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教育家陶行知對教師無私奉獻的註解。今日,高明將舉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暨全區教育工作會議,向耕耘在高明三尺講臺上的優秀教師代表頒獎。
近年來,圍繞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優化,高明以頂層設計為基點,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促進教研力量下沉,發揮優秀教師輻射、帶動、幫扶作用。同時,高明大刀闊斧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力度,以區級統籌為切入,優化教學育人模式,釋放辦學活力,翻開「優教優學高明」教育發展新篇。
優化教師隊伍培育高素質人才
傍晚時分,更合鎮中心小學校長黃越球站在校門,與放學學生逐一揮手道別,校園漸漸重歸靜謐,師與生、校與人的和諧畫面,讓黃越球心生微瀾。
在更合從教32年,黃越球是鄉村教育巨變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過去,由於高明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小學教育教學資源匱乏,優秀師資「招不來、留不住」,如今這個困局已逐步被打破。
「多名研究生學歷的高素質教師留任學校,他們發揮專業優勢,領航學校各學科的教育教研工作,成為骨幹力量,並引領本校和周邊薄弱學校的教育教研工作發展。」黃越球用「師資隊伍更強」描述學校的最大改變,如同更合鎮中心小學城鄉師資隊伍的改變,是來源於高明優化師資結構配置的決心。僅2019年-2020學年,高明招聘新教師88名(其中研究生24名),為教師隊伍注入新鮮活力。
為解決區域發展差異、學科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高明落實「區管校聘」制度,推進中學學科教師雙向交流、學科幫扶,推動教師調動130人,短期性幫扶和跟崗交流13人,實現教師資源的再布局和科學合理配置。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研是途徑。去年以來,高明在全區建成一批學科研究基地,推動小學語文、數學等9個學科教育研究基地落戶各鎮街的10所學校,進一步激活全區教師隊伍教研能力。
加大教育投入實現擴容提質
清晨,推土機的轟鳴聲,劃破了西江產業新城東片區的寧靜。忙碌的工地上,一座現代化的公辦學校正在崛起……
這是高明斥資2.65億元,以EPC方式建設的西江新城東片區九年一貫制學校,該校總佔地面積67.53畝,按照省標準化學校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設,設置54個班,可提供優質學位2520個,預計2021年投入使用。
與西江新城東片區學校一樣,在楊和鎮中心小學,該校二期建設工程同樣如火如荼。2021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後,該校將由原來的41個班擴至48個班,為區域適齡學子帶來更多優質公辦學位。
西江新城一小教師與孩子們正在快樂閱讀。/學校供圖
無論在城區,或是在鄉鎮,高明均從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的高度,推進教育規劃、教育投入、教育用地優先落實,並通過財政投資及教育資源統一調配,緩解中心城區學校學位供不應求,而鄉鎮學校利用率較低的問題。
推動學位供給與學齡人口增長相適應,是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應有之義。根據高明城市人口增長的趨勢和特點,高明組織編制《佛山市高明區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018-2025年)》,建立符合高明實際的學位供需協調機制。
按照該規劃,到2022年,高明區規劃新建幼兒園19所,擴建小學3所,規劃新建小學5所,擴建初中3所,規劃新建初中3所以及擴建高中1所,籌劃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總量。
事實上,僅2019年以來,高明已完成滄江中學、西安實驗小學、北大培文學校等新擴建項目,以及東洲中學、沛明實驗小學、啟慧學校、滄中附小運動場等改建項目,新增校舍面積2.83萬平方米。荷城中學、高明一中附中學生宿舍樓項目投入使用,蓓蕾幼兒園等5所幼兒園順利建成開辦。
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區域共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650個,學前教育學位2340個。接下來,高明將加快推進西江產業新城東片區學校、楊和中心小學二期新擴建和滄中附小改造提升等項目。同時推進機關幼兒園二分園建設和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力爭年底完成學前教育「5080」工程目標。
創新學制改革優化育人模式
近期,高明區中、高考頻傳捷報,優秀拔尖人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高考,高明一中600分以上考生31人,增幅達55%,實驗班100%過高優線,總平均分達600分;中考,滄江中學2名考生躋身全市前100名,6名單科滿分狀元再刷記錄。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滄江教育集團建立起小學、初中至高中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通道,以公平選才、科學育才模式,為培育拔尖創新人才,提供優質土壤。
去年9月,高明成立滄江教育集團,由高明區第一中學、高明區滄江中學、高明區滄江中學附屬小學、高明區機關幼兒園等區內龍頭學校組成,形成創新協作集團化辦學模式,走向教育教學融合、文化融合以及師生融合之路。
隨後,集團構建「5+4」學制和「小初銜接」課程,相繼完成教研團隊專項培訓、課程設計和磨課實踐,並探索「雙師制」班級管理新模式,通過創新學制,課程體系建設、引進及培養優秀師資團隊,全面提升教育集團辦學質量。
同樣,為推進薄弱學校「改薄創優」,高明借力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的管理模式、師資力量,把原富灣中學、富灣小學和高明區體校「三校合一」,打造為廣二師高明附校,探索「走組制」課堂改革,實現區域內薄弱學校「改薄創優」轉型。
改革遠不止於此,在全區公辦初中一級辦學基礎上,高明還把原屬鎮(街道)管理的23所小學、45所幼兒園全部收歸區直管理。全區各學校(幼兒園)實現從「區→鎮→校」的兩級管理向「區→校」的一級管理模式轉變,使各方面配置均得到保障和提升。
高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教育局黨組書記譚應佳表示,下階段,高明將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問題為導向,立足改革促發展,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辦學管理體制改革,均衡優質資源配置,提升教育質量,回應民生關注,樹立「優教優學高明「教育新形象。
原標題:樹立「優教優學高明」新形象
高明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何惠健
編輯|何欣鴻