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多個品種的新型邊防巡邏被裝全面列裝我軍一線邊防部隊。特別是被網友稱之為「黑科技」的防眩光眼鏡、多功能保溫水壺,主打「溫暖輕便牌」的防寒頭套和保暖棉背心,造型「炫酷」的派克式保暖作訓服,自帶「大蒜氣味」的叢林迷彩皮膚衣等新被裝,受到了邊防廣大戰友的歡迎。詳情:《15個品種!我軍列裝配發新型邊防巡邏被裝》
這一系列新型巡邏被裝有何功能,如何穿脫使用、如何保養維護、如何清理保存,也成為廣大邊防官兵關心的問題。
新型巡邏被裝升級,折射了我軍被裝保障能力的轉型,被裝保障的機動靈活性和精確化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如何讓新被裝穿出新功效,穿出戰鬥力?請看解放軍報記者發自軍委機關和被裝試穿邊防一線部隊的新聞觀察。
一
整體情況簡介
此次列裝的邊防巡邏被裝,主要包括「 防寒頭套、保暖作訓服、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吸溼快幹內衣褲、保暖絨衣褲、羽絨保暖棉衣褲、保暖棉背心、防寒外手套、防寒毛巾襪、圓邊作訓帽、防眩光眼鏡、防螞蟥迷彩皮膚衣、作訓內衣、綁腿 和多功能保溫水壺」 共15個品種。
通過品種搭配、組合穿著,可滿足高原高寒、高溫高溼以及寒熱大跨度交界等不同地域環境被裝保障需求。
19邊防巡邏棉背心
19邊防巡邏絨衣褲
二
研製過程
我軍邊防部隊新型巡邏被裝系列自2014年初啟動研製,軍需能源部門著眼邊防巡邏官兵面臨的地理條件、氣候特點等特殊環境,對照現行裝備的07式系列被裝難以適應勤務需要的問題實際,專門抽調相關設計人員,成立科研課題組,先後多次前往新疆、西藏等邊防一線部隊現地調研。
根據調研情況,我們不斷深化前期新型防護被裝研究成果,有針對性地研究並小批量試製了適應高原高寒和高溫高溼兩種環境的邊防巡邏被裝,在邊防部隊範圍開展了試穿試用工作。
19邊防巡邏荒漠迷彩作訓大衣
課題組還與官兵一起巡邏執勤,檢驗技術指標,收集相關改進意見建議。之後,課題組按計劃逐項優化完善,擬制擴試方案,形成技術成熟的系列被裝。
研製過程中,機關業務部門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改進完善,多次深入一線部隊聽取意見建議,把廣泛聽取官兵意見建議貫穿研製、試穿全過程,各級先後深入不同類型的部隊召開座談會,與部分科研部門接觸了解,反覆進行改進。
與07式被裝相比,新研的邊防巡邏被裝最主要的特點是與實戰貼合緊密。
在研究過程中,軍委後勤保障部機關人員和科研單位人員,以親身體驗方式,參加抵邊巡邏等戰鬥任務,技術方案研究貼近官兵、貼近實戰。
三
材料實現了更新換代
材料的升級換代是解決被裝現實問題的根本出路,從實戰出發,科研團隊完成了系列新型功能材料的突破。
運用了「星空迷彩」圖案,通過5種顏色的搭配和星點散布式設計,使不同顏色間的邊緣具有從銳利到模糊的過渡,利用視錯原理,實現典型背景條件下偽裝。
設計了「錦棉混紡」輕質高強織物,滿足夏季材料高強耐用、透氣透溼、吸水快幹、輕薄柔軟和冬季材料高強耐用、防靜電、防風透溼、輕便保暖等要求。
新研發拒水羽絨、超輕疏水絮片;新型輕質毛絨材料讓絨衣褲減重50%。 吸溼 快幹內衣褲,解決高原寒區大量出汗後冰冷感的問題。
多種功能材料的研製應用,既滿足邊防部隊多種勤務需求,也大大減輕服裝重量,減重12%。
19邊防巡邏防寒頭套
19邊防巡邏內衣褲
四
多種組合配套方案,更加科學合理
針對邊防環境多變,巡邏途中「一天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情況,研究設計出多種組合配套方案,滿足了從-40℃至30℃,從亞熱帶叢林地域到高原高寒雪山執行任務的需要。
科技含量高。圓邊作訓帽,既方便偽裝,又解決高原頭頸部防紫外 線照射的問題; 防眩光眼鏡,通過「1副鏡架配3種鏡片」模式,實現防強光、防雪盲、防風沙等功能。
利於作戰任務。多功能水壺,解決邊防官兵巡邏途中喝熱水難題,並通過多用途組合設計,兼作單兵炊具,大幅度提高官兵野外生存能力。
穿脫便捷利於收納。防螞蟥皮膚衣,整件服裝收納起來僅為「一拳」; 羽絨保暖棉衣褲,收納體積不足0.01立方米; 新型綁腿解脫只需1秒,方便快捷; 輕便防寒大衣和保暖作訓服,內膽均可單獨穿用,保暖量調節更加靈活。
19邊防巡邏防眩光眼鏡
五
功能與作用 野戰被服洗滌箱↓↓
每小時可以洗滌、烘乾8kg衣物。
使用說明:
供電方式:外接發電機或市電,採用單相三線制;供水方式:水泵供水或外接自來水;供熱方式:柴油燃燒器。 19邊防巡邏迷彩防寒作訓服↓↓
派克防風防雨夾克為雙層結構,外層為高強塗層機織面料,具有防小雨、耐磨、防風等功能,內層為單面搖粒絨,兩層服裝採用拉鏈組合結構,可拆卸下來,分別單獨穿著,保暖調節能力強。
19邊防巡邏荒漠迷彩作訓大衣↓↓
邊防巡邏荒漠迷彩作訓大衣由內外兩件服裝組成,外服為暗活膽短款派克大衣,具有高強、耐磨、拒水、透溼等功能。內服為羽絨保暖背心,內絮羽絨材料,具有輕薄、保暖、高強的特點。
19邊防巡邏防寒頭套↓↓
材料為純羊毛,保暖性好。防寒頭套分為帽與面罩兩個組成部分,可提高頭部、頸部的防寒性能。
19邊防巡邏棉衣褲↓↓
輕質羽絨保暖內衣主保暖層為防水羽絨,具有輕質、保暖功能,外層採用高密防鑽絨錦綸面料,輕薄防水。
19邊防巡邏背心↓↓
面料為高強輕薄滌長絲滑爽面料,內充仿羽絨滌綸短纖維,蓬鬆保暖,整體輕便。
19邊防巡邏冬作訓內衣褲↓↓
具備快幹、導溼等功能,面料薄、手感柔軟,具有抗菌功能,親膚性好,易洗快幹,衛生性好。
19邊防巡邏絨衣褲↓↓
主體材料為抓絨保暖材料,具有輕質、保暖、抗靜電、透氣、快幹、易打理等特點;採用小立領拉鏈式運動衫式樣,即可作為內層保暖服裝與冬作訓服、士兵冬常服配套穿著。
19邊防巡邏外手套↓↓
腕部採用針織彈性材料製作護腕保暖環,掌心複合有蜂巢狀防滑膠條,掌心設計有食指開口結構,便於手指在手套不脫除情況下活動。
19毛巾襪↓↓
採用中空保暖滌綸/精梳棉混紡紗為主體材料,毛圈提花組織,具有質輕、保暖、快幹的特點。
19邊防巡邏防眩光眼鏡↓↓
防護眼鏡採用鏡腿和鏡帶兩種佩戴方式,通常使用鏡腿方式佩戴,作訓或劇烈情況下,可使用鏡帶方式佩戴。具有防低速破片、防強光、防霧等功能,設計使用溫度為-50℃至70℃。
防眩光眼鏡由鏡體、鏡盒、備用鏡片和擦鏡布等組成,配有無色透明、灰色、防眩光3種鏡片。
19黑色戰術手套↓↓
手背採用高強碳纖維防撞殼結構,打擊力強,護手性好;手掌部位複合凱夫拉阻燃、防切割、耐磨專用材料;手腕採用尼龍搭扣;手掌、手背的拳指關節部位均採用碳纖維防護片。
19邊防巡邏叢林圓邊作訓帽↓↓
採用迷彩耐磨斜紋布,配戴舒適、輕便且宜於洗滌,具有一定的防雨性能。
19邊防巡邏叢林迷彩皮膚衣↓↓
以超細滌綸長絲為主要材料,十分輕薄、柔軟,且便於收納、攜帶。採用一體式防護帽與分體式結構設計,手腕、腳腕部為鬆緊結構,避免了各種蟲類鑽入人體的危害。
19邊防巡邏叢林迷彩綁腿↓↓
主體為綠白相間條紋狀花紋彈力帶,彈力帶由300D變異絲聚醯胺紗與150D滌錦氨和天然乳膠絲編織而成,具有高彈、柔軟、使用方便等特點。
19邊防巡邏夏作訓內衣↓↓
採用共聚改性聚酯長絲蓋高支棉紗雙面針織材料,通過後整理賦予材料單向導溼功能,可使汗液快速導離人體,並在服裝外表面迅速擴散。
19邊防巡邏叢林迷彩多功能水壺↓↓
採用鈦合金製作,真空保溫結構,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鈦合金材料重量輕、衛生性能好。飯盒除作為口杯使用外,還可以作為簡易餐具使用,並可用於燒熱水或稀粥。
六
官兵穿戴體驗
新被裝助力「輕裝簡行」
■馬軍 解放軍報記者孫興維
高山峽谷間,一隊全副武裝的巡邏官兵穿叢林、爬陡坡,向著點位進發。
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官兵穿著新型邊防巡邏被裝在林間行進。鄧玉峰 攝
這是國慶假期過後,西藏軍區「墨脫戍邊模範營」官兵第一次進行3天4夜的長途巡邏。這次巡邏與以往不同,官兵們身著最新列裝的邊防巡邏裝具,個個勁頭十足。
行進途中,四級軍士長董瑞告訴記者,新式巡邏服裝最大的特點是輕便、易於穿脫。深秋在轄區雨林中行進,他和戰友走不了多久作訓服就被汗水浸透,新被裝面料科技成分高,能夠迅速導出汗液,穿著舒適度好,能有效避免環境突變造成的低溫凍傷。
墨脫地處西藏東南部,境內群峰起伏,林海莽莽,天氣複雜多變。
在墨脫守邊16年的四級軍士長杜偉說,新配發的羽絨保暖棉衣褲自重較輕,壓縮攜帶體積小,易於攜帶和穿脫,在巡邏過程中發揮良好保暖功效。「高性能的新型巡邏裝具讓大家『輕裝上陣』,降低了執行任務時的損傷率,提高了執勤效率。」杜偉說。
官兵外穿叢林迷彩作訓服,內著保暖絨衣褲。鄧玉峰 攝
守防墨脫,從海拔400多米的密林到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一天曆四季、十裡不同天」,有些偏遠點位官兵往來一趟長達10多天。這樣的長途執勤任務,對巡邏裝具要求較高。
穿行雨林,天氣變化無常。有時前一段路風雨交加,下一段就開始飄落雪花。加之叢林密不透光,官兵腳下的路常年泥濘溼滑。
「新式作戰靴讓我們在巡邏途中『腳踏實地』,安全係數高、舒適度好。」董瑞說,以往巡邏時,大家都穿著迷彩膠鞋和作訓靴,但蹚溪流、過沼澤時,穿著這兩種鞋的優勢就不明顯,不僅潮溼難幹透,還容易受傷。
墨脫巡邏全靠「鐵腳板」。以往,徒步巡邏過程中因為磕碰石塊造成的崴腳、腳指甲開裂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今有了新戰靴,官兵巡邏感覺好多了。
途經「螞蟥谷」,官兵們從背包中取出新型叢林迷彩皮膚衣。
大家介紹,新型服裝自帶「大蒜氣味」能有效驅走螞蟥,且袖口和衣領束口性能好。官兵在行進途中紮緊衣領,快速通過螞蟥棲息區域,能夠有效規避螞蟥襲擾。
夜間宿營時,官兵們點燃篝火。他們身上的新型作訓服手感輕薄,但官兵們感受到的是其防寒、速幹功能。
上士楊鑫說,他們身上穿著的配套內衣,面料科技含量較高,透氣性好。戰友們夜間在帳篷內可以直接穿著這套內衣休息,清早起床後也絲毫沒有束縛、不適感。
一名戰士佩戴防眩光眼鏡、使用多功能水壺飲水。鄧玉峰 攝
交流中,戰士們討論較多的還有新型行軍水壺。
「這個水壺採用鈦合金材料,最大的特點是輕。它還附帶飯盒、菜盒、吊繩、摺疊勺,可以滿足我們對野戰環境的行軍需求,幫助我們快速恢復體力。」董瑞說。
有了「功能強大」的新型水壺,官兵們的巡邏背囊中減少了勺子、碗筷等「瓶瓶罐罐」,官兵們執勤勁頭更足了。
巡邏隊隊長、連長何明飛說,巡邏條件改善了、保障能力提高了,官兵完成巡邊任務會越來越高效。
刊於10月26日《解放軍報》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