多,如』99」沱牌杯」國慶徵聯全國一等獎,第二、三、四、七、八屆」世界華人藝術大賽」書法國際榮譽金獎、國際金獎、國際特別獎等。首屆莆田「花啦啦」杯文學獎徵稿啟事  為繁榮和促進本土文學創作,謳歌美麗莆田,分享美麗生活,首屆莆田「花啦啦」杯文學獎徵文活動即日起正式啟動!
  • 【文化動態】本刊編輯部‖首屆「畲族杯」全國散文大獎賽徵文啟事
    「畲族杯」全國散文大獎賽有獎徵文活動即日起拉開序幕。畲族,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勤勞遊耕民族。千餘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潮州的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以及貴州和四川等地。不過,90%以上的畲民多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生活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畲族以及其他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
  • 奔向海洋的河流(散文)
    奔向海洋的河流(散文)        我們是中午從臺北上的火車。
  • 「逢時杯」徵文活動在泉頒獎
    早報訊 (記者李嵐)4月30日晚,「逢時杯」
  • 【第一屆「滹沱河杯」 鄉愁散文詩歌大賽—287】| 趙俊嶺:鄉之印
    作品曾獲《趙州橋畔》「宣傳十九大謳歌新趙州」徵文優秀獎並刊發;《趙州鄉思——月是故鄉明》徵文二等獎並發表。同題詩《秋聲》《懂你》《火燒雲》《奔向大地》《雪漫千山》等;《太行文學》收錄詩歌小作一篇。散文《味道》《有些夢,就是為了相遇》《我身邊的退伍兵》等。
  • 散文/《中國鄉村》雜誌2020年第二季度有獎徵文 II 孫玉環的作品
    為了打造中國特色鄉村文化,使之早日走進千家萬戶,營建我們美好的家園,健康每一個人的身心,中鄉美面向全國各地舉辦《中國鄉村》雜誌有獎徵文活動,徵集全國各地鄉村的優秀作品。參考書名一: 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散文卷(一)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小說卷(一)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詩詞卷(一)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三農卷(一)參考書名二:
  • 小河淌水聲(當代散文)
    #散文每一條江流,都帶著自有的淌水聲,衝擊著沿江居民的耳膜。自從居住在乾旱少有的南高原,那些夢中的小河淌水聲,離我的夢境越來越遠。這天傍晚,我坐在一條人工渠邊,聽著排水口那熟悉的淌水聲,一剎那,幸福感湧上了我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