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我是柳成蔭】歷史文章匯總:以下連結不能直接打開,需要複製連結後發送到微信文件小助手後可直接打開。
【上·天文】(數學)
https://mp.weixin.qq.com/s/0y8bWBVFw2j8f-BDbzRi7A
【中·人事】(歷史,宗教,主流媒體,經濟,中國古代史歸納)
https://mp.weixin.qq.com/s/rIHdyjN_hl2nQuQcWFDRhA
【下·地理】(交通,地理,能源,鐵礦石)
https://mp.weixin.qq.com/s/gN61Xy91qesXHrSgSfOsCA
【時間可以碎片化,知識不行,我們一起系統性的學習吧】
【肉體不允許,就讓精神遨遊世界】
1.什麼是外戚和外戚幹政
外戚,一般指的是皇帝母親的親族;外戚幹政指的是皇帝的母親親族把持朝政的現象。
2.中國古代的六大外戚幹政
①秦國的宣太后和魏冉。
②西漢的呂后和呂產呂祿。
③西漢的衛子夫和霍光。
④西漢的王政君和王莽。
⑤東漢的梁妠和梁冀。
⑥唐朝的武則天和武承嗣武三思。
基本集中在兩漢,唐朝的武則天是自己稱帝屬於bug;以上六大外戚幹政的詳情可以點擊連結了解【中國古代史歸納專題】50之皇后公主外戚篇6:中國古代6大外戚幹政。
3.外戚幹政產生的根源:
皇權受到了威脅。
1.主少時,太后臨朝稱制(垂簾聽政)藉助娘家人進行集權。
2.主弱時,任用外戚對抗文官集團,尤其是宰相。
4.兩漢時期外戚幹政高發原因
兩漢時期,小皇帝特別多,而且呂后開了一個很壞的頭。
①呂后時期漢惠帝劉盈和劉盈的兩個前後少帝的兒子;
②霍光時期的幼主劉弗陵和平民皇帝劉病已(霍光是三朝外戚,劉弗陵的老母親被漢武帝殺死了,著名的立子殺母);
③王政君王莽時期漢成帝劉驁後面連續三個小皇帝;
③梁妠梁冀時期連續三個小皇帝。
5.為什麼兩宋明清外戚沒有外戚幹政?
1.兩宋
兩宋的後宮幹政特別嚴重,從宋真宗的皇后劉娥開始一共有七個太后臨朝稱制,其中劉娥已經黃袍加身了,只差稱帝了,但是外戚幹政基本沒有,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的權利分治,也就是二府三司制,二府指的是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分管行政和軍權,中書門下中可以設置多個宰相避免權利集中,樞密院和三衙負責調兵權和統兵權,避免武將叛亂,三司負責財務,還細分為戶部,鹽鐵,度支互不統屬,另外還有非常厲害的臺諫制度,負責監督和彈劾,這麼嚴密的分權制度導致外戚無法專權。
2.明朝
明朝十幾位皇帝,只有兩位是幼年繼位,分別是明英宗朱祁鎮和萬曆皇帝,但是這兩個是張皇后和三楊輔政,李太后和張居正輔政,都沒有臨朝稱制,更沒有提拔自己的親族(張太后的榜樣做的很好);明朝沒有了宰相,內閣和司禮監分相權,使得皇權沒有受到太大挑戰,不需要外戚來保證權利。(但是也導致了明朝的宦官專權特別嚴重,也就是說宦官專權取代了外戚專權來制衡文官集團);其次明太祖規定皇室不能和重臣聯姻,從民間或者根基比較淺的人聯姻,使得明朝母族沒基本有太強根基,就無法幹涉朝政。
3.清朝
清朝前期基本都是成年繼位(順治帝前期相當於多爾袞是皇帝),後期雖然慈禧時期都是小皇帝,但是由於清朝嚴格規定後宮不能干政,所以慈禧只是垂簾聽政,並沒有建立龐大的外戚集團;由於清朝的軍機處完全聽命於皇帝,另外滿漢之間本就相互制約,導致皇權高度集中;最後,清朝努爾哈赤規定生母和皇子分開,皇子由其他妃子,宮女,甚至大臣扶養,導致皇帝對於生母感情不深,而對於養女的外戚為沒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