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關心諾蘭的電影,我只想看他吵架

2020-12-23 勇哥de書舍

今天不聊電影,來吃瓜,一個關於諾蘭和華納兄弟的大瓜。

事件的起因是,12月3日,華納官宣了一份明擺著就是「搞大事」的決策。

搞事情的華納,與被華納搞的「受害者」部分名單一覽。

華納決定,明年北美上映的全部電影都將採取和《神奇女俠1984》一樣的「院線上映+流媒體」上線的發行方式。此舉被認為是對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院線前景擔憂和院線預期收益過低,而採取的對策。

華納這個決定涉及的重頭作品一共有17部,其中包括甜茶主演的新版《沙丘》、備受矚目的《新自殺小隊》、基努·裡維斯參演的《黑客帝國4》、怪獸題材大片《哥斯拉大戰金剛》、《漢密爾頓》主創林聚聚的成名作《身在高地》電影版,以及溫子仁製片的《招魂3》等等。

一句話總結,華納2021年發行的所有院線片都會在其主打流媒體平臺HBO Max同步上線。最重要是,華納發布這份聲明前並沒有和任何上述電影的參與人提前商量過這件事。

12月8日,和華納長期合作的諾蘭針對這件事在《好萊塢報導者》上發布了一份前所未見的批評聲明。

諾蘭:謝邀,已經被氣死。

"It's very, very, very, very messy."

用了這麼多個very,是個人都能看出來諾蘭已經出離憤怒,諾蘭還說這個決策是華納對所有電影人的極大侮辱(insult)。

「我們行業中一些最知名的電影人和最大的電影明星們在晚上睡覺前還認為自己是在為最棒的電影公司工作,早上醒來就發現他們是在為最爛的流媒體工作。華納兄弟有一套很棒的機制,去把電影人的作品發行到各地,包括院線上映和家庭娛樂。而此時,他們正在將此廢除,他們甚至不明白自己正在失去什麼。他們的決策從經濟上來說就沒道理,即使最業餘的華爾街投資人也懂得『中斷』和『失調』的區別。」

雖然諾蘭這段話有些長,但基本表明了他的態度:華子,諾蘭哥對你很失望,並且很生氣,不好哄的那種。

至於為什麼諾蘭這麼生氣還是首個針對這件事發聲的名人,除了要代表廣大電影人表達不滿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華納把這個「無奈之舉」甩鍋給了《信條》。

《信條》是今年9月3日在美國上映的,因為疫情原因那時美國許多影院、尤其是大影市城市的影院尚不被允許復工,或者允許的上座率很低(目前仍未全面復工)。

現在《信條》全球票房3.6億美元,北美目前報5760萬美元。北美作為諾蘭受眾最廣的目標市場,這個票房成績確實很不理想。而《信條》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簡單來說,就是虧大了。

華納在回應批評聲明時就暗戳戳說這個決策有受到《信條》票房的影響。大意是連諾蘭電影都不能保證賣座,其他電影的院線收益只會更加慘澹,所以「為了更偉大的利益」才迫於無奈做出這種震驚業界的舉動。

針對華納這種又當又立的雙標行為,諾蘭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立馬就澄清說《信條》的北美檔期是華納的決定,諾蘭也沒有表達要讓該片在北美影院可以復工後馬上上映的願望。

諾蘭方還把矛頭直指華納的狼子野心——「這些全球頂尖的電影人全心全意努力工作數年的碩果,現在被華納當成了推廣流媒體而低價出售的廉價貨物。這是真真正正的誘餌推銷法,非常可恥,也絲毫不尊重電影人。」

面對這口迎面飛來的大鍋,諾蘭表示實力拒絕。

這種針對華納力推HBO Max的說法是有跡可循的。在八卦方面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萊塢報導者》在報導這件事時,就說華納傳媒內部和死對頭迪士尼私下溝通過,希望迪士尼也會跟隨他們,將旗下電影都放到流媒體首映。

迪士尼當然沒答應。既不會將全部電影都同步流媒,接下來亦會公布一批上映計劃片單,包括流媒體劇集,也包括院線電影,這被認為是和華納截然不同的不拋棄院線的傾向。

而且接受採訪的迪士尼相關人士還表示,即使迪士尼決定讓電影上線流媒體,肯定會先知會創作者們和其代理人,使此事進行得更順利。

反正就是,大家放心,華納這種缺德事,我們迪士尼絕對不會做。

話說回來,《好萊塢報導者》的配圖真的又好笑又精準。

目前這件事一直在持續升溫,不僅諾蘭,其餘電影人也陸續出來發聲表示抗議。因為這個消息,北美幾乎所有影院股價暴跌元氣大傷。目前最新進度是,美國導演協會已經在考慮正式抵制華納。

院線和流媒體的關係實在複雜,一時半會說不清。它們之間究竟是相愛相殺還是相輔相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實全看你的利益偏向哪一方。

華納這個決策最致命的一點,是它實在過於殺人誅心。就像《Deadline》主編Fleming Jr.所言,他們本應該考慮疫苗出現、電影業復甦的可能性。

誰都知道未來無法預料,而華納就這樣簡單粗暴「預告」了未來一整年的行動,無非是對院線復興還心懷希望的人狠狠捅了一刀,空留一地心碎的玻璃渣。

如果這是一場不得不吵的架,不得不強硬的對立與切割,那我還是希望,諾蘭們能贏。

相關焦點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那真是一種靈魂出竅的體驗,從此我就成了庫布裡克的忠實粉線。我那時所有的朋友都愛看得不得了,我們並不懂,卻經常爭論不休。正是這種純粹電影的感官刺激,與所有年齡段的觀眾產生對話。人們會忘了孩子也喜歡,因為我們全都進入了宇宙飛船。」 「只要提及人類離開地球徵服宇宙,《2001:太空漫遊》多少是迴避不了的。」
  • 「盜夢者」諾蘭專訪:我不想以中立的態度拍電影
    諾蘭還十分強調電影所表達的觀點。他認為不管是拍電影或是寫劇本,一切都是以觀點為主。諾蘭表示,在沒想清楚自己現在正站在誰的角度看問題時,不會輕易對電影進行剪輯。諾蘭直言,他不想以中立的態度拍電影。諾蘭事必躬親,從不使用第二導演團。他對此表示:「如果我不需要拍攝電影中的鏡頭,那我還在片場幹什麼呢?
  • 對生活絕望時我只想看電影,然後收拾心情重新出發!
    於是心情絕望時,我常拿出諾蘭的《敦刻爾克》看看,看完後便覺得自己那些「痛苦」,純屬無病呻吟。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諾蘭常被詬病不夠「奧斯卡」,只會龐雜敘事,不夠細膩人性。而《敦刻爾克》之後,諾蘭重新刷新了觀眾對他的認知。作為戰爭片,諾蘭劍走偏鋒,比起宏大的戰爭場面,他更注重人性本身:「個人在戰場上,生存比殺敵重要。即便生存殘酷,依然湧動人性光輝。」
  • 諾蘭電影的好,怎樣才能不辜負?
    今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不多,《信條》絕對算是一個。 這部9月份的好萊塢大片在上映之後,一直有著廣泛的討論度和熱度; 有人說看不懂,有人卻感嘆整部電影邏輯、結構的複雜跟精彩,兩撥人也各有爭論。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就像前面兩部我最喜歡看的電影一樣,《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兩部我不下看了三次上才算看明白了,而這次的《信條》前幾天在網上下載看了一次,直接覺得自已智商不在線上根本就看不懂,前面至少有那幾十分鐘的電影看得我想睡覺挺無聊且無趣。
  • 這部電影,燒腦到你完全看不懂!諾蘭:這才叫藝術
    其實也不用我怎麼介紹了,因為這幾乎就是人手必備的一部電影了,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地對他開刀,畢竟這可是最近的爆款,而且還是由大神級別的導演諾蘭來親手執導的,所以很多影評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竊喜,都想著要對《信條》好好的深入分析一下,但是很多人最後還是和我一樣,都止步於此,因為《信條》真的太太難去分析了,說句真的,我是第一次見到這麼沒有邏輯,但是卻又讓人愛不釋手的電影
  • 信條主演採訪,演員自己也看不懂劇本,諾蘭的電影得看30遍才懂
    反派的扮演者肯尼斯回憶他讀到《信條》劇本時,感覺就跟自己是第一次讀劇本一樣,他非常激動,心臟砰砰跳,像是喝了50杯咖啡一樣,同時他自己也和驚訝,因為這是他從業以來演的最黑暗的角色。在第一次觀看電影時,他想起來自己對諾蘭說的話:你讓我懼怕我自己,這真是種靈魂出竅的感覺。
  • 諾蘭導演《TENET》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嗎,電影想講述什麼
    但是這並不能作為《TENET》是一部失敗作品的標籤,很顯然《TENET》沒有做到傳統電影給你的感覺很多人看完很不舒服;《TENET》是一部完全諾蘭風格的電影。
  • 諾蘭時空三部曲壓軸之作《信條》來了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更激動人心的是,在今天凌晨,《信條》還舉行了「跨時空連線」中國首映禮,諾蘭攜主演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首映場觀眾進行映後交流,暢談電影臺前幕後的拍攝花絮
  • 諾蘭《信條》發布最新預告,今天必須吹爆這個男人!
    在好萊塢,能夠在拍攝手法和藝術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協和犧牲的導演,寥寥無幾。 而諾蘭能達到今天的高度,背後毫無運氣可言。 他一不靠權力,二不靠金錢。 靠的,僅僅是一步一個腳印,一拍一部精品。 讓人口服,心也服。
  • 關於諾蘭,你不知道的5件事,他從未想過拍黑暗騎士三部曲?
    他導演了許多優(shao)秀(nao)的好萊塢大片,文藝和商業並重。但這裡有五件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即便你是他的忠實粉絲。當時,包括沃倫比蒂在內的多位電影製作人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試圖製作一部休斯的傳記片,諾蘭就是其中之一,有人援引他的話說:「休斯先生的劇本是我『寫過的最好劇本之一』」,他原本想讓金凱瑞擔任主角,但不幸的是,當斯科塞斯的電影投入製作並且最終壟斷了市場時,諾蘭的項目便被擱置了。3.他從未想過拍攝《BatmanBegins》的續集這一點恐怕99%人都不知道吧。
  • 超越暮光男,羅伯特·帕丁森在諾蘭的新電影《信條》
    作為《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的導演,諾蘭的新片《信條》在中國大陸上映,作為《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的導演,《信條》也是一部讓人「難以看懂」的電影。時間線在不斷地重新開始,對於影迷第一次來說,要知道這部電影是關於什麼的絕對困難的。
  • 腎上腺素+燒腦,《信條》必進我的年度前十,諾蘭是用電影在做科研吧
    按照這個邏輯,哪怕真的有人逆轉自己想殺死祖父,他也會永遠在逆熵狀態回不到自己原本的時代,對於順勢時間流來說,他就不曾存在過。 在我看來諾蘭是在用拍電影做科研 《信條》上映後,有人喜歡有人看不懂,不難理解。如果當做熱血諜戰片來看,大概會失望。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全新製作好萊塢科幻動作大電影大規模《信條》今天正式在中國大陸大放映。相信我至少一個月,你會一直聽別人討論這部電影。那些喜歡燒腦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上述作品都是出自著名導演諾蘭之手的作品,沒有差評部部經典,現在輪到《信條》諾神的集大成之作。《信條》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諜戰電影,這個類型是導演諾蘭一直想拍的,我們知道他一出手肯定是顛覆,信條不同於《碟中諜》、《007》這些傳統意義的諜戰片,而是加入了一些很時尚的時空元素。
  • 諾蘭電影,一個遊戲還是一座監獄?
    別只看不玩作者 :昊天著有《逆轉未來:影像的自塑》豆瓣 @Falstaff「現在的時間和過去的時間藉此語言和語法的對立,諾蘭將觀眾的主動意識擺在作品之前。「造夢裝置」所象徵的是:作者將影像呈現在眼前,而影片完型於觀眾腦中。從生理角度看,電子遊戲的分子是每次手指對按鍵的敲擊,而電影則依賴銀幕上眼球轉動與眨眼頻率。諾蘭在向前輩看齊的同時,有意將原本「靜觀的影片」轉化為「可玩的遊戲」——手指的實際操作被頭腦風暴所替代。
  •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熵」是一個物理學概念,以通俗的解釋就是「系統內部的混亂程度」,「熵」通常是只會增加(是不是更懵了)。 《信條》的故事本身是一個簡單的特工諜戰類型片,但是諾蘭在將這個故事打造成科幻燒腦的大片之後,也在其中埋下了關於時間的看法。
  • 諾蘭:無冕之王的電影哲學
    很少有導演達到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地位。諾蘭的每部電影似乎都能在講述精妙故事的同時強勢登頂電影票房,因此,他作為好萊塢電影導演能一直保持卓越的名聲,也就毫不奇怪了。 他的電影都非常有見地,故事範圍從二戰的戰鬥故事,到利用量子力學的魔術師,無所不包。
  • 今夜,我不關心比賽,我只關心你
    那個時候他說,他會堅持到2016甚至是2018年。然後,他真的做到了。彼時你藍衣飄飄,快得可以追上風;此時你追不上歲月的腳步,卻依舊奔跑。你的成熟、穩健與持重,已然將你的激情與藝術鐫刻在歷史的裡程碑,歷久彌新。於是,今夜我不關心比賽,我只關心你,藍衣軍團。
  • 盤點諾蘭電影經典金句,《信條》燒腦劇情以外的另類享受
    由諾蘭執導的《信條》自籌備至上映一直維持很高的討論度,除了因為劇情非常燒腦外,戲中部分對白都值得觀眾深思。然而除了這部電影外,其實導演諾蘭之前的作品都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趁這機會重溫導演諾蘭的電影十大金句。
  • 經典電影《致命魔術》:諾蘭的不朽之作,蝙蝠俠大戰金剛狼
    在拍攝《致命魔術》的時候,導演諾蘭36歲了,這是一個年輕氣盛且特別渴望得到認可的年紀。於是諾蘭在電影的最後三分鐘內,揭露了一切真相:「波登的雙胞胎孿生兄弟」、「安吉爾沒有死亡的秘密」以及「兄弟二人與莎拉和奧利維亞的四角戀感情「讓人不禁讚嘆他的電影才華,超前的思維加上優秀的演員讓這部電影一騎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