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文旅行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但國家多措並舉,通過景點恢復開放、發放消費券、跨省遊重啟等政策,讓低谷中的旅遊業重拾信心。同時,還催生了「預約出遊」「直播帶貨」等旅遊消費新形式,為旅遊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2020年的旅遊熱點,看看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關鍵詞:退訂】
「其實春節上班真沒什麼好傷感的,你不上班就得回家啊,回了家你更煩,會被催婚!」「我媽現在已經到了就是希望你找一個人一起睡覺,不管這人是誰的地步。你要說你找了一老太太,她都能跟你說『牛掰啊』。有次我想嚇嚇她,說『媽,我喜歡男孩子』。我媽愣了兩分鐘,說『就算喜歡男孩子,你這個年紀也該找男朋友了呀』」……
2020年1月20日,江蘇南通一家大型旅遊公司的多功能廳內,單口喜劇演員李夢傑,用密集的「包袱」逗笑了臺下觀眾。李夢傑的這番表演,是為了應聘號稱日薪一萬元的「春運客服鼓勵師」,準備為即將在春運客流高峰期隨時可能被客人罵哭的客服人員送去鼓勵、放鬆心情。
李夢傑在和客服人員聊天
當時,鍾南山關於新冠「人傳人」的結論已經給出,但許多人對此還沒有太多概念。這天下午的劇場裡,無論是李夢傑,還是臺下觀眾都沒有戴口罩。更沒有人想到,隨之而來的春節裡,春運客服人員確實很忙,但他們忙的事情完全不一樣了——以前的春運,客服人員忙著訂票、改籤、處理投訴種種;2020年春節前後,旅遊業幾乎所有客服都只忙一件事:退訂。
最開始,是一些團隊和個人開始退訂去武漢的行程。1月24日,國內旅遊團隊業務和機加酒服務全部暫停;1月27日後,包括出境團隊在內的所有團隊遊業務和機加酒服務將全部暫停。一家大型旅遊網站,接到的退訂單總額高達310億元。即使是從業數十年的資深旅遊人,也沒經歷過這樣的陣仗。
【關鍵詞:戰疫】
疫情影響下,2月初的全國酒店入住率跌入冰點。在上海地區,這個冰點數字是9%。上海全市4300餘家博物館、美術館、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館、旅遊景區、歌舞娛樂場所等,暫停對外開放。
尚在營業的本市部分賓館飯店,2月5日收到了一份詳盡的《上海市旅遊住宿業疫情防控工作規範》,明確臺帳「一人一卡」、公共用品「一客一換」、餐廳用餐「分餐進食」等,令旅遊住宿業的疫情防控有章可循。
酒店登記入住、住客均需測量體溫、實行分餐制、對重點地區來滬客人進行上報,這些措施現在看來平淡無奇,2月初對所有酒店賓館來說卻都是全新的任務。上海南橋綠地鉑驪酒店總經理邱雷明記得,一旦對有些客人是否可以接待吃不準時,酒店會及時和區裡的衛健委聯繫,請他們幫忙對客人進行健康檢查及確定是否可以入住。
攜程門店2月份為武漢籌集的防疫物資
全民戰疫時刻,業務暫時停擺的旅遊從業者也沒閒著。從國外趕回的導遊和遊客,忙著採購口罩、護目鏡等,「人肉」運回祖國;疫情影響較小地區的人們,也廣泛調動人脈資源,為當時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採購、運輸防疫物資……
與此同時,上海一系列旅遊業扶持政策出臺:暫退80%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旅行社責任保險期限免費順延;在信貸、融資方面,以智慧財產權抵押或者政府擔保的方式,為好的旅遊項目或企業提供支持;加快4150萬元的旅遊專項資金工作撥付工作……雪中送炭,接二連三。
【關鍵詞:復工】
沒人知道疫情還會持續多久,但生活總要繼續。一度被疫情「打懵」了的旅遊業, 3月初已開始種種「自救」措施。
3月4日上午的衡山賓館中餐廚房內,熱氣騰騰、菜香四溢,主廚惠紅博和同事們開始了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難得的一個忙碌的工作日。3月起,他們向周邊居民和寫字樓推出盒飯套餐及外送服務,賓館也迎來了首批散客盒飯訂單。開啟「家常外賣」模式,衡山賓館只是推出這一舉措的上海多家高星級酒店之一。
復工後的衡山賓館中餐廚房
防疫措施向好,景點也開始陸續恢復開放。3月10日,上海首批開放的8家A級景點之一的佛羅倫斯小鎮內,部分門店因為限流,門口顧客開始排隊;3月11日,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之巔觀光廳、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開放迎客;3月12日,上海恢復開放的景點景區總數達22家;3月15日,上海本地遊重啟,世紀公園出現萬人以上客流,不得不啟動限流措施……
旅遊業迅速復甦,既是因為上海防疫措施得力、人們對出門踏青有了足夠安全感,也得益於旅遊業本身植根於市場,滿滿的「求生欲」令各家企業奮力應戰,各顯神通。
3月23日,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在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開啟了疫情後的第一場酒店帶貨直播,並在後來的直播中玩起了各種cosplay。直播帶貨,也成為這一年最熱門的帶貨方式之一。
【關鍵詞:預約出遊】
4月初的清明節,是疫情開始後迎來的第一個小長假。這個假期,一則黃山風景區人擠人的視頻上了熱搜,引發人們對疫情防控的擔心,說好的保持社交距離呢?
很快,國家文旅部、國家衛健委在4月13日晚聯合印發《關於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通知》同時要求,旅遊景區要建立完善預約制度,推行分時段遊覽預約,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
五一假期第一天的東方綠舟,所有遊客測溫入園
黃山的案例,為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提前上了一課。自此,遊覽景區先預約、進入景區測體溫成為常態。越來越多的遊客習慣了預約和提前購票,景區數位化管理程度更高了。
同樣是在5月,上海開啟如火如荼的「五五」購物節,點燃了人們壓抑已久的消費熱情,上館子、買衣服、買包包、囤旅遊產品……上海的不少酒店、民宿,也迎來更多本地食客和住客。
天氣回暖,消費回暖,人心回暖。
【關鍵詞:跨省遊重啟】
7月14日晚,一條國內跨省遊重啟的消息刷屏,也火到出圈。畢竟,關心跨省遊恢復的不僅僅是旅遊從業者,許多半年多沒出過遠門的旅遊愛好者,同樣對這個積極的信號期待已久。
兩天後的下午,第一個從上海出發的跨省遊首發團24人,搭乘春秋航空9C6515航班從上海飛往吉林松原,開啟了一場新的旅程。跨省遊重啟文件下發後的幾天,有旅行社接到的遊客諮詢電話量暴增兩倍以上。與跨省遊重啟同步,景區遊客接待量也從不超過最大承載量30%,上調至50%。
上海出發的第一個跨省遊旅遊團
跨省遊重啟,也令原本有些糾結暑假要不要帶孩子出門的家長,放下了懸著的心。一些中小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開啟了今年以來的第一趟遠程旅行。除了上海本地遊依然熱門,海南紅火、雲南紅火、甘肅紅火……很難想像,往年朋友圈一直被曬的境外旅遊目的地,現在全部讓位於國內遊目的地。走遍祖國大好河山,正當其時。
熱熱鬧鬧的出遊潮背後,形勢並非一片大好。部分旅行社線下門店依然大門緊閉,期待中的旅遊「報復性消費」並未出現。在跨省遊重啟一個月後,上海一家大型旅行社的銷售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遊的47%,營收恢復到45%。如果算上去年的出境遊業務,當時的業務量相當於去年同期的35%左右。
【關鍵詞:黃金周】
房地產行業有「金九銀十」一說,9-10月對旅遊業來說,也歷來是一年中最忙的月份。
9月的上海,為期近一個月的上海旅遊節百餘項活動輪番上演。令不少人印象深刻的開幕大巡遊取消了,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郊區的公園古鎮,隨時都可能與旅遊節的某項活動不期而遇。大大小小的旅遊機構,也在忙著為「十一」和中秋合一的8天長假業務量「衝刺」。
東拓段第一天開街的南京路步行街
「十一」長假,因東拓段全新亮相的南京路步行街,頻頻成為朋友圈的打卡地標;武康大樓前的岔路口,長假期間人山人海,只為以大樓為背景拗造型拍照;上海的公園綠地,也迎來了客流高峰;國內遊也不出意外地爆棚……長假收官之時,國家文旅部一錘定音:8天長假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近八成。
回望過去的9個月,從2月初的冰點,到3-5月的逐漸恢復,暑期的進一步升溫,再到9-10月的「豐收」,成果來之不易。正應了一句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關鍵詞:丁真】
每年的11-12月,幾乎都是旅遊業的淡季。但今年冬天,藏族小夥丁真卻將億萬人的目光吸引到了旅遊推廣上,並期待著去他的家鄉理塘看看。
經歷被眾多國內旅遊目的地@,並邀請去當地旅遊這樣的「搶人大戰」後,丁真還火到了日本和泰國。日本網友評價他是「從動漫裡走出來的美少年」,有泰國網友看了丁真視頻後表示:「我想學中文!」……這種現象級的「網紅」,不論起始如何、人們對丁真外貌的認可度是否一致,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丁真淳樸和乾淨的眼神,的確能打動億萬人們的心,並且不分國界。
火到出圈的丁真 圖片來自@理塘丁真 微博
丁真現象不可複製,目的地推廣卻是一個長遠課題。吸引眼球是第一步,然後呢?旅遊資源、道路交通、停車服務、餐飲住宿設施、當地人的友好程度,要做長期「網紅」,這些才是硬道理。這些,丁真的家鄉在努力,更多的國內旅遊目的地,也還需要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