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R和PBS於2018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73%制定了減肥計劃的人在3個月內就會放棄,而不放棄的人群中,對減肥效果滿意的低於10%。
但另一項調查顯示,在減肥的前4周,85%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的減肥「很有效果」。
大部分減肥人士,在進行減肥三個月左右,都會踏入「中期減肥陷阱」
很多人不明白:我明明開始減肥的時候效果非常好,為什麼三個月後減肥就停滯?
不管你是想減大肚子,還是想減小肚腩,或者是減大屁股,基本都會遭遇「中期減肥陷阱」,成功跨越「中期減肥陷阱」的人群僅是少數幸運兒。
減肥非常困難
下文將詳細分析:
「中期減肥陷阱」是個什麼鬼。
如何跨越「中期減肥陷阱」?
一、肥胖的原因複雜
各人肥胖的起因不同:
有的是由遺傳基因導致;
有的是由中年發福引起;
有的是由胡吃海喝觸發。
以及綜合影響。
肥胖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有梨形、葫蘆形,甚至還有球形身材;
少部分人會均勻肥胖,大部分人,有的大肚子,有的小肚腩,還有的大屁股。。。
總之,從群體角度分析,肥胖基本都是疑難雜症。
甚至在權威學術期刊上,都會有相互矛盾的研究結論(主要原因是樣本差異)
不同的肥胖原因,應有不同的減肥方法
要解決肥胖疑難雜症,依靠一些簡單的減肥方法,很難對症。
運動減肥:選擇什麼運動?運動多長時間?運動多大強度?運動頻率如何?
節食減肥:吃什麼?吃幾餐?節多少?
對於不同原因、不同體形的減肥,其方法和重點都不一樣,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如果刻舟求劍,機械跟隨減肥教練、app訓練,照著書本學習「減肥食譜」,減肥就會在3個月內發生停滯。
這就是「中期減肥陷阱」。
如果不幸踏入中期減肥陷阱,僅靠瞎折騰則無法自拔。
減肥停滯將導致迷茫
如何才能找到普適性減肥理論,爬出陷阱?
有的:
控制理論中的經典:負反饋。
二、負反饋原理
為幫助大家簡單理解,以蒼鼠鼠籠為例:
希望鼠籠中的蒼鼠按設定速度勻速跑步,該怎麼辦?
1、蒼鼠在鼠籠中,愛跑不跑,全看蒼鼠自己心情;
這顯然不是一個穩定系統,如何改進呢?
可以把鼠籠改造成一個發電機,發電機發出的電回接到蒼鼠身上。這叫反饋。
沒有反饋,愛跑不跑
2、蒼鼠在鼠籠中,只要一跑就會轉動鼠籠發電,受到電刺激的蒼鼠將拼命地跑動。
這個系統略有改進,但也有問題,因為蒼鼠在電流的刺激下,會越跑越快,而跑得越快發出的電流越大,刺激得更難受,直至累癱;
跑得越快,電刺激越強,一停下,電刺激就消失。這叫正反饋。
正反饋也不是穩定系統,因為蒼鼠要麼累癱,要麼停止不動,無法迫使它勻速跑動。
繼續改進:在反饋至蒼鼠的電線上,加裝一個「負向裝置」。
正反饋,要麼累癱要麼不動
3、蒼鼠在鼠籠中,跑得越快,電流越小;跑得越慢,電流越大。蒼鼠為了獲得持續舒服的感覺,只能以勻速跑步,只要「負向裝置」設置合理,蒼鼠就可以持續按設定速度勻速跑步。
這就叫負反饋。
負反饋,速度可維持恆定
負反饋原理是成功跨越減肥陷阱最可靠的理論,比單純記憶食物熱量、運動強度之類的笨方法要高一層次。
應用舉例:
1、如果連續數周體重、圍度無變化,距離減肥目標極遠,此時「負反饋」應取極大值,即顯著加大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不要拘泥於減肥教練的照本宣科,一定要積極大幅調增運動消耗。
2、如果連續數周體重大幅減小,快速逼近減肥目標,此時「負反饋」應取小值,即應調減運動量,以及適當增加進食。
這一點很多人不理解,快速減肥不更好嗎?想想上面那隻小蒼鼠,結果就是累癱。減肥過快導致過於疲倦痛苦,也是減肥失敗掉入陷阱的主因。
很多人的失敗原因是急燥的「正反饋」
在負反饋原理的控制下,動態調節運動、飲食,減肥將以穩定的速度推進,最終跨越中期減肥陷阱。
負反饋本身不能提高減肥運動、節食的效果,但它指導了減肥的正確方向和強度,讓每一次減肥活動都能精準、合理地消減脂肪,這就是負反饋的真正意義。
沒有負反饋,減肥過程就忽高忽低,成功是偶然運氣,失敗是正常歸宿。
三、保持節奏
減肥的節奏也非常重要。
關於運動減肥,多個機構的研究結果都表明:
每周3~5次,每次1小時的運動,綜合減肥效果最優。
過少,則減肥力度不足;過多,則疲勞產生厭倦。
每周3~5次的運動減肥,容易堅持。
運動節奏要保持
但是,每周至少要運動3次,不能再少!有的朋友喜歡周一至周五停止運動,利用周末的1~2天進行大運動量減肥。這種節奏很有問題,每周練一次,一次練3小時,相比每周練三次,一次1小時。後者的效率要高得多。
保持一定節奏的訓練,相當於持續刺激身體各大系統:避免惰性、避免堆積脂肪,逼迫體形改變來適應你的運動節奏,讓負反饋閉環運行。
如果一周僅練1次,身體容易產生惰性,惰性一來,負反饋停止。這中期減肥陷阱,你可就爬不出來了!
是否能爬出中期減肥陷阱,也許就只差了那麼一點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