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嶺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其一》
在我的夢裡時常會回到小時候的那片荷塘地。荷塘的北岸是金黃的麥田,南岸是一條小路。小路臨著高坡,沿著高坡上是幾戶農家。有一家的院落很大,地面很平整,恍惚在夏日裡地面會泛著白光。院裡長著許多樹,但不高大,也沒有蓊蓊鬱鬱的樣子。日光裡樹影都是斑駁的樣子,想在樹下納涼是不成樣子的。
方方正正的荷塘「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那時候不會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的。「層層的葉子中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長大了,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覺得他寫的是就是我童年的那片荷塘。這裡沒有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沒有如梵婀嶺上的名曲,單單是枝頭的蟬鳴就是我童年無限的樂趣。
荷塘北岸是金色麥浪。「遠處蔚藍天空下,湧動著金色的麥浪,當微風帶著收穫的味道吹向我臉龐,想起你輕柔的話語曾打溼我眼眶……」這裡有我成長的印象。
每到農忙時節,當村長的父親總是格外的忙。大姐二姐都已出嫁,大哥在部隊。母親在生我後身體就不是太好,地裡的農活多是由輟學在家的三姐搭理。農忙時節,大姐要照看三個孩子,二姐多會回來幫忙。看著姐姐和母親在地裡播種玉米,我也想試試。她們用鐵鍬,讓我用玉米點播器。種子從小喇叭樣的口裡順著點播器的鐵管落進土裡,「晃啷啷,晃啷啷……」清脆的聲音很動聽。看著自己身後踩過的一個個小腳印,好有成就感。母親和姐姐們弓著背的身影越來越遠,我腳下的一畦麥田也被坑坑印印填滿。
那年我八歲。到現在家裡人都記得。記得八歲的我在荷塘的麥田種下自己的故事,記得我從此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份擔當和責任。也正因如此,年長我十九歲的二姐從不捨得訓我。
還是那年,長我四歲的二哥在家裡學擀麵。家人都忙著地裡的農活,我跟著二哥在家做飯。不記得和面的細節了,只記得我們在地上鋪開一大張塑料布,放上案板,瘦小的二哥學著母親和姐姐的樣子開始擀麵。看著麵團一下一下變成麵餅,蹲在一旁看的我很是開心。覺得距離成功越來越近啦。麵餅越擀越大,又一次展開,麵餅中間出現一個碗口大的窟窿。雖然麵餅厚薄不均,但不影響我們努力後喜悅的心情。母親從地裡回來自然很是驚喜。那麵條的香是後來很難吃到的。
現在想來,那麥田裡的腳印,那麵餅上的窟窿都是是我的「鄉印」。
老家村北有二畝地。兩畝地被一條田間小路一分為二,一畝路東,一畝路西。路東一畝地最初有幾棵梨樹,梨樹下只種一些紅薯、穀子、花生之類。後來或許是小圪塔地裡的棉花總被偷,父親就把梨樹砍了,開始種棉花。三姐是隊裡種棉花的好手。種的棉花,秸稈矮,掛桃多,一畝地比別人家能多收不少。村幹部還開玩笑說讓姐給傳授一下經驗。
種棉花是辛苦活兒,不去學校的時候我就跟著父母和姐姐到地裡玩。乍暖還寒的春天開始整地;在地上刨出一個個小坑來,每個小坑裡面放上七八粒棉花種子,然後將洞填上;栽種下去一個星期左右,便會有小苗冒出土來了。
棉花播種前棉籽還得在水裡浸泡,再用粉紅的藥劑拌種,然後才能播種。我最喜歡小苗出土的時候。小苗頂著一個灰不溜秋的小帽子,鑽出地面,我總想把它的小帽子摘下來。這種「不良行為」自然要偷偷的,小苗都是三姐的寶貝啊!小苗慢慢長大成株,就開始掐尖、打叉、逮棉鈴蟲、噴藥。
噴藥的時候,肩膀被背帶勒的紅疼,有時候背帶還會被藥水浸溼,又疼又癢,還不能撓。想著潔白的棉花能換來學費,咬咬牙堅持著。村裡一位帶過兵打過仗的老爺爺,每每看我扛著噴霧器打藥,總會喊我「丫頭,以後考啥學啊?」我手裡活計不停笑著回:「爺爺,我考家裡蹲大學青花坷垃系啊!」然後爺爺就會背著手,嘀咕著「這閨女辛苦,這學校離家會很遠吧!」
小時候這位爺爺家屋梁上食籃裡的東西我可沒少吃。我考上大學的時候這位爺爺已經過世。他並不知道我當初的玩笑是啥意思,我已沒有機會再給他解釋。
春寒料峭的春天,棉花破土而出;烈日炎炎的夏天,棉布開花現朵;秋風瑟瑟的金秋,棉花吐絮。一畝棉田,經歷暑熱,經歷雷電,經歷蟲蚜等災難,在逆境中成長,依然團團聚攏,吐絮爭豔。
棉花沒有海棠的婀娜,沒有荷花的嬌豔,沒有牡丹的華貴,但它歷經風雨,始終昂首向天。
一畝棉田,讓我懂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艱辛;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田地為紙,耕種為筆,這樣的人生畫卷無需濃墨亦得絢麗!
背起行囊,我和母親在棉田邊揮手話別。路旁梧桐為證,田間棉朵為憑,我願做一朵棉,握緊純情的拳,為理想唱響鄉音誓言。那年我二十歲。
十八年前,我的鄉愁,成了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父母在裡頭。
一塊藍方頭巾,一身灰藍藏襟布衫,是母親留在我記憶中的模樣;一塊帶藍條的白手巾,一件白布汗衫,一雙千層底兒布鞋,是偉岸魁梧的父親留給我的記憶。
我童年的那個年代,據說村裡會騎二八自行車的中年女子只有兩人,其中一位是母親。小小的我坐在自行車橫梁上,隨母親串親戚走朋友。母親受人尊敬,做了很多俊男靚女的紅娘。母親一世向善,接濟親朋好友無數。木魚聲聲,佛經陣陣,佛香繚繞,母親以德報怨,樁樁件件都讓人於心銘記。
村北一棵老榆樹,榆樹上一口老鍾,曾是軍人的父親敲響鐘聲,帶領村民搞生產;村委會一支大喇叭,喇叭一響就能聽到招呼父親開會的聲音;門後一桿長槍,夜色裡槍聲一響,我和小夥伴就有香噴噴的野兔肉吃。
母親堅強,坎坷挫折,都在她的理性睿智裡,讓經歷成為子女的人生財富;父親寬厚,仁愛包容,都在他的樸實善良裡,把經歷沉澱成人生的故事。
一條胡同;一塊青石墩;一個馬扎;胡同口兩個等兒回家翹首張望的身影。一個背影倒背著手,矮矮彎著腰,蹣跚走在前面;一個背影把手揣進袖筒裡,默默跟在後面。
一場雨下在三月末,從此槍突然沒了主人。
一場雨下在八月初,從此佛經聲戛然而斷。
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父母在裡頭。
流著膠液的椿樹還在,掛滿紫紅桑葚的桑樹還在,燈籠紅的石榴還在,老院子老房子還在,院裡院外再沒有了兩個身影。
那年的八月十五,「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第一次讀懂了字裡的深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第一次領悟了字裡的遺憾!
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我寄愁心與明月,不知秋思落誰家!
我的鄉愁,都印記在秋的夢裡!
作者簡介:趙俊嶺,女,筆名,六月荷,河北省石家莊人。文章內容以敘寫生活的點滴來抒情達意。作品曾獲《趙州橋畔》「宣傳十九大謳歌新趙州」徵文優秀獎並刊發;《趙州鄉思——月是故鄉明》徵文二等獎並發表。同題詩《秋聲》《懂你》《火燒雲》《奔向大地》《雪漫千山》等;《太行文學》收錄詩歌小作一篇。散文《味道》《有些夢,就是為了相遇》《我身邊的退伍兵》等。滹沱河,石家莊的母親河,歷史久遠。曾經「河內魚蝦鱉蟹成群,水面天鵝魚鷹遊弋,兩岸飛禽走獸棲息.」2005年6月恢復供水後,滹沱河生態換新顏,市區段形成一個以綠地為基礎,水體景觀為核心,一核(核心區)、一廊(滹沱河沿岸綠色長廊)、一線(太平河濱水景觀線)、數園(各種主題公園)並存的大型休閒旅遊地,並榮獲了中國第四屆人居環境獎。
讓我們牽手河北富果酒業和緣來農業合作社,相約美麗的滹沱河畔,觀百裡花海,遊古城正定,到欒城富果酒業品一杯渴望已久的「因為純糧,所以自信「的一口紫糧原漿美酒。
第一屆「滹沱河杯」鄉愁散文詩歌大賽由」滹沱河文學」「紅羅山文學」微信公眾平臺聯合主辦,河北省富果酒業有限公司、石家莊緣來農業合作社鼎力支持。
現將散文詩歌大賽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徵稿對象:所有文學愛好者。
二、徵稿題材:散文、詩歌
三、徵稿主題
1、散文(鄉愁為主題,鄉情、親情、友情、風景、美食都可以,正能量美好就行,歡迎描寫滹沱河和石家莊有關的力作)。
2、詩歌(行走的滹沱河為主題)
四、徵稿要求:每位作者散文類限投一篇(1000字以上,錯字率千分之五以下,超過者酌情扣點數),詩歌類三到七首。散文詩歌須原創首發,若發現一稿多投者,取消參賽資格,進入滹沱河文學、紅羅山文學黑名單。(投稿後兩周內沒有推介可另投他處),多投者取最高成績入選。
五、投稿須知:來稿須註明「徵文」字樣,附帶100字以內作者簡介、生活照片一張,填寫自己的微信名、詳細通聯方式,歡迎踴躍參評。
六、參賽要求:1、參賽者須關注「滹沱河文學」公眾號,並跟蹤大賽進展情況才能參賽。2、參賽者加主編颯颯微信:husasa0905,雪無痕微信:zhenmingtianzi119
六、徵稿時間:2020年11月20日至2021年2月20日。
七、投稿郵箱:hutuohewx@163.com.
八、評獎方式:參賽作品首先擇優在「滹沱河文學」微信平臺推介,讀者閱讀瀏覽量達266次、留言數達10條(每個微信ID在參賽期間最多留言兩次)方可進入複賽。
點數計算:瀏覽量一次1點數,一次留言2點數,讚賞1元2點數(打賞計算點數,就不再返還)。例:某篇文章瀏覽量266,留言10條,打賞10元,總點數266+10*2+10*2=306。
進入複賽的作品,採用點數50%,評委50%的方法。點數加上評委結合作品質量的點數進行終評。
評委、編輯友情參賽不評獎。
獎項首先保證文學性。因為離開了文學性只看點數,脫離了文學的根本。但是離開受眾面的點數,贊助商為什麼會贊助,平臺怎麼發展?
聲明:不認同者勿擾,謝絕參賽。
九、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頒發獲獎證書、獎盃、獎勵價值1500元的河北富果酒業精品酒。
二等獎2名,頒發獲獎證書、獎盃、獎勵價值800元河北富果精品酒。。
三等獎10名,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價值200元緣來農業合作社農副產品。(宮面和小米)
優秀獎20名,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價值100元緣來農業合作社農副產品。(小米)
佳作獎30名,頒發獲獎證書、獲獎書籍兩本。
榮譽獎30名,頒發獲獎證書、獲獎書籍一本。
十、其他事項:所有以上獲獎者將受邀於2021年四月上旬在美麗的國際莊——石家莊舉行大賽頒獎活動和滹沱河採風筆會。
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第一屆「滹沱河杯」鄉愁散文詩歌大賽組委會
「滹沱河文學」微信公眾平臺編輯部
河北富果酒業公司堅持「純糧釀酒、品質為貴、」的企業理念,致力樹立起「天然、健康」的飲酒口號,讓消費者真正喝上健康無添加無勾兌酒精的純糧酒。其經營的的「貴賓商務,一口紫糧,紫麥原漿、情玉良緣」等系列酒具有入口飽滿,從舌尖到舌根,滿口甘甜,回味悠久,存留時間長,不刺激大腦,醉酒醒來不難受,不口乾,不上頭的特點。
其一:富果酒業秉承「純糧釀酒」的釀酒傳統,原料為富含18種胺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因營養成分豐碩且含量高,被營養專家稱為:補鈣、富硒、高碘、優蛋白營養紫小麥,經過長時間發酵釀造。
其二:富果酒業本身,推崇一種向上的健康的飲酒理念,從其誕生那刻起,就把這種健康的、無添加的、無勾兌酒精的純糧酒理念一直經營下去,讓消費者喝得舒心,喝得放心。
其三:「集五穀之精華,品美酒之醇香」。富果酒業用心打造的純天然純糧食酒,——一口紫糧酒。讓你盡享美酒的醇香的同時「美麗健康」。滹沱河文學ID:hongluoshans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