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花40年建亞洲最大沙漠水庫,1年不到卻嘗「惡果」,得不償失

2020-12-23 莫守說旅遊

我國花40年建亞洲最大沙漠水庫,1年不到卻嘗「惡果」,得不償失,我國國土面積遼闊,除了適合人類居住的平原外,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的高山、湖泊和風景優美的沙漠,很多人都知道沙漠不適合生物生活,沙漠對生態環境的危害也很大,我國沙漠面積不少,大部分集中在我國西北地區。

一到秋天和冬天的乾燥季節,北方的許多城市都會受到沙塵暴的襲擊,可能家裡的物品沒幾天就化為灰燼,呼吸困難,因為為了提高北方人的生活質量,需要治理沙漠,我國對沙漠管理問題也非常重視,除植樹造林外,還修建了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這座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就是「紅愛山水庫」,它位於我國甘肅省,位於兩個大沙漠之間,建造這個水庫是因為我認為這個水庫很重要,但是如何在沙漠中建水庫,只能在河裡蓄水,這座水庫還獲得了「中華之最」和「韓海珠」的美名。

該水庫早在1958年就開始建造,整個水庫總面積達30平方公裡,受影響河流流域面積達1.34萬平方公裡,這麼龐大的水庫當年能說的「世界」工程,對生活在當地沙漠附近的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剛開始,關於這個水庫「修理或不修理」的問題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討論過很多時間,最終決定修復,這座水庫建設完成後,成為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修理結束後,水庫附近的生活環境確實改善了很多,不僅成為了鳥的棲息地,還成為了魚的落座,不僅成為國家級旅遊景點,而且還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好處那麼多,為什麼當地還有很多人不支持建設這個水庫?因為建設它的弊端也不少。

首先,建設這座水庫花費了40多年的心血,建設水庫需要改變附近的河川水道,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改變許多河道的河流中有夕陽河,水庫實際建造不到一年,石羊河下遊的青土湖就乾涸了,現在完全消失了,真的不到一年就自己嘗到了「不好的結果」,真是不划算啊!對於這個沙漠水庫的建設,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評論討論。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看完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麼呢?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建亞洲最大「沙漠水庫」,不到一年嘗惡果,網友:白費了
    我國的沙漠面積將近70萬平方公裡,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還不到20%,沙漠治理一直是國家的中心,不僅是我國,包括外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沙漠治理是漫長的,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住在南方,遠離沙漠的人可能感受不到沙漠化帶來的可怕後果,不僅僅是我們所知道的沙塵暴,還有更可怕的自然災害。
  • 亞洲最大沙漠水庫,中國花費40年修建成功,1年不到就嘗到苦果
    在處理與大自然的關係時,人類曾經犯過不少錯誤,也因此嘗到自己種下的苦果。我國就曾經耗費40年在修建亞洲最大沙漠水庫,希望改造自然,曾經一度創造無限輝煌。然而好景轉瞬即逝,水庫修建投入使用後,弊端逐漸顯露,不到一年即嘗到惡果,開始後悔修建這座費時費力的水庫。
  • 中國在沙漠挖出最大水庫,面積30平方公裡,耗時40年建成
    然而和水資源形成比較強烈對比的就是現在的一些沙漠,這種環境的出現讓人們對生命的更多的嚮往,同時由於整體的區域環境比較惡劣的,所以在這個地方上有更好的發展也是更加困難。我國關於沙漠地區的一些的環境,只有這比較長時間的發展,在我們的沙漠當中就挖出了一個最大的水庫,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被譽為中華之最,為國家級旅遊景區中國已建成亞洲第一沙漠水庫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變強,一步一步的在發展,我們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中又發現和發展出許多新的景點了,旅遊了,高鐵了,今天小編你們來領略一下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希望各位能夠喜歡,如果有疑問歡迎大家來積極地評論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就是,被譽為中華之最
  • 我國沙漠出現奇蹟,寸草不生的地方挖出大水庫,老外都坐不住了
    說到沙漠,這對於全球來說都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因為想要治理沙漠並不容易,因為沙漠常年缺水乾旱,再加上土地的沙漠化想要在這裡種植東西簡直是難上加難,因此這些年每個國家都在盡心盡力的改善沙漠情況,但是很多國家治理的並不是特別好,但是在中國已經有好幾個沙漠被我們治理成功了。
  • 我國沙漠裡面出現了一個奇蹟!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挖出了大水庫
    中國陸地面積很大,但是人類真正生活的地方並沒有那麼廣,中國的許多土地都被沙漠侵蝕,所以人類基本上不可能在沙漠中生存,但是現在我們國家的沙漠裡出現了奇蹟,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挖出了一個大水庫,讓外國人坐不住了,今天我們就聊一下我國沙漠裡面出現了一個奇蹟!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挖出了大水庫。
  • 我國24萬人在沙漠中挖出大水庫,美國專家大喊:快停手!
    科技讓世界上很多的領域都在不斷的完善和先進之中,當然我國也是如此。在科技日益提高的今天,我國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其中最值得讓人驕傲的就是我國的基建,可以說我國的基建無所不能,取得的成就讓世界都為之驚嘆。
  • 中國派出24萬人在沙漠中挖出大水庫,美專家:請住手
    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光沙漠就有262萬平方公裡,佔了國土面積27%的比重,而且還處於不斷擴張狀態。面對日益嚴峻的土地荒漠化程度,防風固沙已經提上日程,我國人民尤其是重災區的人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大自然作鬥爭,除了減少開墾放牧之外,還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草等多種方式將沙漠收縮。
  • 我國「最不該」修建的水庫,耗時40年卻致湖水乾涸,沙漠化加劇
    中國在建築領域決不會讓你失望, 現代化短短幾十年,各種高層別墅林立,鐵路隧道想在哪裡修理? 環境和氣候從來阻止不了中國的工程師和建築工人,青藏鐵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工程建設有時必須無視自然規律, 觸摸自然的底線任性的話,不是偉人而是罪人, 在這方面,紅崖山水庫就是一個例子。
  • 甘肅這個人工沙漠水庫,總庫容1.27億立方米,被列為「中華之最」
    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帶給城市的傷害,研發了很多工程性的東西,避雷針,防空洞,地震監測儀等等,還有水庫。水庫現在也不僅僅只是為市民供水的一個工程,現在很多的水庫也兼顧灌溉,防洪等等重要的工程。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工程非常的偉大,它是建在沙漠中的水庫,總庫容約在1.27億立方米,還被列為「中華之最」,那麼, 這個工程究竟是哪個呢,接著往下看吧。
  • 我國的下一個「深圳」,被「中央」提及,亞洲最大高鐵站建在這
    作為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深圳的崛起一直被視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奇蹟,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國的下一個「深圳」有消息稱,我國將在這裡建設亞洲最大的高鐵站,距離北京只有92公裡,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國的下一個「深圳」,被「中央」提及,亞洲最大高鐵站建在這
  •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半溼潤、溼潤地區,多分布森林自然帶;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的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多分布草原自然帶;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乾旱地區,多分布荒漠自然帶。所以,「荒漠」指示地是乾旱的地表環境,具體來說荒漠自然帶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等分類。
  • 中國沙漠最大淡水湖未來10年或乾涸 跨省求水3年
    求了3年,被預測未來十年或將乾涸的「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終於在10月19日等來上遊內蒙古自治區的水庫開閘「跨省補水」了——100萬立方米,這意味著,湖的水位將上漲3釐米,而它年均下降速度則是30~60釐米。  這個毛烏素沙漠邊緣的湖泊地處內蒙古、陝西交界,近八成面積在陝西。
  • 24萬人在沙漠中挖水庫,西方國家:又是極限操作
    我們國家基建項目火了,派出了24萬人,在沙漠中挖出一片水庫。這樣的成就不禁讓一些西方國家讚嘆,中國基建又有極限操作。發展到現在,雖然我國一度落後於西方國家,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們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今天我們要說說中國基建,可以說這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中國基建讓世人讚嘆指出在於,上天下海無所不能。比如西藏鐵路,是中國新世紀的四大工程之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 蘄春最大水庫——大同水庫修建始末
    建 設1958年9月22日,正是我國當年的「大躍進」高潮時期,當時在「三面紅旗」(即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指引下,一個「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潮在全國上下普遍掀起。蘄春人民為改造窮山惡水、建設美好家園也無不忘我地戰鬥在蘄春大地上。
  • 24萬人沙漠挖出大水庫,外媒:還有這種操作?
    伴隨著中國的發展,如今我國在國際上已經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而中國的基建實力更是得到了眾多國家的尊重與認可,獲得了「基建狂魔」的稱呼。近幾十年來,中國在各大領域都創造了許多奇蹟,令不少國家刮目相看。在許多人的眼裡,沙漠無疑是一片非常荒蕪的區域,想要在此地發現水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中國這次又火了!24萬人在沙漠中挖出了巨大水庫,外媒疑惑道:中國還有這種操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以往中國所展現的都是「中國速度」,以「快」聞名於世界。
  • 阿拉伯最大的沙漠突降大雨,一天的降水量相當於這裡9年的降水量
    阿拉伯最大的沙漠突降大雨,一天的降水量相當於這裡9年的水量!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奇聞啟示錄,我們都知道阿拉伯語位於亞洲西部,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北回歸線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之間穿過阿拉伯腹地,之後將半島一分為二。
  • 「書香蘊武威 巾幗綻芳華」武威女作家作品展——李英《紅崖山水庫...
    在這片富涵文化底蘊的熱土上,活躍著一批優秀的女作家,她們筆尖生花,用文字展現人生百態,用優秀作品感染讀者,斬獲文學獎項較多,在省內外被廣泛關注。市婦聯近期推出武威女作家部分優秀作品,邀請姐妹們一起欣賞她們筆下的精彩人生、家國情懷。一座水庫守在一條河的尾端,一守就是五十多年。
  • 中國沙漠第一泉,曾經幾百年不枯,如今花了40億人工「續命」
    中國沙漠第一泉,曾經幾百年不枯,如今花了40億人工「續命」!中國有著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在這廣闊的國土上有著很多不同的景觀,也正是因為不同的景點,讓中國的旅遊業突飛猛進。如今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門去旅遊,享受自己的旅途時光。
  • 中國沙漠第一泉,早已名存實亡,耗資40億依靠人工續命18年
    因為我國包含的城市很多,所以到處都有自己的旅遊景點,不管是想看沙漠還是山下等美景,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地方。但是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沙漠的第一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了,花了40億人工延續了18年。就是新月泉。說到這裡,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會陌生,一直有很高的名聲,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一般遊客本來不認為那個地區會是一個非常乾燥的沙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